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農業靠天吃飯,不管你種啥都要老天爺給麵子。求的是風調雨順,保的是四季農時。
但是現在信濃旱得很,是個農民都在求水,水從哪裏來?
小平太不得而知。
甲信地區的主要農業區實際全部圍繞諏訪湖、千曲川、天龍川、釜無川、笛吹川等湖泊河流形成的平原河穀。
而甲信的地形也是群山環抱,在山間形成一個又一個的肥沃河穀,?沿著河穀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名聞戰國的豪強。
但是河穀才多大?開墾成水田,種出大米也養活不了此刻信濃上上下下二三十萬百姓。所以那些不靠近水源的畑和山坡上的火燒畑都被開發了出來,這些地方平時也就種種蘿卜,芋頭之類的作物。【注1】
用水困難,產量自然也就不高。聊勝於無,總能補貼家用罷了。
但是長久以來的農業發展,使信濃地方的百姓發現了一種向地求水的辦法。
普通的環境下,幹旱缺水了,無非就是動員老百姓打深井,抽地下水。有點水平的就會弄點什麽抽水設備之類的東西,大部分小說裏必然都是要弄黃河蘭州大水車的。
辦法很有限,也很蒼白,具體有沒有用,見仁見智。古代地主也不是傻批,腦子不比現在人蠢,有用沒用他們心裏明鏡一樣。
所以幹旱了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古代勞動人民有的是辦法,他們在那麽惡劣的環境下掙紮,渾身都是本事。
這不,小平太就看到各村的地頭組織農民上山。還專挑草木茂盛,欣欣向榮的那種山坡。而且隻挑向陽的坡麵,而不是背陰的山坡。
等人手都到了坡上,在山腰挑個小空地,從山腰往下排人,排不齊也無所謂。大家拿起鏟子挖就行了,往地下挖一個一米深,半米寬的溝。
然後幾十人挖的溝聯通,形成一條從山腰到坡底平地的長溝。當然這還沒有結束,現在是個人都知道這是引水的溝渠,自然要把溝聯通田地或者水渠。
可是這些農門卻沒有這麽做,他們連水門都不設置,隻是草草從坡底拉了一條線,聯通向田地而已。
可是這個溝並沒有聯通山泉或者暗流,農民們挖了幹嘛呢?小平太根本就摸不著頭腦,毫無一星半點的頭緒。
農民們卻駕輕就熟,從河灘挑來的成筐鵝卵石被傾倒進入溝中,從山腰到坡底,密密的全部鋪一層二三十厘米厚的鵝卵石。再將剛剛挖出來的泥巴全部迴填,仿佛根本沒有挖過這條溝一樣。
等男人們把體力活幹完,就由女人們上陣。前文提過,信濃也處於關東紅土層的範圍內。農婦們把這些黏性很高的紅土挖出來,篩去石子之類的大顆粒。
將過篩以後的黏土和水,做成半圓形的屋瓦狀泥塊。然後送入稻草柴火之中燒製,很容易就獲得了粗製的陶瓦。
兩片陶瓦一合就是一個圓筒水管,最簡易最廉價的引水隧洞就此誕生。
把這些陶瓦的末端伸入坡底鵝卵石的區域,陶瓦之間的縫隙,也同樣用黏土糊上,盡量避免這個粗糙水管漏水。
用不了多少陶瓦,一個從山坡到田地或者溝渠的引水道就布置好了。在陶瓦外側蓋上一層泥土,形成土壟,避免有人不小心破壞之後,等水來即可。
這水又是從哪兒來呢?
當然是憑空而來!
之所以挑選向陽的山坡,就是因為它還是受雨麵,不管是下雨下雪,這一麵總是多一些。
同時挑選草木茂盛的地段,也是因為山林草木擁有涵養水源的功能。可以用草木龐大密布的根係保持山坡整體的水土,使山坡整體上充滿水源,不至於讓草木旱死。
今年不管再幹旱,小貓兩三滴的雨在秋後還是有幾滴的,秋末冬初該有的霜降也照樣是有的。過不了多久,信濃的雪也總會降下來,多多少少而已。
這些都是水啊!可惜人力無法收集罷了!
人力有時窮,可是大自然的偉力無窮啊!
自然狀態的水被草木收集到了山坡內部,這水往低處流,水也往空洞的地方流啊!
