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迴說到這耶律興和鄧遠,孫四等人在營帳裏聽說了泰州俠客援助穿雲山的事,又聽說軍士無心要戰,士氣低落,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耶律興思考著說都:“以現在這個情況來看,真不知道是戰是和才好。”

    鄧遠說道:“再這麽下去,軍士們心無鬥誌,再打下去也毫無意義。”

    耶律興說道:“我等無非是人少,不能與之對戰,不如遣書一封,交由國主發落,你看我們幾個怎麽樣?”

    鄧遠道:“也好,將軍既然是拿不定主意來著的,不妨讓國主替你拿個主意,是戰是和,全由他把握,到那時,兵士須不賴將軍,也好。”

    隨即,耶律興從主座上拿起筆墨,親手寫下書信一封,用條繩結捆紮好,交到隨軍軍士手上,對拿著書信的那人說道:“這裏有書信有一封,你切勿遺失,謹記交給國主手上,事成之後自有重賞。”

    兵士接令已罷,將那封書信塞進懷裏,埋在軍營裏牽了一匹快馬,快馬加鞭順著宮城出發。

    一到了王宮裏,送信的軍士立馬將那封書信交到國主手上,耶律大廖起手看了看這封書信,看罷,歎了口氣道:“現在穿雲山戰事吃緊,孤敵還說要退兵,或是罷兵求和,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國主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殿下一人高聲大叫道:“國主何必跟那幫中原狂徒言和啊,是看不起我軍中無人麽!”

    耶律大廖抬頭看到隻見一位老將軍站在殿下,身穿重鎧,腰係著箭壺,滿臉白發,他拱手對耶律大廖道:“國主,那幫中原狂徒,不過是匹夫而已,老夫一把大刀,勝似當年關王,為何不派老臣前去關前助戰,幫耶律將軍一臂之力?!”

    原來這人姓常,名萬勝,乃是武將出身,在年輕的時候,隨著先主,也就是耶律大廖的父親南征北戰,這才平定了塞外各個不同的部落,立下赫赫戰功,更兼擁有萬夫不當之勇,身材高大,人稱“勇將軍”。

    至於這常萬勝有多厲害呢,這裏也有一段小故事來著,大家喜歡看的話,可以好好閱讀一下,若是不喜歡看,大體可以跳過這一段落,話說這常萬勝原本是北方人氏,隻因他家裏貧困,他的父母就將家遷到了塞外,和胡人一起生活起居,因為他原本就不是胡人,長得自然是不一樣,胡人眼眶凹陷,鼻梁高壯,他則鼻梁比較低,細細看起來,還是和胡人有些不同的,所以不免受到胡人部落的欺負了,有幾個年紀比他稍大的小孩,見他長得身材瘦弱,就像欺負他。

    有一天,常萬勝和幾個胡人小孩獨自在山坡上玩,那幫胡人就將他推倒在地上,不斷揉打他,常萬勝畢竟體格不行,怎麽掙紮,都無濟於事,被那幫胡人小孩當做馬騎,忽然,山中一陣響動,眾人正在懷疑是誰的時候,忽然從山坡上跳出一隻猛虎下來,睜著血盆大口,怪露著眼睛,那幫胡人小孩又怎麽看到過在這般狀況,嚇得要走,沒走幾步,慘了,這通往山路以下的一條獨木橋,因為漲潮被大水衝走了,留下了七八丈長的距離沒辦法通過,這河水又深,倒使得這幫胡人小孩左右為難,退也不成,走也不是,怎麽辦都毫無辦法。

    那頭猛虎管你走不走,治好自己肚子要緊,吐著爪牙衝出去要將這幫小孩生吞活剝,倒在一旁的常萬勝被落在後麵,眼看就要命喪虎口了,忽然朝著草叢摸出一塊大石,他心想這下都要死了,不如與這頭猛虎拚個你死我活,好歹死之前威風一把,也不枉死來著。

    這一番掄打下去,隻見雙眼全是染紅的血珠,那頭猛虎被一下子打中額頭,猝不及防,強忍著痛,掙紮著跑到山澗去了,常萬勝見那頭猛虎被打跑了,被他揍的一頭是血,這才從地上站起來,這下子可讓原先欺負他的人立馬變得由衷敬佩,從此以後,部落之後沒人敢欺負他。

    常萬勝這廝打退老虎的事,被部落首領的兒子耶律氏知道了,耶律氏多少喜歡這種勇武之人,更和他結為生死之交,發誓富貴同享,有難同當,之後,耶律氏統一了塞外部落,他兒子,就是現在耶律國主,更加對常萬勝欽佩,待他像自己的上賓一樣,允許他帶劍上殿,更能參與朝事這麽重要。

    當下耶律大廖聽完常萬勝老將軍說的話,眉頭更加不展,對常萬勝說道:“老將軍一把年紀了,現在若是貿然去救孤弟,我不是心疼我手下的將士啊,若是老將軍有什麽不測,必然使朝廷失一支柱,如此,我該如何向先主交代?”

