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壽聽得冷汗直冒,神情惶恐道:“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蔣渺渺冷笑道:“徐大人,人都給你抓住了,你還不清楚他們是誰嗎?這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徐增壽心下急轉,向惠帝道:“皇上,臣真不知那些刺客是什麽人。昨晚二更時,臣本已安睡,卻不料被一陣嘈雜的打鬥聲驚醒。起來一看,才知是護院發現有刺客侵入,雙方動起手來。當時烏雲攏月,天將欲雨,烏黑一片,四下裏亂成一團,臣還來不及弄清楚怎麽迴事,事情便平息了。後來聽護院來報,始知抓住了一男一女兩名刺客。臣連夜將這兩人提審,可是這兩人頑固不化、拒不招供。臣當時心想,自己為官這些許年,為了公事,得罪不少人。有人想取我性命,當不是什麽稀奇事。是於臣私下認為,這隻是一般的仇殺案。大不了第二天將人移交刑部處理,便可真相大白。因此便也就沒有聲張。誰曾想,今早還沒來得及安排屬下將人移交刑部,便接到皇上你的口諭,入朝來了。”他頓了一頓,又道:“國事煩心,皇上你已夠忙的了。臣本不想將此事上奏,以免增加您的煩憂。值到從賢能二侍衛和程督軍口中先後得知皇上您,還有曹國公在昨晚都曾遭到刺客侵襲。這才大為震驚,正猶豫是不是該把昨晚我府上的事上奏,沒想到卻被蔣指揮使說出來了。唉!我哪裏知道那被抓的是什麽人,但願我這遲來的報告,能為破案帶來一些方便吧。”

    “‘金仆玉婢’?”惠帝疑惑的道:“聽這名稱,珠光寶氣的,他們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呢?”

    蔣渺渺答道:“皇上,這‘金仆玉婢’,乃是明教前任教主華飛鶴的兩名座前隨侍的稱號,一男一女,武功極高,於二十五年前遁跡江湖,如今重現,隻怕事情決不簡單。”

    “又是與明教有關。”惠帝震驚道:“這明教與我朝庭有什麽宿怨嗎?為什麽他們會行刺我等呢?”

    刑部尚書從旁插話道:“二十五年前,太祖曾策動大內高手圍剿明教,明教因此分崩離析,部分劫後餘生的明教徒流亡江湖。這‘金仆玉婢’便是這樣的流亡者。”

    程濟奇道:“這‘金仆玉婢’姓何名誰啊?怎不見兩位大人將他們的名字提起。”

    “我們不提起,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暴昭繼道:“明教中人,除有頭有臉,在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外,其餘大多藏名匿姓,外人很難查到他們的家世出身。”

    程濟道:“姓名既隱,那麽行事必秘了。卻不知蔣指揮使憑什麽認出夜闖左都督府的人就是‘金仆玉婢’呢?”

    蔣渺渺道:“明教徒雖藏姓匿名,出沒隱秘。但這一教派的武功,神秘詭異,這一點很容易認。昨晚將近二更天時,我接到屬下報告,說有夜行人潛入左都督府。所以便匆忙趕過去。我趕到那兒,正看見左都督府上的護院高手已在府門外與那些夜行人打起來。當時我估量一下打鬥雙方的形勢——左都督府的護院高手人數眾多,不下百人,而且正紅夫人門下的“士、農、工、商”四大高徒以及徐大人的寶貝兒子徐延年也在其中,這陣勢要對付一個師的軍隊,隻怕也綽綽有餘,更何況對手隻是區區六個身穿夜行衣的人。不過,這六個人倒也十分了得,邊打邊退,身手敏捷、身法詭異。雖然當時天黑,對方又帶著麵具,可是從武功路數來看,我想他們應該都是明教中人。後來正在六人苦撐不下的時候,忽然人群中閃起藍、綠兩道刀光,分別砍傷了趙士、田農這正紅夫人門下的兩大高徒,並將府上高手全部殺著招引了過來,使得那身著夜行衣的六個明教徒能夠全身而退。且說,我當時因為急著要跟蹤那六個逃跑的人,所以便吩咐屬下,叫他們繼續監視左都督府門外的打鬥,必要時便出手幫助捉拿刺客。後來大約三更的時候,我迴到自己的衙署,聽屬下報告,才知那一執藍刀一執綠刀的兩個人,在砍倒數十名護院高手後,終被徐大人的寶貝兒子徐延年用劍刺傷,當場被擒。”他頓了一頓,又道:“我本來也不知,那兩個人是誰。可是後來經過仔細揣摩,想到其既與明教有關,武功高得出奇,又使的是藍、綠怪刀。實與二十五年前遁跡江湖的明教高手‘金仆玉婢’很是相似,因此我才大膽推測,認為他們就是‘金仆玉婢’。”

