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越王勾踐為實踐求和時許下的諾言,毅然率領範蠡等三百人“入臣於吳”,以作人質。


    所以,當群臣送之於錢塘江上時,無不垂涕、流淚而哭、越王夫人身隨勾踐入吳,當然更覺淒惻。


    但勾踐、範蠡卻似乎頗有所待。


    因為他們知道:此去雖然兇險萬分,但也未必找不到一線轉機。關鍵之人就是伯嚭也。


    “王上,夫飛鳥在青雲之上,尚箭射也,況它棲止宮池、廊庭之間!今越王放於南山之中,遊於不可存之地。幸而入我疆土,進我柵欄,送口之食,豈又不吃之理?”伍子胥高聲進諫道。


    整個王宮上下刹時靜了下來,越王勾踐也不免緊張得涔涔汗出。


    勾踐似乎有意無意地,盯了吳太宰伯嚭一眼。


    太宰伯嚭頓時心中一跳,心中怒罵道:“這勾踐居然不顧生死,還要到吳國來充當臣仆,真是愚不可及,勾踐現命懸於一現,吾救是不救?”


    “請大王殺之!”孫武此時也走進王宮進諫道。


    “吾命休矣也!”


    此時太宰伯嚭不由內心不由大罵道:“抖吾貪跡,豈不亡已?”


    “大王在上!伍子胥雖然明於一時之計,卻不通長遠安國之道。‘誅降殺服,禍及三世’如今越王臣服,入仆之禮,理善待於他。大王英明神武,而萬不可聽無知之言也!”太宰伯嚭比起伍子胥和孫武咄咄逼人的進諫,伯嚭的話無疑更冠冕堂皇,也更動聽。


    “小兒勾踐,汝從今以後,在王宮駕車養馬,汝夫人則提汲給水,除糞灑掃,夜晚均居於石室之中,不得擅離。”


    “奴,謝過吳王!”勾踐卑微的語言說道。


    “哈哈哈!”


    “大王!”伍子胥還想在說什麽,就被吳王夫差打斷。


    “散了吧!”


    “哎!”


    曆史上,越女,是春秋時女劍術家,越國人士,名為趙處女,幫助傳授越國士兵劍術助越滅吳,但是因為嫁給王政多年,不過這讓範蠡有了一個新的計劃。


    就在勾踐在王宮駕車養馬一個月後,吳國王宮傳來了刺殺之聲,勾踐為保護吳王夫差被女刺客一劍刺成重傷,不過女刺客逃跑之時被侍衛發現逃進入了王政的院子。


    吳王夫差被嚇的大病一場,不過伯嚭借機誣陷王政的妻子越女正是刺客,王政是齊國在吳國的臥底,吳王夫差信以為真,因為王政的確是從齊國來到吳國的。


    因為勾踐冒死救了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在伯嚭的建議下直接將懷孕的越女阿青下獄,秘密調迴外交楚國的王政,同時讓伯嚭抄了王政家,同時要放走勾踐。


    下午時分,伍子胥聽說夫差將赦放勾踐,急忙入見,以諍言相諫:“大王!從前夏桀囚湯王而不誅,帝幸囚文王而不殺,天道迴反,禍轉成福:商湯反殺了夏桀,文王反滅了殷商!現在大王囚越君而不加誅,臣以為您也受惑太深了,恐怕會重蹈夏、殷之覆轍!”


    太宰伯嚭發現形勢突變,急將消息透露給範蠡。


    在範蠡全才的安排下,太宰伯嚭即以探病為名再諫吳王;“大王!子胥之諫看似有理,其實不然:從前齊桓公北伐山戎,割燕公出境送至之地予燕,博得了莫大美名。宋襄公濟河而戰,不擊不列陣之敵,魯表彰了他的仁義。所謂功立而名舉,軍敗而德存。今大王真能赦越王返國,那可是功冠五霸、名越前古的盛事嗬,又何必猶豫?”


    夫差之病還未痊愈,還是重傷的勾踐從範蠡計,主動請求探視。


    伯嚭親作引路人,將勾踐帶到夫差榻前,勾踐道:“取吳王之糞跪而嚐之,以保吳王無事!”


