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魏國割地,缺錢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參見秦皇,我魏國為了此次和談,願意拿出足夠的誠意。”
“陛下請看,從這裏到這裏的十五城,我魏國都擁有割讓國秦國。”
“此十五城,一共有戶口六萬七千三百多戶,民,三十六萬九千六百多人,地,三百七十五萬三千多畝。”
“隻求陛下可以看在我魏國如此心城的份上,停止攻伐我魏國。”
“魏國為表誠意,願意先奉上三分之一的戶籍田地文書。”
“等大秦和我魏國休戰言和以後,我魏國再獻上剩餘的戶籍田地文書。”
對於魏國使者提出的條件,李言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這次魏國可以說是拿出了血本了,十五城,三十多萬人口,幾乎占到了魏國十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數量了。
雖然說,秦國大軍在魏國境內,占據的魏國土地超過了十分之一,但是,其中真正被秦軍有效控製起來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目前,秦國明麵上在魏國占據了超過三十城,但是,除去幾座秦軍補給線上的重要城池以外,另外大多數的城池,其實並沒有處於秦軍的控製當中。
秦軍隻是切斷了它們和魏國主體部分的聯係,那些魏國城池當中,主政的依然是魏國官員,漂移的旗幟依然是魏國的旗幟。
秦國僅僅隻是在名義上占據了這些城池而已。
實際上,這些城池在秦國派遣軍隊入駐之前,都不能算是秦國控製的。
所以,實際上,秦軍控製的魏國城池隻有六座。
另外二十多座城池,都還沒有完全納入秦軍的控製當中。
而現在,魏國擁有割讓十五城,則表示,秦軍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九座城池。
所以,看起來秦國吃虧了,可實際上,秦國並沒有吃虧。
當然,以秦國現有的能力,強占自然是可以的。
這些已經和魏國主要地區切斷聯係的城池,是無法擋住秦國大軍的。
但是,秦國強攻這些城池的話,哪怕可以將這些城池納入秦軍的控製當中,秦國也需要為後續占領,付出巨大的代價。
因為,魏國割讓的城池,魏國會把戶籍田地文書全數交給秦國。
這可和秦國強占魏國城池有很大的差別。
秦國強占魏國城池,魏國自然不可能把這些被秦國占領的魏國城池,所屬的戶籍田地文書交給秦國。
那麽,秦國在占領這些魏國城池以後,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把這些魏國城池利用起來。
因為,沒有戶籍田地文書,你根本沒辦法在這些新占地區征稅,征糧,征兵。
反而還需要先進行戶籍,人口,土地統計以後,才可以進行征稅,征糧,征兵。
而三十多座城池,涉及的人口起碼在五十萬以上,土地同樣更多。
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統計完畢。
所以,魏國如果不主動割地,那麽,秦國雖然可以占領更多魏國的土地,人口,但是,占領那麽多的人口,土地,秦國同樣需要付出極大的占領代價。
但是,魏國主動割地則不一樣,首先,秦國可以不用再打仗,不用再,不用再耗費糧食物資,便可以拿到十五座城。
這其中節省的糧食,物資和錢財是巨大的。
畢竟,維持二十萬秦軍深入魏國境內作戰,每一天都是在燒錢。
其次,秦國可以得到十五城的戶籍田地文書,如此,秦國今年拿到魏國十五城,這十五座城,在明年便可以為秦國提供糧食,賦稅,兵員。
這其中產生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
而秦國雖然打贏了和四國的大戰,可是,秦國國庫也消耗嚴重。
雖然說還沒有到耗子見了都要捐款的地步,但是,也是快見底了。
畢竟,為了應付聯軍的進攻,秦國動員的軍隊超過了七十萬。
所以,對於魏國割地十五城的條件,停戰,對於秦國來說,並不算無法接受的。
“朕同意和魏國停戰,為表示我大秦的誠意,朕會命令魏境的秦軍,後退三舍九十裏。”
“多謝大秦皇帝陛下!”
“來人,好好招待魏使!”
“喏!”
