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凝績一愣,“商人?不是鹽稅,酒稅和茶稅嗎?”
李侃搖頭道:“鹽稅隱含稅率已經很高了,浙西鹽價從百年前的每鬥10文漲到現在的每鬥300文左右,這還隻是官府榷鹽價,賣到老百姓手中,每鬥可能達到500文左右,許多老百姓買不起鹽,隻能選擇淡食,黃巢之亂也始於鹽價過高。”
“可鹽稅占據朝廷稅收的三成,是增加官府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快的,董昌以一州之力招募三萬多精兵,就是因為杭州的鹽官縣有兩座鹽場,義勝軍劉漢宏能招募近十萬軍士,也是因為台州,越州,明州,溫州等地有十幾處大大小小的鹽場。”
李侃擺擺手,“竭澤而漁不是長久之計,鹽稅的稅率不但不能增加,反而要降低,一年之內榷鹽價要控製在每鬥200文左右,從亭戶手中的收鹽價格也要提高。”
鄭凝績一臉疑惑,“殿下,您這是何意啊?我們本來就沒錢,您還要降低鹽稅提高收購價格?”
李侃笑著道:“鄭長史,目光要放長遠一點,即使榷鹽價格降低到每鬥200文,官府每鬥鹽還有150文左右的利潤,依然是暴利,但降低100文,對老百姓來說會減少很多負擔。”
郭琪說道:“殿下,您就算降低100文,可鹽商不降價老百姓也得不到實惠啊?”
“當然,降價隻是一方麵,我朝現行的榷鹽法也需要改進,孤打算試行鹽引製度。”
“這鹽引又是什麽東西?”在場的三人都有些懵了。
李侃想了想,說道:“鹽引就是官府發給鹽商的食鹽運銷憑證,商人交錢向官府購買鹽引,然後憑鹽引去鹽場領取食鹽,官府不再參與實物交割,鹽引分為長引和短引,長引銷外地,短引銷本地,鹽引上會載明食鹽運銷數量,價格和有效期限,至於鹽引如何製作,容孤好好考慮幾日。”
鄭凝績精通政務,瞬間就發現鹽引的價值,“這倒是給官府省了不少事情,而且還可以將蘇州和杭州的鹽場收入控製住我們手中。”
陸龜蒙開口道:“下官在蘇州做過幕僚,浙西鹽場最多的就是蘇州,嘉興、海鹽、華亭三縣共有十一處鹽場。”
郭琪道:“可杭州和蘇州目前都不在我們控製範圍。”
“蘇州的問題要盡快處理,陸少卿與蘇州刺史王蘊熟識,便替孤走一趟。”
陸龜蒙道:“王刺史忠於朝廷,殿下不必擔心,您的新政蘇州已經在推行。”
李侃點點頭,接著說道:“說完鹽稅,接下來就要說茶稅了,陸少卿想必對茶葉比較了解。”
陸龜蒙微笑著道:“江南百姓營生,多以種茶為業,浙西六州皆產茶葉,浙西茶以湖州上,常州次,其他四州又下,湖州的顧渚紫筍,常州的陽羨,睦州的鳩坑皆為貢茶。”
鄭凝績趕忙說道:“殿下,茶稅已成與鹽、鐵等稅並列的主要稅種,年收入達六十萬貫,占到朝廷稅收的近兩成,您不會又要降低茶葉稅吧?”
李侃淡淡一笑,“茶稅現在的稅率是多少?”
鄭凝績想了想,說道:“茶稅目前分為兩部分,生產地繳納產品稅,運輸時繳納通過稅,取十分之二。”
李侃眉頭微皺,“兩個環節征稅,相當於十分之四了,有點太高了,將稅率降低到十分之一。”
郭琪急忙道:“殿下,您這是何苦啊,這不是自斷財路嗎?”
李侃說道:“重稅隻能得一時之利,會打擊茶農和茶商的積極性,官府想要增加收入不隻有提高稅率一種手段,我們可以增加茶葉的銷量。”
郭琪一臉不解,“殿下,天下喝茶的就那麽多人,您就算降低稅率對銷量影響也不大吧?”
“我朝產茶的州有近百個,重稅會讓浙西的茶葉失去競爭力,銷量自然就上不去,而且天下人皆好茶,我們可以將茶葉向北銷往沙陀,室韋,契丹。”
郭琪道:“這些地方都比較窮,茶葉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一般人也買不起啊。”
李侃笑著道:“買不起就用馬或牛羊交換。”
鄭凝績眼前一亮,“您是想以茶換馬?”
