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清遙遙看著殿中的一個個站得人模狗樣的男子,如今卻無人一人上前扛事。
她衝王導冷笑,揚聲道:“皇上說,今日,王相勸退王將軍離開建康城,迴武昌去,皇上依舊敬你。若不能,王相可取代太子,皇上願以江山相托,隻願無人再枉死。”
王導被激得雙目突出,麵對堂兄王敦與侄兒王征的“指鹿為馬”,已不知要如收場。
他在皇上麵前拍胸說過,隻要劉為一死,事態馬上會平息。
哪裏想到,王敦提著人頭上殿,威嚇皇上,還把事情一把推到了拓跋城的身上。
若拓跋城隻是一個無根基的莽夫也就罷了,做個替罪羊,好交待。
但他是劉曜的義子,羯族姚部落的乘龍快婿,加上臨海公主力保,三方加持下,若真的把這個罪扣在他的身上,江東那是跟整個胡族人杠上了。
每一個部族都能尋個理由,對江東群起而攻之。
王敦如此剛愎自用,命不久矣。
他迴首走向王敦,悄悄低首在他耳邊道:“見好就收吧,不要弄到不可收拾。”
王敦不解的看他:“我是為你好,你不是要一個殺了周億的正當理由嗎?我還多給你一個由頭。”
“他……”王導看著拓跋城,心裏捏了一把汗,“你動不得。”
王敦輕哼一聲:“且把這事放一邊,我來有比這更重要的事。”
“你還要搞事?”王導沉聲歎氣,勸道:“我們王家要在司馬氏背後一展治國之才,留名千古,不是要一臭萬年。”
王敦大手一揮:“我不管這些虛名,我如今所做之事,能福佑琅琊王氏子孫萬代。”
王征在則,向曹公公喝道;“宣百官進殿,王將軍有話要說。”
殿外的百官黑壓壓一片走進來。
左側十幾人,袖上皆縛有黃色的綢繩。
右側不過兩人,袖上無物。
那十幾人一見王征,便如趨臭之蠅,一下子圍了過去。
王征向曹公公看了一眼,隻道:“辦事。”
曹公公尖的嗓子道:“皇上有旨,王將軍有所求者,均允之。”
十幾人忙跪倒,嘴中稱“遵旨”,但臉朝著王敦所坐的位置上。
司馬清眼見眾人無不畏懼王敦之威,握在手中的聖旨,像一片殘布般,手臂上不斷浸出流出的血水,染紅了錦軸。
曹公公上前搶過司馬清手中的空白聖旨,往王導手中一塞:“王相,草詔吧,封丞相、都督江東諸軍、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這些條件皇上通通答應了。”
司馬清淡淡瞥著兩人,連要什麽封賞都說得如此順嘴,那是早知到此戰必勝,皇上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王導被司馬清逼視得無言以對。
之前家宴上口口聲聲稱司馬清與羊獻容是大晉之恥,為何不在城破之日殉國以彰顯皇族的氣結與忠誠。
如今,王敦領著一批王家子弟,興兵問責於皇上,逼宮昭明宮內,手段粗暴無禮,臣已不是臣,君也不複君。
王導麵色極為難看的道:“王將軍,曆來封賞需有功有才賞。”
王敦大言不慚:“我殺了周億與劉為,為皇上分憂了,拱衛我大晉江山,居功至偉。”
“你!”王導氣得不知如何接話。
旁邊的曹公公小聲勸道:“皇上與太子都答應了,王相莫要書生意氣了。”
王導手抖的展開錦軸,執筆的手久久落不下去。
王敦一旁的軍師上前,陪笑道:“王相怕是連日勞累,拿不動筆了。”
王導手上如有千金重,抬眼衝尋了軍師喝斥:“退下。”
“王將軍草詔內容事涉王家,我亦是王家人,應該避嫌。”王導搬出一套說辭,推脫道。
王敦衝太子一拱手:“太子,皇上病著,不能持筆,太子是未來的君主,何不替皇上下個旨?”
