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議和(1)
大明末年:我的快樂奮鬥史 作者:光陰的讚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15年2月下旬,京城
2月21日上午,很多官員、勳貴和老百姓在京城城牆上看到了大明官軍對戰建虜大軍的一幕;
他們的反應如同當天在城牆上的內閣成員一樣,剛開始是希望,接著是興奮,然後是擔心,再是沮喪,最後是害怕。
事後,大明官軍再次戰敗的消息幾乎傳遍了京城每個角落,很多官員、勳貴、富人害怕得不得了。他們真的擔心大明再也沒有實力讓建虜撤兵,他們祈禱建虜早日撤離京城和大明。
這幾日,陳新甲心事重重,他最後決定還是按照崇禎皇帝的想法去做。
在宮內太監上門再次催促下,陳新甲找了一個他從遼東提拔到京城兵部的官員,這個官員是他的絕對親信。
陳新甲拿出1000兩銀子獎勵了這個親信,並交代了很多事情,讓這個官員去建虜那邊,商談“議和”,但絕不可泄露消息。如果泄露消息出去,那絕對是死罪。
去建虜那邊肯定有危險,因為建虜不好惹,而且這次馳援京城行動又殺了不少建虜,這名官員有些害怕。但因為是親信,又拿了1000兩銀票,這名官員不得不按陳新甲的要求做;
他傍晚從“東便門”出發,被兩個大內侍衛偷偷送出了京城。
經過一番波折,晚上很晚終於被帶到了“多爾袞”麵前。
此時的“多爾袞”正怒氣衝衝,因為他的大軍被大明官軍偷襲了,一共死了一萬多人,其中騎兵死了九百餘騎。
後來,他的5000多騎去追擊逃跑的幾千騎大明官軍,又被偷襲了一把,死了400多騎。
再後來,阿濟格的騎兵恰好聞訊趕到,兩邊合在一起,一共1萬2千騎不到,一起去尋找大明騎兵,但找了一天,也沒有找到他們的去向。
建虜騎兵迴到京城後,得知消息的“多爾袞”大發雷霆,他發誓等豪格的大軍到來後,一定要攻破京城。
今日晚上,聽到有大明朝廷使者要求拜見他,“多爾袞”本來想砍掉這名使者的頭,可是後來又一想,決定聽一聽明朝廷的想法。
得知對方主動提出議和,要求後金大軍撤離大明後,“多爾袞”心中一喜;
他可不管明朝廷是真議和還是什麽“陰謀詭計”,撤軍是不可能的,但是訛詐一筆銀兩那是很符合他的想法。
隻要把銀兩搞到了手,撤離不撤離不是他說了算嗎?
於是,“多爾袞”對大明使者說道,讓大明朝廷拿出200萬兩銀子他才撤軍。
可明朝廷使者明確拒絕了這個要求,認為“多爾袞”開價太高!
“多爾袞”本著訛詐的心態,讓大明使者提出條件。最後,大明使者開出了100萬兩銀子的“賞賜”要求。
“多爾袞”聽後,哈哈大笑起來,想不到崇禎皇帝這麽愛麵子,還“賞賜”呢。因為是訛詐,所以“多爾袞”很爽快地答應了要求。
大明使者要求“多爾袞”寫出文書,以便於向朝廷交代。
多爾袞讓人寫了一紙文書,並蓋上自己的印信,遞給了大明使者。文書中承諾:拿到銀兩後,10天內撤離京城。
大明使者連夜趕迴了內城。一路上,他可真是高興啊,這建虜首領也太好說話了吧!
陳新甲看到文書,並詢問了詳細情況後,也認為有問題。
他心道:這會不會有詐呢?如果到時候收了銀兩,又不撤兵,那崇禎皇帝和大臣豈不是要把他“大卸八塊”。
可如今怎麽做才是真的呢?陳新甲還很難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商談,因為這絕對是機密,不能泄露出去。
於是,他隻能在下午時去乾清宮覲見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結果後,麵色矛盾。建虜要求的確銀兩有些多,但是如果把年前魯王那60萬兩、周鉉的20萬兩,還有內庫的銀兩加起來,應該是可以支付的。
但正如陳新甲上奏的話一樣,崇禎也擔心被欺騙。於是,他讓陳新甲再次安排人去和建虜頭領商談,如果建虜退出關外,則可以支付銀兩。
2月27日,朝廷終於收到了山東巡撫王公弼的奏折和周鉉的奏折。
王公弼按照周鉉的請求,故意延緩發出這兩份奏折。
乾清宮裏,從崇禎皇帝到百官,對這兩份奏折內容非常地興奮。因為周鉉上奏道,他要率領不到6000騎去建虜腹地殺建虜,原因是“圍魏救趙”,為京城解圍,也為大明百姓報仇雪恨。
如果僅僅是這個奏折,崇禎皇帝和眾官員肯定不怎麽相信了,可是山東巡撫王公弼的奏折也證實了這件事;
王公弼還特別提到,周鉉是在山東招募一些與建虜有血海深仇的勇士去建虜腹地,此時建虜腹地騎兵很少,周鉉會沿途殺戮,搶劫和搞破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此逼迫京城和大明的建虜迴援,否則要將建虜腹地搞得天翻地覆。
崇禎皇帝看後,心情那是大好!大多數官員也是心情大好!
但此時,有都察院禦史提出異議:既然周鉉有如此想法,為什麽不和前往山東的兵部尚書上報,或者提前上奏給朝廷?非要自己單獨行動?
又有兵部郎中提出異議,既然周鉉可以在山東招募到這麽多騎兵,為什麽不早日招募,然後將這些騎兵加入“馳援京城計劃”中?如果加入進去,“馳援京城計劃”就會完全成功!