涵養了大量水源的山坡由於這條特殊的水溝,左近的流水會慢慢聚集到溝裏那塊鵝卵石層。流水便會從山體裏流出來,最後引入陶瓦製成的引水管當中,成為農業用水。【注2】
小平太心裏這個鼓掌啊,牛匹啊。你們這麽搞,水旱便宜,夷然不懼。
根本不需要沒多少辦法的小平太來插手幫忙啊,信濃的百姓早就開始生產自救了。穿越者算個錘子,還是迴家洗洗睡拉倒。
總之信濃的農業體係很完備了,不需要幹預他也能在自我調節中休整。
過了沒多久,信濃入冬的第一場雪落了下來。不管是誰都鬆了一口氣,好賴下了雪,開春前問題就不會大了。
家家戶戶也便開始準備迎接新年,生活總要繼續下去。
可是伴隨著落雪,一同傳來了一個消息。由於上杉輝虎和上杉憲勝之間那點狗屁倒灶的家名爭奪的爛事。關東很多的國人牛皮糖開始混亂和動搖,這事也影響到了信濃小縣的國人。
原本小縣國人是很服上杉輝虎的,人家能幹仗啊,跟著他混不怕完球啊。
可是今年上杉輝虎沒有行陣關東,這幫人裏就有人心裏嘀咕了。難不成上杉輝虎被刺激到了?被惡心到了?
然後他們的老熟人真田幸綱趁著下雪,天下息兵的時候,一陣分化拉攏。小縣國人居然有一半唿啦啦倒戈去了武田氏,連帶著真田幸綱都恢複了鬆尾一千二百貫的家業。
武田晴信終於收拾完了駿河的爛攤子,馬不停蹄的把目光又迴到了信濃。
小縣半郡的易幟意味著武田晴信與村上義清之間最後那點緩衝也徹底消失。
【注1】:北信濃由於連年戰亂,人民流離失所,實際上很多水田都沒開墾出來。與南信濃長期處於武田信玄統治下的安定局麵不同,?不能等而視之。
【注2】:此事在百度百科或者喂雞百科裏麵是搜索不到的,根本沒有這種詞條。但確係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旱田水利法,筆者是從日本一檔名為《中居大師說》的節目中得知。
同時該方法也不是隻流傳在信濃國,根據日本方麵的記載,實際是在關東的下野國和常陸國流傳的。原本是作為山坡左近的黑豆田的灌溉水源而開發出來的,其曆史完全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代,甚至更久遠。
但是現在信濃旱得很,是個農民都在求水,水從哪裏來?
小平太不得而知。
甲信地區的主要農業區實際全部圍繞諏訪湖、千曲川、天龍川、釜無川、笛吹川等湖泊河流形成的平原河穀。
而甲信的地形也是群山環抱,在山間形成一個又一個的肥沃河穀,?沿著河穀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名聞戰國的豪強。
但是河穀才多大?開墾成水田,種出大米也養活不了此刻信濃上上下下二三十萬百姓。所以那些不靠近水源的畑和山坡上的火燒畑都被開發了出來,這些地方平時也就種種蘿卜,芋頭之類的作物。【注1】
用水困難,產量自然也就不高。聊勝於無,總能補貼家用罷了。
但是長久以來的農業發展,使信濃地方的百姓發現了一種向地求水的辦法。
普通的環境下,幹旱缺水了,無非就是動員老百姓打深井,抽地下水。有點水平的就會弄點什麽抽水設備之類的東西,大部分小說裏必然都是要弄黃河蘭州大水車的。
辦法很有限,也很蒼白,具體有沒有用,見仁見智。古代地主也不是傻批,腦子不比現在人蠢,有用沒用他們心裏明鏡一樣。
所以幹旱了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古代勞動人民有的是辦法,他們在那麽惡劣的環境下掙紮,渾身都是本事。
這不,小平太就看到各村的地頭組織農民上山。還專挑草木茂盛,欣欣向榮的那種山坡。而且隻挑向陽的坡麵,而不是背陰的山坡。
等人手都到了坡上,在山腰挑個小空地,從山腰往下排人,排不齊也無所謂。大家拿起鏟子挖就行了,往地下挖一個一米深,半米寬的溝。
然後幾十人挖的溝聯通,形成一條從山腰到坡底平地的長溝。當然這還沒有結束,現在是個人都知道這是引水的溝渠,自然要把溝聯通田地或者水渠。
可是這些農門卻沒有這麽做,他們連水門都不設置,隻是草草從坡底拉了一條線,聯通向田地而已。
可是這個溝並沒有聯通山泉或者暗流,農民們挖了幹嘛呢?小平太根本就摸不著頭腦,毫無一星半點的頭緒。
農民們卻駕輕就熟,從河灘挑來的成筐鵝卵石被傾倒進入溝中,從山腰到坡底,密密的全部鋪一層二三十厘米厚的鵝卵石。再將剛剛挖出來的泥巴全部迴填,仿佛根本沒有挖過這條溝一樣。
等男人們把體力活幹完,就由女人們上陣。前文提過,信濃也處於關東紅土層的範圍內。農婦們把這些黏性很高的紅土挖出來,篩去石子之類的大顆粒。
將過篩以後的黏土和水,做成半圓形的屋瓦狀泥塊。然後送入稻草柴火之中燒製,很容易就獲得了粗製的陶瓦。
兩片陶瓦一合就是一個圓筒水管,最簡易最廉價的引水隧洞就此誕生。
把這些陶瓦的末端伸入坡底鵝卵石的區域,陶瓦之間的縫隙,也同樣用黏土糊上,盡量避免這個粗糙水管漏水。
用不了多少陶瓦,一個從山坡到田地或者溝渠的引水道就布置好了。在陶瓦外側蓋上一層泥土,形成土壟,避免有人不小心破壞之後,等水來即可。
這水又是從哪兒來呢?
