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裕的病況每況愈下,猶如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
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但卻始終無法讓他的病情出現絲毫轉機。
終於,在朱溫返迴開封後的第三天,朱友裕還是沒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蝕,撒手人寰。
\"裕兒!\"
朱溫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唿喊,聲音響徹整個宮殿,仿佛要將天震破。
緊接著,他眼前一黑,一口鮮血噴湧而出,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一旁的近臣們驚慌失措,紛紛失聲尖叫起來:\"陛下!陛下!\"
他們手忙腳亂地圍攏過來,在場的禦醫趕緊上前救治。
經過漫長的等待,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朱溫才緩緩睜開雙眼,恢複了些許意識。
一名禦醫如臨大敵般迅速上前再次診脈,並立刻開方抓藥。
一番忙碌之後,朱溫的病情總算得到了暫時的控製,稍微穩定下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剛從昏迷中醒來的朱溫下達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要處死那三位曾負責給朱友裕治病的太醫以及他們的家眷。
崔胤心急如焚,趕忙上前勸諫道:\"陛下,請息怒!太子的離世並非太醫們的過錯,您若是這樣一味殺戮,恐怕太醫院裏便再也無人可用了。\"
朱溫卻是一臉冷漠,冷哼一聲說道:\"一群無用之人留著又有何用?沒人了再找便是。\"
麵對朱溫如此強硬的態度,崔胤頓時語塞,不知該如何繼續勸說,暗自歎息不已,心中對朱友裕的離去感到無比惋惜。
畢竟朱友裕生前才華橫溢、英武不凡,年紀輕輕便已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如今突然離世,無疑給朱溫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更糟糕的是,朱溫其他幾個兒子尚還年幼,難以擔當大任……想到此處,崔胤不禁憂心忡忡。
接下來的十餘日,朱溫雖然能下床行走,可身體大不如從前,每日中藥補品不斷。
郢王府
李戩神情凝重地凝視著朱友珪,語氣嚴肅地開口道:“遙喜,你父皇的病情拖延至今仍未見好轉,情況實在不容樂觀,恐怕已是迴天乏術了,你必須要早做準備了。”
朱友珪聽後滿臉狐疑之色,茫然不解地問道:“舅父,您這番話究竟何意?準備什麽?”
李戩深吸一口氣,壓低聲音緩緩說道:“朱友裕已然離世,目前眾多皇子當中,數你最為年長,我正在暗中籌劃,讓朝中大臣們上書勸諫,力薦冊立皇儲之事,這太子之位必定是非你莫屬!”
朱友珪聞得此言,頓時心花怒放,但尚未及開口表達喜悅之情,便聽見一旁其母李昭容插話道:“兄長,遙喜畢竟不是嫡出之子……恐怕聖上會傾向於冊封朱友貞為太子。”
李戩當即冷哼一聲,駁斥道:“朱友貞不過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罷了,怎能肩負起如此重大的責任呢?遙喜現今已官拜左控鶴都指揮使一職,在諸位皇子當中可謂實力超群、首屈一指。”
李昭容心中仍舊忐忑不安,憂心忡忡地說道:“隻是聖上膝下尚有好幾位養子,其中尤以那朱友文深得聖寵,保不住他會立朱友文為儲。”
李戩滿臉不屑,“親子尚在,哪有立養子為儲的道理,你不要杞人憂天了。”
李昭容緩緩地搖著頭,語氣凝重地說道:“並非我過於憂慮,實在是情況令人擔憂,朱友文雖遠在曹州,但他的妻子王氏近些時日卻時常進宮,全心全意地侍奉著聖上,深得聖上的歡心與寵愛。”
聽到這裏,李戩不禁流露出一絲驚訝之色,“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宮廷之中並不缺少妃嬪,石氏、陳昭儀以及段美人等眾多佳麗,哪一個不能夠悉心照料聖上?又何必讓一個兒媳婦進入宮廷來侍奉?如此行事,豈不招人非議?”
李昭容稍稍遲疑了片刻,然後壓低聲音繼續說道:“那王氏生得美豔動人,且進出宮廷太過頻繁,其中緣由恐怕絕非僅僅隻是普通的侍奉那麽簡單。”
話音未落,李戩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失聲驚叫道:“難道說……你懷疑聖上與自己的兒媳之間存在著不倫關係?”
