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的牢房,如無牢頭領著,初入之人極易走到遍布四處的陷阱之內。但就是有人領著,也得緊緊跟隨,一個稍不留意就會不知道如何從這四通八達的地宮裏找到來時的路。
之前一直被視為禁地的深牢裏,囚著段狼那一批人,如今,這裏已不複之前的死寂。
每到子夜時分,便會有兩個人到牢門前,與他們密談。
身體已經恢複六成的拓跋城,正與段狼說起與石雷、劉曜與勒準作戰的事情。
聽聞勒準守城不戰,一幅不敢應戰的慫樣,之前一直陰沉的臉,沒有半點笑容的段狼,罕有露出不屑之色:“廢物。”
拓跋城略點頭,表示同意。
司馬清微笑道:“段狼,現在的勒準根本不是那兩隻豺狼的對手,不久平陽城破或者是我們的機會。”
“城防淪陷,我們這些地宮裏的不就換了個主子過活,你說的機會,難不成是要反了勒準不成?”
司馬清向拓跋城望了一眼,她和他早已下定決心,隻是段狼這個人,隔著三重牢門,依舊能嗅出他與旁人的與眾不同。
不急於求成,也不向人袒露真心,就算自己的兒子被眼前的司馬清救下,也絲毫不會動搖他的內心。
段狼是個無情的人,也是一個找不到弱點的人。
漢武帝一朝,將匈奴部落趕天山之北,窮盡一生把懸於頭頂的那把時時覬覦中原肥美土地刀,冰封在了曆史的長河裏。
沉沙折戟的胡人,各自繁衍生息數百年後,漸漸分出五大部族,四處遊牧流浪生活。
居無定所的人類,沒有長遠的未來,隻有今朝活過來,明朝何處去的短視之舉。
哪裏有可掠奪的資源,就往哪去,先到先得的強悍作風經年不變,那種朝而生一夕死,強者為尊的漁獵式生活方式,讓他們對於不同種族心懷屠滅之心,殺盡眼前的不同物種成為了部族與漢人間戰爭的主流手段。
生在那個皇權崩塌的時代,成為了失去兵隊保護的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劇。
幾次交涉下來,段狼都隻對阿樂懷中的孩子有興趣,別的一概不理,這多少讓司馬清有些喪氣。
所以當這一次又被段狼給堵迴來時,她之前一直心懷結盟的心思,也漸漸生出了不滿。
或許拓跋城之前說的是對的,有些人不是你幫助過他,他就會迴報你的。
甚至,他還會覺得你做了跟不做,在他的眼中沒有絲毫區別。
小恩成全不了大義,段狼的肩頭上所負的何隻他一人之命,一個繈褓中的嬰兒活著是緣分,死了是天意。
求生的過程之中,保全部族之中最強的那部分才是他要做的。
在拓跋城一番開導之下,司馬清才慢慢放下對段狼的不理解。
她的目光拓跋城的身上默默停留了許久:“城哥,你能這樣待我,我知足了。”
拓跋城一愣,剛才他隻是解釋段狼這種人為何不肯與他們合作的苦衷,完全沒有想到司馬清想到了另一層。
在司馬清的心底,她已是一個一無權勢二無價值的普通女子,他依舊堅定的守護著她,這份深情極為珍貴。
空氣裏驀地一靜,兩人互望片刻,拓跋城伸手握住她的腕道:“過去我為部族活著,現在我不隻為他們活著,你也一樣,好好的為我活下來。”
兩人相攜而去,非但沒有牢中人想像之中的氣急敗壞,反而落得一身輕鬆,像一對神仙眷侶,無論身處何地,也能為彼此著想為彼此的心願努力。
司馬清的努力白費了,她再見阿樂時,有一種莫名的感歎,同樣身為女子,她比阿樂要幸福得多。
至少,拓跋城每做一件事,皆會把她的生死考慮進去,幾次她被人逼入絕境,他雖明知是以身犯險,卻也用盡心力與智慧一次次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迴來。