魏國使者一離開。
李言的臉色便垮了下來。
看著眼前的文書,李言感到十分煩惱。
盡管秦國粉碎了四國聯合的進攻,並且從魏國身上撕下來一大塊肉。
但是,此時的秦國狀況並不算好。
由於之前規模巨大的戰事,秦國的國庫消耗嚴重。
哪怕秦國二十年沒有大的戰事,也扛不住如此大規模的戰事。
畢竟,這次涉及的軍隊數量實在太多了。
而且,此次秦國大勝,作為二十年沒有大戰的秦軍,此番勝利,不好好獎勵一番怎麽可以?
所以,戰爭的消耗,戰後的獎勵,都要花錢。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李言和秦國麵臨一個問題——沒錢了。
國庫消耗嚴重,糧食,布匹什麽的,倒是還有不少,可是錢卻沒有多少了。
李言都開始擔心,下一次大秦官員的俸祿應該怎麽辦?
秦國官員的俸祿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直接給錢。
二,給實物。
對於秦國官員來說,自己的俸祿,除了錢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實物。
一般來說,發放給官員作為俸祿的實物有很多,常見的一般是糧食,官員每個月都可以按照官職高低,領取一定量的糧食。
第二樣是布匹,絲綢這樣紡織物。
秦國官員是半年一領。
第三樣則是食鹽。
由於秦國的鹽是國家專賣,所以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員,想吃鹽,隻能到指定的地方去買。
而官員擁有國家直接發放食鹽的待遇。
此外,還有煤炭這樣的東西。
雖然說,大秦官員俸祿的一半以上是實物,可是,錢依然是大秦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樣,則是賞賜。
賞賜一般分兩種,一種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
這種賞賜更像是現代公司的年終獎。
一般來說,各種各樣的都有,糧食,土地,食鹽,金銀珠寶,絲綢等等。
二,皇帝特別賞賜的。
這三樣構成了秦國官員俸祿的主要來源。
當然,這是官方俸祿,官員一般還會有一些灰色收入。
可李言不可能不給手下官員發俸祿啊!
“陛下請看,從這裏到這裏的十五城,我魏國都擁有割讓國秦國。”
“此十五城,一共有戶口六萬七千三百多戶,民,三十六萬九千六百多人,地,三百七十五萬三千多畝。”
“隻求陛下可以看在我魏國如此心城的份上,停止攻伐我魏國。”
“魏國為表誠意,願意先奉上三分之一的戶籍田地文書。”
“等大秦和我魏國休戰言和以後,我魏國再獻上剩餘的戶籍田地文書。”
對於魏國使者提出的條件,李言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這次魏國可以說是拿出了血本了,十五城,三十多萬人口,幾乎占到了魏國十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數量了。
雖然說,秦國大軍在魏國境內,占據的魏國土地超過了十分之一,但是,其中真正被秦軍有效控製起來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目前,秦國明麵上在魏國占據了超過三十城,但是,除去幾座秦軍補給線上的重要城池以外,另外大多數的城池,其實並沒有處於秦軍的控製當中。
秦軍隻是切斷了它們和魏國主體部分的聯係,那些魏國城池當中,主政的依然是魏國官員,漂移的旗幟依然是魏國的旗幟。
秦國僅僅隻是在名義上占據了這些城池而已。
實際上,這些城池在秦國派遣軍隊入駐之前,都不能算是秦國控製的。
所以,實際上,秦軍控製的魏國城池隻有六座。
另外二十多座城池,都還沒有完全納入秦軍的控製當中。
而現在,魏國擁有割讓十五城,則表示,秦軍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九座城池。
所以,看起來秦國吃虧了,可實際上,秦國並沒有吃虧。
當然,以秦國現有的能力,強占自然是可以的。
這些已經和魏國主要地區切斷聯係的城池,是無法擋住秦國大軍的。
但是,秦國強攻這些城池的話,哪怕可以將這些城池納入秦軍的控製當中,秦國也需要為後續占領,付出巨大的代價。