司馬紹眼底的窘迫極快閃過,麵色沉穩的向眾臣一一掃過。
那些之前在殿外安靜如空氣般的大臣們,全都縮脖迴避,不敢與司馬紹對視半分。
生怕讓司馬紹給帶累充當執筆者。
這等自封之事,是大逆之罪。
若有一日,司馬紹秋後算賬,死的可不是一人,而是三族。
一名三品官員上前道:“此事可否等皇上龍體稍好後,再……”
“噗”鋼刀白刃,刺入身體裏,官員隻覺得身體流出什麽。
手一摸,溫熱的血液包裹在著手指。
身體倒下,軟在殿中。
官袍下浸出的血像極湧泉漫過岸石,無聲無悄。
而畫麵卻如落水之石,嚇得大殿群臣驚如水鳥,跳腳速離開恐怖的中心地。
司馬清閉閉了眼,沉默的看著那群曾經慷慨激昂的文臣,右衛將軍手中的刀緩緩抽出,但人卻不自覺的往後退了半步。
為了掩飾心中的怕,還向司馬紹的方向奔去,他道:“太子,請以皇上龍體為重。您就……您……”
他想說什麽,司馬紹明白,司馬清更明白。
“我來寫。”司馬清語出,讓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不等眾人有反應,曹公公馬上接話:“臨海公主是嫡出的皇族,身份貴重,由她寫不會辱沒了王將軍,且又能成全王相對皇上的一片忠心。”
這話怎麽聽都順耳。
王導沒有反對,沉默以對。
他不反對,文臣無一人站出來說半個字。
武將裏,沒有幾人不是王家的門生,更無話可說。
司馬紹無奈之極,卻隻能眼睜睜看著錦軸送到司馬清的跟前,曹公公命人擺下筆墨紙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敦對司馬清並無印象,隻見過羊獻容一麵。
那還是在亂軍之中,被貶為庶民的皇後,在幾個小官吏中押來送去。
她能有如今的地位,不是司馬家給的,更與他王家沒有關係。
全由自已掌握命運,方得劉曜的寵愛。
不喜陳規舊矩的王敦,常有驚人之舉。
他手一揮,指著司馬清道:“你寫。”
司馬清點了點頭。
“要加上一條,犒賞我三軍殺賊有功。”
司馬清冷笑,在最未一句,又添上了幾個字。
正要擱筆時,一旁的曹公公,搶先按上印璽。
紅色的印泥,與殿中的血一樣,濃烈而刺目,劍一樣插在了司馬紹與司馬清的心底。
所有人在看到王敦立著接過聖旨時,心頭早已按捺不住的緊張,終於緩慢的鬆下來。
王敦神色傲慢的將錦軸裏的字一一掃過,像卷餅般拿在手裏,走到拓跋城的跟前。
軸端敲打在拓跋城的肩頭,眼角斜睨:“拓跋城,你生於胡族,長於劉曜麾下,無權無勢才混到一個要靠女人才有幾千人馬……嘿,跟著我,封刺吏,節製兗州、徐州、豫州三地軍隊如何?”
拓跋城一臉淡淡,低首道:“我受劉曜恩,給多少吃多少。王將軍給的,我吃不下。”
王敦長笑一聲,轉身向殿外走,走了幾步後,又迴頭:“你隨時來,我許你的不變。”
隨護跟在王敦身邊不解的道:“將軍,他一個奴隸,你對他也太好了。”
王敦一聲冷笑,走過殿外擺放的三十幾具屍體旁,突然停住腳步:“若今夜他有心殺我,我也活不了。”
隨護立即道:“誰能贏得了您。再說,小的一定為您擋下他的劍。”
王敦突然幹號似的笑起,聲音穿透晨光,傳遍整個昭明殿。
“嘩”一盆秋明水,潑灑在殿中,紅色的的水波浮動湧起。
殉職的官員,被草草抬出殿。
文臣們站在一旁袖手看著宮人們把一場血腥的宮變,衝刷成一個意外。
隨後都圍在王導身後,目光如炬的看著寫下“救國書”的奇女子——司馬清。
皇上已讓人抬去了寢殿。
司馬紹一臉心事重重的讓群臣去偏殿議事。
他則去了城樓角。
司馬清四處看,沒有見到拓跋城。
反倒是看到殿門外,一片熟悉的衣袂閃過。
司馬清走了幾步,一陣香風撲麵而來。
來人一身宮人打扮,看麵相卻是熟悉得很。
“富琳?”司馬清心中疑惑,此間建康大亂,她之前一直低調的幫助太子,莫不是要來論功行賞了?
