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複三年元月十五,正值上元佳節,本應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時刻,然而此時的朱溫卻是滿臉愁容,心中煩悶不堪。
就在剛剛傳來了令他震驚的消息——許州和陳州竟然雙雙淪陷於唐軍之手!
一旁成功平息了牙兵之亂的羅紹威心情同樣沉重無比。
朱溫率領的軍隊在魏博駐紮長達半年之久,期間所耗費的錢財數以千萬貫計,牛羊數量接近三十萬頭,更不用說那堆積如山的糧草了。
朱溫陰沉著臉,語氣低沉地說道:“雖說此次平亂花費的時間超出了原本的預期,但終究還是除掉了牙兵這塊心頭大患。朕決定明日就率軍返迴開封,你想辦法籌措出五萬大軍半年所需的軍餉與糧草。”
聽到這番話,羅紹威不禁愣住了,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苦楚。
過去的這半年時光裏,朱溫的軍隊在魏博可謂是吃喝不愁,享受的待遇絲毫不遜色於魏博本地的牙兵,自己父親多年來辛苦積攢下的家業已然揮霍一空,甚至連下個月士兵們的軍餉都尚無著落,又怎能再拿出多餘的錢糧去支援他人?
朱溫麵露不悅之色,“怎麽?有困難?”
羅紹威心中一緊,不敢有絲毫違抗之意。
他隻得咬咬牙,硬著頭皮迴答道:“小婿定會竭盡全力想辦法籌齊。”
這句話說出口時,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無奈與焦慮,如今的局麵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過艱難,但此時此刻,除了應允下來,他似乎也別無選擇……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一片金色光輝,朱溫率領著軍隊,旌旗飄揚,軍容整齊地離開了魏州城。
羅紹威帶領著魏博眾多官員們前來送行,他們站在城門口,目送著朱溫及其部隊漸行漸遠。
直到朱溫一行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遠方的天際線處,羅紹威才緩緩收迴目光,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他身旁的一名親信見狀,臉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帥,如今牙兵已被鏟除,朱溫也已經離去,您為何還如此憂心忡忡呢?”
羅紹威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容,“心腹大患算是除去了,但魏博的實力也因此而大為削弱,請朱溫出兵相助,無疑是一個極其巨大的錯誤決策!”
親信聽後,仍然有些難以理解,“大帥,現在沒有了牙兵的威脅,魏博便是由您全權掌控,雖說此次行動對我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隻需經過短短兩年的休養生息,想必便能恢複元氣。”
羅紹威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無奈:“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失去了牙兵這支精銳力量,魏博就如同失去了一隻強有力的臂膀。”
“這場持續半年的戰爭不僅讓百姓遭受苦難,更使得魏博的經濟、軍事等各方麵陷入困境,要想真正重振雄風,絕非易事,況且有沒有兩年時間給我們恢複還很難說。”
親信臉色微變,“您是擔心朱溫撐不過兩年?”
羅紹威麵色凝重地點頭道:“陳州和許州被唐軍攻占,朱溫目前隻剩下開封、滑州、曹州、宋州、亳州、邢州、洺州和磁州八州之地,而且亳州和宋州可能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親信臉上布滿了憂慮之情,憂心忡忡地說道:“怪不得朱溫會派兵前來協助您剿滅牙兵,原來想要把邢、洺、磁這三個州跟開封連接起來。”
“可就算這樣,跟唐軍相比,我們依然處於劣勢,失敗隻是時間問題罷了,待到那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聽到這裏,羅紹威不禁深深地歎息了一聲,語氣沉重而無奈地說道:“也隻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朱溫麵色陰沉地返迴了開封,早已在北門外等候多時的崔胤率先向前一步,高聲喊道:“恭迎陛下凱旋而歸!”
