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表達的意思,在場的人都明白,隻是趙曦沒想到的是,在章惇說完以後,諸位臣工居然沒有任何人反駁。

    養了多少年的朝廷野望,或許真的奏效了。

    從大家對章惇這說辭的認可程度上,最起碼內閣是對擴張有了一個統一的認識。

    “王相以為如何?”

    趙曦還是要尊重王安石,也需要給首相麵子。

    “老臣認同章閣老所言。火油彈首先戰海戰中使用,而國朝海運波斯大食者海商眾多,估計即便是海盜,也會是以這些勢力為主。”

    “四皇子東出拓海,也必將遭遇北遼勢力。一旦火油彈之法傳至北遼,對國朝收複燕雲會增加難度。朝廷能做的唯有先下手。”

    “正如官家所言,史料記載,石酯產出多在西北之地,火油彈威力之大,都已經見識了,臣以為,朝廷有必要掌控所知道的油脂產地。”

    這一屆內閣確實是一個銳意進取的內閣,即便是王安石······也不能說王安石安分,在上一屆內閣中,對於疆域野望最大的也就數他了,包括王韶經略河湟,都是王安石但是力主推動的。

    “既然內閣有統一認識,那就著手籌備吧。”

    這一次趙曦帶著內閣到工坊城,真的無意引導內閣向準備收複燕雲的思路上領。

    這幾年朝廷的內外事務繁多,一直沒有讓趙曦感覺到那種特別穩定發展的感覺。北遼不是西夏,不僅僅是地域廣闊,兵員和兵力也應該不是西夏可比的。

    跟北遼開戰,很難做到像收複西夏那樣的大謀局,隻能是正麵戰爭,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鋼槍。

    趙曦倒不存在什麽恐遼,但是趙曦知道,在國朝的主流,還是適應了跟北遼所謂的和平共處。

    收複燕雲,對於國朝而言,確實是個大課題。

    這樣一個大課題,當然不是在工坊城公廨裏這樣隨便就能謀定周詳的,隻是確定了大方向。這需要一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部署。

    當初對西夏,朝廷也是從經略河湟開始,前後兩三年,才正式進入平滅西夏的戰爭。

    這一次工坊城議事,一切都處於機密之中······工坊城的防禦是國朝最嚴密的,人員的忠心也是國朝最忠誠的,倒不用擔心有什麽泄露。

    這不是說工坊城的人跟其他地方有區別,而是整個共防城,哪怕是一般的工匠,所領的俸祿都高於國朝官吏的平均水平。

    在這一點上,趙曦是獨斷專行的。而工坊城這些年,不管是在軍備還是民用上的表現,也讓朝堂上沒有了任何雜音。

    誰也不想惹工坊城,誰家都有工坊城衍生出來的產業收益。

    關於備戰收複燕雲,朝堂上沒有任何消息,隻是工坊城又進入了一種緊急的狀態,而樞密院和兵部,在招募兵員上卻是循序漸進。

    至於邊境駐軍軍備更換······這本來就是常例了,甚至軍備物質的增減,對於邊境駐軍也都習以為常。

    “官家,煤油的製作轉運,內閣已經完成了方略的製定。隻是,在煤油出售問題上,爭議較大。”

    王安石和呂惠卿奏對,就煤油出售的問題向官家問計。

    王安石好像也在改變,最起碼在煤油此事上,沒有再把內閣的爭端引到官家跟前,沒有期望官家當著所有內閣的麵給與他無原則的支持。

    “爭議的焦點是什麽?”

    “迴官家,爭議集中在發售代理的問題上,道、府、州以及到郡縣裏一級,如何確定出售商賈,指定的標準如何等等,內閣皆有爭議。”

    說白了,還是個利益問題,王安石對於內閣這種為利益而爭辯到不可開交的現象很反感。但是,他確實沒有妥善解決爭議。

    工坊城在官家試驗煤油後,已經開始在汴梁推行了。王安石雖然有些惱怒工坊城這種不經過內閣首肯的做法,倒也沒對工坊城指手畫腳,誰都知道,工坊城是官家的領地。

    也是因為煤油在汴梁的推廣,讓朝臣們都知道了煤油這迴事,也導致了內閣的爭論有些難以協調。

    內閣並不能獨立存在,王安石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門生故舊,也有相對親近的朝臣和勢力,包括鄉黨之類,總是有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

    王安石雖然對因為利益爭辯不以為然,可從他早年提攜的官員來看,他同樣有親疏之別,王安石也是個以親近論能力的內閣。

    所以,當朝臣、地方鄉紳、商賈各方力量影響內閣的情況下,就很難達成一致了。

    也考慮過撲賣,畢竟工坊城的產品和工藝撲賣過很多次了,甚至也考慮過像酒監和茶監一樣推動。

    可國朝現在對於官員的使用,在三級決策製推行時,就已經有了相關法令,就連茶酒鹽鐵都已經縮減了官員編製,統一歸市易管理了,又怎能另設衙門?

    至於撲賣······

    “那就采用撲賣的方式吧!”

    趙曦覺得這不該是事,因為利益相關,爭論肯定會有的。簡單的處置就是了。

    “官家,煤油源自火油,應該受朝廷管製。再之,煤油習性不確定,按蘇閣老的說法,稍微不慎,便是走水的禍事。”

    “商賈和百姓,不能奢望其能如工坊城那般嚴格執行規範的流程。而煤油的轉運和儲存,又將有工坊城和軌道指導。撲賣恐怕難以推行。”

    對於王安石所說的理由,趙曦有點無奈。想了想也是,不清楚以前,好像自己見到的,國朝的撲賣還沒有針對這種抽象意義的撲賣,也就是隻針對銷售權的撲賣······這是個名頭的撲賣。

    當然,內閣也是糾結在轉運和朝廷有限管理的問題上了。

    “單純撲賣銷售權,同時將軌道轉運以及工坊城儲存指導的價格添加進去,為方便管理,可以嚐試以道、府、州以及郡縣一地一家的形式撲賣。”

    “煤油的售價由朝廷統一製定,國朝所有州府一個售價。又是朝廷半管製物事,不需要競爭。至於說怎樣製定煤油價格,達到平衡工坊城、朝廷、地方商賈以及百姓等各方訴求,這是市易方麵的事。”

    站在朝廷的立場,有爭議是好事。

    該不是呂惠卿這邊定價和工坊城的售價騰出太大的利潤空間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袋外的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袋外的麥芒並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