富琳上前,直接握住司馬清的右臂:“你受傷了,快隨我來。”
司馬清熬了一夜,多少有些困倦。
見到相熟的人,便也沒多想,跟著她,去了偏殿內。
剛剛坐定,富琳便拿出一爐香熏上。
取了一隻盒,打開來,盒中幾個瓶子,散著草藥的味道。
“這是生肌活血的。”說著,富琳用翹銀剪,剪開司馬清右臂上的袖子。
白膚上,刺紅的幾個字,分外醒目。
“大晉兵士無罪,道畿”,她凝視一會,手指在上麵輕輕撫過:“公主殿下,你是我見過最勇敢的。”
司馬清抽迴手,有些懶懶的道:“無他,唯願給代王留下一條後路。”
富琳眼中閃了閃,沒有出聲,手中的瓶身一倒,淺粉色的藥粉細細的一層,覆蓋在手臂上的那幾個字上。
司馬清覺得有刺痛難忍,縮了縮手:“還是算了,隻怕會留下疤痕。”
“沒事,我弟弟又不會嫌棄這些。”富琳重又捉迴她的手。
“大晉兵士無罪”幾個字,已有些模糊,隻有“道畿”二字還在。
“司馬清手上的字,不可留下,否則後患無窮。”富琳耳邊響起司馬紹給她下的秘令,心一狠,將整瓶溶肌散,全數倒在了她的手臂上。
她衝王導冷笑,揚聲道:“皇上說,今日,王相勸退王將軍離開建康城,迴武昌去,皇上依舊敬你。若不能,王相可取代太子,皇上願以江山相托,隻願無人再枉死。”
王導被激得雙目突出,麵對堂兄王敦與侄兒王征的“指鹿為馬”,已不知要如收場。
他在皇上麵前拍胸說過,隻要劉為一死,事態馬上會平息。
哪裏想到,王敦提著人頭上殿,威嚇皇上,還把事情一把推到了拓跋城的身上。
若拓跋城隻是一個無根基的莽夫也就罷了,做個替罪羊,好交待。
但他是劉曜的義子,羯族姚部落的乘龍快婿,加上臨海公主力保,三方加持下,若真的把這個罪扣在他的身上,江東那是跟整個胡族人杠上了。
每一個部族都能尋個理由,對江東群起而攻之。
王敦如此剛愎自用,命不久矣。
他迴首走向王敦,悄悄低首在他耳邊道:“見好就收吧,不要弄到不可收拾。”
王敦不解的看他:“我是為你好,你不是要一個殺了周億的正當理由嗎?我還多給你一個由頭。”
“他……”王導看著拓跋城,心裏捏了一把汗,“你動不得。”
王敦輕哼一聲:“且把這事放一邊,我來有比這更重要的事。”
“你還要搞事?”王導沉聲歎氣,勸道:“我們王家要在司馬氏背後一展治國之才,留名千古,不是要一臭萬年。”
王敦大手一揮:“我不管這些虛名,我如今所做之事,能福佑琅琊王氏子孫萬代。”
王征在則,向曹公公喝道;“宣百官進殿,王將軍有話要說。”
殿外的百官黑壓壓一片走進來。
左側十幾人,袖上皆縛有黃色的綢繩。
右側不過兩人,袖上無物。
那十幾人一見王征,便如趨臭之蠅,一下子圍了過去。
王征向曹公公看了一眼,隻道:“辦事。”
曹公公尖的嗓子道:“皇上有旨,王將軍有所求者,均允之。”
十幾人忙跪倒,嘴中稱“遵旨”,但臉朝著王敦所坐的位置上。
司馬清眼見眾人無不畏懼王敦之威,握在手中的聖旨,像一片殘布般,手臂上不斷浸出流出的血水,染紅了錦軸。
曹公公上前搶過司馬清手中的空白聖旨,往王導手中一塞:“王相,草詔吧,封丞相、都督江東諸軍、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這些條件皇上通通答應了。”
司馬清淡淡瞥著兩人,連要什麽封賞都說得如此順嘴,那是早知到此戰必勝,皇上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王導被司馬清逼視得無言以對。
