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和宇文虛中當然知道敵國間的外交活動中相互間是充滿的欺詐的,但這年輕遼使現在哭得情真意切,實在讓兩人難辨真假。何況遼國的大致情況他們也是知道一些的,以李處溫為道的漢族官員是早就有了降宋之心,幾個月前宋人的細作趙邦傑秘密到燕京活動,也曾經打算策反李處溫等漢族重臣的。而蕭幹一夥契丹武將在降宋事上卻是堅定的反對派。
以李爽的話說,是遼國皇帝和皇後被李處溫說動,定下了降宋的國策,強行壓住了蕭幹等人,才讓這些武將們沒要公開反對降宋事的。但這些武將們領兵在外,明麵上不反對,暗地裏卻會作些小動作來破壞宋遼議和,讓宋人懷疑遼國請降的動機。
曆史上的遼末也正是李處溫一係漢族官員力主降宋,蕭幹等契丹武將不同意才引起遼國內亂的,所以李爽這麽假模假樣的一哭,吳敏和宇文虛中就不由得信了。
吳敏安慰了大哭的李爽一會兒,並勸其先不要急著迴遼國,大宋朝廷對遼國的處置馬上就會下來,然後就急急忙忙地離開了。
對於宋人來說,河間府失守,他們一方麵要擔心遼人趁機向南,攻下州府,另一方麵要麵對朝廷清流言官們的攻擊。看來這拖字訣實在不好使了,如果再不盡快商議出個處置來堵住言官們的嘴,不但當今的幾個執政,就連皇帝的日子也會不好過的。
宋人朝廷雖然平日拖拉慣了,現在又正用著拖字訣,但河間府失守這樣的大事,卻是再也不敢拖拉了。當天蔡京,王黼,李彥,吳敏等人就商議出對河北的處置來:命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勒令西軍,嚴守雄州,真定,安肅軍,保定軍等邊關要地,嚴防遼人偷襲。並相機出兵河間府,奪迴新被遼人占領的河間府。同時合議接受遼國的納降,降遼國號為燕,封耶律淳為太子太保,燕國王,位在太子之下,諸親王之上。遼國平章事李處溫一力促成議合,功在社稷,封為幽郡王。其他遼國降表中的大臣封賞有差,全部編為宋朝的官員體係,原遼國各州縣的官員及軍隊暫且不變,統一接受宋朝使臣的冊封。
趙佶君臣現在對遼國的態度非常矛盾,他們清楚遼國的所謂稱稱隻是名譽上的,一點都當不得真。但這遼國卻是用兵逼著宋朝接受投降,萬一再拖下去,遼國軍隊再向南占領了河北別的州縣,威脅到宋朝的安全,以宋軍新敗的局勢,暫時是抽不開手來對抗遼國軍隊的。
但是宋朝君臣不甘心這樣被遼人逼著請降稱臣,就在處置遼國投降的時候,玩了一道陰招,把促成請降的李處溫的官封得高高的,遼國大將蕭幹,耶律大石等人的官階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因為遼國降國號為燕,這些遼國大臣們的官階都全部降了好幾級。既然遼國因為請降稱臣的事情內部已經不團結了,宋朝就再陰上他們一把,讓遼國再亂下去。
不管遼國別的官員因為宋朝對李處溫的封賞太高,心裏不滿引起內亂,還是李處溫借宋朝的封賞控製遼國的局勢,對大宋都是有利無一害的。
可是朝廷的處置還沒有公布出去,童貫見河間府失守,西軍完全不聽自己的指揮,怕遼人再偷襲了真定府抓了自己,就借口去河東籌兵,帶著宣撫司的一半人馬跑到太原去了。本來童貫是想直接迴朝的,但是作為宣撫使,朝廷沒有詔令,在失土之後逃迴京城,說什麽也是會被朝廷處罰的。好在童貫的這宣撫使是河東河北宣撫使,河北有危險了,他還可以跑到河東的太原去。
王黼等人雖然一力迴護童貫,但邊關局勢緊張,整個河北沒有重臣主持大局是不行的。朝廷就任命宣撫副使蔡攸逃迴京師後新任的宣撫副使譚稹為河北宣撫使,令其節製駐紮在河北的諸路兵馬,嚴守關礙,關率領西軍收複河間府。
