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靈魂撰寫 小林武史翻譯shirley huang(黃美璿)
以前常常從朋友,特別是岩井俊二導演那兒聽到許多關於中國電影的事情。給我的感覺那是一群充滿熱血的年輕創作靈魂,他們是如此地富有活力和朝氣。
正當我設想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機會能和這批年輕人合作的時候,《後會無期》電影劇組找到了我。基本上,我是屬於長期性忙碌症的一員,但是這次摒除自己的日程,直覺地想多了解這次企劃的內容。韓寒是一位年輕作家出身的新導演,而方勵則是資曆豐富的製片人,這個組合非常吸引我。和他們取得聯係之後,我決定前往上海。當然,這是和導演以及製片人的首次會麵。
見麵之後的印象和我當初預想的有些不同。我原本以為這會是比較刻板生硬的見麵,但是沒想到他們體貼周到為他人著想,而且思路非常靈活,即使我們是通過翻譯溝通,但是這依然不妨礙我們暢談無阻,而且能聊及許多非常細致的話題。
說實話,這個印象讓我出乎意料,於是我決定接下這個案子幫這部電影創作音樂。現在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的電影配樂工作,迴想起來,我認為這都有賴導演的資質和才華。
第二次探班,我去了內蒙古赤峰拍攝現場。這是《後會無期》非常重要的場景之一,在這個地方,我捕捉到了電影的本質。
我帶著非常簡易的錄音機、作曲用的電腦和一個很輕便的鍵盤來到內蒙古。所到之處的靈感我都會記錄在隨身攜帶的錄音機裏,等迴到酒店之後再將它們變成音符;一些曲子的創作和編曲就是這麽做出來的。趁著拍攝的空當,我將做出來的音樂雛形以及旋律放給導演聽,就是這樣反複溝通讓我們一步步找到整體方向。我認為收獲匪淺。
其實,這部電影的主題曲也就是在赤峰創作出來的。在內蒙古赤峰拍攝的時間除了和導演反複溝通之外,和製片人、演員他們一起進餐的時候,我們之間的談話給了我許多的想象空間和創作素材。因為這部電影的恢宏氣勢和龐大規模,而同時電影還需要呈現不同類型的幽默、詼諧和反應力,我都利用這個機會拓寬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
這個場麵和90年代日本岩井俊二導演一起創作的《燕尾蝶》很類似,但是這次的電影《後會無期》可不僅僅隻是強調個人風格,我認為它是一部具備相當程度的藝術天分和引人深思的情節,同時也滿足了娛樂性質的電影。
而音樂不應該隻是簡單地用音色旋律來渲染電影,我想音樂是組成電
影的各個元素中所需要的之一。
而濃縮在一個旋律裏的便是電影的主題曲。這首曲子是在訪問內蒙古期間就已經有了雛形,而等主題曲確定了,之後整體創作的方針便確定下來。
之後,我也數次訪問中國,迴到東京之後進錄音棚創作,將反複修改出來的曲子再迴送給導演,雙方持續不間斷的溝通。依照曲風,我使用不同的鋼琴演奏,同時也創作了很多其他旋律。雖然都是較短的曲子,但是一部電影裏能夠有這麽多不同的音符存在,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在之前提到的《燕尾蝶》中,音樂所采用的手法是製造出一個虛構的樂團“yen town band”或者“lily chou——chou”,我認為他們都是為了追求和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並為感受其中的喜悅和期待而活著。而電影裏架空的城市yen town,不僅有日文、中文,還有虛擬世界的交錯,營造出那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空間。即便那是一個無國籍的世界,甚至說較低階層的世界吧,但是我想它依然會讓那些擁有自由靈魂的人,去探索追求,並且對砌築的未來心懷希望。
當我和這部電影相遇時,我感覺到心靈之間似曾相識的那種能量。不光是與導演韓寒,包括製片人方勵,包括所有工作人員身上的這股能量。我想這正是創作者所需要的“靈魂”。這部電影裏的主角們,一路旅行一路迷失,尋找著各自的理想國,反複相見和告別。至於結局究竟是去了哪裏,這部電影已經交給觀眾來評斷了。而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了。
我從心底裏感謝能夠參與《後會無期》的製作。除了能夠更深層次地感受中國的浩瀚和深奧,我想最為難得的是,能以這種方式和新一代年輕人進行思想接觸,非常新鮮,也很有啟發。對我個人來說,包括沒有被采用的樂曲在內,我很開心能夠為這部作品創作出這麽多的音符以及旋律。其中有許多的曲子如果不是通過這麽多次的探班溝通,它們可能就不會存在。
最後我想要感謝shirley,無論是在任何場麵幫我翻譯,還是在日程細節安排上,她都始終如一地準確計算並耐心溝通。如果沒有她對於創作的理解,以及精準的翻譯,我想我真的無法對《後會無期》做出任何的貢獻。真的謝謝你!
