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軒將一套劍法練下來後興衝衝地去尋了正在一旁笑眯眯地握著蕭承煦手腕給他調整姿勢的方多病。
“方大哥!你快給我看看!”十五歲的小少年挽著劍花比劃了一個刺劍的動作,又蹦又跳的完全忽視了自家親哥哥的臭臉。
方多病鬆了蕭承煦的手,跟他走到了一旁,看著他練完了整套劍法。
蕭承軒年紀小,在武學上的天賦算不上特別好,但根骨也還可以,基本劍招沒有蕭承煦的那麽紮實,所以練劍時遇到的問題還不少。
方多病與他說完已經花去了不少時間,那頭自己練完了劍的蕭承煦已經走到了一旁,用布巾擦過了滿頭的大汗,正板著臉地擦拭著自己的劍刃。
待三人用過了早膳,蕭承煦與蕭承軒要去給沐王妃請安時,蕭承軒才忍不住問:“哥,你這兩天是怎麽了?怎麽練劍的時候老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難道方大哥得罪你了?”
蕭承煦瞥了他一眼,酸溜溜道:“我還當你有了這個方大哥後,就忘記我這個哥哥了。”
小少年嘿嘿笑了兩聲,親親熱熱地跟自家哥哥粘在一塊兒,“這不是哥說的,讓我好好跟那個姓方的學劍嗎?”
迴想起方多病飛簷走壁的模樣,蕭承軒兩眼放光道:“他若是得罪了你,咱們把他的本事都學過來,便將他趕出宮去。”
蕭承煦忍不住好笑地敲了敲他的腦門:“好個沒良心的小子。”
蕭承軒揉了揉被他敲的腦門,“我這不是幫親不幫理嗎?所以哥,他到底怎麽得罪你了?”
“他沒有得罪我。”蕭承煦並不想將自己身上的事告訴弟弟。
不管是自己被方多病冒犯了的事,還是自己總是能聽到一道能蠱惑自己的聲音的事。
蕭承軒聽到這話,才忍不住小聲咕噥著幫方多病說了句好話:“那方大哥既然沒有得罪哥你,你怎麽……你說萬一他在咱們這兒待的不高興了,到時候轉向了別人怎麽辦?”
“他敢!”蕭承煦瞪起雙眼,就連眉毛也跟著豎了起來。
蕭承軒一見他要發脾氣,聲音立刻又低了幾分,耷拉著眉毛:“那我不是擔心嘛,哥,這有本事的人,誰不想要啊。”
雖說蕭承軒的話確實屬於合理推測,但蕭承煦心中卻莫名生出了幾分惱火跟憋悶。
他從最開始本也沒想著收歸方多病為己用,是這人自己死皮賴臉貼上來的。他還沒搞清楚自己身上出的問題到底跟這家夥有沒有關係,還原諒了這人對自己的冒犯,若是就因為他的幾個冷臉,這人便要轉投他人麾下,他定不會放過這家夥!
說著兩人已經走到了沐王妃的宮殿前。
因著明日便要啟程去別院,她如今正忙著安排宮中的事務,見兩人進來,便問道他們東西是否都收好了。
別院距離王宮本來也算不上遠,行車也就半日功夫,兄弟兩人都不太在意。
與沐王妃插科打諢了一會兒後,兩人便又去見了盛王。
蕭尚遠如今身子已經逐漸好轉,如今正批閱著前線送來的公文,見這兩兄弟過來,便將蕭承煦喊到了身邊,將手上的文書遞了過去,自己樂嗬嗬地問著蕭承軒功課。
在知道了如今兩人在跟方多病學劍時,他目光微微一動,又問起了蕭承軒自己對這位新上任的劍術師父感覺如何。
蕭承軒自然沒什麽隱瞞,甚至還給蕭尚遠比劃了一段自己最近學的劍法。
最後被蕭尚遠賞了把新的角弓,興衝衝地拿著角弓到院子裏試用去了。
待他出去後,蕭尚遠才看了眼蕭承煦手中已經看完了的公文,問起他的看法。
蕭承煦的兵法是由蕭承睿啟蒙,之前也得過蕭尚遠許多指點,雖說並沒有多少主帥經驗,但眼界跟天賦卻是有的,說起來也算是頭頭是道。
而聊完了手中的公文之後,蕭尚遠又問道:“按路程上來看,你三哥如今也應該抵達雍臨了,你覺得,你三哥他能將這件事辦下來嗎?”
