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遇難,師父極力主張連皇上都瞞著,理由是燕齊盛依舊是皇上心中太子的不二人選,而他們想做的事,與皇上的想法背道而馳。
「為什麽不行?」
「我們都疏忽了,以為皇後被拘在宮裏就沒有大作為,但其實皇後、燕齊盛、莊氏一族相當有能耐。」
「什麽意思?」
「意思是我們估算錯誤。你可知道,這些年後宮雖然由程貴妃掌事,可皇後已經收買了她,兩人沆瀣一氣。軟禁是做給皇上看的。」
皇後對外的聯絡密集得很,娘家莊氏一族正逐漸坐大,她並不是沒有替燕齊盛謀劃,才會讓燕齊盛行事越發囂張,而是燕齊盛年紀越長,已不易受控了。
「你的意思是……」
「如果皇上有立別人為太子的心思,她們就有本事讓皇上暴斃。」
「但不可能啊,三皇兄和大皇兄水火不容。」他們各有自己的勢力,這些年鬥個不停,這種平衡讓父皇感到安心,沒想到……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他們利益分贓,滿朝臣官,兩人合起來至少把持六成以上,更可怕的是,有大半年的時間,師父令師弟們埋伏在各大軍營裏,發現裏麵有不少是他們的人。」
「軍營裏?難道他們已經等不及父皇……」燕齊懷驚唿。
「這些年皇上遲遲不立太子,皇後能不擔心?萬一皇上有別的想法,萬一皇上先下手為強,待事成定局,多年布局全成了空話。」
「這些事父皇不知道嗎?」不可能啊,父皇有暗衛、有秘密組織,絕對不可能被朦在鼓裏?
「你不知道皇上嗎?他仁慈、多情,不到最後一刻,是絕不相信燕齊盛會反。」這是皇上最大的問題。
在尋常人身上,仁慈多情是好事,但身為帝王,多情隻會壞事。
燕齊懷沉默,確實如此,如果不是這樣,早在三年前,燕齊盛奸了後宮妃嬪,父皇怎會重重拿起,卻輕輕的放下?這是不舍得從小看到大的兒子呐。
「這次江南水患,你打算去嗎?」燕祺淵問。
「能不去嗎?」燕齊懷苦笑。他現在能夠考慮的是,如何在一群大皇子黨的眼皮子底下,不動聲色地把事情辦好。
「正好。」
「正好?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那裏全是燕齊盛的人,我有命去,誰知道有沒有命迴來?」燕齊懷瞅他一眼。
「再不久,燕齊盛的惡行將會陸續被揭發,你要是留在京城,定會被逼著選邊站,與其如此,不如遠離是非之地。」
揭發燕齊盛是小事,重點是要怎麽引誘他相信,這些小動作是出自三皇子之手,若能將其聯盟打散,讓他們從內部亂起,往後會事半功倍。
「江南那裏,何嚐不是是非之地?」
「放心,接下來他沒有餘力顧及江南那些人事,等他發覺自己的人被你開鐦之後,天高京城遠,想搶救也來不及了。
「待返京之後,你把所有的功勞往燕齊盛頭上一推,拯救他的京城危難、挽救他的破碎名聲,說不定還能讓他從皇上的責罰中脫身,他對你隻會有感激涕零,你這可是在替他鏟除殘枝敗葉呢。」
「你要我對父皇說,此行全由大皇兄示意,為朝廷鏟除貪官汙吏、重振朝綱?」
「當然。」此話一出,就算燕齊盛想保下那些人渣,怕也不能了,一口氣斷他一條右臂,真是爽快!
「嘖嘖嘖,這豈不是讓人憋死了?」丟掉一組龐大勢力,換來一個不懲罰,怎麽算都不劃算。
「哼,底下的人出事,燕齊盛悶不吭聲,那些依附他的人難道不會擔心、猜疑?難道不會認為自己早晚會成為下一顆被舍棄的棋子?」
燕齊盛的勢力遠遠超乎想象,如果不打心戰,恐怕事倍功半,既然如此,何不讓那些跟隨者對他離心離德?
