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唐軍當中,弩的裝備數量無法和弓相比,但是,唐軍當中的弩 卻是威力十足的強弩。


    唐軍一般使用四種弩,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單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240米)。


    其中,擘張弩大多是騎兵專用的,弩箭威力、準確和射程都在弓箭之上。


    要成為熟練的弩手需要專門的訓練。


    由於唐軍使用的弩威力十足,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士兵很難熟練使用,所以,要進行專門訓練。


    而鄭國的射弩軍,盡管全員裝備了弩,但是,鄭國大量裝備弩的原因是因為鄭國的對外戰爭以防禦為主。


    所以,鄭國軍隊當中的弩,有兩種,一種的拉力達到六石的強弩。(鄭國一石相當於六十磅)


    這種弩屬於強弩,射程遠威力大,而且在使用的時候 需要使用專門的工具協助士兵上弦。


    這種工具叫做上弦器,射手自腰部以繩鉤弦張弓,可以通過借助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拉開大磅數的弩。


    還有一種拉力為兩石的弩,這種弩拉力小,射程少,威力也不算特別大,但是好處則是,比六石弩上弦更輕鬆,而且速度也更快一些。


    在鄭國射弩軍當中,六石強弩那是專門給常備軍使用裝備的,而兩石弩,則是給臨時征召的士兵使用的。


    而此次奇襲中陽城的三萬鄭國射弩軍當中,裝備六石弩的並沒有多少。


    因為六石弩不但上弦更困難,而且重量也更大。


    此次奇襲,聯軍可以說完全放棄了後勤補給,所以,為了延長作戰能力,聯軍使用的大多為兩石弩,而節省下來的重量,則用來攜帶更多的弩箭。


    所以,鄭軍射弩軍雖然人數也不少,可是,兩石弩的殺傷力不是很理想。


    本來嘛,用兩石弩射殺臨時征召的秦軍是足夠了,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一支唐軍。


    唐軍的軍陣基本上是步兵在前,騎兵在兩翼,預備部隊和後勤人員在最後麵。


    而在前麵的唐軍步兵,基本都是身披重甲的重甲步兵。


    加上唐軍步兵普遍喜歡使用一種五邊形的大盾牌。


    所以,鄭國射弩軍的兩石弩很難在較遠距離上對唐軍產生殺傷。


    所以,雙方弓弩互相射擊的結果,都沒有造成多少殺傷。


    對於兩軍來說,他們都是擁有甲胄的正規軍,尤其是,聯軍第一波投入作戰的還是隨國精銳,重甲步兵。


    對於擁有出色防禦能力的軍隊來說,弓弩的殺傷並不能起到機動性作用。


    正在決定雙方勝負的,依然是近身肉搏。


    很快,聯軍方麵便和唐軍展開了交戰。


    隨國重甲步兵和唐軍重甲步兵開始互相攻擊。


    兩方的主武器,都是長槍。


    李言看著聯軍和唐軍在城外交戰。


    “陛下,我不明白,我們既然擁有超過三萬人,為什麽不固守中陽城,之前我們隻有一萬,守起來有困難,可如今有足足三萬多人,其中後出現的兩萬餘,依臣所箭,絲毫不比尉衛軍差。”


    “有如此戰力,聯軍就算有六七萬人,中陽城城牆有缺,想要守住中陽城根本不是問題。”


    “陛下何必讓我軍出城作戰,還告知聯軍,陛下就在城內呢?”


    曹廉雙方好奇,明明已經有足夠的軍隊了,李言為什麽還要主動出城,還故意把黑底金龍王旗亮出來,告訴聯軍李言在中陽城,刺激城外的聯軍。


    “曹廉,我問你,你知道從中陽城到振遠隘口的八百裏之地,有多少縣城,有多少戶口,有多少百姓,有多少耕地嗎?”


    對於李言的這個問題,曹廉自然不知道,他隻是李言的護衛隊隊長,又不是官員,自然不清楚,從中陽城到振遠隘口到底有多少秦國百姓這些了。


    “中陽城以北八百裏,有大小二十一縣,大縣十一個,小縣十個(秦五萬戶以上的為大縣,五萬戶以下的為小縣)戶口一百二十八萬六千餘,百姓,六百八十九萬三千餘,耕地,一萬萬六千八百九十五萬餘畝。”


    “但是,整個中陽城以北八百裏,隻有不到三萬軍隊,還分散在二十一個縣裏。”


    “一旦聯軍發現無法攻下中陽城,必然北返,我秦軍大軍迴援根本來不及。”


    “聯軍如果將目標放在沿途諸縣,以沿途諸縣擁有的兵力和防禦能力,根本不足抵擋。”


    李言之所以要讓大軍出城和聯軍奇襲部隊野戰,還主動暴露自己在中陽城的目的,便是把聯軍的奇襲部隊死死的拖在中陽城。


    在增加兩萬多唐軍的情況下,中陽城肯定守得住。


    可聯軍在拿不下中陽城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把目標放在中陽以北的各個縣。


    六七萬聯軍,對於沿途平均兵力不過一千出頭的各個縣來說,根本無法抵禦。


    六七萬聯軍,如果放開手腳,在秦國腹地燒殺劫掠,造成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而中陽城以北的區域,可以算是秦國重要的產糧區和人口大區了。


    一旦遭到嚴重破壞,對於秦國來說,也是傷筋動骨的。


    以往,依靠汜水關的存在,秦國吃敗仗的次數不少,可隻要秦國守住汜水關,那麽,其他國家的軍隊便無法進入秦國境內。


    如此,秦國就算是打了敗仗,可損失的僅僅隻是軍隊,秦國百姓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這相當於秦國的戰爭潛力依然還在,隻要人口沒有大的損失,之前損失的軍隊,物資,便可以重新恢複過來。


    而在秦國人口沒有大的損失情況下,隻要讓秦國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秦國軍隊依然可以再次東出汜水關,去進攻其他國家。


    而其他國家則無法像秦國一樣。


    像鄭國,沒有汜水關這樣的關卡,一旦打了敗仗,就要丟城失地,損失人口。


    損失的不單單是軍隊,還有大量人口。


    這相當於直接削弱了鄭國的國力。


    可如今,六七萬聯軍在秦國境內,李言必須要控製住這些聯軍軍隊。


    如果讓他們肆意破壞,那麽,對秦國造成的損失,可能比損失幾十萬軍隊還要大的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