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怪胎》專輯一樣,《希望》專輯中的十首歌,同樣也是分批來錄的。
《wee.to.the.ck.parade》、《longview》、以及在音樂節上唱過的《zombie》,將是樂隊首批錄製的三首歌。
其中的前兩首,將分別是專輯的第二和第三主打歌。
至於第一主打歌,樂隊打算放到最後再錄,不會在先導單曲或者ep中出現。
也算是給歌迷的驚喜?
或許算是吧。
由於《wee.to.the.ck.parade》這首歌的結構,像是史詩音樂劇一樣的複雜。
在錄製之前,樂隊就預見到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此被放在了最後。
預留給這首歌的時間也是最多的,足足一整周的時間。
《zombie》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多,僅僅隻用了一天就搞定了。
而在第二首《longview》上,樂隊卻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貝斯不夠突出。”
羅傑試聽過初步混音的母帶之後,對樂曲的效果很不滿意。
和樂隊排練時聽到的感覺完全不同,不同樂器的多條音軌,看上去每一種都很完美。
但合並到一起,卻變成了一團糟。
說一團糟或許有些過了,但是羅傑想要突出貝斯音線這一點,卻完全沒有體現出來。
和一般歌裏邊的蹦蹦蹦蹦雖然也完全不同,但這點區別,並不足以達到羅傑想要的效果。
這不是簡單地放大貝斯的音量就可以搞定的,一種樂器的音量過大,會嚴重破壞整體感。
“立體感不足。”
迭戈聽了幾遍,很快發現了問題在哪裏。
想了一會,對混音師說道:“貝斯音軌單獨放入左聲道,其它音軌合並進入右聲道,試一下效果。”
在混音過程中,立體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左右聲道,正好對應了人的左右耳。
除此之外,在專業領域中,還有一個共識性的理解:正前方迎麵而來的聲音,才會讓人產生安全感。
所以通常來說,無論是演出也好,還是在家裏用音箱聽歌也罷,一般聲音的來源,都是在歌迷前方的。
正前方,再加上左右聲道,就構成了立體聲。
一首合格的音樂作品,無論是用耳機還是音箱來聽,左右聲道出現的樂器元素一定是不同的,聽起來就像是環繞在前後左右。
而如果左右聲道的聲音完全一致,這首歌就會嚴重缺乏立體感,聽起來就像糊成了一坨。
專業的混音師肯定不會犯這樣的入門級錯誤,但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將左右聲道的差別做的很大。
舉個栗子。
比如一首歌用到了吉他和貝斯兩件樂器。
通常的做法,是在左聲道中,讓吉他的音量比貝斯略低一點,而在右聲道則是反過來,比例大概是55-45,或者差距更小。
很少會出現左邊隻有吉他、右邊隻有貝斯這樣的做法。
在之前的混音中,混音師采用的就是前一種,較為常規的混音方式。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不容易出錯。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你永遠不知道歌迷會用什麽設備來聽歌。
並不是所有的歌迷都有專業的、能夠區分立體音的播放設備。
哪怕立體音的耳機並不算貴,但是使用五十美分一條的劣質耳機的人也不在少數。
如果是用這種設備來聽歌,采用第二種混音方式的歌曲,音色上的體驗就要差很多了。
不過,總是有一些特殊的歌曲,需要采用特殊的混音方式來對待。
比如紅辣椒樂隊的《snow》,就采用了這樣的混音方式,左邊是貝斯,右邊是吉他。
當然,完全在一邊的聲道上去掉某條音軌絕對是不合理的做法。
事實上,左聲道的吉他和右聲道的貝斯依然還是有的,隻是音量被放得很低,難以察覺罷了。
混音師照著迭戈的意見,重新對音軌做出調整之後,再次播放了一遍。
這一次,效果就好得多了。
在非常具有立體感的音質下,羅傑想要的,突出貝斯音線的效果體現得很出色。
但由於單聲道的音軌過於單一,整體感依然差了些。
不過這個方法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證實,剩下的隻需要讓混音師慢慢調整兩條聲道,不同音軌的比例即可。
“你怎麽想到這個方法的?”
羅傑好奇地問道。
原版的《longview》絕對不是這麽做的,這一點羅傑很清楚。
不過和原版不同,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樂隊要做的是自己的音樂,而不是完完全全地照搬前世的經典。
隻要最後的效果是好的,在原版的基礎上做出改變,絕對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為我看過你們排練的現場。”
迭戈說道:“你喜歡把貝斯音箱放在右邊,安妮喜歡站在左邊。而在觀眾的視角,這樣就剛好是反過來,貝斯在左,吉他在右。”
羅傑迴憶了一下,似乎確實是這樣。
兩人聊了幾句,迭戈很快又說起另一件事:“羅傑,在你們的計劃裏,這張專輯有兩首歌超過五分鍾,除此之外還有七首歌超過三分鍾,這個長度會不會太長了?”
