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年,當三個弟弟紛紛來跟他抱怨兒女說親不易,連帶他那嫁入平家的妹妹也因為當年推人落水之事,兒子都十五歲了,還對不上人家—— 有女兒的人家都會想說這平夫人當年能要妹子的命,現在就能要媳婦的命,誰敢把女兒許入平家,再者,霍文濤自己也是有感覺,大兒子相貌平平,當年訂親時很順利,小兒子長得好看,卻到現在都還說不上人家,明顯就是被害的。
隻講了這些,就讓霍家頭痛不已,而她在這大宅住了十五年,還有很多可說,萬一全講出來,霍家隻怕要遠離京城,還得改名換姓,這才能過上安穩日子—— 霍文濤終於屈服了,讓兩個兒子把田產地契交出來,又叫女兒把拿走的首飾頭麵都拿迴來。
於是霍小玉在十九歲那年,終於拿迴她的嫁妝。
要說有什麽不好的,即是她惹怒霍家,一些怕得罪霍家的醫館,不肯出診。
她用得起最貴的藥,卻隻能請次一等的大夫。
鄭氏還是病著,所以她繼續做著小鳳居的生意,錢會用盡,有能力時多攢一點是一點,她不想再為了幾兩藥錢擔心受怕,隻不過,不再提霍家醜事。
嫁妝之事,當然隻有霍小玉自己知道—— 有錢是好事,但不需要昭告天下。
京城人隻知道五年前被趕出家門的霍大人的女兒還在陪酒賣笑,一頓飯要十兩金子,雖然已經二十歲,但容貌卻更盛當年,來往者有朝廷官員,有文人雅士,求娶之人不少,不過她現在誰都還看不上。
柳大娘指著前方不遠處的兩層船隻,船上數人,看樣子都是書生,正在品酒吟詩,裏麵有老有少,那個青衫公子看起來約二十來歲,「霍姑娘,那船上的便隻有那青衫公子未婚。」
「他叫什麽名字?」
「姓林,林有為,祖父曾經中過京生,霍姑娘,我實話實說,這林少爺,是真心可以考慮的。」
霍小玉會叫柳大娘來,自然也是聽聞她老實不灌水,她說能考慮,肯定有長處,「家裏有些什麽人,個性如何?」
「家裏即是一個老娘,一個妹妹,個性說好聽是溫和,說難聽就是怕娘的,林老太太治家倒是厲害,家裏雖然窮得隻剩下兩個下人,一切依然按照規矩來,霍姑娘,婆婆難伺候,這是壞處,但林少爺文章極好,姑娘若是跟了他,盼頭倒是比跟著其他人還大。」
霍小玉微微一笑,「柳大娘,我不奢望當趙喜娘,我隻要對方家中人口簡單,好相處,做人老實就好,會選書生不是希望他高中,而是怕對方粗魯無文,嫁個讀書人,說起話來總是比較容易。」
「姑娘有沒有想過嫁入商戶?我倒是知道有個鰥夫,以前也是念過書的,考了幾次都沒能上,這才認命接了家裏的當鋪,正妻病逝幾年,他都沒再娶,因為讀過書,想找個知心人,姑娘這般人品,對方肯定喜歡,填房也是正妻,家中下人不少,不需要姑娘操勞。」
「家中哪些人?」
「一個鄉下婆婆,人挺客氣,亡妻留下兩個兒子,三妾室生了一男五女,都算乖巧。」
霍小玉聽了頗為動心。長輩好相處,孩子又乖巧,而且商人家,就沒這樣多規矩,社會地位低,自然對她就沒這樣挑剔了。
何況自己當年落水,身子被凍壞了,即使調養了一年多,也隻是讓她在冬天時手腳不冰冷,能不能生孩子都難講,若是對方已經有孩子傳宗接代了,她這個填房便不用考慮子嗣問題,日子倒是輕鬆得多。
「長子多大?」
「十二歲。」
霍小玉莞爾一笑,「那我豈不是過門兩年就要張羅婚禮,過門三年成婆婆,祖孫三代不是不好,但太早了,我還想多過幾年清閑日子。」
柳大娘也忍不住笑出來,這女孩兒就算過三年,也還很年輕,這樣年輕就當婆婆,的確也不太像話,「是我不好,沒弄懂姑娘意思,我現在明白了,姑娘不求才,不求名,但求清閑,對嗎?」
「若柳大娘能替我找到良人,我不會虧待大娘的。」霍小玉看看天色漸晚,遠邊浮現點點茜紅雲朵,「桂子,去跟船家說迴去了。」
桂子咦的一聲,「小姐不看看月色嗎?」