按古代的禮儀,一國歸降,是有隆重而複雜的獻降儀式的。如果是降國天子被大兵壓境,被逼投降的,還得綁了自己,口銜白珪,朝中大臣在奉上本國的人口圖籍,跪在戰勝國的軍營前請降的。但遼國這次的請降卻是在降國戰勝的情況下投降的,可以說古來無此先例。雖然遼國請降能給大宋的伐燕失敗一個很好的摭羞借口,大宋朝廷卻是不敢高調地搞什麽獻降儀式。更何況遼國皇帝還遠在燕京,根本就不可能自己綁著到這宋朝的京城來。
商議好對遼國的處置後,第二天趙佶升朝,把耶律齊和李爽兩位遼使宣進了朝堂,執禮太監向遼使宣讀了宋朝對納降遼國的聖旨。什麽取消歲幣,納降稱臣,自降國號,奉大宋年號正朔等等條件都是遼國主動提出來的,大宋朝廷沒有絲毫的更改。
唯一更改的就是對李處溫的封賞,太監剛向李爽二人宣讀完聖旨,李爽就提出了異議來。既然遼國已經向宋朝稱臣了,李爽和耶律齊在朝堂上就不得不向趙佶下跪。聖旨剛宣讀完畢,李爽就跪下向趙佶說道:“臣李爽代家父辭去幽郡王之封賞。臣父添為遼國執政,國事艱難不能助主上筐扶危難,卻是力主向宋稱臣。臣父雖是逼於局勢,不得不勸遼主向大宋稱臣,但臣父於遼國來說已是不忠。豈敢再以納降微功獲郡王之位?臣出使前,臣父告訴臣言,我輩漢兒與中原隔絕日久,但與大宋百姓同為華夏一脈。隻願促成遼國歸降後致仕歸隱,萬不敢因納降而受任何封賞。還請陛下收迴對臣父封賞之成命。”
宋朝君臣正打算著用這種不公的封賞來挑撥遼國的內亂,豈會因李爽的拒絕而收迴成命。李爽見宋人不答應,就不得不再放出點威脅的話來:“陛下詔命一出,燕國便已成宋地。但燕國大將蕭幹素與臣父不和,知臣父力主降宋,便私自出兵占了大宋之河間。如大宋朝廷對臣父封賞過重,那蕭幹必定心懷憤懣。臣怕朝廷如此處置,讓河北再起邊禍,懷了燕國納降,還請陛下取消對臣父的封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以李爽的話說,是遼國皇帝和皇後被李處溫說動,定下了降宋的國策,強行壓住了蕭幹等人,才讓這些武將們沒要公開反對降宋事的。但這些武將們領兵在外,明麵上不反對,暗地裏卻會作些小動作來破壞宋遼議和,讓宋人懷疑遼國請降的動機。
曆史上的遼末也正是李處溫一係漢族官員力主降宋,蕭幹等契丹武將不同意才引起遼國內亂的,所以李爽這麽假模假樣的一哭,吳敏和宇文虛中就不由得信了。
吳敏安慰了大哭的李爽一會兒,並勸其先不要急著迴遼國,大宋朝廷對遼國的處置馬上就會下來,然後就急急忙忙地離開了。
對於宋人來說,河間府失守,他們一方麵要擔心遼人趁機向南,攻下州府,另一方麵要麵對朝廷清流言官們的攻擊。看來這拖字訣實在不好使了,如果再不盡快商議出個處置來堵住言官們的嘴,不但當今的幾個執政,就連皇帝的日子也會不好過的。
宋人朝廷雖然平日拖拉慣了,現在又正用著拖字訣,但河間府失守這樣的大事,卻是再也不敢拖拉了。當天蔡京,王黼,李彥,吳敏等人就商議出對河北的處置來:命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勒令西軍,嚴守雄州,真定,安肅軍,保定軍等邊關要地,嚴防遼人偷襲。並相機出兵河間府,奪迴新被遼人占領的河間府。同時合議接受遼國的納降,降遼國號為燕,封耶律淳為太子太保,燕國王,位在太子之下,諸親王之上。遼國平章事李處溫一力促成議合,功在社稷,封為幽郡王。其他遼國降表中的大臣封賞有差,全部編為宋朝的官員體係,原遼國各州縣的官員及軍隊暫且不變,統一接受宋朝使臣的冊封。
