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覺沮授的意見非常好,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官渡之戰的結果,我們知道,袁紹在官渡之戰打輸了,所以,我們就認為,袁紹已經做出的選擇就是錯誤的,而袁紹沒有選擇的建議就是對的。


    就好像,長平之戰如果趙國不要長平,是不是就不會損失四十多萬大軍了?


    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我們認為沮授的建議是對的,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裏,總會想通過改變一些細微事件,來改變一些著名事件的結果。


    在閱讀的時候,總喜歡看一些標題為,袁紹在官渡之戰做錯了什麽,袁紹在官渡之戰有沒有贏的可能,做對哪幾步袁紹可以贏下官渡之戰什麽的。


    但是,實際上,袁紹不管是按照沮授的建議,分兵進攻官渡,還是直接率領大軍全軍壓上官渡,對於袁紹來說,其實都不是錯誤的選擇。


    因為,在官渡之戰當中,袁紹是優勢方,他的選擇永遠多過曹操,就好像,在和曹操開戰前,袁紹便召開過一次會議 討論應該如何解決曹操。


    當時,沮授的建議是,他們剛剛結束和公孫瓚的戰爭,此時軍隊疲憊,百姓負擔太大,我們應該休養生息啦,最好別跟曹操打,而是先進屯黎陽,逐漸經營河南之地,作舟船,修器械,然後派咱們的精騎滿世界的掃蕩曹操的邊郡,讓他們沒法安心生產,咱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三年之內,大事必定!


    而郭圖,審配則說:“以明公之神武,以河北的強大,討伐曹操那簡直就是輕鬆加愉快,根本沒必要整那些亂七八糟的,曹操這幾年年年打仗,地盤經驗的也不好,虛弱的很,現在不打曹操,後麵就難以拿下他了。


    這兩個不同的戰略,對於袁紹來說,他選哪個其實都可以 因為對於曹操來說,不管是袁紹休養生息,然後用騎兵騷擾自己,還是袁紹直接大軍壓境 對於曹操來說,都是要命的事情。


    而對於袁紹來說,這兩張戰略,其實無非是用時長短而已。


    現在看,沮授的建議好,但是 如果在袁紹看來,卻未必。


    袁紹在當時的實力確實強,可曹操正在奮起直追,尤其是,曹操手上有漢獻帝的存在,可以說,曹操可以在三年時間,完成吞並三州的壯舉 和曹操擁有漢獻帝脫不開關係。


    曹操三年時間發展的突飛猛進,誰知道再給曹操三年,曹操會不會變得更強大?


    而現在,曹操弱於袁紹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可三年後誰又知道會發生什麽?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袁紹在官渡之戰的任何一個選擇,對於曹操來說,都是可以決定他生死的存在。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再迴過頭來看,沮授的建議是否還有他的合理性?


    沮授提議分兵進攻官渡,但是,我們先來看看官渡和曹操的情況。


    曹操選擇在官渡和袁紹決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臨時拍板決定的。


    所以,在袁紹叫囂著要南下攻伐曹操的時候,曹操其實已經開始在官渡為和袁紹的決戰進行準備。


    官渡周邊地形確實是平原為主,但是,曹操早就調動了大量人力,在官渡鑄城。


    此時的官渡,已經是壕溝,城牆遍地,形成了強大的防禦體係。


    而曹操用來和袁紹進行交戰的軍隊數量,大約是四萬人。


    袁紹方兵力確實比曹操多,拿出一小部分軍隊進攻官渡,確實可以保證大軍不受損失 ,而且,進攻軍隊的後勤補給壓力也小。


    但是,麵對有四萬曹軍精銳守衛的官渡,袁紹應該分多少兵去攻打呢?


    少於四萬的話,根本不用考慮,袁紹此次調動的軍隊雖然也是麾下的精兵強將,但是,曹操的也不差,也就是說 比拚單兵素質,袁紹軍和曹操軍沒有太大的差別。


    那麽,你分兵去進攻,人數少於四萬,根本不可能辦到攻下官渡的這種可能。


    甚至,在兵力少於曹操的情況下,還會被曹操擊敗。


    畢竟,袁紹非常清楚,曹操和他都屬於同一水平的人,倆人都知道對方有多可怕,說白了,對付曹操這樣的敵人,非得袁紹親自出馬才可以。


    此時的袁紹和曹操的關係,就好像之前曹操和劉備的關係一樣,袁紹強於曹操,可是,袁紹手下的人無法拿的下曹操,隻有袁紹親自出馬,才有把握拿下曹操。


    袁紹此次動員了十一萬軍隊和曹操對戰,如果一次性少了三四萬,哪怕是袁紹也得心疼。


    另外,人數少於曹操的情況下,袁紹派少量軍隊去,不但無法完成攻下官渡的戰略目標,甚至還是給曹操增加實力。


    畢竟,兵力少於曹操的情況下,袁紹軍打不過投降曹操,到時候,曹操的實力還會增加。


    所以說,按照沮授的意思,想要攻下官渡,派出去的袁紹軍在兵力上一定要多過曹操軍。


    而且,不是多一星半點,是起碼要數倍於曹操軍才可以。


    不然的話,麵對深溝高牆,守軍充足的官渡,你拿什麽去攻?拿頭嗎?


    而袁紹軍滿打滿算其兵力數量不過是曹操的三倍而已。


    麵對攻城戰,孫子兵法有雲,十則攻之。


    沒有十倍的兵力最好不要打攻城戰。


    所以,哪怕隨著時代進步,攻城手段越來越強,袁紹想要靠強攻拿下官渡,沒有五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


    所以,想要完成拿下官渡的戰略目標,袁紹派往官渡的軍隊一定不能少。


    可如果,袁紹把大多數軍隊都派往官渡,那麽,沮授的意見還有意義嗎?


    沮授的意見是用少量兵力打官渡,大軍在延津。


    可問題是,人少了官渡打不下,人多了袁紹還在延津幹什麽?


    而且,袁紹麾下有人可以統帥十幾萬人嗎?


    沒有,就算有這樣的人才,袁紹也不可能讓他統兵。


    要知道,袁紹是汝南人,而袁紹如今的軍隊,物資,都是河北地區提供的。


    袁紹現在是打江山階段,這時候袁紹不親臨一線,如何積攢威望?


    如果袁紹不親臨一線,萬一麾下大將打贏了曹操,那麽,麾下大將豈不是功高震主了?


    所以,沮授的建議看起來很好,但是,對於袁紹來說,根本就不能采納。


    這才是袁紹不理會沮授的原因。


    當然,袁紹不願意聽沮授的意見,除了沮授這個意見不切實際以外,還有沮授個人的一些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