「小姐我餓了,得迴家吃飯。」
采香湖與古寺巷距離不算遠,馬車行不到半個時辰,便停在巷口。
主仆倆一前一後走著,到了自家院口,桂子伸手敲門,「牛婆子,是我們,開門啊。」
門很快從裏頭拉開,牛婆子笑道:「小姐迴來的可正是時候。」
霍小玉提裙過檻,「怎麽,飯菜剛煮好嗎?」
「哎,飯菜算什麽,有貴客來。」
「貴客?怎麽福氣沒跟我說。」
牛婆子低聲說:「鮑十一娘帶了個客人過來,鄭姨娘大概是心中高興,精神倒是好上許多,三人在小廳喝茶聊天呢。」
霍小玉聞言,臉上倒是出現喜色—— 五年前,母女二人被霍文濤掃地出門,除了桂子,浣紗這兩個傻丫頭跟了過來,就隻有鮑姑姑雪中送炭了。
為了夫家麵子,姐兒跟了人,與昔日姊妹是不會再聯絡的,可沒想到鄭氏病後,唯一一個來看她的,就是這十幾年沒見過麵的姊妹。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送米麵油鹽,若是夫家宴客,也會讓人送幾個菜過來,鮑姑姑嫁入普通商戶當姨娘,手上金銀不多,能照顧到這裏,已經十分不容易。
這些年,人情冷暖,她都記得。
「等飯菜好了,直接送到小廳,我跟鮑姑姑一起吃。」
牛婆子笑著說:「好。」
霍小玉迴到房間,桂子替她解下披風,又把在湖上被吹亂的頭發重新梳過,看看鏡子,整齊不失禮,才往小廳走去。
晚春初夏的晚上還有點寒意,小廳門是合上的,才在門口,就聽見鄭氏的聲音,「十一娘,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謝你才好,這事如此困難,即使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辦到……」
「姊姊說什麽呢,當年要不是姊姊好心開口,我早被打死了,哪來今日這條命,那日聽姊姊說了,我便發誓,無論如何要把人找到。」
「十一娘—— 」
「姊姊別想著過去的事情,若哭出來,李少爺要見笑了。」
「也是。」鄭氏的聲音既喜悅,又感傷,「年紀大了,容易多想,李少爺還請不要放在心上。」
門外的霍小玉心中一凜,李少爺?
難道——
不,不會,她記得初見是夏日時分,過幾日就是大暑,那日天氣很熱,熱到她迴房間換過兩次衣服,李益當時也是藉口天熱,不好趕路,所以留宿在這,而現在不過才初夏,早晚天氣都還有些微冷。
她就是為了避開那個命運,這才急著在春日找夫婿,隻要她成了親,嫁了人,即是拗過了天命,那一切都不會發生。
二十五歲就香消玉殞,太冤枉了。
這一世,她想活久一點,不求長命百歲,但總不能走在母親前麵……
霍小玉定了定神,不會的,姓李的人這麽多,鮑姑姑的客人,一定隻是湊巧也姓李而已。
她知命運,但不破命運,讓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著原本的時間發生,所以,李益也不會意外,盛夏的時候他才會來到京城,先見了福氣,這才由福氣安排進入勝業坊的古寺巷。
別嚇自己。
「姑娘怎麽站在這裏?」廚娘提著食盒,笑咪咪的一下推開小廳的門,「魚剛剛蒸好,先送過來。」
廚娘動作挺大,屋裏三人一下往外看來。
背對著門口年輕男子轉過身來,眉目清朗,神情俊秀。
霍小玉隻覺得一陣暈眩—— 李益。
居然真的是李益。
【第二章】
她是霍小玉。
活了第二遍的霍小玉。
當年她在小鳳居賣笑,科考年,很多姑娘紛紛找到了良人,古寺巷有一半以上的小鳳居都不再做生意了,書生紛紛進了姑娘的宅子,姑娘關起大門,專心伺候照顧,希望自己能有趙喜娘的命。
她也不例外。
當然,李益出現之前,她也見了幾個人,雖然都很誠懇,很老實,但,也就是誠懇跟老實,其他的什麽都沒有,她甚至覺得這幾個人到京城是為了找個有錢的花姐兒養他的,她都還沒考慮呢,就頻頻問她私房有多少,可以支撐這宅子多久,讓她隻覺得倒胃口。