    程濟沉思道:“三起刺殺案件,同在昨晚發生,刺客又明顯與明教沾些關係,隻怕這並非是偶然的巧合。”

    刑部尚書暴昭同意道:“不錯。看來,我們隻有借徐大人抓到的兩名刺客用用了。”

    “借人?”程濟有些不明白道:“像‘金仆玉婢’這樣厲害的高手,隻怕很難讓他們老實召供。”

    刑部尚書暴昭沒有直接向程濟解釋,他向蔣渺渺道:“蔣指揮使,你跟蹤的結果如何?”

    蔣渺渺因為現在極不得勢,又在‘刺客謀弑皇上’一事上落了個被猜疑的下場。所以隻好極盡所能的‘將功贖罪’,恭聲向這位現今極得皇上信重的刑部尚書道:“我跟蹤這六人來到城西的‘忘憂酒莊’,那時已將近三更天,天上下起大雨。他們從高牆上,躍入酒莊。我本也要跟著追進去。那時我藏身在附近高樓的瓦頂,恰值天上雷聲炸響,一道閃電將天地照個通明,我借閃電光芒,察探著往周長至少也有兩百丈的忘憂酒莊看去時,卻覺得一陣頭暈目炫,好像天地翻轉了過來。你道為何?原來啊!這酒莊內,花草樹木、假山池沼、以及庭、閣、軒、樓的布置,無不深合八卦生克之理,沒學過陣法的人看了不覺怎樣,深悉陣法的人看了卻難免要被其高深奧妙的布局所懾,我就是因為這樣而陡然間神為之奪的。這樣的建築布局,我深信,當今天下隻有一個人能策劃出來。因此我敢肯定這兒就是明教殘餘的巢穴。”他頓了一頓,繼道:“為免打草驚蛇,我改變主意,並沒有追入酒莊查看。而是派了幾名手下,伏在附近監視,相信隻要明教徒有點動靜,他們就會跑迴來報告。”

    刑部尚書暴昭斜視著蔣渺渺,揶揄道:“蔣指揮使這迴轉性了,做得滴水不漏啊!”

    蔣渺渺立即擺出殷勤的樣子道:“職責所在,蔣某豈能馬虎。”頓了一頓,轉對惠帝道:“皇上,隻要你一聲令下,臣願盡最大能力幫助刑部將‘忘憂酒莊’圍起來。”

    惠帝沉思著,望向刑部尚書暴昭道:“暴愛卿,你看此事怎麽辦好?”

    暴昭微一沉吟,道:“如果說昨晚行刺皇上和曹國公的高手都是明教中人,那麽明教的實力就太可怕了。以那樣厲害的身手,再配合於奇奧的陣勢,那簡直可以無敵了。更何況,‘忘憂酒莊’的建築布局如果真如蔣指揮使所說,是那個人一手策劃的,那麽相信在莊底必設有逃生的秘道。那樣,就算我們能攻進去,也定必是竹藍打水一場空。”

    程濟奇道:“你們口中的‘那個人’是誰啊?我怎麽越聽越不明白呢?”

