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師,成功了嗎?”


    朱標小跑過來,相當興奮的問道。


    蘇璟點點頭道:“沒錯,成功了。”


    這高碳鋼的強度,比起正常的鑄鐵,強上了太多。


    朱標從蘇璟的手裏拿過鋼管,剛才的爆炸他是看的很清楚的。


    之前的火銃試射,幾乎等同於炸膛了。


    但現在這根鋼管,竟然沒什麽變化,明明厚度差不多。


    “蘇師,您是怎麽做到的?”


    朱標好奇的問道。


    蘇璟拿起一把黑色的石墨黏土道:“很簡單,就是這個了。”


    “墨泥?”


    朱標疑惑,雖然此前他就知道蘇璟尋找石墨礦是為了煉出更高強度的鐵來,但具體是什麽原理,他還是不清楚。


    蘇璟笑著說道:“沒錯,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煉鐵的過程中,加入碳,可以增加其強度。”


    “不過具體的比例,為師還得再仔細試驗。”


    蘇璟並沒有止步於此,雖然剛才的爆炸實驗很成功,但鋼管還是有問題的。


    高碳鋼強度高,不過耐震性就稍差了。


    而火器在使用過程中,爆炸就會產生劇烈的震動。


    所以,這僅僅隻是開始。


    “學生明白了,那蘇師還要在萊州府呆上一段日子了。”


    朱標說道。


    蘇璟點點頭道:“沒錯,看這情況,今年的年關,大概是趕不迴去了。”


    大雪已經開始下了起來,溫度也不斷的降低。


    這時候趕路迴去,勉強可行,再過幾天,怕是馬都走不動道了。


    所以蘇璟的打算是,幹脆在這萊州府過冬。


    等明年開春,天氣轉暖了,再迴去。


    反正迴了溧水縣,也是一個過年,沒必要冒險。


    上輩子蘇璟還是在山東過過冬的,老冷了。


    這要是趕個馬車提溜的迴去,怕是會凍死在半道上。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大不了明年再迴。


    朱標稍稍沉默,蘇璟看了一眼朱標道:“怎麽,想家了?”


    朱標搖頭道:“沒有,能和蘇師在一起,在哪裏過年都一樣。”


    蘇璟笑笑道:“等明年開春,你就在家裏多待一段時間吧。”


    朱標跟著自己的時間已經相當長了。


    隻不過,聽到蘇璟這話,朱標臉色頓時變了。


    “蘇師,您這是不教導學生了嗎?”


    朱標十分緊張的問道。


    “嗯?”


    蘇璟詫異的看向朱標道:“牛懿,你想什麽呢,為師可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教導給你的。”


    “不多說,再學個三年是不過分的。”


    這光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蘇璟精簡點教導,就差不多三年了。


    朱標的天賦沒有朱橚那麽誇張,但也不差。


    蘇璟可不想半年就結束自己的教導。


    這可是培養大明的科學萌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責任。


    “蘇師太謙虛了,三年學生肯定學不完。”


    朱標臉上露出了喜色。


    “好了,你來了這麽幾天,還沒給家裏寫過信吧,抓緊寫一封報個平安,再過幾年,怕是信就傳不出去了。”


    蘇璟摸摸朱標的腦袋道。


    蘇璟自己是孤身一人,無所謂的。


    不過朱標現在已經沒辦法迴家過年了,報平安還是要有的。


    “嗯,蘇師,學生這就去寫。”


    朱標立刻點頭,轉身迴到屋裏就開始寫信了。


    青州府的事情,朱標全都有記錄,比之賈紹祖還要更詳細。


    朱標自然是要全部寫上,還有蘇璟試驗新式煉鋼法的進度以及成功。


    還有那個肥皂,朱標將製作方法和用途都寫上了,因為製作很簡單,就沒帶實物了。


    最重要的是,此刻朱標手邊的那一份唯物辯證法內容。


    這些日子,蘇璟整日在煉鋼,而朱標則是思考著唯物辯證法。


    對於他而言,這東西有些太過於深奧了。


    不,應該說,在這個封建王朝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東西,還太過於超前了。


    本身蘇璟就是一知半解的將自身的理解灌輸給了朱標。


    已經是經過一次稀釋了。


    朱標自我的理解,又是一次稀釋。


    他猶豫了好一會,決定還是暫時不將這些內容寫到信裏了。


    畢竟,這些東西,他自己連略知一二都沒能達到。


    這一封信,朱標足足寫了一個時辰。


    至於送信,朱元璋是知道蘇璟目的地的,萊州府早有人接應。


    而此刻的萊州府駐軍之中,沐英已經教導鴛鴦陣數日了。


    作為朱元璋的義子,又是一直在軍隊中磨練的沐英,也被許多將士所熟知。


    “這狼憲的用法,切忌單打獨鬥,陣型很重要,絕對不能亂。”