一旦關係不再牢靠,任何人都可以被收買。
「知道了,我會照你說的去做。」
「這次去江南,多請益鄉農士紳,多跟他們打交道,你才能了解真正的民生。」
「這種事還用你說,我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燕齊懷笑了,拍上他的肩膀,低聲道:「祺淵,你迴來了,真好!」
「你放心,我對皇上的承諾,一定會做到。」
他說過,絕不覬覦皇位,他會傾盡所有的力氣,為大燕王朝千秋萬代而努力。
「父皇……也是你的父親。」
燕祺淵搖頭,「我隻有一個父親,是那個護我、愛我、惜我的禮王。」
燕齊懷不再勸了,他明白燕祺淵的固執,兩人對視著,他們在彼此眼底看見真誠、看見情誼,他們都知道無論未來如何,他們都會是最親密的兄弟!
才五月,天氣就熱得讓人跳腳,光是站著就會滿身大汗。
在這麽熱的天裏,禮王府門口出現一個穿著黑布衣的中年男子,他想求見王爺,卻被門房的攔下。
他不死心,在門外徘徊,直到看見進香返家的禮王妃,他上前攔轎,從懷裏掏出一物交給禮王妃。
禮王妃見到那樣東西,立刻把人給請進府裏,命下人速速把禮王找迴來。
兩天後,一輛刻著禮王府徽章的馬車進京,青色簾子被風吹起,百姓不經意的看見簾子裏的人後,驚嚇不已……
喻驊英從外麵迴來,看著潔英,滿臉的憂心忡忡。
他那副表情怎麽看怎麽別扭,像是便秘似地,潔英感到好笑,拉住他的手問:「二哥,你到底是怎麽了?」
他怩忸了半晌後,才道:「我聽見風聲,說燕祺淵迴來了。」
燕祺淵?!
心髒猛地一緊,再次聽見這個已經消失六年的名字,潔英形容不出自己是什麽感覺。
他沒死?!既然沒死,那這些年是做什麽去了?既然沒死,為什麽當年有一具燕祺淵的破爛屍體被送迴禮王府?
她反手抓住喻驊英,急問:「二哥,你聽見什麽風聲?是從哪裏聽來的?準不準確?」
「我剛從大哥那裏得到的消息,說是兩天前,有個莊稼漢拿著燕祺淵的玉佩進了禮王府,禮王妃認出那是兒子隨身佩戴的玉墜子,才問出始末……」
六年前,田姓莊稼漢在溝渠裏救迴個人,幸好那時節缺水,否則光是泡,就會把人給泡沒了,可惜鄉下地方沒有好大夫,隻好請巫醫來治。
巫醫看了看,說他三魂七魄少掉一魂一魄,因此醒來之後整個人變得癡癡傻傻的,連自己叫什麽、住哪裏都不知道。
送佛送上西天,總不能人救下了,見他說不出來曆就把人給趕出門,田大叔就當多擺一副碗筷,湊和著過日子。
因為他人變得傻裏傻氣,像個孩子似地,村民們便喊他大傻,大傻性子好,也會幫著種地,就是有時候犯起倔,大夥兒拿他沒辦法。
上個月,大傻好像想起什麽似地,老指著京城方向,口口聲聲喊著禮王,田大叔半信半疑的,這才拿走大傻身上的玉佩進京,問明禮王府方向,想碰碰運氣,沒想到大傻還真是禮王府的人。
禮王妃感激涕零,贈予田大叔五千兩銀子,並派一輛馬車跟田大叔迴去接人。
總算是好人有好報,小農戶變成大地主,大夥兒眼裏看著,心頭羨慕得緊。
於是燕祺淵迴來了,但……他變成了傻子。
無論如何,燕祺淵沒死,這對禮王府來說,都是一樁好事,如果在這件事情裏硬要找出一個倒黴的,那人非潔英莫屬。
本以為燕祺淵過世,賜婚之事便會作罷,沒想到這會兒……
以皇上寵愛燕祺淵的程度來看,最後很可能還是要讓潔英出嫁,但一個好好的姑娘家嫁給傻子,情何以堪?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明知道危機伴隨著燕祺淵的返京出現,但潔英並不擔心,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似地。
她自問,自己不怕嫁給傻子嗎?這麽問好像不太對,但她確實是因為燕祺淵沒死,心頭隱隱地感到雀躍。