麵對李戩的質問,李昭容輕輕搖了搖頭,“我並無確鑿的證據,每一次王氏入宮後,都會待很長時間才出來,期間就連婢女和宦官們都被禁止靠近,根本無法確定在寢宮內究竟發生了何事。”
“自從聖上身患疾病以來,性情變得愈發多疑暴躁,動不動就殺人,對於這件事情,即便有人懷疑也不敢過問。”
李戩聽到這話後,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
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說道:“沒想到啊,我竟然小瞧了這個朱友文,如今聖上和王氏之間必定存在著不可告人的私情,想必朱友文也對皇位虎視眈眈了。”
一旁的李昭容聽後,臉上立刻浮現出憂慮之色,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可如何是好?朱友文手握將近五萬雄兵,如果聖上真的打算立他為太子,那遙喜恐怕就很難有勝出的機會了。”
說到這裏,她將目光投向了朱友珪,“孩子,你父親近來身體欠安,剛剛痛失長子,正處於極度哀傷之際,你應該多進宮探望他,盡一盡孝道。”
李戩也隨聲應和道:“有道理,你父皇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關愛和陪伴,你不妨每天都前去請安,並帶上一些珍貴的滋補品,一定要展現出溫順聽話的一麵來。”
朱友珪卻微微皺起了眉頭,有些無奈地說道:“父皇對我談不上厭惡,但也沒有特別喜愛,就算我天天去請安,其他皇子同樣可以做到這些,那我又該憑借什麽去贏得父皇的寵愛呢?”
李戩突然靈機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既然聖上如此放縱不羈、沉迷女色,那我們不如效仿朱友文,挑選一名美貌女子送入宮中去伺候聖上。”
李昭容不禁愣住了,眉頭緊緊皺起,這個時候到何處去尋覓適宜送入宮廷的女子?倘若不慎走漏風聲,致使我們精心策劃的計謀敗露,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李戩胸有成竹,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當然不能草率行事,隨意挑選一名女子送入宮中太過冒險,極易引起他人的警覺和猜疑,隻有使用自家的女子,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說話間,他的目光緩緩轉向了朱友珪,眼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
朱友珪心頭猛地一震,立刻明白了舅舅的意圖,但還是忍不住開口辯駁:“舅父,我尚未成婚,此刻突然娶妻恐怕多有不妥吧?更何況……”
他欲言又止,臉上流露出一絲猶豫之色。
李戩見狀,微微一笑,“你雖然尚未成家,但身邊不是還有幾位侍妾嗎?上月新納入府中的張氏容貌嬌豔動人,不比朱友文的王氏差。”
朱友珪聞聽此言,頓時呆若木雞,腦海中一片空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迴過神來,結結巴巴地說道:“舅父,難道真的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嗎?萬一父皇與王氏之間根本沒有私情呢?”
李戩的臉色驟然變得陰沉下來,冷哼一聲,厲聲道:“究竟有無奸情,隻需讓張氏入宮伺候幾次便能真相大白。”
“不過一個妾室罷了,與至高無上的皇位相比,又算得了什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切不可因小失大!”
他的話語如重錘般敲打著朱友珪的心弦,令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但卻始終無法讓他的病情出現絲毫轉機。
終於,在朱溫返迴開封後的第三天,朱友裕還是沒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蝕,撒手人寰。
\"裕兒!\"
朱溫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唿喊,聲音響徹整個宮殿,仿佛要將天震破。
緊接著,他眼前一黑,一口鮮血噴湧而出,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一旁的近臣們驚慌失措,紛紛失聲尖叫起來:\"陛下!陛下!\"
他們手忙腳亂地圍攏過來,在場的禦醫趕緊上前救治。
經過漫長的等待,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朱溫才緩緩睜開雙眼,恢複了些許意識。
一名禦醫如臨大敵般迅速上前再次診脈,並立刻開方抓藥。
一番忙碌之後,朱溫的病情總算得到了暫時的控製,稍微穩定下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剛從昏迷中醒來的朱溫下達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要處死那三位曾負責給朱友裕治病的太醫以及他們的家眷。
崔胤心急如焚,趕忙上前勸諫道:\"陛下,請息怒!太子的離世並非太醫們的過錯,您若是這樣一味殺戮,恐怕太醫院裏便再也無人可用了。\"
朱溫卻是一臉冷漠,冷哼一聲說道:\"一群無用之人留著又有何用?沒人了再找便是。\"
麵對朱溫如此強硬的態度,崔胤頓時語塞,不知該如何繼續勸說,暗自歎息不已,心中對朱友裕的離去感到無比惋惜。
畢竟朱友裕生前才華橫溢、英武不凡,年紀輕輕便已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如今突然離世,無疑給朱溫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更糟糕的是,朱溫其他幾個兒子尚還年幼,難以擔當大任……想到此處,崔胤不禁憂心忡忡。
接下來的十餘日,朱溫雖然能下床行走,可身體大不如從前,每日中藥補品不斷。
郢王府
李戩神情凝重地凝視著朱友珪,語氣嚴肅地開口道:“遙喜,你父皇的病情拖延至今仍未見好轉,情況實在不容樂觀,恐怕已是迴天乏術了,你必須要早做準備了。”
朱友珪聽後滿臉狐疑之色,茫然不解地問道:“舅父,您這番話究竟何意?準備什麽?”
李戩深吸一口氣,壓低聲音緩緩說道:“朱友裕已然離世,目前眾多皇子當中,數你最為年長,我正在暗中籌劃,讓朝中大臣們上書勸諫,力薦冊立皇儲之事,這太子之位必定是非你莫屬!”