在計劃之中,專輯的總播放時長會達到接近四十分鍾,比《怪胎》專輯長了近一倍。
在選歌的時候,羅傑確實忽略了這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考慮了片刻,羅傑開口道:“迭戈,專輯的總時長長一點,問題不大吧?大不了賣貴一點就是了。”
無論是磁帶還是cd,或者其它實體唱片,刻錄的成本都和播放時長有關。
越長的專輯,刻錄成本也就越高。
但相比於售價而言,這點成本的提升,實際上壓根沒有多少。
二十分鍾和四十分鍾的專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cd刻錄成本差距不會超過五美分,哪怕是在北美,最多也就差十美分。
而售價,卻可以相差十美元以上,這點成本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大賺特賺。
“總時長方麵問題不大,我說的是單曲時長。”
迭戈搖搖頭,開口道:“廣播電台的播放廣告,時長是按照四分鍾來收費的,哪怕是四分零一秒,都要收兩首歌的錢。”
這也是為什麽,大部分打榜單曲的長度都在兩三分鍾。
因為投放到廣播電台的成本完全不同。
“比如《生命萬歲》?”
羅傑立刻迴憶起來,這首原本將將超過四分鍾的歌,在華納唱片的要求之下,剪出了一個三分五十九秒的版本,作為打榜單曲使用。
“對,就是這個意思。”
迭戈點點頭,說道:“專輯製作完成以後的宣傳和發行,按理來說不關我的事。我就是提醒你一下,讓你心裏有數。”
“我明白了。”
羅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謝謝你,迭戈。”
不過知道歸知道,羅傑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重新選歌、排練肯定是來不及了,至於縮減現有歌曲的長度……
這麽不靠譜的選擇題還是忽略掉吧。又不是隻差幾秒鍾的那種,改一改還能湊合用。
《wee.to.the.ck.parade》這首五分多鍾的單曲肯定是要拿來打榜的。
也就意味著要花兩倍的成本。
至於開銷……
管他呢,讓華納唱片頭疼去吧。
《wee.to.the.ck.parade》、《longview》、以及在音樂節上唱過的《zombie》,將是樂隊首批錄製的三首歌。
其中的前兩首,將分別是專輯的第二和第三主打歌。
至於第一主打歌,樂隊打算放到最後再錄,不會在先導單曲或者ep中出現。
也算是給歌迷的驚喜?
或許算是吧。
由於《wee.to.the.ck.parade》這首歌的結構,像是史詩音樂劇一樣的複雜。
在錄製之前,樂隊就預見到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此被放在了最後。
預留給這首歌的時間也是最多的,足足一整周的時間。
《zombie》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多,僅僅隻用了一天就搞定了。
而在第二首《longview》上,樂隊卻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貝斯不夠突出。”
羅傑試聽過初步混音的母帶之後,對樂曲的效果很不滿意。
和樂隊排練時聽到的感覺完全不同,不同樂器的多條音軌,看上去每一種都很完美。
但合並到一起,卻變成了一團糟。
說一團糟或許有些過了,但是羅傑想要突出貝斯音線這一點,卻完全沒有體現出來。
和一般歌裏邊的蹦蹦蹦蹦雖然也完全不同,但這點區別,並不足以達到羅傑想要的效果。
這不是簡單地放大貝斯的音量就可以搞定的,一種樂器的音量過大,會嚴重破壞整體感。
“立體感不足。”
迭戈聽了幾遍,很快發現了問題在哪裏。
想了一會,對混音師說道:“貝斯音軌單獨放入左聲道,其它音軌合並進入右聲道,試一下效果。”
在混音過程中,立體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左右聲道,正好對應了人的左右耳。
除此之外,在專業領域中,還有一個共識性的理解:正前方迎麵而來的聲音,才會讓人產生安全感。
所以通常來說,無論是演出也好,還是在家裏用音箱聽歌也罷,一般聲音的來源,都是在歌迷前方的。
正前方,再加上左右聲道,就構成了立體聲。
一首合格的音樂作品,無論是用耳機還是音箱來聽,左右聲道出現的樂器元素一定是不同的,聽起來就像是環繞在前後左右。
而如果左右聲道的聲音完全一致,這首歌就會嚴重缺乏立體感,聽起來就像糊成了一坨。
專業的混音師肯定不會犯這樣的入門級錯誤,但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將左右聲道的差別做的很大。
舉個栗子。
比如一首歌用到了吉他和貝斯兩件樂器。