這一切,是連她的父皇也做不到的。
阿樂見司馬清一行人迴來,都默然不語,大約猜出段狼再次拒絕與他們聯合,她雖不敢違逆她的王,可是她心底漸起的不滿,已然不能久存於心。
情感的天平上,女子永遠把情人放在首位,可是身為人母之後,天平的砝碼會被一個身量不足兩尺,體重不過七八斤的小東西壓服,情感的力量無法代替天然的母性。
何況司馬清是在那種極度危險的情況之下救下了阿樂的孩子,沒有哪個母親把這種救助當成理所當然,她無法做到像段狼那樣視而不見。
她已認定司馬清是她和孩子的恩人。
就在談判無法再繼續時,拓跋城與司馬清兩人依舊迴到牢中,往草垛上一躺,閉目養神。
他們兩人都是落得輕閑,拓跋城長年在外作戰,渴望安靜,而司馬清流浪多年,極度沒有安全感,是以兩人在一起的日子並不多,這地宮裏反而成就了兩人長長久久的相處。
刨去不能“隨意”出地宮的限製,牢房裏的每一個犄角旮旯都被他們兩人遊曆了一番。
這些都拜牢頭所賜,這牢頭原來鮮卑部族的慕容氏家奴,一直追隨主子南征北戰,幾年下來依附劉淵之後成了牢頭。
現在他已感知平陽城已到了一日不如一日的地步,連這個月的月錢和糧食都被宮裏的內侍克扣了一半,或是壓著不發。
他早已無心打理地宮裏的這些犯人流民,與拓跋城走得近,隻因他也看出拓跋城不是普通人。
而拓跋城不普通,他身邊的女人,司馬清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勒準奪位不過幾個月,平陽城已兵臨城下。
而作為劉曜相國派出的勤王先鋒,不是別人,正是幾月前從光極殿內走出去的劉鵬。
在消失的這段日子裏,劉鵬一直苦勸父親先拉出隊伍奪取平陽城。
但劉曜一直顧及守在洛陽城的石雷,自己冒然出兵,要是石雷突然襲擊長安城,自己在外,城內無兵可守,勒準如借機拉攏於石雷,自己將深陷險境。
思來想去間,冬日過完,春季來臨。
劉鵬已按捺不住,再次請救帶兵出征。
而此時,石雷也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先於他出兵平陽城,打出的旗號便是要把勒準那個匹夫斬殺於馬下,為劉~氏的列祖列宗報仇。
占得先機的石雷一路衝殺,勢如破竹。
而按兵不動的劉曜卻樂觀其成的在暗地裏打探著消息。
每日三報,均是有關石雷與勒準先頭部隊交戰的內容。
直到某日,送信的兩個男子小朱小紀自稱是來尋父的,劉曜一見方知對方是之前出逃的朱大人與紀大人的兒子,一問之下,得知拓跋城也未死,這才下定決心出兵。
不過十日,劉曜到了赤壁,而劉鵬點了一千精兵,直撲平陽城。
一路上,他輕騎上陣,不戀戰不奪掠,隻管竭盡全力的往平陽城趕,部下間都會說上一句:“我們少將軍神勇。”
卻無人知道他內心真正所想,是那個還關在平陽城內的司馬清。
宣極殿內。
多日未有前方消息的溫婷,已然坐不住,她向劉鵬發去的密函,已有三封之多,卻從未有迴信。
又是一個子夜,殿內留下一盞孤燈,人影映在燈下,顯得寂寞而冷清。
隔著殿門,一個黑影突然閃現,溫婷看著影子,伸手去推門。
門那邊傳來相抗之力,把剛剛推出一條縫隙的門,又快速的關上。
“怎麽,這麽見不得人?”溫婷道。
門那邊的人影晃了晃,聲音沉沉的透過門,傳過來:“我要見的不是你。”
溫婷眉頭一皺:“我知道,你跟他一樣,都隻關心她。”
“她在哪?”