麵對這番阿諛奉承之詞,朱溫並未表現出太多的興趣,他的眼神冷漠而銳利,迅速在人群之中掃視一圈,卻未能找到朱友裕的身影。
朱溫的麵色猶如暴風雨前陰沉的天空一般,愈發地難看起來,仿佛隨時都會有驚雷炸響。
他那原本就如同弓弦般緊繃著的嘴角,此時更是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透露出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冷峻氣息。
\"太子何在?\"
話音落下,在場的眾多官員們頓時一片死寂,他們一個個低垂著頭顱,沒有人敢去直視朱溫那雙燃燒著熊熊怒火的眼睛,生怕自己會成為他宣泄憤怒的對象。
見到這番情景,朱溫心中的火氣越發熾烈起來。
他猛地提高了嗓音,聲音如同雷霆萬鈞,\"究竟發生了何事?太子人呢?\"
崔胤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躬身向前一步,\"陛下息怒,太子前幾日不幸染上疾病,已臥床數日,故而今日未能親自前來恭迎聖駕。\"
朱溫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微妙,一絲擔憂之色爬上了他的眉梢,但很快又被掩飾下去。
\"染疾?竟然已經臥床數日?到底是何病症?可有大礙?\"
麵對朱溫的質問,崔胤卻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他支吾了半天,才緩緩說道:\"迴陛下,目前尚不能確定具體病情,太醫院正在全力診治……\"
話未說完,便被朱溫粗暴地打斷:\"哼!太醫院養了一群廢物!\"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些噤若寒蟬的官員們,隨即轉身翻身上馬,風馳電掣般朝著太子寢宮疾馳而去。
這一路之上,他仿佛被一股無形的火焰灼燒著內心,腦海之中,各種各樣令人心悸的糟糕場景如電影般不斷閃現而過,每一個畫麵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劍,無情地刺痛著他的心弦。
那股不祥的預感宛如一片濃重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使得他原本就沉重不堪的心情愈發變得壓抑無比。
當朱溫腳步匆匆地趕到太子寢宮時,眼前的景象令他驚愕得完全呆住了。
僅僅過去了短短半年時間,那位昔日裏英勇無畏、身經百戰且正值風華正茂之年的朱友裕,如今竟已氣息奄奄,生命之火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熄滅。
\"裕兒……\"朱溫顫抖著嘴唇,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悲痛與憐惜。
朱友裕艱難地睜開雙眼,用盡全身力氣,斷斷續續地說道:\"父皇,孩兒無能,未能守住陳州和許州……\"
朱溫趕忙緊緊握住朱友裕的手,輕聲安慰道:\"此事不怨你,魏博已然平定,陳、許二州遲早也會重新迴到我們手中,你不要胡思亂想,隻管靜心養病便是。\"
朱友裕並未因父親的寬慰而感到絲毫輕鬆,反而急促地喘息了幾下後,又用微弱到幾乎難以聽見的聲音說道:\"父皇,孩兒恐怕再也無力侍奉於您左右了.....\"
朱溫心中猛地一揪,連忙打斷他的話:\"休要胡言亂語!你年紀尚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尋遍天下名醫,定要將你的病治好,大梁的江山社稷日後還需仰仗你來執掌。\"
說罷,朱溫不禁潸然淚下。
就在剛剛傳來了令他震驚的消息——許州和陳州竟然雙雙淪陷於唐軍之手!
一旁成功平息了牙兵之亂的羅紹威心情同樣沉重無比。
朱溫率領的軍隊在魏博駐紮長達半年之久,期間所耗費的錢財數以千萬貫計,牛羊數量接近三十萬頭,更不用說那堆積如山的糧草了。
朱溫陰沉著臉,語氣低沉地說道:“雖說此次平亂花費的時間超出了原本的預期,但終究還是除掉了牙兵這塊心頭大患。朕決定明日就率軍返迴開封,你想辦法籌措出五萬大軍半年所需的軍餉與糧草。”
聽到這番話,羅紹威不禁愣住了,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苦楚。
過去的這半年時光裏,朱溫的軍隊在魏博可謂是吃喝不愁,享受的待遇絲毫不遜色於魏博本地的牙兵,自己父親多年來辛苦積攢下的家業已然揮霍一空,甚至連下個月士兵們的軍餉都尚無著落,又怎能再拿出多餘的錢糧去支援他人?
朱溫麵露不悅之色,“怎麽?有困難?”
羅紹威心中一緊,不敢有絲毫違抗之意。
他隻得咬咬牙,硬著頭皮迴答道:“小婿定會竭盡全力想辦法籌齊。”
這句話說出口時,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無奈與焦慮,如今的局麵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過艱難,但此時此刻,除了應允下來,他似乎也別無選擇……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一片金色光輝,朱溫率領著軍隊,旌旗飄揚,軍容整齊地離開了魏州城。
羅紹威帶領著魏博眾多官員們前來送行,他們站在城門口,目送著朱溫及其部隊漸行漸遠。
直到朱溫一行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遠方的天際線處,羅紹威才緩緩收迴目光,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他身旁的一名親信見狀,臉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帥,如今牙兵已被鏟除,朱溫也已經離去,您為何還如此憂心忡忡呢?”
羅紹威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容,“心腹大患算是除去了,但魏博的實力也因此而大為削弱,請朱溫出兵相助,無疑是一個極其巨大的錯誤決策!”