當然是憑空而來!
之所以挑選向陽的山坡,就是因為它還是受雨麵,不管是下雨下雪,這一麵總是多一些。
同時挑選草木茂盛的地段,也是因為山林草木擁有涵養水源的功能。可以用草木龐大密布的根係保持山坡整體的水土,使山坡整體上充滿水源,不至於讓草木旱死。
今年不管再幹旱,小貓兩三滴的雨在秋後還是有幾滴的,秋末冬初該有的霜降也照樣是有的。過不了多久,信濃的雪也總會降下來,多多少少而已。
這些都是水啊!可惜人力無法收集罷了!
人力有時窮,可是大自然的偉力無窮啊!
自然狀態的水被草木收集到了山坡內部,這水往低處流,水也往空洞的地方流啊!
涵養了大量水源的山坡由於這條特殊的水溝,左近的流水會慢慢聚集到溝裏那塊鵝卵石層。流水便會從山體裏流出來,最後引入陶瓦製成的引水管當中,成為農業用水。【注2】
小平太心裏這個鼓掌啊,牛匹啊。你們這麽搞,水旱便宜,夷然不懼。
根本不需要沒多少辦法的小平太來插手幫忙啊,信濃的百姓早就開始生產自救了。穿越者算個錘子,還是迴家洗洗睡拉倒。
總之信濃的農業體係很完備了,不需要幹預他也能在自我調節中休整。
過了沒多久,信濃入冬的第一場雪落了下來。不管是誰都鬆了一口氣,好賴下了雪,開春前問題就不會大了。
家家戶戶也便開始準備迎接新年,生活總要繼續下去。
可是伴隨著落雪,一同傳來了一個消息。由於上杉輝虎和上杉憲勝之間那點狗屁倒灶的家名爭奪的爛事。關東很多的國人牛皮糖開始混亂和動搖,這事也影響到了信濃小縣的國人。
原本小縣國人是很服上杉輝虎的,人家能幹仗啊,跟著他混不怕完球啊。
可是今年上杉輝虎沒有行陣關東,這幫人裏就有人心裏嘀咕了。難不成上杉輝虎被刺激到了?被惡心到了?
然後他們的老熟人真田幸綱趁著下雪,天下息兵的時候,一陣分化拉攏。小縣國人居然有一半唿啦啦倒戈去了武田氏,連帶著真田幸綱都恢複了鬆尾一千二百貫的家業。
武田晴信終於收拾完了駿河的爛攤子,馬不停蹄的把目光又迴到了信濃。
小縣半郡的易幟意味著武田晴信與村上義清之間最後那點緩衝也徹底消失。
【注1】:北信濃由於連年戰亂,人民流離失所,實際上很多水田都沒開墾出來。與南信濃長期處於武田信玄統治下的安定局麵不同,?不能等而視之。
【注2】:此事在百度百科或者喂雞百科裏麵是搜索不到的,根本沒有這種詞條。但確係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旱田水利法,筆者是從日本一檔名為《中居大師說》的節目中得知。
同時該方法也不是隻流傳在信濃國,根據日本方麵的記載,實際是在關東的下野國和常陸國流傳的。原本是作為山坡左近的黑豆田的灌溉水源而開發出來的,其曆史完全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代,甚至更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