她是想找個人互相照顧,而不是找個人將就,她是霍家的女兒,就算淪落至此,她也不想將就。
隻講了這些,就讓霍家頭痛不已,而她在這大宅住了十五年,還有很多可說,萬一全講出來,霍家隻怕要遠離京城,還得改名換姓,這才能過上安穩日子—— 霍文濤終於屈服了,讓兩個兒子把田產地契交出來,又叫女兒把拿走的首飾頭麵都拿迴來。
於是霍小玉在十九歲那年,終於拿迴她的嫁妝。
要說有什麽不好的,即是她惹怒霍家,一些怕得罪霍家的醫館,不肯出診。
她用得起最貴的藥,卻隻能請次一等的大夫。
鄭氏還是病著,所以她繼續做著小鳳居的生意,錢會用盡,有能力時多攢一點是一點,她不想再為了幾兩藥錢擔心受怕,隻不過,不再提霍家醜事。
嫁妝之事,當然隻有霍小玉自己知道—— 有錢是好事,但不需要昭告天下。
京城人隻知道五年前被趕出家門的霍大人的女兒還在陪酒賣笑,一頓飯要十兩金子,雖然已經二十歲,但容貌卻更盛當年,來往者有朝廷官員,有文人雅士,求娶之人不少,不過她現在誰都還看不上。
柳大娘指著前方不遠處的兩層船隻,船上數人,看樣子都是書生,正在品酒吟詩,裏麵有老有少,那個青衫公子看起來約二十來歲,「霍姑娘,那船上的便隻有那青衫公子未婚。」
「他叫什麽名字?」
「姓林,林有為,祖父曾經中過京生,霍姑娘,我實話實說,這林少爺,是真心可以考慮的。」
霍小玉會叫柳大娘來,自然也是聽聞她老實不灌水,她說能考慮,肯定有長處,「家裏有些什麽人,個性如何?」
「家裏即是一個老娘,一個妹妹,個性說好聽是溫和,說難聽就是怕娘的,林老太太治家倒是厲害,家裏雖然窮得隻剩下兩個下人,一切依然按照規矩來,霍姑娘,婆婆難伺候,這是壞處,但林少爺文章極好,姑娘若是跟了他,盼頭倒是比跟著其他人還大。」
霍小玉微微一笑,「柳大娘,我不奢望當趙喜娘,我隻要對方家中人口簡單,好相處,做人老實就好,會選書生不是希望他高中,而是怕對方粗魯無文,嫁個讀書人,說起話來總是比較容易。」
「姑娘有沒有想過嫁入商戶?我倒是知道有個鰥夫,以前也是念過書的,考了幾次都沒能上,這才認命接了家裏的當鋪,正妻病逝幾年,他都沒再娶,因為讀過書,想找個知心人,姑娘這般人品,對方肯定喜歡,填房也是正妻,家中下人不少,不需要姑娘操勞。」
「家中哪些人?」
「一個鄉下婆婆,人挺客氣,亡妻留下兩個兒子,三妾室生了一男五女,都算乖巧。」
霍小玉聽了頗為動心。長輩好相處,孩子又乖巧,而且商人家,就沒這樣多規矩,社會地位低,自然對她就沒這樣挑剔了。
何況自己當年落水,身子被凍壞了,即使調養了一年多,也隻是讓她在冬天時手腳不冰冷,能不能生孩子都難講,若是對方已經有孩子傳宗接代了,她這個填房便不用考慮子嗣問題,日子倒是輕鬆得多。
「長子多大?」
「十二歲。」
霍小玉莞爾一笑,「那我豈不是過門兩年就要張羅婚禮,過門三年成婆婆,祖孫三代不是不好,但太早了,我還想多過幾年清閑日子。」
柳大娘也忍不住笑出來,這女孩兒就算過三年,也還很年輕,這樣年輕就當婆婆,的確也不太像話,「是我不好,沒弄懂姑娘意思,我現在明白了,姑娘不求才,不求名,但求清閑,對嗎?」
「若柳大娘能替我找到良人,我不會虧待大娘的。」霍小玉看看天色漸晚,遠邊浮現點點茜紅雲朵,「桂子,去跟船家說迴去了。」
桂子咦的一聲,「小姐不看看月色嗎?」
「小姐我餓了,得迴家吃飯。」
采香湖與古寺巷距離不算遠,馬車行不到半個時辰,便停在巷口。
主仆倆一前一後走著,到了自家院口,桂子伸手敲門,「牛婆子,是我們,開門啊。」
門很快從裏頭拉開,牛婆子笑道:「小姐迴來的可正是時候。」
霍小玉提裙過檻,「怎麽,飯菜剛煮好嗎?」
