李侃淡淡一笑,“覬覦領土?簡直是無稽之談!”
新羅女王是朕的愛妃,新羅王子是朕的親骨肉,朕的女人和孩子受到叛逆的威脅,難道朕不該率領大軍為他們撐腰?”
申崇謙義正言辭地反駁道:“這完全是兩迴事,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怎能輕易率兵進攻他國?此等行為分明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李侃冷笑一聲,“嗬嗬!他國?在過去的數百年間,每一代新羅國王都需仰仗我大唐皇帝的冊封,方可名正言順地稱王,一直以來都以大唐藩國自居。
你們官府所使用的文字、朝廷製定的各項製度,無一不是效仿我大唐,甚至許多新羅百姓也都自豪地稱自己所在之地為大唐新羅國。
如此情形之下,朕又何來覬覦新羅國土一說?
申崇謙毫不示弱地迴應道:“那些平民百姓或許看不穿你們的真實意圖,但並不代表我們這些人也愚昧無知。”
近年來,大唐西征西域,東征渤海,北擊契丹,陛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怎可能會真心實意地幫助新羅平定內亂?
李侃饒有興致地上下打量著丞相申崇謙。
“看來申將軍倒是個明白人,想必應該清楚弓裔最終將會落得怎樣的下場吧。”
“弓裔倒行逆施,失敗是早晚的事情,但我相信大將軍可以易姓革命之舉,推翻暴政,帶領老百姓走出困境!”
李侃向前邁了一步,逼近申崇謙,“為何你寧願將賭注押在王建的身上,卻不願意相信勵精圖治的新羅女王?難不成是私心作祟?”
“識時務者為俊傑,眼下便是你做出抉擇的時候了!是選擇歸順新羅,還是為了你所謂的大義舍棄性命?”
申崇謙緊蹙著眉頭,心中仿佛有一團亂麻般糾結纏繞。
迴想起當初毅然決然地追隨弓裔起義時,那滿腔的熱血與豪情仍曆曆在目。
那時的他一心想著推翻腐朽不堪的朝廷,改天換地,建立一個嶄新的王朝。
曆經數年的戰火紛飛、金戈鐵馬,如今身為騎將的他,早已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地位和榮耀。
內心深處渴望著能夠封侯拜相,躋身於新貴之列,盡享榮華富貴。
密謀反叛弓裔,轉而擁立王建,說到底也不過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
至於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們,則被他暫且擱置在了次要的位置上。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
此刻的局勢已然變得錯綜複雜,令人始料未及。
渤海國和契丹正深陷各自的困境,自顧尚且不暇,根本無法給予他們所期盼的援兵支持。
如此一來,弓裔所領導的政權便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形勢岌岌可危。
大唐皇帝居然親自蒞臨平壤,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原本就渺茫的勝機瞬間化為烏有。
麵對此情此景,弓裔已是迴天乏術,毫無勝算可言。
申崇謙凝視著眼前這位威嚴赫赫的大唐皇帝,心中暗自思忖:對方既然能在此刻說出這番話來,想必自己對於他而言應該還存在一定的利用價值。
是繼續孤注一擲地跟隨王建冒險,還是選擇歸順新羅以謀取更為穩妥的前程?
思前想後,無論是為了個人的錦繡前途,亦或是為了天下蒼生黎民百姓,似乎歸順新羅都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至於大唐對新羅的企圖,好像不是他這種小人物該操心的。
即便大唐將來吞並了新羅,對自己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怎麽?申將軍難道覺得難以做出抉擇?”
申崇謙麵色凝重地長籲了一口氣,目光堅定起來,已經下定了決心。
他毫不猶豫地以頭觸地,恭恭敬敬地叩首道:“小人願真心誠意歸順大唐,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李侃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饒有興致地追問道:“哦?歸順大唐?為何不是新羅?”
