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璟這小子,還真是能給我出難題啊!”


    奉先殿內,朱元璋坐在辦公椅上,皺著眉卻是笑著臉,頗有些怪異。


    馬皇後在一旁笑道:“重八,怎麽,你意思不知道給蘇先生什麽獎賞了是吧。”


    朱元璋點頭道:“是啊!我本以為蘇璟能好好將青州府瘟疫的事情穩住不擴大就算完事了,哪能想到這小子直接把事情給解決了啊!”


    在馬皇後麵前,朱元璋說的都是真心話。


    他現在啊,是真的不知道該給蘇璟什麽獎賞了。


    “你就偷著樂吧!”


    馬皇後說道:“重八,你那點小心思我可是很清楚的,自從誠意伯請辭之後,你就一直想要找個人頂出來對吧。”


    朝堂的局勢,馬皇後看的不少大臣都清楚。


    朱元璋點頭道:“還是妹子你了解我啊,你看善長他們那一夥淮西就跟著咱的,都是老臣,現在一個個都成啥樣了。”


    “我要再不給找個人,他們的尾巴得翹到天上去了。”


    對於自己的淮西舊部,朱元璋的感情是很複雜的。


    一方麵,這些舊部早早的跟隨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


    另一方麵呢,因為跟隨的早,所以關係也錯綜複雜,各種親戚關係早就是糾葛到了一起,說不結黨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兩個方麵一綜合,對於朱元璋這個皇帝來說,就很難受了。


    跟隨自己的老臣,總不能大明已經立下了,就不念舊情了吧?


    再說了,現在的大明,還要指著他們呢。


    無論是內政還是外戰,淮西舊部都是朱元璋目前的主力。


    但是呢!


    這大明朝廷,一方勢力獨大,肯定是皇帝不願意見到的。


    平衡是朱元璋一直追求的狀態。


    淮西舊部還要用,但不能讓他們的勢力太大。


    本來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是一個很好的對抗勢力。


    不過因為一些原因,劉伯溫請辭了。


    就劉伯溫請辭的這段時間,這淮西舊部的勢力飛速的擴張。


    朱元璋都看在眼裏,但有些事情,他身為皇帝,直接幹預不好。


    如果一個皇帝要親自下場和臣子幹了,那隻能說明他是失敗的。


    當時讓劉伯溫去見蘇璟,朱院長的心裏,就已經拿定了一些主意了。


    “是啊,都是你的老夥計,從窮苦時候一點點打拚來的,是不好直接作什麽。”


    馬皇後點點頭,表示對朱元璋想法的認可。


    “妹子,唉。”


    朱元璋欲言又止,在馬皇後的麵前,他才能卸下身為皇帝的麵具。


    馬皇後看著朱元璋,自己一直默默支持的丈夫,也是心疼的很。


    別人看到朱元璋,要不就是畏懼,要不就是諂媚。


    都以為坐上了這九五至尊的位置,就好像天下就掌握在了手裏,這是件多麽美好的事情。


    其實,朱元璋身上的壓力,是別人看不到的。


    大明內憂外患,各種錯綜複雜的事情,朱元璋從未在外人麵前表現出一點點的怯懦或是疲累。


    他就像是一座挺拔的大山,是所有人的依靠。


    這座山,不會倒也不能倒。


    “有蘇先生在,一切都會好的。”


    馬皇後安慰道。


    朱元璋目光閃爍,說道:“蘇璟真是給了我不少的驚喜,希望如此吧。”


    此刻蘇璟還不不知道,大明的朝堂,因為他,已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而他,也真正的處於了風暴的中心。


    ……


    馬車車廂內。


    蘇璟繼續講述著唯物辯證法。


    “所謂矛盾,在辯證法中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蘇璟淡淡道:“我們要運用矛盾的觀點來分析和處理問題。”


    朱標聽著蘇璟的解釋,疑惑道:“蘇師,矛盾是對立的這我知道,但矛盾怎麽又是統一的呢?矛盾不應該是互不相容的關係嗎?”