「哎,飯菜算什麽,有貴客來。」
「貴客?怎麽福氣沒跟我說。」
牛婆子低聲說:「鮑十一娘帶了個客人過來,鄭姨娘大概是心中高興,精神倒是好上許多,三人在小廳喝茶聊天呢。」
霍小玉聞言,臉上倒是出現喜色—— 五年前,母女二人被霍文濤掃地出門,除了桂子,浣紗這兩個傻丫頭跟了過來,就隻有鮑姑姑雪中送炭了。
為了夫家麵子,姐兒跟了人,與昔日姊妹是不會再聯絡的,可沒想到鄭氏病後,唯一一個來看她的,就是這十幾年沒見過麵的姊妹。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送米麵油鹽,若是夫家宴客,也會讓人送幾個菜過來,鮑姑姑嫁入普通商戶當姨娘,手上金銀不多,能照顧到這裏,已經十分不容易。
這些年,人情冷暖,她都記得。
「等飯菜好了,直接送到小廳,我跟鮑姑姑一起吃。」
牛婆子笑著說:「好。」
霍小玉迴到房間,桂子替她解下披風,又把在湖上被吹亂的頭發重新梳過,看看鏡子,整齊不失禮,才往小廳走去。
晚春初夏的晚上還有點寒意,小廳門是合上的,才在門口,就聽見鄭氏的聲音,「十一娘,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謝你才好,這事如此困難,即使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辦到……」
「姊姊說什麽呢,當年要不是姊姊好心開口,我早被打死了,哪來今日這條命,那日聽姊姊說了,我便發誓,無論如何要把人找到。」
「十一娘—— 」
「姊姊別想著過去的事情,若哭出來,李少爺要見笑了。」
「也是。」鄭氏的聲音既喜悅,又感傷,「年紀大了,容易多想,李少爺還請不要放在心上。」
門外的霍小玉心中一凜,李少爺?
難道——
不,不會,她記得初見是夏日時分,過幾日就是大暑,那日天氣很熱,熱到她迴房間換過兩次衣服,李益當時也是藉口天熱,不好趕路,所以留宿在這,而現在不過才初夏,早晚天氣都還有些微冷。
她就是為了避開那個命運,這才急著在春日找夫婿,隻要她成了親,嫁了人,即是拗過了天命,那一切都不會發生。
二十五歲就香消玉殞,太冤枉了。
這一世,她想活久一點,不求長命百歲,但總不能走在母親前麵……
霍小玉定了定神,不會的,姓李的人這麽多,鮑姑姑的客人,一定隻是湊巧也姓李而已。
她知命運,但不破命運,讓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著原本的時間發生,所以,李益也不會意外,盛夏的時候他才會來到京城,先見了福氣,這才由福氣安排進入勝業坊的古寺巷。
別嚇自己。
「姑娘怎麽站在這裏?」廚娘提著食盒,笑咪咪的一下推開小廳的門,「魚剛剛蒸好,先送過來。」
廚娘動作挺大,屋裏三人一下往外看來。
背對著門口年輕男子轉過身來,眉目清朗,神情俊秀。
霍小玉隻覺得一陣暈眩—— 李益。
居然真的是李益。
【第二章】
她是霍小玉。
活了第二遍的霍小玉。
當年她在小鳳居賣笑,科考年,很多姑娘紛紛找到了良人,古寺巷有一半以上的小鳳居都不再做生意了,書生紛紛進了姑娘的宅子,姑娘關起大門,專心伺候照顧,希望自己能有趙喜娘的命。
她也不例外。
當然,李益出現之前,她也見了幾個人,雖然都很誠懇,很老實,但,也就是誠懇跟老實,其他的什麽都沒有,她甚至覺得這幾個人到京城是為了找個有錢的花姐兒養他的,她都還沒考慮呢,就頻頻問她私房有多少,可以支撐這宅子多久,讓她隻覺得倒胃口。
她是想找個人互相照顧,而不是找個人將就,她是霍家的女兒,就算淪落至此,她也不想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