朱友珪聞得此言,頓時心花怒放,但尚未及開口表達喜悅之情,便聽見一旁其母李昭容插話道:“兄長,遙喜畢竟不是嫡出之子……恐怕聖上會傾向於冊封朱友貞為太子。”
李戩當即冷哼一聲,駁斥道:“朱友貞不過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罷了,怎能肩負起如此重大的責任呢?遙喜現今已官拜左控鶴都指揮使一職,在諸位皇子當中可謂實力超群、首屈一指。”
李昭容心中仍舊忐忑不安,憂心忡忡地說道:“隻是聖上膝下尚有好幾位養子,其中尤以那朱友文深得聖寵,保不住他會立朱友文為儲。”
李戩滿臉不屑,“親子尚在,哪有立養子為儲的道理,你不要杞人憂天了。”
李昭容緩緩地搖著頭,語氣凝重地說道:“並非我過於憂慮,實在是情況令人擔憂,朱友文雖遠在曹州,但他的妻子王氏近些時日卻時常進宮,全心全意地侍奉著聖上,深得聖上的歡心與寵愛。”
聽到這裏,李戩不禁流露出一絲驚訝之色,“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宮廷之中並不缺少妃嬪,石氏、陳昭儀以及段美人等眾多佳麗,哪一個不能夠悉心照料聖上?又何必讓一個兒媳婦進入宮廷來侍奉?如此行事,豈不招人非議?”
李昭容稍稍遲疑了片刻,然後壓低聲音繼續說道:“那王氏生得美豔動人,且進出宮廷太過頻繁,其中緣由恐怕絕非僅僅隻是普通的侍奉那麽簡單。”
話音未落,李戩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失聲驚叫道:“難道說……你懷疑聖上與自己的兒媳之間存在著不倫關係?”
麵對李戩的質問,李昭容輕輕搖了搖頭,“我並無確鑿的證據,每一次王氏入宮後,都會待很長時間才出來,期間就連婢女和宦官們都被禁止靠近,根本無法確定在寢宮內究竟發生了何事。”
“自從聖上身患疾病以來,性情變得愈發多疑暴躁,動不動就殺人,對於這件事情,即便有人懷疑也不敢過問。”
李戩聽到這話後,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
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說道:“沒想到啊,我竟然小瞧了這個朱友文,如今聖上和王氏之間必定存在著不可告人的私情,想必朱友文也對皇位虎視眈眈了。”
一旁的李昭容聽後,臉上立刻浮現出憂慮之色,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可如何是好?朱友文手握將近五萬雄兵,如果聖上真的打算立他為太子,那遙喜恐怕就很難有勝出的機會了。”
說到這裏,她將目光投向了朱友珪,“孩子,你父親近來身體欠安,剛剛痛失長子,正處於極度哀傷之際,你應該多進宮探望他,盡一盡孝道。”
李戩也隨聲應和道:“有道理,你父皇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關愛和陪伴,你不妨每天都前去請安,並帶上一些珍貴的滋補品,一定要展現出溫順聽話的一麵來。”
朱友珪卻微微皺起了眉頭,有些無奈地說道:“父皇對我談不上厭惡,但也沒有特別喜愛,就算我天天去請安,其他皇子同樣可以做到這些,那我又該憑借什麽去贏得父皇的寵愛呢?”
李戩突然靈機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既然聖上如此放縱不羈、沉迷女色,那我們不如效仿朱友文,挑選一名美貌女子送入宮中去伺候聖上。”
李昭容不禁愣住了,眉頭緊緊皺起,這個時候到何處去尋覓適宜送入宮廷的女子?倘若不慎走漏風聲,致使我們精心策劃的計謀敗露,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李戩胸有成竹,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當然不能草率行事,隨意挑選一名女子送入宮中太過冒險,極易引起他人的警覺和猜疑,隻有使用自家的女子,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說話間,他的目光緩緩轉向了朱友珪,眼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
朱友珪心頭猛地一震,立刻明白了舅舅的意圖,但還是忍不住開口辯駁:“舅父,我尚未成婚,此刻突然娶妻恐怕多有不妥吧?更何況……”
他欲言又止,臉上流露出一絲猶豫之色。
李戩見狀,微微一笑,“你雖然尚未成家,但身邊不是還有幾位侍妾嗎?上月新納入府中的張氏容貌嬌豔動人,不比朱友文的王氏差。”
朱友珪聞聽此言,頓時呆若木雞,腦海中一片空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迴過神來,結結巴巴地說道:“舅父,難道真的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嗎?萬一父皇與王氏之間根本沒有私情呢?”
李戩的臉色驟然變得陰沉下來,冷哼一聲,厲聲道:“究竟有無奸情,隻需讓張氏入宮伺候幾次便能真相大白。”
“不過一個妾室罷了,與至高無上的皇位相比,又算得了什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切不可因小失大!”
他的話語如重錘般敲打著朱友珪的心弦,令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