    暴昭一笑道:“我們所說的‘那個人’是一個富商、一個建築大師,而且還是一個護教法王。”

    原本不明白的人,聽他這麽一說,便都明白過來,大家腦海中同時跳出了一個名字——沈萬三。提起沈萬三這個人,天下隻怕沒幾個不知的。沈萬三原名沈富,是名動江南的大富豪。明朝初年,沿襲元朝的製度,將百姓分為奇、畸、郎、官、秀五等,“秀”為最上等,“秀”中又按照財產再分等次,“富者謂之萬戶”,沈萬三在萬戶中位於第三等,所以大家把富有的沈富稱為“萬戶三秀”,簡稱沈萬三,這個名字後來竟然取代了真名,廣為人知。關於沈萬三的發跡,有很多傳聞,有人說他是墾殖起家,有人說他是經商得富,也有人說,他精曉點石成金的法術,更有甚者,說他早年曾經將一百隻青蛙放生,結果青蛙報恩,給他送了一隻聚寶盆,因此才財富日增,富可敵國。無論傳言是怎樣,沈萬三富可敵國,那是不爭的事實。他不但富,而且在太祖朱元璋大興土木,修建都城時,還捐獻巨資並助修南京城的東、南、東南、和西南四部分,也就是說他助修了南京城的二分之一。當時大家一起開工,朱元璋傾天下築師工匠之力與沈萬三進行比賽,沈萬三使用的隻是自己的家臣家丁,結果竟能比朱元璋早完工三日。由此可見他作為建築大師,水平之高明了。另外,沈萬三還主動提出,要代朱元璋出銀犒賞國家的百萬大軍。這位江南富商的舉動轟動一時,為國家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不過後來,在洪武二十六年的時候,這位江南富商卻因受“藍玉謀反案”的牽連,而被抄家滅族。而在抄家的過程中,官差們又從沈家大宅中搜出大量的明教物品,諸如明教令旗、明教書籍資料、明教曆代高手的成名兵器及肖像畫等,其中還有“護教法王”的令牌一枚。因此,朝庭最終認定他是那個十多年前漏網的明教護教法王——“陰陽神判”,於是便加重了“滅族”程度,結果江南地區的沈姓人家十室九空,獲罪入獄者相隨於路。其結局之悲慘,實令時人與後人噓唏不已啊。

    程濟疑道:“你意思是說,這座酒莊是沈萬三的手筆?”

    蔣渺渺道:“不錯,除了沈萬三,沒人能策劃出這樣精奧玄奇的建築布局。況且沈萬三是明教中人,他留下這麽一座酒莊,作為明教殘餘的藏身之處,也是合情合理的。”

    程濟苦笑道:“沈萬三是已死了八年的人,沒想到,我們今天竟還被他建造的一座酒莊難住。唉!”

    “所以我說要借徐大人抓住的那兩個人用用。”刑部尚書暴昭道:“‘金仆玉婢’這兩個人可以說是明教的元老級人物,相信那些向以正義自我標榜明的教徒不會置他們兩人生死於不理。所以我們不妨用這兩人為餌,調虎離山,將敵人的部分兵力騙離‘忘憂酒莊’,這樣,敵人的兵力被一分為二,然後我們再各個擊破,勝算豈不多了幾成。反正現在敵人並不知道蔣指揮使已偵知他們的根據地,所以必料不到我們會有此一計。”

    眾人聽了,都覺得好。徐增壽一步跨出,向惠帝建議道:“此計甚妙,相信這迴我們必能將這些明教殘餘全部消除。鑒於京師不穩、刺客猖獗,全是錦衣衛工作不力造成的,因此,我建議,便將這件事交由錦衣衛衙署處理吧!”

    蔣渺渺聽得徐增壽向皇帝這般進言,真想拔劍撲過去,將這個廟堂政敵刺個血濺七尺——誰都知道,江湖人不好惹,而且自己現今在官場上又極不得意。如果不能一次性斬草除根的將這些明教亂黨清剿,那自己一旦失勢,被排擠出政壇,將不知會有多少仇殺湧上門來。鑒於這絕對是件吃苦頭又不討好的事,所以他一直希望,惠帝不要下旨叫他親辦此事。當然,自己身為錦衣衛,辦這種事乃是份內之事。可是畢竟刑部也負有維護治安的責任。所以最好還是讓刑部打前鋒,自己隻在後麵小打小殺就可以了。可是如今,經徐增壽這樣一陣亂嚼舌頭,隻怕這個重任真個落到自己肩上,他趕緊向惠帝道:“徐大人此言差矣。皇上,臣因整治不嚴,以致門下出了陸修遠這樣的敗類而不自知,幾乎釀成大錯,心中已是慚愧萬分。現今是左督都徐大人抓了兩名刺客,而刑部暴尚書又製定了克敵妙計,就隻剩殲賊領功了。臣德淺能微,又有過在先,如若再將本屬於二位大人的功勞冒領過來,豈不是錯上加錯,厚顏無恥了嗎?因此臣建議,皇上還是將此光榮任務交給二位大人或者才俊能高的程督軍辦理。臣一定會盡力協助他們的。”