申崇謙抬起頭來,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敬畏與欽佩之色。
“請恕小人鬥膽妄自揣測一番!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短短數年時間裏,不僅平定了各地藩鎮的割據勢力,使得國家重新實現統一。”
陛下不僅將大唐的疆土一路擴張到了遙遠的遼東地區,就連日本國都建立起了屬於大唐的城池。”
申崇謙稍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且從小人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陛下這些年來一直在新羅暗中布局,其目的顯然不僅僅是讓新羅繼續充當一個附屬國那麽簡單。”
依小人之見,陛下最終必定會將新羅徹底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中,使其成為大唐真正意義上的一部分。
李侃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緊不慢地說道:“嗬嗬,你這態度轉變得倒是挺快啊!方才你還義正言辭地斥責朕懷有野心!”
申崇謙臉色一紅,連忙解釋道:“誠如陛下所言,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小人當初之所以選擇跟隨弓裔起兵造反,無非也是想要推翻舊王朝,建立一個新的朝代罷了。
如今既然有幸能夠投靠在陛下您這樣一位聖明君主的麾下,那將新羅國號改為大唐又有何妨?
隻要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祉,同時也有利於小人自身的發展,如此兩全其美的事情,小人自然是心甘情願去做。
“哈哈!不錯,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李侃爽朗地大笑起來,眼中滿是讚賞之意。
“你能主動歸順我大唐,實乃明智之舉,朕對此表示熱烈歡迎,不過嘛……”
說到此處,他微微一頓,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你最終能夠官居何職,那就要看你對於我大唐而言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了!”
聽到這話,申崇謙心頭猛地一跳,臉上卻不敢露出絲毫異色,連忙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
“小人明白,既然已經決定歸順大唐,忠心侍奉陛下,自然應當竭盡全力,為大唐立下赫赫功勳才行!”
稍稍停頓了一下,申崇謙抬起頭來,眼神堅定地看著李侃。
“若是陛下您信得過小人,小人願為軍隊領路,前去剿滅鵠島以及長口鎮的弓裔叛軍!將這群亂臣賊子一舉蕩平!”
李侃滿意地點了點頭,嘴角泛起一絲笑意,然後抬手輕輕一揮,高聲吩咐道:“來人呐,取新羅地圖來!”
新羅女王是朕的愛妃,新羅王子是朕的親骨肉,朕的女人和孩子受到叛逆的威脅,難道朕不該率領大軍為他們撐腰?”
申崇謙義正言辭地反駁道:“這完全是兩迴事,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怎能輕易率兵進攻他國?此等行為分明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李侃冷笑一聲,“嗬嗬!他國?在過去的數百年間,每一代新羅國王都需仰仗我大唐皇帝的冊封,方可名正言順地稱王,一直以來都以大唐藩國自居。
你們官府所使用的文字、朝廷製定的各項製度,無一不是效仿我大唐,甚至許多新羅百姓也都自豪地稱自己所在之地為大唐新羅國。
如此情形之下,朕又何來覬覦新羅國土一說?
申崇謙毫不示弱地迴應道:“那些平民百姓或許看不穿你們的真實意圖,但並不代表我們這些人也愚昧無知。”
近年來,大唐西征西域,東征渤海,北擊契丹,陛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怎可能會真心實意地幫助新羅平定內亂?
李侃饒有興致地上下打量著丞相申崇謙。
“看來申將軍倒是個明白人,想必應該清楚弓裔最終將會落得怎樣的下場吧。”
“弓裔倒行逆施,失敗是早晚的事情,但我相信大將軍可以易姓革命之舉,推翻暴政,帶領老百姓走出困境!”
李侃向前邁了一步,逼近申崇謙,“為何你寧願將賭注押在王建的身上,卻不願意相信勵精圖治的新羅女王?難不成是私心作祟?”
“識時務者為俊傑,眼下便是你做出抉擇的時候了!是選擇歸順新羅,還是為了你所謂的大義舍棄性命?”
