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兩軍在進行對峙的同時,秦國為了牽製隨國,進行了多方麵的行動。


    首先,是調動一支軍隊,布置在秦隨邊境,威懾隨國,另外,秦國還派出了大量人員,攜帶著錢財,糧食,武器這些武裝,前往曾經的代地,宋地,挑動代地,宋地不滿隨國的勢力,讓他們給隨國找一些麻煩。


    這些代地,宋地的反抗勢力,規模雖然不大,但是,一旦動起來,對於隨國還是可以造成不小麻煩的。


    比如說,唐地的反抗勢力,一旦搞起小動作來,可以讓馬陽鐵礦的產量大幅度下降,這對於隨國來說,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情。


    因為,馬陽鐵礦產出的鐵礦石,是隨國鍛造武器盔甲的重要原材料來源。


    在秦楚開戰以後,隨國提供馬陽鐵礦鍛造了大量的武器盔甲,售賣給楚國,賺的可謂是盆滿缽滿。


    所以當堂弟的反抗勢力發動動亂的時候,對於馬陽鐵礦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對於隨國來說,馬陽鐵礦停轉一天,隨國損失的將是大量的錢財。


    而且,秦國除了在馬陽搞事情以外,還派出了歸化軍前往草原地帶。


    秦國讓歸化軍不斷的在隨國邊境的草原地帶,挑動遊牧部落和隨國之間的關係,或通過武力威脅,或通過威逼利誘,來切斷隨國在草原上獲得馬匹和牛羊途徑。


    秦國非常清楚,隻要切斷了隨國通過草原獲得馬匹的來源,那麽也就相當於切斷了楚國馬匹的來源。


    因為目前為止,楚國馬匹來源最主要的方法,其實就是從隨國購買馬匹,而隨國的馬匹,則是通過和草原部落貿易得來的,隨國在楚國和草原之間,形成了一個中間商的作用。


    一旦楚國從隨國獲取馬匹的來源被秦國切斷,那麽單靠楚國內部的養馬地,是無力負擔秦楚兩軍對決造成的馬匹損耗的。


    秦楚之間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戰事,但是,斥候,遊騎的交戰一直沒有停止。


    不管是兵員還是馬匹的損失都不算小。


    目前,秦軍騎兵,每個月損失戰馬的數量,大約在千匹左右,其中,有戰鬥損失,也有馬匹自然損耗。


    而楚軍騎兵馬匹的損失數量,大致和秦軍差不多。


    每個月千匹戰馬的損失,對於楚國來說,是非常大的損失。


    相比於秦國和隨國,有自己用的養馬地不說,還因為靠近草原,可以獲得馬匹的難度更低。


    而楚國獲取馬匹的難度則更大,首先,楚國的內陸國家,地處南方,適合養馬的地方不能說沒有,但是,和秦國和隨國的養馬地一比,楚國的養馬地隻能說聊勝於無,約等於沒有。


    楚國之前獲取馬匹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和秦,魏幾國的交易來達到的。


    如今楚國可以擁有近四萬騎兵部隊,很大一部分,是最近三年,楚國提供隨國,獲得了大量的馬匹,才得以組建起來的,在之前,楚國騎兵的數量更少。


    所以,相比於秦國,楚國騎兵馬匹的補充難度更大。


    一旦隨國因為一些原因,失去了從草草原獲得馬匹的能力,那麽,也就相當於,楚國失去了補充馬匹的能力 隨國養馬地產出的馬匹,需要優先供應隨國騎兵。


    而一旦楚國騎兵的馬匹的補充速度無法跟上損失速度,那麽楚國騎兵本來就弱於秦國騎兵的實力,會進一步被拉大。


    而對於歸化軍的行動,隨國方麵是不能坐視不理的,本來,秦國獲得馬匹的難度已經比隨國低了,如果隨國再把東部草原的控製權拱手相讓,那麽,秦國便幾乎控製了南草原狹長地帶的馬匹交易權。


    所以,麵對大約兩萬歸化軍在草原的所作所為,隨國方麵,立刻出動了四萬騎兵,對受隨國影響的草原地區,發動雷霆打擊。


    當然,秦國對於隨國,不單單有對抗,也有合作。


    在不停阻礙隨國的同時,秦國也在想辦法,穩住隨國。


    像在開戰之時,秦國特地放開了,對隨國的香料貿易 不再要求隨國商人,使用直百錢作為香料貿易的貨幣,而是,允許隨國商人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和秦國進行香料貿易。


    除了香料貿易,秦國對隨國分開的貿易還有很多。


    秦國的目的有兩個。


    一,通過和隨國頻繁的貿易往來,用秦國的錢,和特殊貨物,來吸納隨國的糧食等戰略資源。


    二,讓秦國和隨國保持密切的貿易往來,讓隨國內部的商人,被利益綁定,從而對隨國的決策層施加影響。


    在隨國這個商業發達的國家,商人是可以影響到隨國決策層的。


    當然,秦國不指望隨國的商人可以讓隨國放棄和秦國為敵,或者徹底停止幫助楚國。


    畢竟,對抗秦國和幫助楚國 可以說是隨國的國策。


    但是,哪怕這些隨國商人因為和秦國的貿易,讓隨國對楚國的幫助減少一點,或者時間延遲一些,對於秦國來說 就足夠了。


    轉眼間,秦楚對峙的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


    而隨著時間進入八月,秦楚兩軍之前的沉默被打破了。


    秦軍騎兵突然大規模出動,開始瘋狂滲透楚軍戰線。


    對於秦軍的行動,楚軍立刻做出了反應。


    但是,楚軍在騎兵數量上的不足,以及騎兵戰力上的弱勢,讓楚軍騎兵,無法阻攔秦軍騎兵的滲透。


    但是,楚國很快發現,秦軍騎兵的目標有一些奇怪。


    突破楚軍騎兵封鎖的秦國騎兵,既沒有攻擊楚軍戰線,也沒有襲擊楚軍的補給線,而是是開始大規模襲擊楚軍開墾的耕地。


    楚軍耕地裏的粟米,大約是四月份的時候播種的,按照粟米的成熟時間計算,八月份,剛剛好是粟米成熟的時間。


    而秦軍不惜出動數萬騎兵,發動對楚軍戰線的全麵進攻,目的便是為了摧毀楚軍四個月前,辛辛苦苦播種的粟米。


    秦軍數萬突破楚軍封鎖的騎兵部隊,將機動性發揮到極致,不停的將即將成熟的粟米點燃。


    楚軍之前辛苦播種的粟米,幾乎被秦軍焚燒殆盡,幾十萬畝粟米,留存下來的不過幾萬畝而已。


    而完成襲擊的秦軍騎兵,則迅速返迴了己方戰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