“她?”溫婷拉長了聲音,目光閃閃的望向殿中央的那塊,幾日前被她下令封死的地宮出口道,“好得很,有吃有喝,有男人陪著。”
她還要往下說,迴首間門外的影子已消失不見。
她愣了愣猛然推開門,門那邊空空蕩蕩,沒有半點鬼影,心中一片失落,隨之怨恨之火驟然在心頭聚集起來,灼痛不已如,若不是自己親自與那人聯係,還有此刻被人忽視的痛楚感,她都會為剛才的碰麵生出並未相見過的幻覺。
而此時,地宮內,拓跋城正與牢頭說起地麵上的事。
牢頭說到宣極殿的出入口已封時,拓跋城的心慢慢下沉。
原來三日前從地宮裏聽到幾聲震動,並非劉鵬的軍隊發射了什麽攻城石塊,引起的響動,而是溫婷在封堵地宮的出入口。
他心中冷笑,果然,在這種地方,信人不如信自己。
連溫婷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都能想到要封死地宮底下數千人出路,以絕城內生亂的源頭,難道勒準、劉曜之流就不對自己生出防範之心嗎?
他一人出逃並非太難,但司馬清這一次如何逃得掉。
抬頭看著正抱著阿樂孩子玩的司馬清,他眼中少有的升出一抹擔憂之色。
她畢竟是個女人,心軟而善良,麵對任何生命總是抱有一顆不忍之心。
司馬清也許早知道的,隻是她不表露出來,她心底早有打算。
隻是時間走得太快,快到她還沒有等到拓跋城徹底恢複。
再來一場惡戰,未見得能如永安殿那一夜一樣,可以全身而退。
二狗都知道最近送來的吃食越來越少,憑借這些年的經驗,嗅出危險步步逼近。
他時不時會跟牢頭打聽外麵情況,最多問的是:“慕容大人,外麵的災民還有嗎?”
牢頭不解的看他:“你這孩子有趣,牢內的人都問今天吃的怎麽這麽少,你卻問,災民?”
“就說有還是沒有?”
“一個都沒有了。”
“一個都沒有了。”
二狗一下子跳起來,跑到司馬清的跟前:“清兒姐不好了不好了,災民沒了。”
之前一直被視為禁地的深牢裏,囚著段狼那一批人,如今,這裏已不複之前的死寂。
每到子夜時分,便會有兩個人到牢門前,與他們密談。
身體已經恢複六成的拓跋城,正與段狼說起與石雷、劉曜與勒準作戰的事情。
聽聞勒準守城不戰,一幅不敢應戰的慫樣,之前一直陰沉的臉,沒有半點笑容的段狼,罕有露出不屑之色:“廢物。”
拓跋城略點頭,表示同意。
司馬清微笑道:“段狼,現在的勒準根本不是那兩隻豺狼的對手,不久平陽城破或者是我們的機會。”
“城防淪陷,我們這些地宮裏的不就換了個主子過活,你說的機會,難不成是要反了勒準不成?”