李侃點頭道:“我朝初立,以一縑易一馬,何其廉價,如今我朝喪失了大量的北方土地,導致戰馬稀缺,若缺少騎兵,將來麵對北方遊牧民族我們就喪失了優勢。”
郭琪點頭道:“殿下說的有道理,缺少騎兵,將來在戰場上會很被動,可室韋和契丹距潤州兩千多裏路,馬該怎麽運迴來?”
“陸路需要經過各藩鎮的地盤,很不安全,隻能走水路,潤州現在有多少船隻?”
鄭凝績道:“水師的船隻加上我們從夔州帶來的船隻,大約有四百多艘,不過多為艦船,運送貨物怕是不妥。”
“孤記得劉晏當年擔任轉運使、鹽鐵使時建造大船兩千艘,每艘船可載一千斛,那種大船我們能否建造?”
鄭凝績點點頭,“江南造船業發達,船廠眾多,建造大船沒有問題,隻是費用有些高,劉相建造的那種大船一艘至少一千貫。”
“錢不是問題,浙西水路發達,必須將造船業和水路運輸發展起來,建造那樣的一艘大船需要多久?”
陸龜蒙此時插話道:“殿下,下官做過蘇州刺史幕僚,對此有些了解,江南各州船廠眾多,潤、蘇兩州各年造船可達四百艘,若是劉相當年那樣的大船,合三州之力,一月可造三十艘。”
李侃思索一番,說道:“好,那就先建造九十艘大船。”
郭琪一臉詫異,“殿下,您突然建造這麽多大船做什麽,北方馬上就入冬了,等船隊到達也無法交易。”
李侃道:“北方等明年開春再派商隊出發,孤決定兵分三路,一路南下日本,琉球,一路經廣州向西到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真臘、訶陵等國,浙西的瓷器、茶葉、絲綢必須銷出去,這不僅可以增加百姓收入,也可以增加官府的稅收。”
鄭凝績被李侃的話震住了,“殿下,浙西還未穩定,內憂外患,您...您又要做水上貿易,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李侃搖頭道:“鹽稅隱含稅率已經很高了,浙西鹽價從百年前的每鬥10文漲到現在的每鬥300文左右,這還隻是官府榷鹽價,賣到老百姓手中,每鬥可能達到500文左右,許多老百姓買不起鹽,隻能選擇淡食,黃巢之亂也始於鹽價過高。”
“可鹽稅占據朝廷稅收的三成,是增加官府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快的,董昌以一州之力招募三萬多精兵,就是因為杭州的鹽官縣有兩座鹽場,義勝軍劉漢宏能招募近十萬軍士,也是因為台州,越州,明州,溫州等地有十幾處大大小小的鹽場。”
李侃擺擺手,“竭澤而漁不是長久之計,鹽稅的稅率不但不能增加,反而要降低,一年之內榷鹽價要控製在每鬥200文左右,從亭戶手中的收鹽價格也要提高。”
鄭凝績一臉疑惑,“殿下,您這是何意啊?我們本來就沒錢,您還要降低鹽稅提高收購價格?”
李侃笑著道:“鄭長史,目光要放長遠一點,即使榷鹽價格降低到每鬥200文,官府每鬥鹽還有150文左右的利潤,依然是暴利,但降低100文,對老百姓來說會減少很多負擔。”
郭琪說道:“殿下,您就算降低100文,可鹽商不降價老百姓也得不到實惠啊?”
