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


    韓琦與三司度支判官蘇轍一同來到了垂拱殿。


    這二人同行,顯然是要匯報關於超級市場汴京匯的事情。


    趙頊推算了一下時間,按照計劃,汴京匯應該再過十餘日就能開業經營了。


    蘇轍率先開口道:“官家,汴京匯預計再有十日便可全麵完工,施工過程一切順利,共有攤位864個,每個攤位大小約占一分地。租金將按照一日六十文計算,租期設定為兩年。”


    趙頊微微點頭。


    一分地約合六十餘方,不大不小,剛好合適。


    而租金,則是便宜到了極點。


    在保康門街與雲騎橋東附近,隨便租個五六十方大小的鋪子,至少一日也要二百文錢,還是有價無市。


    而汴京匯定為一日六十文一個攤位,乃是為了貼補商販。


    當然,不是所有的商販都能享受這種好處。


    三司早就擬定的有規則。


    首先,入駐汴京匯的攤販不能擁有商鋪,不能在汴京城內擁有住宅,這是保證窮苦百姓優先。


    其次,所做的買賣,無論是賣餅還是販魚,都必須在汴京城擁有一定的好評,老字號與口碑頗佳者優先。


    最後,三司還會調查攤販的品性、家庭成員,以及是否適合入駐汴京匯。


    比如都是賣白肉燒餅的,有十家符合標準,汴京匯最多選擇兩家。


    像一些賣珠寶、瑪瑙、名人字畫的,就更不符合汴京匯的調性了。


    朝廷設立汴京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汴京城的擁擠情況,讓流動攤販變成固定攤販。


    裏麵所售物品,皆為中低端的接地氣物品。


    也保障汴京匯能成為汴京城中煙火氣息較濃的一個特色場所。


    想買奢侈品,去一品樓。


    想品嚐特色美食,去殺豬巷。


    想購買各種生活所需用品或看一看汴京城的市井生活,體驗一下煙火氣,那就去汴京匯!


    蘇轍接著說道:“十日前,百姓開始向三司申請攤位,令臣沒有想到的是,符合規則的竟然有六千多家。臣在三司使的授意下,開始增設條件,從攤販經營的年限,衛生程度、盈利情況、可複製情況入手。篩選了一撥後,還有兩千餘家,當下的汴京城,流動攤販實在是太多了,並且還在陸續增加中。”


    一旁的韓琦補充道:“不止是流動攤販,這大半年來,汴京城湧入的百姓數量,幾乎超過了前兩年的總和。再這樣下去,汴京城真的容納不下了!”


    趙頊有些哭笑不得,這還真是個幸福的煩惱。


    汴京城已經容納不下這麽多人了!


    蘇轍繼續說道:“臣努努力,可以繼續增加入駐汴京匯的條件,預計也能篩選出最好的864家,至於剩下的商販,隻能讓他們繼續流動經營了!”


    蘇轍停頓了一下:“官家,臣認為汴京城確實該攆一攆人了!”


    汴京匯商販篩選事宜,蘇轍是完全可以做主的,無須向趙頊匯報得那麽仔細。


    他與韓琦一起前來,乃是要通過此事,向官家稟報,汴京城的人多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隱患。


    若不及時處理,未來會橫生出更多麻煩。


    這時,韓琦緊跟著開口。


    “按照當下的趨勢,不出一年,汴京城人數便會超三百萬人,恐怕建十個汴京匯也不行。臣與三司官員商討後,一直認為,使得汴京城人數下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汴京房價,內城和外城都至少要在如今的房價上再翻一倍!“


    韓琦提出了他與三司官員商量後的計策。


    現在,朝廷眾臣都明白一個道理。


    在向官家匯報問題時,要麽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要麽讓官家做選擇,不能讓官家給出解決問題的答桉。


    趙頊皺起了眉頭。


    韓琦所言,確實是解決汴京人口的一個好辦法。


    如今,汴京的房價已經很高了,並且還會漲。


    如果朝廷再加速讓汴京的房價翻倍,那房屋租金、糧食、生活用品等都會跟著增長。


    汴京的生活成本會越來越高。


    於是乎,就能將一大批靠著賺小錢補貼家用的窮苦百姓攆到鄉下去。


    而朝廷各個州府若如此效彷,也能解決人口擁擠的問題。


    但是,趙頊卻不喜歡這種解決方式。


    因為到那時,地皮房產一旦成為硬通貨,便會有更多的富人開始囤積房產盈利,而朝廷稅收的大戶就變成了房產。


    這樣以來,其實對商業貿易的發展是有害的。


    隻會導致百姓們看起來兜裏有錢,但是鄉下的孩子要想到城裏念書,享受更好的生活質量,將難上加難。


    最後會造成一個不可逆的結果: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對一個統治者來講,這不是好事情。


