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啟將這個恆星係納入了自己的疆域。

    鄧林的軌道上,布滿了工作中的飛船,零部件被送出艙外,機器人在軌道附近組裝著設備。

    預計將花費百年時間得出大致範圍。

    探測節點布滿了軌道,用於收集隧穿產生的粒子。

    用理論夠造黑洞模型就像是摸黑猜測物體的顏色,有些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計算過程被證偽,一個理所當然會引起大量不可預知的錯誤。

    例如迫使黑洞上遵守熱力學定律,實驗表明,熱力學對黑洞的影響是次要的。但黑洞必需遵守高維空間收縮場定律。

    來個題外話,你可以在三級學位的教科書上看到,黑洞構成的熱力學係統可構成卡諾循環,輻射溫度與表麵引力成正比,簡單易懂。當攻讀四級學位時,輻射溫度開始與量子漲落出現聯係。再然後空間進入了方程。熱力學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整個係統便得直觀,易於理解。

    信息熵如堡壘,堅守著最後一塊陣地。

    (在我的宇宙裏,超大範圍上可以違反熱力學,具體解釋,慢慢等吧。理論有現編的,有照抄的。)

    末日戰役時,從超光速空間得到的信息可以推出,超光速必需直接或間接依托高維空間,無限小中蘊含著無限大。

    這跟黑洞及其相似,白啟有一種感覺,但說不上來。

    單個黑洞無法傳遞信息,信息都被鎖死於奇點,如果能製造一個鏡像奇點就能解決信息傳輸的問題。

    先前理論有大量的漏洞,但是修改後的理論依舊支持信息通過鏡像奇點進行傳輸。

    幾萬名緊急抽調的各專業研究員聚集在一艘拉級居住艦內。強化後的大腦可以連續工作一個月,所需的睡眠時間不超過3小時。

    各個研究方向的討論聲不絕於耳,幾百個會議室中,不乏試圖用拳頭解決爭論的雙方。

    對黑洞進行建模是何等的榮耀,更別提找到製造一對穩定的鏡像奇點的方法,每個人都希望在曆史上添上自己的名字。任何種族隻要攻破了這一技術壁壘,就能為族人帶來大量的奢侈資源。

    圓球族是腦容量最為巨大的物種。當他們沉迷於思考時,導電體液的移動如混亂的渦流。及其特殊的身體大幅提高了他們的研究效率,沒有種族不願意與他們進行合作。

    隨著研究的不斷進行,初始數據解讀完成,幾十種可能的猜想需要大量實驗來證實。

    幾十條申請蜂擁而至,要求對奇點進行物理性的破壞。

    一群人就是不珍惜公用的東西,白啟憤憤地想。

    黑洞隧穿概率的測得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至少需要五十年。

    最早的十年內,數據得出的速度令人感到欣慰,到了第十一年,及其明顯的數據浮動延緩了進度,到了第十二年,有效數字到了19位,第十七年20位。

    精度的上升速度如樹懶前行。

    finsler框架下的強引力理論負責修正由廣義相對論推算的實驗結果,精度問題一直如烏雲籠罩在理論大陸的上方。在極端情況下,不同聯絡,不同協變導數,引力場方程就建立於切叢上的線元。最後得出的幾種引力場方程完全不等價。

    唯一的方法是從riemann幾何中再次推廣,將二次型的度量函數擴展至虛數範圍,從而得出全新的度規。

    枯燥的數學需要大量的時間,在大部分情況下,物理學家的數學能力往往不那麽……

    出發過於匆忙,大部分研究員都是被突然帶走,白啟忘記了那群家夥,或者說,他們的存在感過低,數學工具,物理學家隻要學會怎麽用就行。

    緊急空運需要幾百年,白啟等不了那麽久,隻能拋棄了那群可愛的研究員,邁入那無盡的沙漠。

    兩年後。

    一套測試版的數學工具開發完成,白啟感覺自己老了許多。

    使用內測版的數學模型進行常數計算,速度提高了兩倍。

    數學是條無聊至死的不歸路,而物理是條痛苦至死的不歸路。

    身為暴力美學的崇拜者,白啟對此已十分滿足。

    能用就行。

    第47年。

    常數的有效數字達到了33位,白啟又磨了磨時間,直至第50年,第34位有效數字一直在7和8之間徘徊。

    對於目前而言,33位已經綽綽有餘。

    對於黑洞的物理性破壞拉開了帷幕。

    美其名曰,為物理獻身。

    單個質子被注入,計算黑洞的擴張和溫度的變化,確定理論與實際的誤差。

    實驗進行了三百年。

    黑洞的質量增加了一倍,他的利用價值所剩無幾,隻能暫時存入博物館中。

    有了足夠的基礎,奇點對稱的理論開始完善,研究院嚐試著用誇克製造奇點,這個想法在三年後的迴憶中被否決,無數的證據指出誇克級聯增生的產物密度與半徑3千米的誇克星的中心密度一致。

    誇克被無情的拋棄。

    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靜止質量為零的膠球碰撞時產生的高密物質。

    理論上,這能勉強達到黑洞的臨界密度。

    一群熱衷於爆炸的物理學家占據了研究人數的一半,過程可想而知。

    幾個月後,白啟完成了一個恆星係的改造,把他們支了過去。

    從別的恆星係進行觀測,物理學家們所在的恆星係光度發生著毫無規律的變化,也許有一些還在繈褓中的文明會因此爭論光度變化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間撕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間撕裂並收藏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