司馬清向拓跋城望了一眼,她和他早已下定決心,隻是段狼這個人,隔著三重牢門,依舊能嗅出他與旁人的與眾不同。
不急於求成,也不向人袒露真心,就算自己的兒子被眼前的司馬清救下,也絲毫不會動搖他的內心。
段狼是個無情的人,也是一個找不到弱點的人。
漢武帝一朝,將匈奴部落趕天山之北,窮盡一生把懸於頭頂的那把時時覬覦中原肥美土地刀,冰封在了曆史的長河裏。
沉沙折戟的胡人,各自繁衍生息數百年後,漸漸分出五大部族,四處遊牧流浪生活。
居無定所的人類,沒有長遠的未來,隻有今朝活過來,明朝何處去的短視之舉。
哪裏有可掠奪的資源,就往哪去,先到先得的強悍作風經年不變,那種朝而生一夕死,強者為尊的漁獵式生活方式,讓他們對於不同種族心懷屠滅之心,殺盡眼前的不同物種成為了部族與漢人間戰爭的主流手段。
生在那個皇權崩塌的時代,成為了失去兵隊保護的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劇。
幾次交涉下來,段狼都隻對阿樂懷中的孩子有興趣,別的一概不理,這多少讓司馬清有些喪氣。
所以當這一次又被段狼給堵迴來時,她之前一直心懷結盟的心思,也漸漸生出了不滿。
或許拓跋城之前說的是對的,有些人不是你幫助過他,他就會迴報你的。
甚至,他還會覺得你做了跟不做,在他的眼中沒有絲毫區別。
小恩成全不了大義,段狼的肩頭上所負的何隻他一人之命,一個繈褓中的嬰兒活著是緣分,死了是天意。
求生的過程之中,保全部族之中最強的那部分才是他要做的。
在拓跋城一番開導之下,司馬清才慢慢放下對段狼的不理解。
她的目光拓跋城的身上默默停留了許久:“城哥,你能這樣待我,我知足了。”
拓跋城一愣,剛才他隻是解釋段狼這種人為何不肯與他們合作的苦衷,完全沒有想到司馬清想到了另一層。
在司馬清的心底,她已是一個一無權勢二無價值的普通女子,他依舊堅定的守護著她,這份深情極為珍貴。
空氣裏驀地一靜,兩人互望片刻,拓跋城伸手握住她的腕道:“過去我為部族活著,現在我不隻為他們活著,你也一樣,好好的為我活下來。”
兩人相攜而去,非但沒有牢中人想像之中的氣急敗壞,反而落得一身輕鬆,像一對神仙眷侶,無論身處何地,也能為彼此著想為彼此的心願努力。
司馬清的努力白費了,她再見阿樂時,有一種莫名的感歎,同樣身為女子,她比阿樂要幸福得多。
至少,拓跋城每做一件事,皆會把她的生死考慮進去,幾次她被人逼入絕境,他雖明知是以身犯險,卻也用盡心力與智慧一次次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迴來。
這一切,是連她的父皇也做不到的。
阿樂見司馬清一行人迴來,都默然不語,大約猜出段狼再次拒絕與他們聯合,她雖不敢違逆她的王,可是她心底漸起的不滿,已然不能久存於心。
情感的天平上,女子永遠把情人放在首位,可是身為人母之後,天平的砝碼會被一個身量不足兩尺,體重不過七八斤的小東西壓服,情感的力量無法代替天然的母性。
何況司馬清是在那種極度危險的情況之下救下了阿樂的孩子,沒有哪個母親把這種救助當成理所當然,她無法做到像段狼那樣視而不見。
她已認定司馬清是她和孩子的恩人。
就在談判無法再繼續時,拓跋城與司馬清兩人依舊迴到牢中,往草垛上一躺,閉目養神。
他們兩人都是落得輕閑,拓跋城長年在外作戰,渴望安靜,而司馬清流浪多年,極度沒有安全感,是以兩人在一起的日子並不多,這地宮裏反而成就了兩人長長久久的相處。
刨去不能“隨意”出地宮的限製,牢房裏的每一個犄角旮旯都被他們兩人遊曆了一番。
這些都拜牢頭所賜,這牢頭原來鮮卑部族的慕容氏家奴,一直追隨主子南征北戰,幾年下來依附劉淵之後成了牢頭。
現在他已感知平陽城已到了一日不如一日的地步,連這個月的月錢和糧食都被宮裏的內侍克扣了一半,或是壓著不發。
他早已無心打理地宮裏的這些犯人流民,與拓跋城走得近,隻因他也看出拓跋城不是普通人。
