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一臉凝重,“鄭長史,正因為內憂外患,我們才不能按部就班,很多事情要提前謀劃,北上換馬,南下換錢,刻不容緩。”


    鄭凝績微微皺眉,“殿下,船可以很快建造出來,可人從哪裏來?”


    李侃笑著道:“商人逐利,鄭長史將消息放出,自然有人主動上門,孤還可以派水師護送。”


    “殿下,商業貿易還需要水師出麵?”郭琪一臉不解。


    “水師短期內無戰事,與其每日停在港口,不如找點事做,一來可以為商船保駕護航,二來可以練兵,三來可以了解沿途各地的情報,還能賺點護航費,可謂一舉四得。”


    郭琪一拍大腿,“妙啊,還是殿下想的周全!”


    “為了配合對外貿易,孤決定在潤州設立市舶署,掌番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


    鄭凝績有些擔憂,“殿下,朝廷在交州和廣州設有市舶司,您擅設市舶署隻怕朝廷那邊不好交代。”


    李侃微笑著道:“孤有便宜行事之權,可墨敕除官,隻要能給朝廷上繳稅賦,陛下不會有意見的,且交州市舶司地處安南,靜海軍和南詔衝突不斷,廣州遭黃巢屠城,屠殺迴教徒、基督教徒、猶太人及平民數十萬,嚴重影響了對外貿易,市舶司也基本癱瘓,我們必須趁此機會發揮浙西的港口優勢,將對外貿易發展起來。”


    鄭凝績點頭道:“下官支持您,如今浙西事務繁多,的確需要新的衙門處理事務。”


    “嗬嗬,鄭長史近些時日辛苦了,除了市舶司,孤還要設立少府署。”


    鄭凝績一臉啞然,“殿下,您這是打算將朝廷的部門都搬了過來?”


    李侃道:“成都朝廷遠在千裏之外,凡事奏請多有不便,孤必須將浙西的諸多事務細化到各個衙門,少府署依少府監而置,掌百工技巧之政,置少卿,官階從四品下,下設織染司,掌冶司和鑄錢司。”


    鄭凝績無奈地搖搖頭,“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李侃又看向陸龜蒙,“陸少卿,你們司農署除了要推廣曲轅犁,還要推廣水車和筒車的使用。”


    陸龜蒙微微頷首,“下官會囑咐農具司抓緊製造和推廣!”


    李侃站起身,理了理衣衫,說道:“議事已畢,諸位隨孤去一趟軍器署。”


    郭琪微微一愣,“殿下,您這才剛迴來,為何急著去軍器署?”


    李侃輕歎道:“此次夜襲紫清寨,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還損失了數十名士兵,孤頗有感觸.....”


    郭琪安慰道:“殿下,戰爭死傷在所難免,您這次帶過去的都是精銳士兵,裝備都算得上精良,跟軍器署關係不大吧?”


    “孤又不是去軍器署問責的...”李侃笑了笑,邁步走了出去。


    軍器署在潤州城北,占地數十畝,因為是新設的衙門,人員配備還不齊全,軍器署少卿是一位五十出頭的老者,曾在軍器監甲坊署供職。


    “周少卿,軍器署最近情況如何?可有遇到什麽困難?”李侃問道。


    “迴稟殿下,軍器署新立,三司人員缺額近三成,目前隻能勉強運作。”


    李侃微微頷首,“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軍器署的作用十分重要,精良的兵器不僅可以提高士兵的生存率,還可以提高士兵的戰鬥力,甚至影響一場戰爭的勝負,周少卿務必招攬天下能工巧匠,研製革新兵器,錢的問題不用考慮,有困難可以直接提出來,萬不可弄虛作假,誤了士兵性命!”


    周少卿一臉恭敬,“承蒙殿下器重,下官定當竭盡全力!”


    李侃走進甲坊司,看著陳列的各種鎧甲,問道:“軍器署目前能夠製造多少種鎧甲?”