“當然,降價隻是一方麵,我朝現行的榷鹽法也需要改進,孤打算試行鹽引製度。”
“這鹽引又是什麽東西?”在場的三人都有些懵了。
李侃想了想,說道:“鹽引就是官府發給鹽商的食鹽運銷憑證,商人交錢向官府購買鹽引,然後憑鹽引去鹽場領取食鹽,官府不再參與實物交割,鹽引分為長引和短引,長引銷外地,短引銷本地,鹽引上會載明食鹽運銷數量,價格和有效期限,至於鹽引如何製作,容孤好好考慮幾日。”
鄭凝績精通政務,瞬間就發現鹽引的價值,“這倒是給官府省了不少事情,而且還可以將蘇州和杭州的鹽場收入控製住我們手中。”
陸龜蒙開口道:“下官在蘇州做過幕僚,浙西鹽場最多的就是蘇州,嘉興、海鹽、華亭三縣共有十一處鹽場。”
郭琪道:“可杭州和蘇州目前都不在我們控製範圍。”
“蘇州的問題要盡快處理,陸少卿與蘇州刺史王蘊熟識,便替孤走一趟。”
陸龜蒙道:“王刺史忠於朝廷,殿下不必擔心,您的新政蘇州已經在推行。”
李侃點點頭,接著說道:“說完鹽稅,接下來就要說茶稅了,陸少卿想必對茶葉比較了解。”
陸龜蒙微笑著道:“江南百姓營生,多以種茶為業,浙西六州皆產茶葉,浙西茶以湖州上,常州次,其他四州又下,湖州的顧渚紫筍,常州的陽羨,睦州的鳩坑皆為貢茶。”
鄭凝績趕忙說道:“殿下,茶稅已成與鹽、鐵等稅並列的主要稅種,年收入達六十萬貫,占到朝廷稅收的近兩成,您不會又要降低茶葉稅吧?”
李侃淡淡一笑,“茶稅現在的稅率是多少?”
鄭凝績想了想,說道:“茶稅目前分為兩部分,生產地繳納產品稅,運輸時繳納通過稅,取十分之二。”
李侃眉頭微皺,“兩個環節征稅,相當於十分之四了,有點太高了,將稅率降低到十分之一。”
郭琪急忙道:“殿下,您這是何苦啊,這不是自斷財路嗎?”
李侃說道:“重稅隻能得一時之利,會打擊茶農和茶商的積極性,官府想要增加收入不隻有提高稅率一種手段,我們可以增加茶葉的銷量。”
郭琪一臉不解,“殿下,天下喝茶的就那麽多人,您就算降低稅率對銷量影響也不大吧?”
“我朝產茶的州有近百個,重稅會讓浙西的茶葉失去競爭力,銷量自然就上不去,而且天下人皆好茶,我們可以將茶葉向北銷往沙陀,室韋,契丹。”
郭琪道:“這些地方都比較窮,茶葉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一般人也買不起啊。”
李侃笑著道:“買不起就用馬或牛羊交換。”
鄭凝績眼前一亮,“您是想以茶換馬?”
李侃點頭道:“我朝初立,以一縑易一馬,何其廉價,如今我朝喪失了大量的北方土地,導致戰馬稀缺,若缺少騎兵,將來麵對北方遊牧民族我們就喪失了優勢。”
郭琪點頭道:“殿下說的有道理,缺少騎兵,將來在戰場上會很被動,可室韋和契丹距潤州兩千多裏路,馬該怎麽運迴來?”
“陸路需要經過各藩鎮的地盤,很不安全,隻能走水路,潤州現在有多少船隻?”
鄭凝績道:“水師的船隻加上我們從夔州帶來的船隻,大約有四百多艘,不過多為艦船,運送貨物怕是不妥。”
“孤記得劉晏當年擔任轉運使、鹽鐵使時建造大船兩千艘,每艘船可載一千斛,那種大船我們能否建造?”
鄭凝績點點頭,“江南造船業發達,船廠眾多,建造大船沒有問題,隻是費用有些高,劉相建造的那種大船一艘至少一千貫。”
“錢不是問題,浙西水路發達,必須將造船業和水路運輸發展起來,建造那樣的一艘大船需要多久?”
陸龜蒙此時插話道:“殿下,下官做過蘇州刺史幕僚,對此有些了解,江南各州船廠眾多,潤、蘇兩州各年造船可達四百艘,若是劉相當年那樣的大船,合三州之力,一月可造三十艘。”
李侃思索一番,說道:“好,那就先建造九十艘大船。”
郭琪一臉詫異,“殿下,您突然建造這麽多大船做什麽,北方馬上就入冬了,等船隊到達也無法交易。”
李侃道:“北方等明年開春再派商隊出發,孤決定兵分三路,一路南下日本,琉球,一路經廣州向西到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真臘、訶陵等國,浙西的瓷器、茶葉、絲綢必須銷出去,這不僅可以增加百姓收入,也可以增加官府的稅收。”
鄭凝績被李侃的話震住了,“殿下,浙西還未穩定,內憂外患,您...您又要做水上貿易,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