    夫差大為感動,伯嚭乘機在一旁盛讚勾踐的忠誠,並促成夫差許諾,放勾踐迴還越國。


    伍子胥見吳王忘仇待敵,心中忿然,拂衣而出,而在孫武幫助下王政救下越女以後,也心灰意冷的和孫武一起辭官離開了吳國。


    待夫差病好,設宴款待勾踐,伍子胥再諫吳王夫差仔細調查王政之妻的刺殺事件,吳王夫差不予理會接著款待勾踐,伍子胥憤怒離席。


    伯嚭見機,讒言於吳王道:“同聲相和,同氣相求,大王行仁愛事,仁者宜留,不仁者宜去,子胥離席,是自覺慚愧吧。”


    而伯嚭不知道因為自己受越國的賄賂,以自己的貪佞為吳國的滅亡伏下了禍根。


    勾踐來到三律渡口,不禁仰天而歎:“嗟乎!孤之遭難,誰想到還能生渡此津嗬!”


    勾踐得迴越國後,以文種治國政,以範蠡治軍旅,他自己則“苦身焦恩,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嚐膽。”


    又推行“舍其愆令,輕其征賦”“裕其眾庶”的政策,使得“其民殷眾,以多甲兵”。


    勾踐還優禮下士,招攬各地人才,經過“十年生聚”,越國實力大增。


    而夫差被伯額投主所好,重建姑蘇台,聚集歌童舞女,以盡人間之歡,夫差納之,文種知此事,獻良木百畝於夫差而內耗民力,夫差得到良木後,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民怨四起。


    範蠡向勾踐獻計,將西施、鄭旦兩位美女通過伯嚭進獻吳王,使他荒於國事。


    後夫差不顧伍子胥的阻攔,答應借糧,越國穀糧豐收,文種選精-粟,蒸熟了還給吳王,夫差見其穀種粗大,下令將粟種分發給國民種植,結果當然是顆粒無收。


    次年吳國大鬧饑荒,伯嚭貪名遠播之處,孔子弟子,子貢評斷:“吳太宰伯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


    伯嚭的貪名到了如此沸揚的地步,現在孫武和王政被自己趕走了,隻要盡早除去伍子胥,他伯嚭才能高枕無憂。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


    “大王,夏有妹喜,晉有驪姬之亂,現吳有西施必亂也!”伍子胥規勸道。


    “笑話,孤,其是夏桀暴-君,晉獻之昏君乎?小小施夷光(西施原名)敢乎?”夫差自負道。


    “大王,國家滅亡,什麽多有可能,可以亡於女人之手,也可亡於外敵之手,更可亡於夢中,不提昏暴之君乎?”


    “如果有人說,滅亡跟女人、外敵、昏暴之君無關的話,此人一定是無知低-賤之人。如大王不忍殺西施,就將她嫁於平民,讓她一生無憂。”


    “汝可會自己妻妾送於他人?”


    “如,可以拯救蒼生,我會!這是西施之愛範蠡所說!”


    “什麽?範蠡?一派胡言!”夫差頓時氣笑了。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複國,範蠡舍愛,救越民,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亂吳宮,以霸越也!”伍子胥對著夫差說道。


    “退下!孤,不想見你!”


    “大王!”


    而西施更加有手段,因為西施是帶著恨意亡吳而來,而鄭旦就十分享受著夫差的寵愛,西施開始慢慢向越國傳送消息。


    西施聽了耳根,很快就寫信給了範蠡,後聽聞吳王大勝,不由心中一緊,而範蠡先讓西施除掉了伍子胥。


    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


    原來夫差自從勝越之後,以為從此可無後顧之憂,便一心想到中原去和齊晉一比高下,派大夫徐承率水師從海上攻齊,不能得利,現在受到受魯國鼓動,發“九郡之兵”,與魯軍聯合,大舉攻齊。


    伍子胥一聽立馬規勸道:“越王勾踐不忘吳仇,正輕其征賦、養其甲兵,時時尋找著可乘之機卷土重來。此人不死,必為吳國禍害,現在吳國有越國,正如一個人有心腹疾病一樣,而齊國的威脅,卻隻是疥癬微疾而已;如果大王不先對付越國,而去打齊國之錯誤?”


    不過在太宰伯嚭和西施的花言巧語之下,夫差越來越討厭伍子胥,而吳王北攻打齊國,勾踐率領軍隊幫助吳王,又用重金奉獻太宰伯嚭,請他力阻伍子胥之諫,慫恿夫差趕快伐齊,以利於越國積蓄力量報吳雪恥。


    此時吳王夫差已是對伯嚭言聽計從,而對伍子胥早生厭惡之心,所以當吳王出師之際,伯嚭向夫差奏請:由伍子胥出使齊國約戰。好借刀殺人。不過齊國並沒有上當。


    待夫差在艾陵大破齊師,打了勝仗迴都後,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迴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夫差,借機挾吳國其他忠臣巨石沉江。


    伍子胥知道吳國將亡,於是將兒子和家人托付給齊國的鮑氏,可是伍子胥不知道的是,伯嚭又乘機在吳王麵前說伍子胥的壞話道:“伍子胥強硬兇暴,缺少恩德,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會釀成大禍害呢。伍子胥專擅執拗,強行勸諫,敗壞毀謗大王的霸業,且我派人暗中察看他,他出使齊國將兒子和家人托付給齊國的鮑氏。請大王早日除去子胥,以防不測!”