通常的做法,是在左聲道中,讓吉他的音量比貝斯略低一點,而在右聲道則是反過來,比例大概是55-45,或者差距更小。
很少會出現左邊隻有吉他、右邊隻有貝斯這樣的做法。
在之前的混音中,混音師采用的就是前一種,較為常規的混音方式。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不容易出錯。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你永遠不知道歌迷會用什麽設備來聽歌。
並不是所有的歌迷都有專業的、能夠區分立體音的播放設備。
哪怕立體音的耳機並不算貴,但是使用五十美分一條的劣質耳機的人也不在少數。
如果是用這種設備來聽歌,采用第二種混音方式的歌曲,音色上的體驗就要差很多了。
不過,總是有一些特殊的歌曲,需要采用特殊的混音方式來對待。
比如紅辣椒樂隊的《snow》,就采用了這樣的混音方式,左邊是貝斯,右邊是吉他。
當然,完全在一邊的聲道上去掉某條音軌絕對是不合理的做法。
事實上,左聲道的吉他和右聲道的貝斯依然還是有的,隻是音量被放得很低,難以察覺罷了。
混音師照著迭戈的意見,重新對音軌做出調整之後,再次播放了一遍。
這一次,效果就好得多了。
在非常具有立體感的音質下,羅傑想要的,突出貝斯音線的效果體現得很出色。
但由於單聲道的音軌過於單一,整體感依然差了些。
不過這個方法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證實,剩下的隻需要讓混音師慢慢調整兩條聲道,不同音軌的比例即可。
“你怎麽想到這個方法的?”
羅傑好奇地問道。
原版的《longview》絕對不是這麽做的,這一點羅傑很清楚。
不過和原版不同,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樂隊要做的是自己的音樂,而不是完完全全地照搬前世的經典。
隻要最後的效果是好的,在原版的基礎上做出改變,絕對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為我看過你們排練的現場。”
迭戈說道:“你喜歡把貝斯音箱放在右邊,安妮喜歡站在左邊。而在觀眾的視角,這樣就剛好是反過來,貝斯在左,吉他在右。”
羅傑迴憶了一下,似乎確實是這樣。
兩人聊了幾句,迭戈很快又說起另一件事:“羅傑,在你們的計劃裏,這張專輯有兩首歌超過五分鍾,除此之外還有七首歌超過三分鍾,這個長度會不會太長了?”
在計劃之中,專輯的總播放時長會達到接近四十分鍾,比《怪胎》專輯長了近一倍。
在選歌的時候,羅傑確實忽略了這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考慮了片刻,羅傑開口道:“迭戈,專輯的總時長長一點,問題不大吧?大不了賣貴一點就是了。”
無論是磁帶還是cd,或者其它實體唱片,刻錄的成本都和播放時長有關。
越長的專輯,刻錄成本也就越高。
但相比於售價而言,這點成本的提升,實際上壓根沒有多少。
二十分鍾和四十分鍾的專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cd刻錄成本差距不會超過五美分,哪怕是在北美,最多也就差十美分。
而售價,卻可以相差十美元以上,這點成本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大賺特賺。
“總時長方麵問題不大,我說的是單曲時長。”
迭戈搖搖頭,開口道:“廣播電台的播放廣告,時長是按照四分鍾來收費的,哪怕是四分零一秒,都要收兩首歌的錢。”
這也是為什麽,大部分打榜單曲的長度都在兩三分鍾。
因為投放到廣播電台的成本完全不同。
“比如《生命萬歲》?”
羅傑立刻迴憶起來,這首原本將將超過四分鍾的歌,在華納唱片的要求之下,剪出了一個三分五十九秒的版本,作為打榜單曲使用。
“對,就是這個意思。”
迭戈點點頭,說道:“專輯製作完成以後的宣傳和發行,按理來說不關我的事。我就是提醒你一下,讓你心裏有數。”
“我明白了。”
羅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謝謝你,迭戈。”
不過知道歸知道,羅傑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重新選歌、排練肯定是來不及了,至於縮減現有歌曲的長度……
這麽不靠譜的選擇題還是忽略掉吧。又不是隻差幾秒鍾的那種,改一改還能湊合用。
《wee.to.the.ck.parade》這首五分多鍾的單曲肯定是要拿來打榜的。
也就意味著要花兩倍的成本。
至於開銷……
管他呢,讓華納唱片頭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