之前家宴上口口聲聲稱司馬清與羊獻容是大晉之恥,為何不在城破之日殉國以彰顯皇族的氣結與忠誠。
如今,王敦領著一批王家子弟,興兵問責於皇上,逼宮昭明宮內,手段粗暴無禮,臣已不是臣,君也不複君。
王導麵色極為難看的道:“王將軍,曆來封賞需有功有才賞。”
王敦大言不慚:“我殺了周億與劉為,為皇上分憂了,拱衛我大晉江山,居功至偉。”
“你!”王導氣得不知如何接話。
旁邊的曹公公小聲勸道:“皇上與太子都答應了,王相莫要書生意氣了。”
王導手抖的展開錦軸,執筆的手久久落不下去。
王敦一旁的軍師上前,陪笑道:“王相怕是連日勞累,拿不動筆了。”
王導手上如有千金重,抬眼衝尋了軍師喝斥:“退下。”
“王將軍草詔內容事涉王家,我亦是王家人,應該避嫌。”王導搬出一套說辭,推脫道。
王敦衝太子一拱手:“太子,皇上病著,不能持筆,太子是未來的君主,何不替皇上下個旨?”
司馬紹眼底的窘迫極快閃過,麵色沉穩的向眾臣一一掃過。
那些之前在殿外安靜如空氣般的大臣們,全都縮脖迴避,不敢與司馬紹對視半分。
生怕讓司馬紹給帶累充當執筆者。
這等自封之事,是大逆之罪。
若有一日,司馬紹秋後算賬,死的可不是一人,而是三族。
一名三品官員上前道:“此事可否等皇上龍體稍好後,再……”
“噗”鋼刀白刃,刺入身體裏,官員隻覺得身體流出什麽。
手一摸,溫熱的血液包裹在著手指。
身體倒下,軟在殿中。
官袍下浸出的血像極湧泉漫過岸石,無聲無悄。
而畫麵卻如落水之石,嚇得大殿群臣驚如水鳥,跳腳速離開恐怖的中心地。
司馬清閉閉了眼,沉默的看著那群曾經慷慨激昂的文臣,右衛將軍手中的刀緩緩抽出,但人卻不自覺的往後退了半步。
為了掩飾心中的怕,還向司馬紹的方向奔去,他道:“太子,請以皇上龍體為重。您就……您……”
他想說什麽,司馬紹明白,司馬清更明白。
“我來寫。”司馬清語出,讓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不等眾人有反應,曹公公馬上接話:“臨海公主是嫡出的皇族,身份貴重,由她寫不會辱沒了王將軍,且又能成全王相對皇上的一片忠心。”
這話怎麽聽都順耳。
王導沒有反對,沉默以對。
他不反對,文臣無一人站出來說半個字。
武將裏,沒有幾人不是王家的門生,更無話可說。
司馬紹無奈之極,卻隻能眼睜睜看著錦軸送到司馬清的跟前,曹公公命人擺下筆墨紙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敦對司馬清並無印象,隻見過羊獻容一麵。
那還是在亂軍之中,被貶為庶民的皇後,在幾個小官吏中押來送去。
她能有如今的地位,不是司馬家給的,更與他王家沒有關係。
全由自已掌握命運,方得劉曜的寵愛。
不喜陳規舊矩的王敦,常有驚人之舉。
他手一揮,指著司馬清道:“你寫。”
司馬清點了點頭。
“要加上一條,犒賞我三軍殺賊有功。”
司馬清冷笑,在最未一句,又添上了幾個字。
正要擱筆時,一旁的曹公公,搶先按上印璽。
紅色的印泥,與殿中的血一樣,濃烈而刺目,劍一樣插在了司馬紹與司馬清的心底。
所有人在看到王敦立著接過聖旨時,心頭早已按捺不住的緊張,終於緩慢的鬆下來。
王敦神色傲慢的將錦軸裏的字一一掃過,像卷餅般拿在手裏,走到拓跋城的跟前。
軸端敲打在拓跋城的肩頭,眼角斜睨:“拓跋城,你生於胡族,長於劉曜麾下,無權無勢才混到一個要靠女人才有幾千人馬……嘿,跟著我,封刺吏,節製兗州、徐州、豫州三地軍隊如何?”