親信聽後,仍然有些難以理解,“大帥,現在沒有了牙兵的威脅,魏博便是由您全權掌控,雖說此次行動對我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隻需經過短短兩年的休養生息,想必便能恢複元氣。”
羅紹威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無奈:“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失去了牙兵這支精銳力量,魏博就如同失去了一隻強有力的臂膀。”
“這場持續半年的戰爭不僅讓百姓遭受苦難,更使得魏博的經濟、軍事等各方麵陷入困境,要想真正重振雄風,絕非易事,況且有沒有兩年時間給我們恢複還很難說。”
親信臉色微變,“您是擔心朱溫撐不過兩年?”
羅紹威麵色凝重地點頭道:“陳州和許州被唐軍攻占,朱溫目前隻剩下開封、滑州、曹州、宋州、亳州、邢州、洺州和磁州八州之地,而且亳州和宋州可能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親信臉上布滿了憂慮之情,憂心忡忡地說道:“怪不得朱溫會派兵前來協助您剿滅牙兵,原來想要把邢、洺、磁這三個州跟開封連接起來。”
“可就算這樣,跟唐軍相比,我們依然處於劣勢,失敗隻是時間問題罷了,待到那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聽到這裏,羅紹威不禁深深地歎息了一聲,語氣沉重而無奈地說道:“也隻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朱溫麵色陰沉地返迴了開封,早已在北門外等候多時的崔胤率先向前一步,高聲喊道:“恭迎陛下凱旋而歸!”
麵對這番阿諛奉承之詞,朱溫並未表現出太多的興趣,他的眼神冷漠而銳利,迅速在人群之中掃視一圈,卻未能找到朱友裕的身影。
朱溫的麵色猶如暴風雨前陰沉的天空一般,愈發地難看起來,仿佛隨時都會有驚雷炸響。
他那原本就如同弓弦般緊繃著的嘴角,此時更是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透露出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冷峻氣息。
\"太子何在?\"
話音落下,在場的眾多官員們頓時一片死寂,他們一個個低垂著頭顱,沒有人敢去直視朱溫那雙燃燒著熊熊怒火的眼睛,生怕自己會成為他宣泄憤怒的對象。
見到這番情景,朱溫心中的火氣越發熾烈起來。
他猛地提高了嗓音,聲音如同雷霆萬鈞,\"究竟發生了何事?太子人呢?\"
崔胤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躬身向前一步,\"陛下息怒,太子前幾日不幸染上疾病,已臥床數日,故而今日未能親自前來恭迎聖駕。\"
朱溫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微妙,一絲擔憂之色爬上了他的眉梢,但很快又被掩飾下去。
\"染疾?竟然已經臥床數日?到底是何病症?可有大礙?\"
麵對朱溫的質問,崔胤卻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他支吾了半天,才緩緩說道:\"迴陛下,目前尚不能確定具體病情,太醫院正在全力診治……\"
話未說完,便被朱溫粗暴地打斷:\"哼!太醫院養了一群廢物!\"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些噤若寒蟬的官員們,隨即轉身翻身上馬,風馳電掣般朝著太子寢宮疾馳而去。
這一路之上,他仿佛被一股無形的火焰灼燒著內心,腦海之中,各種各樣令人心悸的糟糕場景如電影般不斷閃現而過,每一個畫麵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劍,無情地刺痛著他的心弦。
那股不祥的預感宛如一片濃重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使得他原本就沉重不堪的心情愈發變得壓抑無比。
當朱溫腳步匆匆地趕到太子寢宮時,眼前的景象令他驚愕得完全呆住了。
僅僅過去了短短半年時間,那位昔日裏英勇無畏、身經百戰且正值風華正茂之年的朱友裕,如今竟已氣息奄奄,生命之火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熄滅。
\"裕兒……\"朱溫顫抖著嘴唇,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悲痛與憐惜。
朱友裕艱難地睜開雙眼,用盡全身力氣,斷斷續續地說道:\"父皇,孩兒無能,未能守住陳州和許州……\"
朱溫趕忙緊緊握住朱友裕的手,輕聲安慰道:\"此事不怨你,魏博已然平定,陳、許二州遲早也會重新迴到我們手中,你不要胡思亂想,隻管靜心養病便是。\"
朱友裕並未因父親的寬慰而感到絲毫輕鬆,反而急促地喘息了幾下後,又用微弱到幾乎難以聽見的聲音說道:\"父皇,孩兒恐怕再也無力侍奉於您左右了.....\"
朱溫心中猛地一揪,連忙打斷他的話:\"休要胡言亂語!你年紀尚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尋遍天下名醫,定要將你的病治好,大梁的江山社稷日後還需仰仗你來執掌。\"
說罷,朱溫不禁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