關於錄音,我有話要說 錄音師 郭明
“這是我拍片以來同期錄音最好的一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紹峰的這句肯定讓我感到這一百多天的努力沒白費,一切的辛苦、
一切的不被理解都隨之煙消雲散。
電影錄音,一個在行外不了解,行內不理解的職業,卻被我作為這一生的歸宿。無數次聽到懷疑同期錄音的作用的言語,其中還包括聲音製作者本身的。在全部後期的今天,同期還有那麽重要嗎?但一個堅定的信念告訴我:現場創作,是必不可少的。精彩的細節,往往會來自現場。演員的台詞隨著表演的進行會有不同的節奏,會有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音調,這都需要我們仔細地記錄下來。為了保證這最起碼的對白可以錄得清楚,不惜和各個部門不停地溝通交流,甚至矛盾衝突。
道理很簡單,我們深知,一個演員在現場全心投入表演進入角色所說出來的對白,是無論如何在棚裏麵對一個粗糙的工作畫麵所無法表現到完全一致的。每個場景,都有它特有的氣質,包括聲音特質。一盞霓虹燈的嗡嗡聲、持續在洗手間角落的滴水聲,馬上就可以把我們帶入在轉角遇到愛的路邊小旅館,溫存且潮濕;風沙敲打鐵皮房的聲音,凜冽的風聲讓我們感受到浩瀚的氣憤和江河的無奈。這一切的感受都是畫麵所很難表現出來的,都需要錄音師記錄下所有的聲音細節。
比江河更無奈的,就是錄音師所做的工作。做後期聲音編輯的時候,一位組裏的好友聊天說:“我覺得你特別溫和,好脾氣,滿滿的正能量。”其實我每天麵對的,就是無數的糾結,所能影響錄音的因素比拋棄銀河的繁星還要多,拍攝周邊的環境,不明就裏的圍觀群眾,劇組各部門的器材,甚至現場照相機的快門聲都不能保證錄到滿意的素材。隨便一聲不需要的噪音,都會成指數地放大後期剪輯的工作量和時間。同期錄音師,每天麵臨的就是這樣的境遇。這就是現實,真正首先要處理的就是自己的情緒,積極地接受現實,調整自己的心態,傾盡所能去溝通,去努力,去想辦法,去創造。真正解決問題的前提,就是平靜的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我久久不能讓心情平靜下來,就是錄音師掌握著太多的秘密。嘴巴嚴是錄音師的職業素質之一,往往為了錄下更好更清楚的對白,演員身上都裝有一個小巧的無線話筒,可以近距離錄製說話,並通過無線發射接收到錄音機進行實時監聽。正因為很小巧,所以在拍攝間隙往往演員都忘記自己身上還有話筒,這給了我們一個探聽家長裏短、聊天八卦等各種小秘密的機會。由於嘴巴嚴,我不會說其實我跟導演共用的是一路耳機線路,我也不說他聽到陳柏霖和馮紹峰閑暇時講笑話而打斷拍攝參與其中了,更不會說韓寒沒事就喜歡把耳機戴腰上、把頭枕當背包之類的逗比事了……對的,我就是錄音師,郭明,敬業。
以前常常從朋友,特別是岩井俊二導演那兒聽到許多關於中國電影的事情。給我的感覺那是一群充滿熱血的年輕創作靈魂,他們是如此地富有活力和朝氣。
正當我設想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機會能和這批年輕人合作的時候,《後會無期》電影劇組找到了我。基本上,我是屬於長期性忙碌症的一員,但是這次摒除自己的日程,直覺地想多了解這次企劃的內容。韓寒是一位年輕作家出身的新導演,而方勵則是資曆豐富的製片人,這個組合非常吸引我。和他們取得聯係之後,我決定前往上海。當然,這是和導演以及製片人的首次會麵。
