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時分,朝會還未結束,兩騎快馬火速地衝進了城門,直奔禦史台。
因著衛晏洵在禎和帝跟前狠上了一劑眼藥,塗大人被革了大理寺的職,下放到地方。
他上交了官袍烏紗帽,沒想到人還沒走出永章城,又被重新召了迴去。
“為何?”衛晏洵問道。
齊楓道:“屬下打聽了一下,是因為禦史台抓到了一個可疑的說書人,他說了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裏有兩年前被劫的軍器船的線索。這個案子,原先是塗欽手下的,他最清楚,所以又重新召迴去查案了。”
“被劫的軍器船……”
衛晏洵忽然想到什麽,心裏一驚,立刻站了起來。
“去大理寺!”
大理寺中,禦史與大理寺幾個大人同坐一屋,兩側各站著一排胥吏,一個文人模樣的男子被押跪在中間,手腳鎖著鐐銬,跨著臉哭哭啼啼。
“……大人,小民也是聽人說的,所以才編了這麽個故事,是真是假,小民是真的不知道啊!”
沈行複用驚堂木敲了一敲。
“聽誰說的,從實招來!”
“小民忘了……”
“定王到!”
衛晏洵跨進了門,抬手製止住一幹想要行禮的官員,淡笑道:“不必多禮,本王今日隻是來旁聽,你們審你們的,不必管本王。”
他隨意找了個位子坐下,舉止隨意,神色平常,仿佛真的隻是來旁觀。
但那雙眸裏,卻凝著一絲叫人察覺不了的銳利。
沈行複搔了搔頭,跟程良碩對視一眼,便心無旁騖接著審。
“把你說的書講一遍,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給本官說清楚,不得有絲毫出入!”
說書人含著淚,哆哆嗦嗦地把故事講開了。
他講的是一個平凡老百姓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江洋大盜的故事。
傳說西北有一年幹旱,有一個莊稼人地裏收不起糧,於是打起了盜墓的主意,一而再再而三,他終於被官府擒住,送進了大牢,還判了流刑。
但莊稼人不死心,用一件從墓裏盜出來的寶貝賄賂了縣官,縣官給了他一把鑰匙,於是他在流放途中用鑰匙打開了木枷和鐐銬,逃走了,一逃便是十多年。
這十多年裏,他的通緝令貼滿各處,卻形同虛設,他到訪各處如入無人之境,為了獲取錢財和兵器,他還劫竊兩艘運載了軍器的官船,拿官船裏的東西換取了錢財,武裝了自己和手下,稱霸一方。
眾人十分嚴肅地聽完,眉頭緊鎖。
兩年前,載著軍器的官船在徐州轄內失去了蹤影,一絲線索也無;而如今這個故事也徐州各個酒樓為客官喜聞樂聽。
衛晏洵越聽,神色越複雜。
上輩子,這件事也發生過,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就該……
程良碩看向一旁的文吏:“查到了嗎?”
“查到了。”
文吏把一道卷宗呈了上來。
“十一年前,原州懷民縣確有一樁逃囚案,跟故事裏的細節全部對得上,逃囚案至今未破,犯人至今未緝拿歸案。”
程良碩翻看了兩頁,口中問道:“當時懷民縣縣令是誰?”
“便是如今的兵部郎中,薑琢君。”
一模一樣。
跟前世一模一樣。
衛晏洵一直以為,前世這樁子變故,是婁家為了把薑家除掉,把女兒嫁給他,刻意編造出來,陷害薑琢君的。
但他現在知道不是婁家了,而另有其人。
“傳薑琢君薑郎中!”
程良碩一聲令下,衙役即刻去傳人,而衛晏洵也站起來,道:“本王聽困了,先走一步。”
他快馬來到齊宅,一問知道淺靈在書房,便徑直去找。
書房的花窗大開著,窗外映著一叢青翠的竹,鮮嫩欲滴,淡淡的竹香衝散了夏末餘下的一絲暑氣。
淺靈橫臥在窗下的貴妃榻上,手握一卷書看著,安寧而美好,像任何一個淑女一樣,任誰也想不到,她會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哪怕到了這時,衛晏洵也不敢相信。
前世的她不比今生,她那麽卑微,那麽弱小,如何也有那樣大的膽子去編造一個謊言,然後一步一步撬開舊案,把禦史台、大理寺、刑部都驚動了個遍,幾乎按死了薑琢君。
可是,他知道最終的結果。
衛晏洵深深地看著她,腳定在那兒久久沒有動彈。
倒是淺靈先挪開了書,看了他一眼,又把書挪迴去了。
“你怎麽來了?”
衛晏洵迴過神,慢慢走過來,坐在了榻邊。
“大理寺哄鬧起來了,是你幹的?”
淺靈把書放下,道:“為什麽這麽問?”