蕭承煦如今提起雍臨,心中還有些不自在,但沒了那個聲音,他向來是為哥哥說好話的。
“有三哥三嫂在,再者如今的形勢對雍臨而言也很難再維持原本左右逢迎之態,想來即便雍臨王一時間轉不過彎來,也很快就能想明白。”
蕭尚遠又問:“那若換做你是承睿,你會如何做?”
蕭承煦眼睫微微一顫,但他在父王麵前想來無需藏拙,便很快答道:“我想雍臨王其實未必沒有意識到雍臨如今的處境已陷入危急,隻是畏懼改變後帶來更糟糕的結果。但若是我們讓雍臨王相信,大盛的百姓安居樂業,盛州軍亦是國富力強,父王更是善待被我們攻下的那些城池中的百姓,我相信他是不會拒絕與我們聯盟的。”
他眼眸中流露出一抹帶著鋒芒的自信:“從雍臨王的角度來說,不論我們如何軟硬兼施,都及不上生活在大盛內的雍臨人切身感受,所以若是我,便會讓三嫂去與雍臨王說。也不需要添油加醋,隻要叫三嫂說清自己在大盛的所見所聞,感受到的我們大盛如今的蓬勃之力便可。”
蕭尚遠滿意地點了點頭,比起蕭承睿的強勢,蕭承煦設身處地的思考確實更加符合他的心中的預期。
可惜如今的承煦還是年幼了些,好在他也還能再堅持幾年,給他成長的時間。
隻是他並未將這番話說出來,隻是又問道:“你跟承軒,與方先生相處得似乎還不錯?”
蕭承煦下意識地抿了抿唇,隨後用力地點了下頭。
他這種反常,蕭尚遠又怎麽會看不出來,便追問道:“可是覺得他有什麽不對?”
蕭承煦知道蕭尚遠是擔心方多病是混入大盛的細作,連忙搖了搖頭,“倒也沒有什麽不妥,隻是覺得他與旁人有些不同。”
“因為他不論對我,還是對你們這些皇子,都沒有畏懼之心。”蕭尚遠看向眼前的寶貝兒子,看著他流露出幾分明悟的眼睛,微微一笑:“所以他說他是為了報答你的救命之恩,才要跟隨於你,父王雖然對他的來曆還有幾分懷疑,卻仍舊認為他的言行,是可信的。”
“方大哥!你快給我看看!”十五歲的小少年挽著劍花比劃了一個刺劍的動作,又蹦又跳的完全忽視了自家親哥哥的臭臉。
方多病鬆了蕭承煦的手,跟他走到了一旁,看著他練完了整套劍法。
蕭承軒年紀小,在武學上的天賦算不上特別好,但根骨也還可以,基本劍招沒有蕭承煦的那麽紮實,所以練劍時遇到的問題還不少。
方多病與他說完已經花去了不少時間,那頭自己練完了劍的蕭承煦已經走到了一旁,用布巾擦過了滿頭的大汗,正板著臉地擦拭著自己的劍刃。
待三人用過了早膳,蕭承煦與蕭承軒要去給沐王妃請安時,蕭承軒才忍不住問:“哥,你這兩天是怎麽了?怎麽練劍的時候老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難道方大哥得罪你了?”
蕭承煦瞥了他一眼,酸溜溜道:“我還當你有了這個方大哥後,就忘記我這個哥哥了。”
小少年嘿嘿笑了兩聲,親親熱熱地跟自家哥哥粘在一塊兒,“這不是哥說的,讓我好好跟那個姓方的學劍嗎?”
迴想起方多病飛簷走壁的模樣,蕭承軒兩眼放光道:“他若是得罪了你,咱們把他的本事都學過來,便將他趕出宮去。”
蕭承煦忍不住好笑地敲了敲他的腦門:“好個沒良心的小子。”
蕭承軒揉了揉被他敲的腦門,“我這不是幫親不幫理嗎?所以哥,他到底怎麽得罪你了?”
“他沒有得罪我。”蕭承煦並不想將自己身上的事告訴弟弟。
不管是自己被方多病冒犯了的事,還是自己總是能聽到一道能蠱惑自己的聲音的事。
蕭承軒聽到這話,才忍不住小聲咕噥著幫方多病說了句好話:“那方大哥既然沒有得罪哥你,你怎麽……你說萬一他在咱們這兒待的不高興了,到時候轉向了別人怎麽辦?”