因為,魏國割讓的城池,魏國會把戶籍田地文書全數交給秦國。
這可和秦國強占魏國城池有很大的差別。
秦國強占魏國城池,魏國自然不可能把這些被秦國占領的魏國城池,所屬的戶籍田地文書交給秦國。
那麽,秦國在占領這些魏國城池以後,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把這些魏國城池利用起來。
因為,沒有戶籍田地文書,你根本沒辦法在這些新占地區征稅,征糧,征兵。
反而還需要先進行戶籍,人口,土地統計以後,才可以進行征稅,征糧,征兵。
而三十多座城池,涉及的人口起碼在五十萬以上,土地同樣更多。
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統計完畢。
所以,魏國如果不主動割地,那麽,秦國雖然可以占領更多魏國的土地,人口,但是,占領那麽多的人口,土地,秦國同樣需要付出極大的占領代價。
但是,魏國主動割地則不一樣,首先,秦國可以不用再打仗,不用再,不用再耗費糧食物資,便可以拿到十五座城。
這其中節省的糧食,物資和錢財是巨大的。
畢竟,維持二十萬秦軍深入魏國境內作戰,每一天都是在燒錢。
其次,秦國可以得到十五城的戶籍田地文書,如此,秦國今年拿到魏國十五城,這十五座城,在明年便可以為秦國提供糧食,賦稅,兵員。
這其中產生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
而秦國雖然打贏了和四國的大戰,可是,秦國國庫也消耗嚴重。
雖然說還沒有到耗子見了都要捐款的地步,但是,也是快見底了。
畢竟,為了應付聯軍的進攻,秦國動員的軍隊超過了七十萬。
所以,對於魏國割地十五城的條件,停戰,對於秦國來說,並不算無法接受的。
“朕同意和魏國停戰,為表示我大秦的誠意,朕會命令魏境的秦軍,後退三舍九十裏。”
“多謝大秦皇帝陛下!”
“來人,好好招待魏使!”
“喏!”
魏國使者一離開。
李言的臉色便垮了下來。
看著眼前的文書,李言感到十分煩惱。
盡管秦國粉碎了四國聯合的進攻,並且從魏國身上撕下來一大塊肉。
但是,此時的秦國狀況並不算好。
由於之前規模巨大的戰事,秦國的國庫消耗嚴重。
哪怕秦國二十年沒有大的戰事,也扛不住如此大規模的戰事。
畢竟,這次涉及的軍隊數量實在太多了。
而且,此次秦國大勝,作為二十年沒有大戰的秦軍,此番勝利,不好好獎勵一番怎麽可以?
所以,戰爭的消耗,戰後的獎勵,都要花錢。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李言和秦國麵臨一個問題——沒錢了。
國庫消耗嚴重,糧食,布匹什麽的,倒是還有不少,可是錢卻沒有多少了。
李言都開始擔心,下一次大秦官員的俸祿應該怎麽辦?
秦國官員的俸祿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直接給錢。
二,給實物。
對於秦國官員來說,自己的俸祿,除了錢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實物。
一般來說,發放給官員作為俸祿的實物有很多,常見的一般是糧食,官員每個月都可以按照官職高低,領取一定量的糧食。
第二樣是布匹,絲綢這樣紡織物。
秦國官員是半年一領。
第三樣則是食鹽。
由於秦國的鹽是國家專賣,所以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員,想吃鹽,隻能到指定的地方去買。
而官員擁有國家直接發放食鹽的待遇。
此外,還有煤炭這樣的東西。
雖然說,大秦官員俸祿的一半以上是實物,可是,錢依然是大秦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樣,則是賞賜。
賞賜一般分兩種,一種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
這種賞賜更像是現代公司的年終獎。
一般來說,各種各樣的都有,糧食,土地,食鹽,金銀珠寶,絲綢等等。
二,皇帝特別賞賜的。
這三樣構成了秦國官員俸祿的主要來源。
當然,這是官方俸祿,官員一般還會有一些灰色收入。
可李言不可能不給手下官員發俸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