    蘇璟笑道:“楚國人賣矛和盾的故事知道吧。”


    “自然是知道的。”


    朱標點點頭道:“最鋒利的矛和最堅固的盾同時售賣,總有一個是假的。”


    蘇璟說道:“矛盾之間鋒利和堅固是一個對立的關係,這很清楚,但你仔細想想,什麽是鋒利,什麽又是堅固呢?”


    朱標愣住了。


    沐英此刻突然開口道:“蘇先生,這鋒利的矛之所以鋒利,是因為它能刺穿堅固的東西,反之堅固的盾之所以堅固,是因為它能擋住鋒利的東西。”


    “也就是說,沒有堅固,就沒法體現出鋒利,沒有了鋒利,也就沒有堅固的說法了。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蘇璟看向沐英,眼神裏是相當驚訝的神色。


    “不錯,文英兄,你理解的很對。”


    蘇璟點頭道:“鋒利和堅固,看似是相互對立的存在,但其實是它們又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了對方,它們自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矛盾統一性之中相互依存,相互聯係、相互吸引、相互貫通、或相互滲透的性質和趨勢。”


    沐英的理解力,真是讓蘇璟相當的意外。


    畢竟蘇璟講課的過程中,扯了的大量的定義內容,很空洞,很虛。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理解到這一層,已經是相當的可以了。


    朱標仔細思考著蘇璟和沐英的話語,有些似懂非懂。


    沐英問道:“蘇先生,那這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又有什麽用呢?”


    務實,還是務實。


    蘇璟算是發現了,朱元璋的教育,就是務實。


    沐英即便悟到了矛盾的統一性,但依舊想的是如何運用,如何去解決實際的問題。


    “文英兄,不著急。”


    蘇璟緩了緩說道:“矛盾還具有兩個特點,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麵都有其特點,這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本質,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別的根據。”


    這剛理解了一些,蘇璟又拋出了兩個論點。


    朱標和沐英,隻感覺相當的累。


    要理解其中的內涵,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你們不理解的話,先記著,慢慢想。”


    蘇璟知道,這內容對於兩人來說,或許還需要時間理解。


    “好,蘇師。”


    “知道了,蘇先生。”


    朱標和沐英點點頭。


    蘇璟繼續道:“矛盾現在已經簡單的講完了,你們不說全部理解,總歸是理解了一部分。”


    “那麽現在咱們就說說應用,如何解決實際問題。”


    聽到這裏,朱標和沐英的神色一震,總算是到了應用的環節了。


    “兩點論和重點論!”


    蘇璟抬手,從手邊拿出了一塊木板,木板的一麵是光滑的,另一麵是粗糙的。


    “處理眾多矛盾,就像是看待這一塊木板,既要看正麵,也要看背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要堅固,如果隻看一個方麵,而忽視另一個方麵,就是一點論了。”


    蘇璟繼續道:“如果我們要用這塊木板做一個桌子或者凳子,那麽我們在看待這個木板的時候,需要抓住重點,也就是主要矛盾,桌子需要光滑,拿這木板光滑的一麵當桌麵,把握住問題的主要矛盾,不能等量齊觀,主次要分明,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的全麵分析問題。”


    “尤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無重點無主次,最後不知道該做什麽。”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這個理論一出,朱標和沐英一開始還有些不太懂。


    但看著蘇璟舉的木板的例子,好像明白了一些。


    蘇璟並沒有等待兩人理解,又開始說了起來:“在實際事件之中,矛盾的情況千變萬化,事物之間的聯係複雜而又緊密。”


    “就好像這一次的青州府瘟疫,天災人禍,還有各種突然的狀況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矛盾但又統一的整體。”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千萬不能照本宣科,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都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重點分析具體矛盾的特殊性。”


    “任何書本上的理論,或者是前人的經驗,都要聯係到實際上,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與時俱進的來認識和解決問題。”


    “將這一點悟透了之後,不說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至少大部分的問題,便沒有那麽複雜了,思路也會隨之出現。”