    沐英手握狼憲,將陣型擺好,朝著周圍的一眾軍士邊演示邊講解。


    軍士們學的也很認真,因為他們清楚,這是對抗倭寇的。


    做做樣子的話,那麽明年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哪怕是天寒地凍,也沒有一個人叫苦。


    這大明建國初期的軍隊,無論是哪個方麵,都是相當不錯的。


    大雪紛紛落下,冬天終於到了。


    小院內,蘇璟也罕見的沒有煉鋼。


    因為他已經將各種含碳量的鋼都煉了一遍,數據也都有了。


    在這裏,他並未打算直接製作火銃。


    主要是明年一開春就迴去了,沒必要搞那麽多設備。


    而且,自己在這裏租的院子,一直試驗,爆炸不斷,都被官軍檢查過好幾次了。


    也就是現在快過年了,鞭炮很多,蘇璟這邊動靜雖然大,但也沒搞出什麽危險來。


    “這天寒地凍的,真冷啊!”


    蘇璟披上了馬皇後送他的鬥篷,其實就是朱元璋以前用的老鬥篷。


    別看是老鬥篷了,但馬皇後縫補的很仔細,裏麵的棉花也是填的新的,防寒效果很好。


    裹上鬥篷,明顯感覺就沒那麽冷了。


    朱標亦是穿上了禦寒的衣物,陪著蘇璟在門口烤著火爐。


    “瑞雪兆豐年,這是個好兆頭。”


    朱標看著紛紛揚揚的大雪,臉上滿是喜色。


    百姓好,朱標就高興。


    蘇璟笑道:“百姓都知道瑞雪兆豐年,那牛懿你知道為什麽瑞雪之後,能有豐年嗎?”


    對於百姓來說,瑞雪和豐年,就是兩種有聯係的現象。


    總結之後,得到了瑞雪兆豐年這句諺語。


    但其中的深層聯係,百姓並沒有了解的那麽清楚。


    朱標想了想說道:“因為大雪凍死了病蟲,同時雪也是水,開春融化了之後,等於灌溉了土壤。”


    和蘇璟也學了不少時間了,朱標的迴答更傾向於科學的解釋。


    “說的還算有道理,但大雪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你沒提到。”


    蘇璟淡淡道。


    大雪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可讓朱標疑惑了,自己說的還不是重要作用嗎?


    “學生不懂,還請蘇師指點。”


    朱標虛心的問道。


    蘇璟笑道:“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大雪能夠保暖,在種植上,土壤溫度是很重要的,要是形成了凍土,莊稼就很難生長了。”


    大雪保暖?


    聽著蘇璟的話,朱標隻覺得十分的詫異。


    雪是冬天才有的東西,和冷那是綁定在一起的概念。


    雪又怎麽會保暖呢?


    “蘇師,學生不明白。”


    朱標搖搖頭道。


    這方麵的物理知識,朱標並不知道,蘇璟也沒怎麽提到過。


    “哈哈,不明白,那我問問你,你覺得棉衣為什麽能保暖?”


    蘇璟笑著問道。


    朱標迴答道:“因為棉衣很厚實,寒冷就被擋在棉衣的外麵了。”


    很符合直覺的迴答。


    蘇璟說道:“擋住寒冷用的不準確,事實上,還記得我之前和你說的水的三態變化吧。”


    那是蘇璟一開始將朱標引入物理折扇大門時說的東西。


    “學生當然記得,水有三種狀態,常見的是液態,也就是我平常所喝的水,而氣溫達到零度以下時,便會凝固成為冰,冰就是水的固態,若是降水加熱至沸騰,水就會蒸發,形成白色的水蒸氣。”


    朱標立刻就將蘇璟當時講的內容複述了一遍。


    他是真的很認真的將蘇璟教過的認知都記了下來。


    蘇璟點點頭道:“很好,那冰變成水的過程,其實本質是什麽?”