看著二哥緊張的神情,潔英笑著勾起他的手,撒嬌道:「二哥,事情還沒碰上呢,就先擔在心上,豈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如果注定跑不掉,那至少在還能大聲笑鬧的時候,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吧。」
「你老講些怪論調。」
「怪是怪了些,可是實用得很。二哥,你忙不忙?不忙的話,陪我去巡巡鋪子好嗎?」
「知道了。」喻驊英見她這副態度,也說不上什麽話,隻能陪著她。
「為什麽不行?」
「我們都疏忽了,以為皇後被拘在宮裏就沒有大作為,但其實皇後、燕齊盛、莊氏一族相當有能耐。」
「什麽意思?」
「意思是我們估算錯誤。你可知道,這些年後宮雖然由程貴妃掌事,可皇後已經收買了她,兩人沆瀣一氣。軟禁是做給皇上看的。」
皇後對外的聯絡密集得很,娘家莊氏一族正逐漸坐大,她並不是沒有替燕齊盛謀劃,才會讓燕齊盛行事越發囂張,而是燕齊盛年紀越長,已不易受控了。
「你的意思是……」
「如果皇上有立別人為太子的心思,她們就有本事讓皇上暴斃。」
「但不可能啊,三皇兄和大皇兄水火不容。」他們各有自己的勢力,這些年鬥個不停,這種平衡讓父皇感到安心,沒想到……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他們利益分贓,滿朝臣官,兩人合起來至少把持六成以上,更可怕的是,有大半年的時間,師父令師弟們埋伏在各大軍營裏,發現裏麵有不少是他們的人。」
「軍營裏?難道他們已經等不及父皇……」燕齊懷驚唿。
「這些年皇上遲遲不立太子,皇後能不擔心?萬一皇上有別的想法,萬一皇上先下手為強,待事成定局,多年布局全成了空話。」
「這些事父皇不知道嗎?」不可能啊,父皇有暗衛、有秘密組織,絕對不可能被朦在鼓裏?
「你不知道皇上嗎?他仁慈、多情,不到最後一刻,是絕不相信燕齊盛會反。」這是皇上最大的問題。
在尋常人身上,仁慈多情是好事,但身為帝王,多情隻會壞事。
燕齊懷沉默,確實如此,如果不是這樣,早在三年前,燕齊盛奸了後宮妃嬪,父皇怎會重重拿起,卻輕輕的放下?這是不舍得從小看到大的兒子呐。
「這次江南水患,你打算去嗎?」燕祺淵問。
「能不去嗎?」燕齊懷苦笑。他現在能夠考慮的是,如何在一群大皇子黨的眼皮子底下,不動聲色地把事情辦好。
「正好。」
「正好?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那裏全是燕齊盛的人,我有命去,誰知道有沒有命迴來?」燕齊懷瞅他一眼。
「再不久,燕齊盛的惡行將會陸續被揭發,你要是留在京城,定會被逼著選邊站,與其如此,不如遠離是非之地。」
揭發燕齊盛是小事,重點是要怎麽引誘他相信,這些小動作是出自三皇子之手,若能將其聯盟打散,讓他們從內部亂起,往後會事半功倍。
「江南那裏,何嚐不是是非之地?」
「放心,接下來他沒有餘力顧及江南那些人事,等他發覺自己的人被你開鐦之後,天高京城遠,想搶救也來不及了。
「待返京之後,你把所有的功勞往燕齊盛頭上一推,拯救他的京城危難、挽救他的破碎名聲,說不定還能讓他從皇上的責罰中脫身,他對你隻會有感激涕零,你這可是在替他鏟除殘枝敗葉呢。」
「你要我對父皇說,此行全由大皇兄示意,為朝廷鏟除貪官汙吏、重振朝綱?」
「當然。」此話一出,就算燕齊盛想保下那些人渣,怕也不能了,一口氣斷他一條右臂,真是爽快!
「嘖嘖嘖,這豈不是讓人憋死了?」丟掉一組龐大勢力,換來一個不懲罰,怎麽算都不劃算。
「哼,底下的人出事,燕齊盛悶不吭聲,那些依附他的人難道不會擔心、猜疑?難道不會認為自己早晚會成為下一顆被舍棄的棋子?」
燕齊盛的勢力遠遠超乎想象,如果不打心戰,恐怕事倍功半,既然如此,何不讓那些跟隨者對他離心離德?