    常萬勝拍著胸脯說道:“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老臣為先主,國主伺奉多年,願一腔熱血,為國主效力。”

    耶律大廖說道:“正是這樣,我才不能不關心老將軍,老將軍為我和先主披荊斬棘 ,這才建立了一番功業,還不曾安享晚年,這又要老將軍為國事操勞,孤實在過意不去。”

    常萬勝說道:“臣寧死也要死在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耶律大廖猶豫不決之時,宮殿忽然走來一人,對耶律大廖畢恭畢敬說道:“國主,我等都是你的臣工,國主為何和老將軍商量此事,獨不和我等商量?”

    耶律大廖再看這人的時候,隻見這人長得身材高大,麵如土珠,留著一根辮子在腦後,此人也是有名,叫做耶律包樹,乃是耶律部落的遠親,原本在塞外的部落生活,耶律氏統一了其部落之後,又將姓氏改成了耶律,這個部落自從依附耶律氏之後,就變成了耶律氏的皇親國戚,耶律包樹為人多謀,在軍中擔任參將一職,僅次於常萬勝,現在他率領滿軍將校上殿,是因為聽聞穿雲山戰事不利的消息,才過來勸耶律大廖。

    耶律大廖一看到是自己的親信包樹來了,論資排輩,耶律大廖須稱唿他為國叔,立馬說道:“國叔,你既然來了,平時多曾聽聞你多言善辯,還能出謀劃策,現在穿雲山的事,想必你們都已經知道了,如此一來,該這麽才好?”

    老將軍常萬勝還是堅持己見,一心想要親赴沙場廝殺,耶律大廖卻舍不得,兩人正在爭論的時候,身為國叔的耶律包樹心生一計,說道:“國主勿憂,殺雞何用牛刀,臣保舉兩人,足可以破敵,奪下關隘。”

    “願聞其詳,這兩人是誰?”

    包樹說道:“是臣帳下的兩名副將,一名叫做奪金魁嚴祿,擅使刺錘,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個叫做闖雲虎何才,此人也是厲害,弓馬嫻熟,更會用一把六尺重刀,此兩人一去,必然將這幫中原之徒斬盡殺絕。”

    耶律大廖大喜,連忙叫嚴祿,何才兩人進宮相見,兩位將軍見到國主親傳,不敢耽擱,都進了宮裏相見,坐在大殿上的耶律大廖看著兩人,笑著說道:“哈哈,你看,有此兩員虎將,何愁中原軍不敗!”

    於是問殿下的嚴祿,何才兩人說道:“兩位將軍可敢去穿雲關前,替孤殺敵奪關?”

    嚴祿說道:“臣雖不才,願為國主效以死命。”

    何才也說道:“臣也不才,甘願為國主破陣殺敵,建立功勳。”

    “好!”

    耶律大廖興高采烈,起身對著殿下親官說道:“好,兩位將軍十分神武,我等要為兩位將軍把酒送行。”

    常萬勝還是不服,說道:“且慢,這兩位將軍的武藝如何,我等都還沒有見過,僅聽包樹大人說這段話,又如何能夠知道兩位將軍的實力?”

    兩位將軍一聽這話,不敢得罪老將軍常萬勝,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耶律包樹對眾人說道 :“既然老將軍不信,大家可移步到宮門之前的演武場,看看這兩位將軍的武藝,再試他的弓馬,若是老將軍不滿意的時候,我等無話可說,任由老將軍上陣殺敵。”

    常萬勝這才答應下來,帶著眾人走出了宮殿,和那幫大臣暫時移步走到宮殿之外,走到外邊的演武場外,兩位武將張弓開射,全由那幫大臣負責監督,隻見這兩員猛將一箭一個,全都射中演武場上的靶子,那幫看熱鬧的大臣們無不喝彩。

    常萬勝道:“這有什麽了不起,且看我的!”

    遂張弓取箭,也朝著箭靶的方向一射,射將過去,大家一看,哎呀,這箭一下子將兩位將軍所射的箭頭齊刷刷地劃開兩半,眾人無不稱讚老將軍的神箭功夫。

    包樹大人則勸常萬勝道:“老將軍神勇,我等有目共睹,但是國主愛才,況且老將軍威風,不下當年,我等讓他們兩人先去,是為了保全將軍,如果戰事再次不利,才由老將軍出馬。”

    常萬勝這才同意讓兩位稍微年紀輕點的將軍出馬,前去穿雲關助戰耶律興。

    當下,臨走出發時,耶律大廖兩人各派;額一千人馬給他們兩人,一共是兩千兵馬,又賞賜兩位將軍美酒,財物,還有漆金軍旗,以保此仗勝利,正所謂:、

    迎敵破陣雙虎將,先師下山又一功,究竟這戰事如何,我等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烈火如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把酒祝東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把酒祝東風並收藏烈火如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