    周少卿答道:“迴稟殿下,唐甲十三種,軍器署都能製造,不過目前人手有限,製造鎧甲的速度有些慢。”


    “人手不夠就抓緊招人,務必確保全軍披甲。”


    鄭凝績道:“殿下,按製鎧甲全軍六分,一軍人,配7500領,全軍披甲開支太大了。”


    李侃擺擺手,“錢可以再賺,士兵死一個少一個,戰爭失敗什麽都沒有了,一軍盾牌目前配置多少麵?”


    郭琪答道:“步軍牛皮牌二分,二千五白麵,馬軍圓盾,四分支取,五千麵。”


    李侃搖頭道:“太少了,步軍按四分取,馬軍十分配置。”


    鄭凝績無奈道:“殿下,目前一副全裝鎧甲大約40貫左右,胸甲20貫左右,這一下又多了數十萬貫的開支。”


    李侃笑著道:“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眼下士兵的生命和戰鬥力最重要,各軍按營逐步配置,州兵暫時不考慮,另外弓弩手隨弓所配的箭矢數量30支太少,再增加6支,具體裝備比例30支透甲箭,4支生仳箭和2支長垛箭。”


    郭琪點頭道:“卑職記下了。”


    話音剛落,一名男子滿臉激動地跑了過來,“少卿,下官成功了!”


    周少卿沉著臉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那人急忙恢複常態,好奇地打量了李侃一行人。


    周少卿介紹道:“這位是越王殿下!”


    那人神色微變,急忙向李侃施禮,“下官弓弩司監陳卓仁參見越王殿下!”


    李侃擺擺手,問道:“何事值得陳司監如此興奮?”


    陳卓仁再次施禮,“剛剛弓弩司研製出一種強弩,下官一時失態,還望殿下恕罪。”


    李侃眼前一亮,頓時來了興致,“可否帶孤去看看?”


    “殿下請!”陳卓仁麵露喜色,新武器能被殿下知曉,獎賞肯定是跑不掉的。


    一行人在陳卓仁的帶領下來到一片空地,遠遠地便看見數名漢子圍繞在一張絞車弩的跟前。


    “這看著像是絞車弩啊?”郭琪開口道。


    陳卓仁趕忙介紹道:“下官對絞車弩做了一些改進,將三張弩弓結合在一起,兩正一反,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以硬木為杆,以鐵片為翎,前端裝有巨大的鐵鏃,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射程可在三百步至五百步之間。”


    “五百步?這麽遠的射程?”郭琪一臉震驚。


    鄭凝績也是一臉詫異,“五百步的箭矢需要幾人操作?”


    “大約需要十人左右。”


    “陳司監可否演示一遍?”


    李侃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強弩,腦中搜索著前世的記憶,這張弩怎麽越看越像宋代的床弩?


    “下官遵命!”


    陳卓仁走到強弩旁邊,衝著幾名精壯漢子吩咐道:“裝填箭矢...”


    幾名漢子立刻行動起來,四人一邊用力拉動絞索,張開弩弦,兩名漢子開始裝填箭矢,待箭矢裝好,一名士兵用大錘猛擊扳機,隻聽‘嗡’的一聲,機發弦彈,七支箭矢‘嗖嗖嗖嗖....’射向空地前方。


    六支普通箭矢有兩支直接紮在約三百步外的三個稻草人上,那支長槍般的巨箭穿透稻草人,繼續向前飛行約一百多步,前端的箭頭深深插入一堵矮牆內,隻留大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牆外。


    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這比床弩的射程和威力大多了,五百步,七百多米的距離,若是擺上幾十張這樣的強弩,那簡直可以把對麵的敵人穿成肉串。


    李侃心中激動,連連讚歎,“好,很好,此弩可有名字?”


    陳卓仁拱手施禮,“還沒有名字,懇請殿下賜名!”


    李侃微微頷首,“此弩大小和一張床差不多,又裝配三弓,那就叫三弓床弩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