拓跋城一臉淡淡,低首道:“我受劉曜恩,給多少吃多少。王將軍給的,我吃不下。”
王敦長笑一聲,轉身向殿外走,走了幾步後,又迴頭:“你隨時來,我許你的不變。”
隨護跟在王敦身邊不解的道:“將軍,他一個奴隸,你對他也太好了。”
王敦一聲冷笑,走過殿外擺放的三十幾具屍體旁,突然停住腳步:“若今夜他有心殺我,我也活不了。”
隨護立即道:“誰能贏得了您。再說,小的一定為您擋下他的劍。”
王敦突然幹號似的笑起,聲音穿透晨光,傳遍整個昭明殿。
“嘩”一盆秋明水,潑灑在殿中,紅色的的水波浮動湧起。
殉職的官員,被草草抬出殿。
文臣們站在一旁袖手看著宮人們把一場血腥的宮變,衝刷成一個意外。
隨後都圍在王導身後,目光如炬的看著寫下“救國書”的奇女子——司馬清。
皇上已讓人抬去了寢殿。
司馬紹一臉心事重重的讓群臣去偏殿議事。
他則去了城樓角。
司馬清四處看,沒有見到拓跋城。
反倒是看到殿門外,一片熟悉的衣袂閃過。
司馬清走了幾步,一陣香風撲麵而來。
來人一身宮人打扮,看麵相卻是熟悉得很。
“富琳?”司馬清心中疑惑,此間建康大亂,她之前一直低調的幫助太子,莫不是要來論功行賞了?
富琳上前,直接握住司馬清的右臂:“你受傷了,快隨我來。”
司馬清熬了一夜,多少有些困倦。
見到相熟的人,便也沒多想,跟著她,去了偏殿內。
剛剛坐定,富琳便拿出一爐香熏上。
取了一隻盒,打開來,盒中幾個瓶子,散著草藥的味道。
“這是生肌活血的。”說著,富琳用翹銀剪,剪開司馬清右臂上的袖子。
白膚上,刺紅的幾個字,分外醒目。
“大晉兵士無罪,道畿”,她凝視一會,手指在上麵輕輕撫過:“公主殿下,你是我見過最勇敢的。”
司馬清抽迴手,有些懶懶的道:“無他,唯願給代王留下一條後路。”
富琳眼中閃了閃,沒有出聲,手中的瓶身一倒,淺粉色的藥粉細細的一層,覆蓋在手臂上的那幾個字上。
司馬清覺得有刺痛難忍,縮了縮手:“還是算了,隻怕會留下疤痕。”
“沒事,我弟弟又不會嫌棄這些。”富琳重又捉迴她的手。
“大晉兵士無罪”幾個字,已有些模糊,隻有“道畿”二字還在。
“司馬清手上的字,不可留下,否則後患無窮。”富琳耳邊響起司馬紹給她下的秘令,心一狠,將整瓶溶肌散,全數倒在了她的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