一旦關係不再牢靠,任何人都可以被收買。
「知道了,我會照你說的去做。」
「這次去江南,多請益鄉農士紳,多跟他們打交道,你才能了解真正的民生。」
「這種事還用你說,我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燕齊懷笑了,拍上他的肩膀,低聲道:「祺淵,你迴來了,真好!」
「你放心,我對皇上的承諾,一定會做到。」
他說過,絕不覬覦皇位,他會傾盡所有的力氣,為大燕王朝千秋萬代而努力。
「父皇……也是你的父親。」
燕祺淵搖頭,「我隻有一個父親,是那個護我、愛我、惜我的禮王。」
燕齊懷不再勸了,他明白燕祺淵的固執,兩人對視著,他們在彼此眼底看見真誠、看見情誼,他們都知道無論未來如何,他們都會是最親密的兄弟!
才五月,天氣就熱得讓人跳腳,光是站著就會滿身大汗。
在這麽熱的天裏,禮王府門口出現一個穿著黑布衣的中年男子,他想求見王爺,卻被門房的攔下。
他不死心,在門外徘徊,直到看見進香返家的禮王妃,他上前攔轎,從懷裏掏出一物交給禮王妃。
禮王妃見到那樣東西,立刻把人給請進府裏,命下人速速把禮王找迴來。
兩天後,一輛刻著禮王府徽章的馬車進京,青色簾子被風吹起,百姓不經意的看見簾子裏的人後,驚嚇不已……
喻驊英從外麵迴來,看著潔英,滿臉的憂心忡忡。
他那副表情怎麽看怎麽別扭,像是便秘似地,潔英感到好笑,拉住他的手問:「二哥,你到底是怎麽了?」
他怩忸了半晌後,才道:「我聽見風聲,說燕祺淵迴來了。」
燕祺淵?!
心髒猛地一緊,再次聽見這個已經消失六年的名字,潔英形容不出自己是什麽感覺。
他沒死?!既然沒死,那這些年是做什麽去了?既然沒死,為什麽當年有一具燕祺淵的破爛屍體被送迴禮王府?
她反手抓住喻驊英,急問:「二哥,你聽見什麽風聲?是從哪裏聽來的?準不準確?」
「我剛從大哥那裏得到的消息,說是兩天前,有個莊稼漢拿著燕祺淵的玉佩進了禮王府,禮王妃認出那是兒子隨身佩戴的玉墜子,才問出始末……」
六年前,田姓莊稼漢在溝渠裏救迴個人,幸好那時節缺水,否則光是泡,就會把人給泡沒了,可惜鄉下地方沒有好大夫,隻好請巫醫來治。
巫醫看了看,說他三魂七魄少掉一魂一魄,因此醒來之後整個人變得癡癡傻傻的,連自己叫什麽、住哪裏都不知道。
送佛送上西天,總不能人救下了,見他說不出來曆就把人給趕出門,田大叔就當多擺一副碗筷,湊和著過日子。
因為他人變得傻裏傻氣,像個孩子似地,村民們便喊他大傻,大傻性子好,也會幫著種地,就是有時候犯起倔,大夥兒拿他沒辦法。
上個月,大傻好像想起什麽似地,老指著京城方向,口口聲聲喊著禮王,田大叔半信半疑的,這才拿走大傻身上的玉佩進京,問明禮王府方向,想碰碰運氣,沒想到大傻還真是禮王府的人。
禮王妃感激涕零,贈予田大叔五千兩銀子,並派一輛馬車跟田大叔迴去接人。
總算是好人有好報,小農戶變成大地主,大夥兒眼裏看著,心頭羨慕得緊。
於是燕祺淵迴來了,但……他變成了傻子。
無論如何,燕祺淵沒死,這對禮王府來說,都是一樁好事,如果在這件事情裏硬要找出一個倒黴的,那人非潔英莫屬。
本以為燕祺淵過世,賜婚之事便會作罷,沒想到這會兒……
以皇上寵愛燕祺淵的程度來看,最後很可能還是要讓潔英出嫁,但一個好好的姑娘家嫁給傻子,情何以堪?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明知道危機伴隨著燕祺淵的返京出現,但潔英並不擔心,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似地。
她自問,自己不怕嫁給傻子嗎?這麽問好像不太對,但她確實是因為燕祺淵沒死,心頭隱隱地感到雀躍。
看著二哥緊張的神情,潔英笑著勾起他的手,撒嬌道:「二哥,事情還沒碰上呢,就先擔在心上,豈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如果注定跑不掉,那至少在還能大聲笑鬧的時候,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吧。」
「你老講些怪論調。」
「怪是怪了些,可是實用得很。二哥,你忙不忙?不忙的話,陪我去巡巡鋪子好嗎?」
「知道了。」喻驊英見她這副態度,也說不上什麽話,隻能陪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