“他敢!”蕭承煦瞪起雙眼,就連眉毛也跟著豎了起來。
蕭承軒一見他要發脾氣,聲音立刻又低了幾分,耷拉著眉毛:“那我不是擔心嘛,哥,這有本事的人,誰不想要啊。”
雖說蕭承軒的話確實屬於合理推測,但蕭承煦心中卻莫名生出了幾分惱火跟憋悶。
他從最開始本也沒想著收歸方多病為己用,是這人自己死皮賴臉貼上來的。他還沒搞清楚自己身上出的問題到底跟這家夥有沒有關係,還原諒了這人對自己的冒犯,若是就因為他的幾個冷臉,這人便要轉投他人麾下,他定不會放過這家夥!
說著兩人已經走到了沐王妃的宮殿前。
因著明日便要啟程去別院,她如今正忙著安排宮中的事務,見兩人進來,便問道他們東西是否都收好了。
別院距離王宮本來也算不上遠,行車也就半日功夫,兄弟兩人都不太在意。
與沐王妃插科打諢了一會兒後,兩人便又去見了盛王。
蕭尚遠如今身子已經逐漸好轉,如今正批閱著前線送來的公文,見這兩兄弟過來,便將蕭承煦喊到了身邊,將手上的文書遞了過去,自己樂嗬嗬地問著蕭承軒功課。
在知道了如今兩人在跟方多病學劍時,他目光微微一動,又問起了蕭承軒自己對這位新上任的劍術師父感覺如何。
蕭承軒自然沒什麽隱瞞,甚至還給蕭尚遠比劃了一段自己最近學的劍法。
最後被蕭尚遠賞了把新的角弓,興衝衝地拿著角弓到院子裏試用去了。
待他出去後,蕭尚遠才看了眼蕭承煦手中已經看完了的公文,問起他的看法。
蕭承煦的兵法是由蕭承睿啟蒙,之前也得過蕭尚遠許多指點,雖說並沒有多少主帥經驗,但眼界跟天賦卻是有的,說起來也算是頭頭是道。
而聊完了手中的公文之後,蕭尚遠又問道:“按路程上來看,你三哥如今也應該抵達雍臨了,你覺得,你三哥他能將這件事辦下來嗎?”
蕭承煦如今提起雍臨,心中還有些不自在,但沒了那個聲音,他向來是為哥哥說好話的。
“有三哥三嫂在,再者如今的形勢對雍臨而言也很難再維持原本左右逢迎之態,想來即便雍臨王一時間轉不過彎來,也很快就能想明白。”
蕭尚遠又問:“那若換做你是承睿,你會如何做?”
蕭承煦眼睫微微一顫,但他在父王麵前想來無需藏拙,便很快答道:“我想雍臨王其實未必沒有意識到雍臨如今的處境已陷入危急,隻是畏懼改變後帶來更糟糕的結果。但若是我們讓雍臨王相信,大盛的百姓安居樂業,盛州軍亦是國富力強,父王更是善待被我們攻下的那些城池中的百姓,我相信他是不會拒絕與我們聯盟的。”
他眼眸中流露出一抹帶著鋒芒的自信:“從雍臨王的角度來說,不論我們如何軟硬兼施,都及不上生活在大盛內的雍臨人切身感受,所以若是我,便會讓三嫂去與雍臨王說。也不需要添油加醋,隻要叫三嫂說清自己在大盛的所見所聞,感受到的我們大盛如今的蓬勃之力便可。”
蕭尚遠滿意地點了點頭,比起蕭承睿的強勢,蕭承煦設身處地的思考確實更加符合他的心中的預期。
可惜如今的承煦還是年幼了些,好在他也還能再堅持幾年,給他成長的時間。
隻是他並未將這番話說出來,隻是又問道:“你跟承軒,與方先生相處得似乎還不錯?”
蕭承煦下意識地抿了抿唇,隨後用力地點了下頭。
他這種反常,蕭尚遠又怎麽會看不出來,便追問道:“可是覺得他有什麽不對?”
蕭承煦知道蕭尚遠是擔心方多病是混入大盛的細作,連忙搖了搖頭,“倒也沒有什麽不妥,隻是覺得他與旁人有些不同。”
“因為他不論對我,還是對你們這些皇子,都沒有畏懼之心。”蕭尚遠看向眼前的寶貝兒子,看著他流露出幾分明悟的眼睛,微微一笑:“所以他說他是為了報答你的救命之恩,才要跟隨於你,父王雖然對他的來曆還有幾分懷疑,卻仍舊認為他的言行,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