“因為薑琢君很快要被關進牢裏了,”衛晏洵搖著頭道,“這世上除了薑家和你,就沒有恨薑琢君的人了,而薑家人蠢,做不來此事,隻有你。”
淺靈沉默了片刻,才說:“我一家平民百姓,事過境遷,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冤屈,我不用軍器船的大案吸引文武百官的目光,就不能將真相大白天下。”
“但是,你這樣很危險。”
衛晏洵努力用溫平的語氣勸道。
“收手好不好?你的仇,我替你報。”
因著衛晏洵在禎和帝跟前狠上了一劑眼藥,塗大人被革了大理寺的職,下放到地方。
他上交了官袍烏紗帽,沒想到人還沒走出永章城,又被重新召了迴去。
“為何?”衛晏洵問道。
齊楓道:“屬下打聽了一下,是因為禦史台抓到了一個可疑的說書人,他說了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裏有兩年前被劫的軍器船的線索。這個案子,原先是塗欽手下的,他最清楚,所以又重新召迴去查案了。”
“被劫的軍器船……”
衛晏洵忽然想到什麽,心裏一驚,立刻站了起來。
“去大理寺!”
大理寺中,禦史與大理寺幾個大人同坐一屋,兩側各站著一排胥吏,一個文人模樣的男子被押跪在中間,手腳鎖著鐐銬,跨著臉哭哭啼啼。
“……大人,小民也是聽人說的,所以才編了這麽個故事,是真是假,小民是真的不知道啊!”
沈行複用驚堂木敲了一敲。
“聽誰說的,從實招來!”
“小民忘了……”
“定王到!”
衛晏洵跨進了門,抬手製止住一幹想要行禮的官員,淡笑道:“不必多禮,本王今日隻是來旁聽,你們審你們的,不必管本王。”
他隨意找了個位子坐下,舉止隨意,神色平常,仿佛真的隻是來旁觀。
但那雙眸裏,卻凝著一絲叫人察覺不了的銳利。
沈行複搔了搔頭,跟程良碩對視一眼,便心無旁騖接著審。
“把你說的書講一遍,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給本官說清楚,不得有絲毫出入!”
說書人含著淚,哆哆嗦嗦地把故事講開了。
他講的是一個平凡老百姓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江洋大盜的故事。
傳說西北有一年幹旱,有一個莊稼人地裏收不起糧,於是打起了盜墓的主意,一而再再而三,他終於被官府擒住,送進了大牢,還判了流刑。
但莊稼人不死心,用一件從墓裏盜出來的寶貝賄賂了縣官,縣官給了他一把鑰匙,於是他在流放途中用鑰匙打開了木枷和鐐銬,逃走了,一逃便是十多年。
這十多年裏,他的通緝令貼滿各處,卻形同虛設,他到訪各處如入無人之境,為了獲取錢財和兵器,他還劫竊兩艘運載了軍器的官船,拿官船裏的東西換取了錢財,武裝了自己和手下,稱霸一方。
眾人十分嚴肅地聽完,眉頭緊鎖。
兩年前,載著軍器的官船在徐州轄內失去了蹤影,一絲線索也無;而如今這個故事也徐州各個酒樓為客官喜聞樂聽。
衛晏洵越聽,神色越複雜。
上輩子,這件事也發生過,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就該……
程良碩看向一旁的文吏:“查到了嗎?”
“查到了。”
文吏把一道卷宗呈了上來。
“十一年前,原州懷民縣確有一樁逃囚案,跟故事裏的細節全部對得上,逃囚案至今未破,犯人至今未緝拿歸案。”
程良碩翻看了兩頁,口中問道:“當時懷民縣縣令是誰?”
“便是如今的兵部郎中,薑琢君。”
一模一樣。
跟前世一模一樣。
衛晏洵一直以為,前世這樁子變故,是婁家為了把薑家除掉,把女兒嫁給他,刻意編造出來,陷害薑琢君的。
但他現在知道不是婁家了,而另有其人。
“傳薑琢君薑郎中!”
程良碩一聲令下,衙役即刻去傳人,而衛晏洵也站起來,道:“本王聽困了,先走一步。”
他快馬來到齊宅,一問知道淺靈在書房,便徑直去找。
書房的花窗大開著,窗外映著一叢青翠的竹,鮮嫩欲滴,淡淡的竹香衝散了夏末餘下的一絲暑氣。
淺靈橫臥在窗下的貴妃榻上,手握一卷書看著,安寧而美好,像任何一個淑女一樣,任誰也想不到,她會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哪怕到了這時,衛晏洵也不敢相信。
前世的她不比今生,她那麽卑微,那麽弱小,如何也有那樣大的膽子去編造一個謊言,然後一步一步撬開舊案,把禦史台、大理寺、刑部都驚動了個遍,幾乎按死了薑琢君。
可是,他知道最終的結果。
衛晏洵深深地看著她,腳定在那兒久久沒有動彈。
倒是淺靈先挪開了書,看了他一眼,又把書挪迴去了。
“你怎麽來了?”
衛晏洵迴過神,慢慢走過來,坐在了榻邊。
“大理寺哄鬧起來了,是你幹的?”
淺靈把書放下,道:“為什麽這麽問?”
“因為薑琢君很快要被關進牢裏了,”衛晏洵搖著頭道,“這世上除了薑家和你,就沒有恨薑琢君的人了,而薑家人蠢,做不來此事,隻有你。”
淺靈沉默了片刻,才說:“我一家平民百姓,事過境遷,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冤屈,我不用軍器船的大案吸引文武百官的目光,就不能將真相大白天下。”
“但是,你這樣很危險。”
衛晏洵努力用溫平的語氣勸道。
“收手好不好?你的仇,我替你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