申崇謙緊蹙著眉頭,心中仿佛有一團亂麻般糾結纏繞。
迴想起當初毅然決然地追隨弓裔起義時,那滿腔的熱血與豪情仍曆曆在目。
那時的他一心想著推翻腐朽不堪的朝廷,改天換地,建立一個嶄新的王朝。
曆經數年的戰火紛飛、金戈鐵馬,如今身為騎將的他,早已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地位和榮耀。
內心深處渴望著能夠封侯拜相,躋身於新貴之列,盡享榮華富貴。
密謀反叛弓裔,轉而擁立王建,說到底也不過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
至於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們,則被他暫且擱置在了次要的位置上。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
此刻的局勢已然變得錯綜複雜,令人始料未及。
渤海國和契丹正深陷各自的困境,自顧尚且不暇,根本無法給予他們所期盼的援兵支持。
如此一來,弓裔所領導的政權便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形勢岌岌可危。
大唐皇帝居然親自蒞臨平壤,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原本就渺茫的勝機瞬間化為烏有。
麵對此情此景,弓裔已是迴天乏術,毫無勝算可言。
申崇謙凝視著眼前這位威嚴赫赫的大唐皇帝,心中暗自思忖:對方既然能在此刻說出這番話來,想必自己對於他而言應該還存在一定的利用價值。
是繼續孤注一擲地跟隨王建冒險,還是選擇歸順新羅以謀取更為穩妥的前程?
思前想後,無論是為了個人的錦繡前途,亦或是為了天下蒼生黎民百姓,似乎歸順新羅都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至於大唐對新羅的企圖,好像不是他這種小人物該操心的。
即便大唐將來吞並了新羅,對自己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怎麽?申將軍難道覺得難以做出抉擇?”
申崇謙麵色凝重地長籲了一口氣,目光堅定起來,已經下定了決心。
他毫不猶豫地以頭觸地,恭恭敬敬地叩首道:“小人願真心誠意歸順大唐,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李侃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饒有興致地追問道:“哦?歸順大唐?為何不是新羅?”
申崇謙抬起頭來,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敬畏與欽佩之色。
“請恕小人鬥膽妄自揣測一番!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短短數年時間裏,不僅平定了各地藩鎮的割據勢力,使得國家重新實現統一。”
陛下不僅將大唐的疆土一路擴張到了遙遠的遼東地區,就連日本國都建立起了屬於大唐的城池。”
申崇謙稍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且從小人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陛下這些年來一直在新羅暗中布局,其目的顯然不僅僅是讓新羅繼續充當一個附屬國那麽簡單。”
依小人之見,陛下最終必定會將新羅徹底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中,使其成為大唐真正意義上的一部分。
李侃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緊不慢地說道:“嗬嗬,你這態度轉變得倒是挺快啊!方才你還義正言辭地斥責朕懷有野心!”
申崇謙臉色一紅,連忙解釋道:“誠如陛下所言,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小人當初之所以選擇跟隨弓裔起兵造反,無非也是想要推翻舊王朝,建立一個新的朝代罷了。
如今既然有幸能夠投靠在陛下您這樣一位聖明君主的麾下,那將新羅國號改為大唐又有何妨?
隻要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祉,同時也有利於小人自身的發展,如此兩全其美的事情,小人自然是心甘情願去做。
“哈哈!不錯,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李侃爽朗地大笑起來,眼中滿是讚賞之意。
“你能主動歸順我大唐,實乃明智之舉,朕對此表示熱烈歡迎,不過嘛……”
說到此處,他微微一頓,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你最終能夠官居何職,那就要看你對於我大唐而言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了!”
聽到這話,申崇謙心頭猛地一跳,臉上卻不敢露出絲毫異色,連忙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
“小人明白,既然已經決定歸順大唐,忠心侍奉陛下,自然應當竭盡全力,為大唐立下赫赫功勳才行!”
稍稍停頓了一下,申崇謙抬起頭來,眼神堅定地看著李侃。
“若是陛下您信得過小人,小人願為軍隊領路,前去剿滅鵠島以及長口鎮的弓裔叛軍!將這群亂臣賊子一舉蕩平!”
李侃滿意地點了點頭,嘴角泛起一絲笑意,然後抬手輕輕一揮,高聲吩咐道:“來人呐,取新羅地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