    階級一旦產生對立,那距離百姓造反也就不遠了。


    趙頊思考了片刻,道:“增加房價,這個建議,朕再考慮考慮。”


    緊接著。


    趙頊看向二人,道:“韓相、蘇子由,你們即刻去讓戶部調查兩個數據。其一,調查汴京城最近三年的外地人口,分別來自何處?最多的是哪個地方?其二,單獨調查一下壽州、百姓外出的數量,無論是經商還是務工,都算在裏麵。”


    “臣遵命。”


    二人都有些疑惑,不知官家調查這種數據為何用,但見官家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打算,二人便隻能告退了。


    垂拱殿外。


    韓琦與蘇轍一前一後走在殿外的石板路上。


    韓琦道:“與老夫所料的差不多,官家仁慈,尤為重視百姓,增加汴京房價,無疑會讓一部分跑到汴京經商的百姓再次迴家舉起鋤頭,官家還是不忍啊!”


    ‘可……可……如果不這樣做,汴京城人口過多,將會出現更大的問題呀!”蘇轍有些焦急地說道。


    韓琦捋了一把胡子,笑著說道:“這一點,官家比誰都清楚,老夫估計,官家沒準兒能有更好的方法呢,我們現在就去戶部!”


    這三年,汴京城湧入了多少外地人口,戶部都有記錄,調查起來並不費事。


    而壽州作為大宋第一個開啟改革的地方,知州蔡京自然也存有記錄,寫一封信便能問出來。


    ……


    翌日午後,秋日燦爛。


    趙頊緩步走在汴京城的街頭。


    街道上,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叫賣聲。


    這時,趙頊看到一個賣書籍的攤販,不由得笑著走了過去。


    “攤主,最近生意如何呀?”趙頊拿起一本書翻閱起來。


    “哈哈,這位公子,這裏可是汴京城,天子腳下,你沒聽說那句話嗎?汴京城內要飯的,都比鄉下擁有二十畝地的地主老財有錢!這裏,到處都是錢,有本事的掙大錢,沒本事的掙小錢!老頭子我掙個小錢,夠湖口了!”


    “有趣,有趣!”趙頊笑著拿起一本書,朝著前方走去。


    而後麵跟著的徐虎立即付了賬,然後跟了上去。


    緊接著,趙頊便在街頭閑逛起來,不逛酒樓茶館,隻逛那些街頭上的攤販,不時還詢問兩句。


    “俺是河南府的,朝廷的政策是真中呀,俺……俺開張半個月都比過去三個月掙得多了,今年能迴家置辦三間大瓦房了!”


    “俺就是個賣臘肉的,以前在大名府,一天二十斤都賣不完,到了汴京城,一天能賣二百斤呢!再賣三個月,俺……俺就有錢娶媳婦了!”


    “這位公子,真是抱歉。你來晚了,我家的廣寒糕一般午後就賣完了,你最好明日午時前便來,不然你還有可能吃不到!”


    ……


    汴京城街道的攤販們,生意賊好。


    徐虎跟在後麵,聽到這一聲聲誇讚之語,不由得說道:“官家,這……這真是我大宋開啟盛世的征兆呀!”


    趙頊笑了笑,輕輕歎息了一聲。


    在別人看來,汴京城儼然已經是世上最繁華的城市了。


    街道繁華,商貿繁榮,百姓沒有饑寒之憂,且事端極少,鮮有殺人放火偷盜行騙的事情發生。


    但趙頊作為大宋皇帝,居安思危,思考的角度與多數人都不一樣。


    他需要看得更加長遠,並且結合大宋所有城市的發展趨勢。


    他看出了不妥的地方。


    汴京城的繁華,完全是舉全國之力打造出來的。


    這裏有最優秀的官員,最精明的商人,最流行的休閑娛樂方式,還有品質最佳的商品,最好的禁軍士兵守衛。


    在沒有戰亂的情況下,其發展的如此繁茂,本就是理所當然。


    但是,汴京城與其他城市,差距正越來越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外地百姓大量湧入汴京掙錢,就是這個原因。