    其實伍子胥的托子於齊臣鮑牧,隻是為了想保全子嗣,並沒有任何通敵圖謀。


    但伯嚭的此次進讒,妙在事出有因又似查有“實據”,夫差自然難以辨明其中曲直。


    當即勃然大怒,派使臣賜伍子胥“屬鏤劍”以自刎。


    伍子胥剛剛迴自己的門第大院之中就接到賜劍自刎之令,悲憤地告訴門下舍人:“我死以後,請將我的眼睛懸掛在都城東門,我要親眼看到越國的侵入、吳國的滅亡……”


    於是自剄而死。吳王夫差聽說子胥的遺言,大發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鴟夷”形馬皮囊中,投入姑蘇東南江中,後來吳國人憐憫子胥,替他在江邊設立祠堂,命名為胥山。


    也又一個說法由於伍子胥屍沉於錢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為早,有些文獻則認為,天朝端午節的習俗與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如劃龍舟與食粽子。


    一位苦苦撐持吳國社稷的棟梁之臣,就這樣被真正“通敵”的伯嚭慘害而死。


    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後.....


    當晚吳王宮中就傳來鄭旦因為嫉妒西施懷孕推倒西施,西施失去了孩子,夫差大怒處死鄭旦。


    在伍子胥死後的第五年,吳王發兵在邗築城,並開鑿河道,使長江、淮水連結起來,辟出一條通向齊魯的水道,準備與中原之國會盟。


    在伍子胥死後的第六年夏,吳與晉爭作霸主,晉由於國內內亂未止,不敢與吳力爭,吳奪得霸主地位,開始整理兵馬。


    在伍子胥死後的第八年秋,吳國國力強大,在伯嚭的花言巧語下開始準備會盟,企圖擁有當年齊恆公薑小白的霸主地位。


    伍子胥死後第九年春,夫差在伯嚭的建議下調集了全國精英前往會盟之地,剛剛被夫差享受身體的西施,立刻起身寫信告訴範蠡,黃池之會,吳軍精銳全出,留有老弱留守,範蠡立馬告訴勾踐見機不可失,於是勾踐乃率大軍襲擊吳國。


    勾踐親自督陣,範蠡、泄庸兩翼唿嘯而至,勢如風雨。


    此時吳王夫差正在黃池與諸侯爭論,連日不休,忽然有使者來報:“越兵入吳,殺安國君,焚姑蘇台,吳軍危急。”


    夫差大驚,伯嚭拔劍,砍殺使者,夫差驚問為何,伯嚭強作鎮定,答道:“不知虛實,留下使者泄漏風聲,於爭霸不便。”


    夫差心驚膽戰,記掛都城,卻又不敢泄漏半絲懼色。


    等會盟結束,夫差立即班師迴國相救。


    途中告急報告不斷,吳軍將士記念家人安危,心膽俱碎,加上遠行疲憊,全無鬥誌,與越軍交戰,一觸即潰。


    伯嚭強忍恐慌,硬著頭皮來到越王軍前求和,禮數全同以前越王臣服之時。


    勾踐見當時還未到完全滅掉吳國的時機,又考慮到吳國業已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便許成和議。


    範蠡立刻反對道:“大王隱忍二十年,為什麽就要功成時又要放棄呢?”


    戰敗的吳王夫差自歎:“孤老矣,不能事君王。吾悔不用伍子胥聯齊滅越之言,自令陷此。”於是自刎而死。臨死之際,還令手下將其雙眼用三寸帛遮住說:“我無麵目以見伍子胥也!”


    吳國為越國所滅,越王勾踐迫使夫差自殺後,進入姑蘇城,上據吳王舊宮,百官稱賀,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為以前曾於勾踐有周全照顧之功,因此麵有得色,向勾踐拜賀。


    勾踐卻下令誅殺伯嚭,罪名是“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也!”


    吳國被消滅的主要功臣還是西施,她被自己愛的男人送給夫差,本身就是可悲的,但是她還是用全力去迷惑吳王夫差,長期送情報,在吳國全國精英出征,讓諸國承認吳國的霸主地位的時候,西施直接報信,勾踐才有滅吳的機會,吳亡於西施一點沒有錯,她成就了勾踐。


    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成為霸主。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窯仙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道啟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道啟玄並收藏寒窯仙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