    朱標立刻迴答道:“融化,吸熱融化。”


    蘇璟笑道:“沒錯,吸熱,冰變成水是在吸熱,吸熱就是將熱量吸收,反過來水變成冰是凝固,凝固是放熱。”


    “冰和水溫度上的差異自然是不用說了,那這寒冷與否,本質其實就是熱量的傳遞,你能明白嗎?”


    蘇璟停頓了一下,給朱標一點思考的時間。


    他還記得前世看某檔綜藝的時候,某個藝人對於這保溫保冷怎麽就理解不過來。


    竟然認為冰棍裹上棉被就會加速融化。


    那其實就是對於冷熱本質的不理解。


    好在朱標身為大明太子,腦子方麵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很快朱標便點點頭道:“蘇師,學生懂了,棉衣之所以能夠保暖,是因為棉衣阻隔了我們自身的熱量向外傳遞,我們的體溫維持在棉衣內,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孺子可教啊!


    蘇璟看著朱標,微微點頭道:“非常好,理解了這一層之後,我們再看,棉衣作為一種介質,能很好的阻隔熱量的傳遞,所以冬天都用棉衣來禦寒。”


    “不過,牛懿你注意過沒有,棉衣總是新的最保暖,棉被也是,冬天快到的時候,彈棉花的匠人便開始走街串巷,百姓們將自己的棉被拿出來,將棉被裏的棉花重新彈一下,這樣做成的棉被更加的保暖。”


    這個生活小現象,朱標一時間還真沒想到。


    因為他是太子,太子之前是世子,自記事起,家庭條件都很好。


    這種生活化的東西,並不是那麽常見的。


    不過倒也不是一點沒有。


    至少彈棉花這事,宮裏冬天是會統一做的。


    朱元璋在生活上,不算奢靡。


    “的確,彈過的棉花,再做棉衣棉被更加的暖和。”


    朱標點點頭,但神色間多了一抹疑惑:“為什麽呢?”


    如果棉花就能保暖,彈隻是物理變化,並沒有增加什麽,怎麽就讓保暖效果變好了呢?


    蘇璟看著疑惑的朱標,說道:“來,牛懿,你舉起手,將手掌掌心相對,然後慢慢靠近,記住,不要合在一起。”


    朱標隨即跟著蘇璟的話語,將雙手做出了合十的動作,但掌間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感受到什麽沒有。”


    蘇璟問道。


    朱標迴答道:“熱!蘇師,學生能感覺到,雙手中間在發熱。”


    “沒錯,人體就是這樣的,不斷的散發著熱量,而空氣也能作為熱量傳播的介質。”


    蘇璟說道:“而彈棉花,其實就是將棉花變得蓬鬆,蓬鬆的棉花中間會出現大量的氣孔,其中的空氣就多。”


    “而在我們常見的物質之中,空氣這種介質的導熱性,其實是比較差的,也就是傳遞熱量的能力弱。”


    “所以,棉花越是蓬鬆,做出來的棉被棉服保暖效果就越好,一切都是因為空氣的緣故。”


    “那麽大雪的保暖效果,也是同樣的道理,雪層層疊疊的堆積在一起,十分的蓬鬆,空氣很多,也就很好的保證了熱量的不流失。”


    “這就是大雪保溫的秘密,不過若是將雪夯實的話,保溫效果就要差上很多了。”


    蘇璟隨手抓起一堆雪,用力一捏,立刻就變成了一個小雪團。


    朱標也蹲下身子,雙手捧起雪,湊到眼前仔細的觀察起來。


    果真和蘇璟說的一樣,雪是蓬鬆的。


    僅僅是一場雪,蘇璟所講述的知識,都讓朱標震撼不已。


    “不對啊,蘇師,按您的說法,這大雪保溫,那土裏的病蟲,不應該也被保護下來了嗎?我之前說蟲子被凍死,您並沒有說不對啊!”


    朱標又生出了一抹疑惑,他不是隻會聽講記憶的呆板學生。


    蘇璟笑道:“這不是很簡單麽,到了春天,雪會融化,融化吸熱,土壤的溫度會迅速的下降,土壤裏的蟲子不就被凍死了,俗話說,霜前冷,雪後寒就是這個道理。”


    竟然又迴到了融化的知識點上了。


    朱標看向蘇璟,眼神中滿是震撼和欽佩。


    他朝著蘇璟躬身道:“學生受教。”


    蘇璟擺擺手道:“搞這些虛的幹什麽,你有沒有真的學會,還不一定呢。”


    “這樣,給你出個題,運用這空氣保暖的原理,燒出一批堅固保暖的磚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