趙佶君臣現在對遼國的態度非常矛盾,他們清楚遼國的所謂稱稱隻是名譽上的,一點都當不得真。但這遼國卻是用兵逼著宋朝接受投降,萬一再拖下去,遼國軍隊再向南占領了河北別的州縣,威脅到宋朝的安全,以宋軍新敗的局勢,暫時是抽不開手來對抗遼國軍隊的。
但是宋朝君臣不甘心這樣被遼人逼著請降稱臣,就在處置遼國投降的時候,玩了一道陰招,把促成請降的李處溫的官封得高高的,遼國大將蕭幹,耶律大石等人的官階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因為遼國降國號為燕,這些遼國大臣們的官階都全部降了好幾級。既然遼國因為請降稱臣的事情內部已經不團結了,宋朝就再陰上他們一把,讓遼國再亂下去。
不管遼國別的官員因為宋朝對李處溫的封賞太高,心裏不滿引起內亂,還是李處溫借宋朝的封賞控製遼國的局勢,對大宋都是有利無一害的。
可是朝廷的處置還沒有公布出去,童貫見河間府失守,西軍完全不聽自己的指揮,怕遼人再偷襲了真定府抓了自己,就借口去河東籌兵,帶著宣撫司的一半人馬跑到太原去了。本來童貫是想直接迴朝的,但是作為宣撫使,朝廷沒有詔令,在失土之後逃迴京城,說什麽也是會被朝廷處罰的。好在童貫的這宣撫使是河東河北宣撫使,河北有危險了,他還可以跑到河東的太原去。
王黼等人雖然一力迴護童貫,但邊關局勢緊張,整個河北沒有重臣主持大局是不行的。朝廷就任命宣撫副使蔡攸逃迴京師後新任的宣撫副使譚稹為河北宣撫使,令其節製駐紮在河北的諸路兵馬,嚴守關礙,關率領西軍收複河間府。
按古代的禮儀,一國歸降,是有隆重而複雜的獻降儀式的。如果是降國天子被大兵壓境,被逼投降的,還得綁了自己,口銜白珪,朝中大臣在奉上本國的人口圖籍,跪在戰勝國的軍營前請降的。但遼國這次的請降卻是在降國戰勝的情況下投降的,可以說古來無此先例。雖然遼國請降能給大宋的伐燕失敗一個很好的摭羞借口,大宋朝廷卻是不敢高調地搞什麽獻降儀式。更何況遼國皇帝還遠在燕京,根本就不可能自己綁著到這宋朝的京城來。
商議好對遼國的處置後,第二天趙佶升朝,把耶律齊和李爽兩位遼使宣進了朝堂,執禮太監向遼使宣讀了宋朝對納降遼國的聖旨。什麽取消歲幣,納降稱臣,自降國號,奉大宋年號正朔等等條件都是遼國主動提出來的,大宋朝廷沒有絲毫的更改。
唯一更改的就是對李處溫的封賞,太監剛向李爽二人宣讀完聖旨,李爽就提出了異議來。既然遼國已經向宋朝稱臣了,李爽和耶律齊在朝堂上就不得不向趙佶下跪。聖旨剛宣讀完畢,李爽就跪下向趙佶說道:“臣李爽代家父辭去幽郡王之封賞。臣父添為遼國執政,國事艱難不能助主上筐扶危難,卻是力主向宋稱臣。臣父雖是逼於局勢,不得不勸遼主向大宋稱臣,但臣父於遼國來說已是不忠。豈敢再以納降微功獲郡王之位?臣出使前,臣父告訴臣言,我輩漢兒與中原隔絕日久,但與大宋百姓同為華夏一脈。隻願促成遼國歸降後致仕歸隱,萬不敢因納降而受任何封賞。還請陛下收迴對臣父封賞之成命。”
宋朝君臣正打算著用這種不公的封賞來挑撥遼國的內亂,豈會因李爽的拒絕而收迴成命。李爽見宋人不答應,就不得不再放出點威脅的話來:“陛下詔命一出,燕國便已成宋地。但燕國大將蕭幹素與臣父不和,知臣父力主降宋,便私自出兵占了大宋之河間。如大宋朝廷對臣父封賞過重,那蕭幹必定心懷憤懣。臣怕朝廷如此處置,讓河北再起邊禍,懷了燕國納降,還請陛下取消對臣父的封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