    蘇璟這說的倒是實話,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蘇璟前世最愛看的書。


    還有各種延伸的唯物辯證法思想,蘇璟都研究過,也十分的受用。


    一個正確認識世界的方法,是蘇璟最大的財富。


    即便穿越到了大明,依舊非常的有用。


    當然,此刻他一股腦的將自己了解的內容傾瀉而出,對於朱標和沐英來說,就像是一場灌頂。


    到底他們兩個能接住多少,蘇璟就不知道了。


    但哪怕隻是接住一點,都足夠受用終身了。


    這可是宇宙觀,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


    盡管蘇璟講的內容,摻雜著許多他自己的理解,也不夠全麵深刻。


    不過,現在是明朝,還是洪武年間。


    這個時候,王陽明都沒出現,心學也沒有。


    哲學影響最深的還是程朱理學。


    ……


    馬車緩緩的行進,天空飄起了雪花。


    萊州府的地界,總算是到了。


    到了萊州府之後,沐英便和蘇璟還有朱標先告別了,他此次除了護衛蘇璟,還有自己的任務。


    將狼憲和鴛鴦陣傳給駐守的邊軍。


    至於蘇璟和朱標,則去尋找石墨礦。


    在確定了石墨就是墨之後,尋找石墨礦的事情,其實就變得很簡單了。


    因為但凡是大點的石墨礦,全都有主了。


    墨作為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書寫顏料,價值一直都不菲。


    “這裏就是本地最大的墨礦了,兩位公子。”


    本地的向導朝著蘇璟和朱標說道。


    “多謝。”


    蘇璟付過向導費之後,這向導也就離開了。


    接著,蘇璟便在墨礦附近的鎮子上租了個小院。


    石墨黏土這東西,倒是不用花錢的。


    畢竟石墨礦附近,可太多石墨混雜的黏土了。


    小院裏,蘇璟又搞出了一個煉鐵的爐子來。


    這一趟出遠門,蘇璟帶的錢是很足夠的。


    石墨坩堝煉鋼法,便是蘇璟想到的用於製作含碳鋼的方法,


    不過,從方法到成果,這個過程並不是簡單的。


    需要蘇璟一點點的嚐試。


    雪越下越大,天氣也越發的寒冷起來。


    蘇璟在這小院裏,已經是第三天了。


    好在是在煉鐵,溫度很高,氣溫的下降對於蘇璟並沒有太多的感知。


    他一如既往的進行著煉鐵的嚐試。


    朱標則是在一旁幫忙進行著鼓風之類的雜活,同時也在思考著蘇璟教導的唯物辯證法。


    時間就這麽緩緩過去。


    轉眼,已經過了十天!


    蘇璟的石墨坩堝煉鋼法,終於第一次成功的煉出了鐵水。


    將這鐵水澆築成鐵錠,蘇璟又開始錘煉鍛打,最後得到了一塊鐵胚。


    “唿~~~~~~”


    蘇璟拿著第一次製作而成的鐵胚,也有些緊張。


    這鐵胚的強度,到底如何,他並不清楚。


    將這塊鐵胚重新熔煉,然後澆鑄成一根鋼管。


    接著蘇璟取來了火藥,塞入其中,做好了引線。


    他並沒有製作火銃,因為工藝太複雜,沒必要,當前的目標,是做出強度合格的槍管來。


    點燃引線,火焰燃燒。


    嘭!


    火藥在鋼管中爆炸,從管口噴射出絢麗的火焰。


    等待火藥完全燃燒,不再危險之後,蘇璟這才跑到了鋼管旁,仔細的查看起鋼管的變化。


    按照剛才的火藥用量,以這個厚度的鋼管,如果是之前的鑄造法鑄造,那麽從這個時候的鋼管應該已經膨大了。


    但此刻蘇璟手中的鋼管,隻有微微的形變,不仔細看甚至都看不出來。


    強度真的提升了!


    雖然不能達到前世那種水平,但至少已經也有了進步。


    隻需要在火藥燃燒的區域,再加厚一些,那麽新式火銃的重量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


    蘇璟忍不住自誇道:“我果然是個天才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