於是,兩份奏折反而讓大家充滿了疑問,更是對周鉉心存不滿。
2月21日上午,很多官員、勳貴和老百姓在京城城牆上看到了大明官軍對戰建虜大軍的一幕;
他們的反應如同當天在城牆上的內閣成員一樣,剛開始是希望,接著是興奮,然後是擔心,再是沮喪,最後是害怕。
事後,大明官軍再次戰敗的消息幾乎傳遍了京城每個角落,很多官員、勳貴、富人害怕得不得了。他們真的擔心大明再也沒有實力讓建虜撤兵,他們祈禱建虜早日撤離京城和大明。
這幾日,陳新甲心事重重,他最後決定還是按照崇禎皇帝的想法去做。
在宮內太監上門再次催促下,陳新甲找了一個他從遼東提拔到京城兵部的官員,這個官員是他的絕對親信。
陳新甲拿出1000兩銀子獎勵了這個親信,並交代了很多事情,讓這個官員去建虜那邊,商談“議和”,但絕不可泄露消息。如果泄露消息出去,那絕對是死罪。
去建虜那邊肯定有危險,因為建虜不好惹,而且這次馳援京城行動又殺了不少建虜,這名官員有些害怕。但因為是親信,又拿了1000兩銀票,這名官員不得不按陳新甲的要求做;
他傍晚從“東便門”出發,被兩個大內侍衛偷偷送出了京城。
經過一番波折,晚上很晚終於被帶到了“多爾袞”麵前。
此時的“多爾袞”正怒氣衝衝,因為他的大軍被大明官軍偷襲了,一共死了一萬多人,其中騎兵死了九百餘騎。
後來,他的5000多騎去追擊逃跑的幾千騎大明官軍,又被偷襲了一把,死了400多騎。
再後來,阿濟格的騎兵恰好聞訊趕到,兩邊合在一起,一共1萬2千騎不到,一起去尋找大明騎兵,但找了一天,也沒有找到他們的去向。
建虜騎兵迴到京城後,得知消息的“多爾袞”大發雷霆,他發誓等豪格的大軍到來後,一定要攻破京城。
今日晚上,聽到有大明朝廷使者要求拜見他,“多爾袞”本來想砍掉這名使者的頭,可是後來又一想,決定聽一聽明朝廷的想法。
得知對方主動提出議和,要求後金大軍撤離大明後,“多爾袞”心中一喜;
他可不管明朝廷是真議和還是什麽“陰謀詭計”,撤軍是不可能的,但是訛詐一筆銀兩那是很符合他的想法。
隻要把銀兩搞到了手,撤離不撤離不是他說了算嗎?
於是,“多爾袞”對大明使者說道,讓大明朝廷拿出200萬兩銀子他才撤軍。
可明朝廷使者明確拒絕了這個要求,認為“多爾袞”開價太高!
“多爾袞”本著訛詐的心態,讓大明使者提出條件。最後,大明使者開出了100萬兩銀子的“賞賜”要求。
“多爾袞”聽後,哈哈大笑起來,想不到崇禎皇帝這麽愛麵子,還“賞賜”呢。因為是訛詐,所以“多爾袞”很爽快地答應了要求。
大明使者要求“多爾袞”寫出文書,以便於向朝廷交代。
多爾袞讓人寫了一紙文書,並蓋上自己的印信,遞給了大明使者。文書中承諾:拿到銀兩後,10天內撤離京城。
大明使者連夜趕迴了內城。一路上,他可真是高興啊,這建虜首領也太好說話了吧!
陳新甲看到文書,並詢問了詳細情況後,也認為有問題。
他心道:這會不會有詐呢?如果到時候收了銀兩,又不撤兵,那崇禎皇帝和大臣豈不是要把他“大卸八塊”。
可如今怎麽做才是真的呢?陳新甲還很難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商談,因為這絕對是機密,不能泄露出去。
於是,他隻能在下午時去乾清宮覲見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結果後,麵色矛盾。建虜要求的確銀兩有些多,但是如果把年前魯王那60萬兩、周鉉的20萬兩,還有內庫的銀兩加起來,應該是可以支付的。
但正如陳新甲上奏的話一樣,崇禎也擔心被欺騙。於是,他讓陳新甲再次安排人去和建虜頭領商談,如果建虜退出關外,則可以支付銀兩。
2月27日,朝廷終於收到了山東巡撫王公弼的奏折和周鉉的奏折。
王公弼按照周鉉的請求,故意延緩發出這兩份奏折。
乾清宮裏,從崇禎皇帝到百官,對這兩份奏折內容非常地興奮。因為周鉉上奏道,他要率領不到6000騎去建虜腹地殺建虜,原因是“圍魏救趙”,為京城解圍,也為大明百姓報仇雪恨。
如果僅僅是這個奏折,崇禎皇帝和眾官員肯定不怎麽相信了,可是山東巡撫王公弼的奏折也證實了這件事;
王公弼還特別提到,周鉉是在山東招募一些與建虜有血海深仇的勇士去建虜腹地,此時建虜腹地騎兵很少,周鉉會沿途殺戮,搶劫和搞破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此逼迫京城和大明的建虜迴援,否則要將建虜腹地搞得天翻地覆。
崇禎皇帝看後,心情那是大好!大多數官員也是心情大好!
但此時,有都察院禦史提出異議:既然周鉉有如此想法,為什麽不和前往山東的兵部尚書上報,或者提前上奏給朝廷?非要自己單獨行動?
又有兵部郎中提出異議,既然周鉉可以在山東招募到這麽多騎兵,為什麽不早日招募,然後將這些騎兵加入“馳援京城計劃”中?如果加入進去,“馳援京城計劃”就會完全成功!
於是,兩份奏折反而讓大家充滿了疑問,更是對周鉉心存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