    徐增壽一聽,知蔣渺渺這狡猾的老賊其實是想通過這番話,卸去這門苦差,當下便道:“蔣指揮使這不是在推卸責任嗎?”

    刑部尚書暴昭心知肚明,道:“蔣指揮使也許是一番好意。可是,君子豈無成人美事之意。現今,蔣指揮使因為治內不嚴,已成戴罪之身。我暴某、徐大人與你同朝為官,豈無半點同僚之誼。今天本屬於我們的這番功勞讓你領去‘將功贖罪’那又何妨!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身敗名裂吧!你說對不對?”

    程濟因韋詩依失蹤與蔣渺渺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曾對這個人進行過深入的分析,理所當然也深悉其虛偽醜惡的嘴臉,當下道:“蔣指揮使抬舉在下了。在下年輕識淺,要對付一兩個毛賊,或許還可以。要對付明教這樣邪門的教會,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所以啊,我看蔣指揮使你也不必謙虛了,你資曆深,有經驗,錦衣衛衙署中高手如雲,兼之對明教了解得比較較透徹。要辦此事,我看是非你不可啊!”

    蔣渺渺聽著大家這樣“迴擊”,心下不由得直叫苦,隻好把唯一的希望投注在惠帝身上,希望惠帝一開金口,便可以將自己肩上的重任減輕。

    惠帝稍微思考一下,最後還是難下決定的向坐在一旁的翰林侍講方孝孺諮詢道:“方愛卿,你看怎麽辦好呢!”

    翰林侍講方孝孺,略一沉吟,覺得這事關乎國家社稷,極可能,明教已與叛軍勾結在一起。如果真是這樣,那麽將這股明教殘餘連根拔起,那便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畢竟叛軍不久便要兵臨南京城外。社稷危在旦夕,如果不緊急消除內患,後果將不堪設想。當下慎重的道:“昨晚三起刺殺案件,既然均與明教大有關係。那麽消除明教殘餘便是刻不容緩的事了。明教徒能夠藏蹤匿跡這麽多年,不為人所察,想必他們定有很多可以避人耳目的秘密巢穴,蔣指揮使所發現的也許隻不過是眾多秘密巢穴之一。所以當錦衣衛集中兵力對付‘忘憂酒莊’內的明教徒時,不排除會有他處的明教徒從後攻至。況且除了昨晚的刺客外,這股明教殘餘中還可能另有厲害高手。我們光靠錦衣衛,隻怕難於將之一網打盡。因此我建議,此事明裏由錦衣衛處理,暗裏刑部從旁協助,務必使敵人來得去不得,一個也逃不掉。”他頓了一頓又道:“當錦衣衛和刑部的人手被調去對付這股明教殘餘時,無疑皇宮的防衛會大大削弱,為了防範敵人會乘虛潛入皇宮行刺,我建議程督軍暫時留守皇宮,等這事一了,才返迴金川門去。徐大人本來負責朝陽門的城防,須要小心行事,最好能讓正紅夫人陪伴左右,這樣,萬一遇上刺客,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惠帝聽了,道:“方愛卿的布置很是合理,我看就依方愛卿所說,大家各自迴去布置吧!”

    眾人應諾。蔣渺渺有苦說不出,隻好隨徐增壽到左都督府去拿兩名犯人;暴昭迴返刑部,調集刑部高手,準備投入戰鬥;方孝孺則迴文淵閣,組織廷議,安撫人心;隻有劉元海、葉希賢、楊應能、和程濟四人還留在惠帝身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難悲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辛寒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辛寒窗並收藏靖難悲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