而拓跋城不普通,他身邊的女人,司馬清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勒準奪位不過幾個月,平陽城已兵臨城下。
而作為劉曜相國派出的勤王先鋒,不是別人,正是幾月前從光極殿內走出去的劉鵬。
在消失的這段日子裏,劉鵬一直苦勸父親先拉出隊伍奪取平陽城。
但劉曜一直顧及守在洛陽城的石雷,自己冒然出兵,要是石雷突然襲擊長安城,自己在外,城內無兵可守,勒準如借機拉攏於石雷,自己將深陷險境。
思來想去間,冬日過完,春季來臨。
劉鵬已按捺不住,再次請救帶兵出征。
而此時,石雷也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先於他出兵平陽城,打出的旗號便是要把勒準那個匹夫斬殺於馬下,為劉~氏的列祖列宗報仇。
占得先機的石雷一路衝殺,勢如破竹。
而按兵不動的劉曜卻樂觀其成的在暗地裏打探著消息。
每日三報,均是有關石雷與勒準先頭部隊交戰的內容。
直到某日,送信的兩個男子小朱小紀自稱是來尋父的,劉曜一見方知對方是之前出逃的朱大人與紀大人的兒子,一問之下,得知拓跋城也未死,這才下定決心出兵。
不過十日,劉曜到了赤壁,而劉鵬點了一千精兵,直撲平陽城。
一路上,他輕騎上陣,不戀戰不奪掠,隻管竭盡全力的往平陽城趕,部下間都會說上一句:“我們少將軍神勇。”
卻無人知道他內心真正所想,是那個還關在平陽城內的司馬清。
宣極殿內。
多日未有前方消息的溫婷,已然坐不住,她向劉鵬發去的密函,已有三封之多,卻從未有迴信。
又是一個子夜,殿內留下一盞孤燈,人影映在燈下,顯得寂寞而冷清。
隔著殿門,一個黑影突然閃現,溫婷看著影子,伸手去推門。
門那邊傳來相抗之力,把剛剛推出一條縫隙的門,又快速的關上。
“怎麽,這麽見不得人?”溫婷道。
門那邊的人影晃了晃,聲音沉沉的透過門,傳過來:“我要見的不是你。”
溫婷眉頭一皺:“我知道,你跟他一樣,都隻關心她。”
“她在哪?”
“她?”溫婷拉長了聲音,目光閃閃的望向殿中央的那塊,幾日前被她下令封死的地宮出口道,“好得很,有吃有喝,有男人陪著。”
她還要往下說,迴首間門外的影子已消失不見。
她愣了愣猛然推開門,門那邊空空蕩蕩,沒有半點鬼影,心中一片失落,隨之怨恨之火驟然在心頭聚集起來,灼痛不已如,若不是自己親自與那人聯係,還有此刻被人忽視的痛楚感,她都會為剛才的碰麵生出並未相見過的幻覺。
而此時,地宮內,拓跋城正與牢頭說起地麵上的事。
牢頭說到宣極殿的出入口已封時,拓跋城的心慢慢下沉。
原來三日前從地宮裏聽到幾聲震動,並非劉鵬的軍隊發射了什麽攻城石塊,引起的響動,而是溫婷在封堵地宮的出入口。
他心中冷笑,果然,在這種地方,信人不如信自己。
連溫婷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都能想到要封死地宮底下數千人出路,以絕城內生亂的源頭,難道勒準、劉曜之流就不對自己生出防範之心嗎?
他一人出逃並非太難,但司馬清這一次如何逃得掉。
抬頭看著正抱著阿樂孩子玩的司馬清,他眼中少有的升出一抹擔憂之色。
她畢竟是個女人,心軟而善良,麵對任何生命總是抱有一顆不忍之心。
司馬清也許早知道的,隻是她不表露出來,她心底早有打算。
隻是時間走得太快,快到她還沒有等到拓跋城徹底恢複。
再來一場惡戰,未見得能如永安殿那一夜一樣,可以全身而退。
二狗都知道最近送來的吃食越來越少,憑借這些年的經驗,嗅出危險步步逼近。
他時不時會跟牢頭打聽外麵情況,最多問的是:“慕容大人,外麵的災民還有嗎?”
牢頭不解的看他:“你這孩子有趣,牢內的人都問今天吃的怎麽這麽少,你卻問,災民?”
“就說有還是沒有?”
“一個都沒有了。”
“一個都沒有了。”
二狗一下子跳起來,跑到司馬清的跟前:“清兒姐不好了不好了,災民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