    未來,將會有更多人為了發財而選擇汴京,因為這裏滿地都是機會。


    而要解決汴京人口增長問題過快的辦法,不應該是提高房價將人攆出去,而是,讓那些外地人所在的城市也具有像汴京城這樣的吸引力。


    趙頊讓韓絳和蘇轍調查的那兩項數據,正是為此。


    五日後。


    韓琦和蘇轍來到垂拱殿,呈上了調查的數據內容。


    “官家,據戶部與開封府聯合調查,近三年來,湧入大宋的外來人口,增加了近百萬人,其中尤為今年最多,截至上個月底,今年汴京城的湧入人數已突破五十萬人。其中,來自京東西路南京應天府、京西北路西京河南府、河北東路北京大名府,這三個地方的人數最多。


    這三個地方分別為路名和治所,乃是距離汴京城最近的三個區域。


    “另外,壽州這三年的外出人數共計有兩萬餘人,其數量遠遠小於周邊各州府。”


    聽到這一係列數據,趙頊不由得笑了。


    “與朕預料的幾乎一樣,朕知曉該如何解決汴京人口大量湧入的問題了。”


    韓琦和蘇轍紛紛抬頭看向趙頊。


    “當下,汴京城常住人口已逾二百萬,而縱觀其他城市,人數超過二十萬人的城市隻有杭州、成都、洛陽、明州等五州,其他大多數州府人數都在十萬人以下。和汴京相比,實在是太弱了!”


    “特別是你剛才提到的三個地方,其距離汴京近,故而很多商人都跑到汴京來做買賣了,商人、文人流出嚴重,這從應天府、河南府、河北府三地去年的稅收就能看出來。汴京城是吸著他們的血發展起來的,按照此種模式,這三個地方的百姓隻會越來越窮!”


    “而壽州外出人口較少的原因是,壽州的改革發展最快,很多商人與農人在當地看到了發展下去的希望!”


    “朕認為,要解決汴京的人口增速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這三個地方發展起來,讓更多的本地人留在本地!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不是增加汴京城的房價,而是將汴京周邊的這三個地方發展起來!”


    頓時,韓琦和蘇轍都變得興奮起來。


    這絕對是個好想法。


    “官家,此策確實比增加汴京房價要好多了!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發展汴京和壽州的經驗,完全可以通過改革法令,讓這個三個地方對當地百姓有更大的吸引力。比如對本地人適當降低商稅,州府扶持地方商人發展等等,讓大多數當地百姓們看到更明朗的發展空間,他們就不願再背井離鄉,前來競爭激烈的汴京城了!”韓琦非常激動地說道。


    蘇轍補充道:“事不宜遲,此事年前就要做,就要讓當地百姓感受到變化。因為很多人在過年時,便會考慮到底是否前往汴京,若年後再開始執行法令,便晚了!”


    趙頊點了點頭,說道:“朕的打算是,派遣三名特使,分別前往京東西路、京西北路和河北東路,輔助當地的主官,爭取在半年內完成人口引流任務,你們可有推薦人選?”


    “首先,三名特使的身份要能壓住當地主官,其次還要清楚汴京城商貿改革和壽州農事改革的全部內容,最後,還要有勇有謀有決斷力,能夠快速推進當地商業貿易發展。這樣看來,其實合適的隻有朝堂上幾位相公了!”


    蘇轍認真地分析道。


    其實蘇轍非常想去,因為此事是個大美差,完成之後,那是有大功績的,但是他還不夠資格,能力也略顯不足。


    趙頊和韓琦都點了點頭,蘇轍所言,甚有道理。


    韓琦想了想,道:“官家,臣舉薦司馬光、王安石與王陶三人,此三人符合標準,且完全能夠勝任此事!”


    聽到這三人,趙頊突然有了一個想法,笑著說道:“朕心中也有三個人選,你們聽聽是不是比他們三人更合適?”


    韓琦和蘇轍都是一愣。


    這三人已經是大宋朝堂官員的改革變法的即戰力了。


    就連韓琦都自歎不如。


    縱觀大宋朝堂,別說找出三個比此三人優秀的官員,一個都不好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打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打鐵並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