見麵之後的印象和我當初預想的有些不同。我原本以為這會是比較刻板生硬的見麵,但是沒想到他們體貼周到為他人著想,而且思路非常靈活,即使我們是通過翻譯溝通,但是這依然不妨礙我們暢談無阻,而且能聊及許多非常細致的話題。
說實話,這個印象讓我出乎意料,於是我決定接下這個案子幫這部電影創作音樂。現在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的電影配樂工作,迴想起來,我認為這都有賴導演的資質和才華。
第二次探班,我去了內蒙古赤峰拍攝現場。這是《後會無期》非常重要的場景之一,在這個地方,我捕捉到了電影的本質。
我帶著非常簡易的錄音機、作曲用的電腦和一個很輕便的鍵盤來到內蒙古。所到之處的靈感我都會記錄在隨身攜帶的錄音機裏,等迴到酒店之後再將它們變成音符;一些曲子的創作和編曲就是這麽做出來的。趁著拍攝的空當,我將做出來的音樂雛形以及旋律放給導演聽,就是這樣反複溝通讓我們一步步找到整體方向。我認為收獲匪淺。
其實,這部電影的主題曲也就是在赤峰創作出來的。在內蒙古赤峰拍攝的時間除了和導演反複溝通之外,和製片人、演員他們一起進餐的時候,我們之間的談話給了我許多的想象空間和創作素材。因為這部電影的恢宏氣勢和龐大規模,而同時電影還需要呈現不同類型的幽默、詼諧和反應力,我都利用這個機會拓寬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
這個場麵和90年代日本岩井俊二導演一起創作的《燕尾蝶》很類似,但是這次的電影《後會無期》可不僅僅隻是強調個人風格,我認為它是一部具備相當程度的藝術天分和引人深思的情節,同時也滿足了娛樂性質的電影。
而音樂不應該隻是簡單地用音色旋律來渲染電影,我想音樂是組成電
影的各個元素中所需要的之一。
而濃縮在一個旋律裏的便是電影的主題曲。這首曲子是在訪問內蒙古期間就已經有了雛形,而等主題曲確定了,之後整體創作的方針便確定下來。
之後,我也數次訪問中國,迴到東京之後進錄音棚創作,將反複修改出來的曲子再迴送給導演,雙方持續不間斷的溝通。依照曲風,我使用不同的鋼琴演奏,同時也創作了很多其他旋律。雖然都是較短的曲子,但是一部電影裏能夠有這麽多不同的音符存在,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在之前提到的《燕尾蝶》中,音樂所采用的手法是製造出一個虛構的樂團“yen town band”或者“lily chou——chou”,我認為他們都是為了追求和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並為感受其中的喜悅和期待而活著。而電影裏架空的城市yen town,不僅有日文、中文,還有虛擬世界的交錯,營造出那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空間。即便那是一個無國籍的世界,甚至說較低階層的世界吧,但是我想它依然會讓那些擁有自由靈魂的人,去探索追求,並且對砌築的未來心懷希望。
當我和這部電影相遇時,我感覺到心靈之間似曾相識的那種能量。不光是與導演韓寒,包括製片人方勵,包括所有工作人員身上的這股能量。我想這正是創作者所需要的“靈魂”。這部電影裏的主角們,一路旅行一路迷失,尋找著各自的理想國,反複相見和告別。至於結局究竟是去了哪裏,這部電影已經交給觀眾來評斷了。而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了。
我從心底裏感謝能夠參與《後會無期》的製作。除了能夠更深層次地感受中國的浩瀚和深奧,我想最為難得的是,能以這種方式和新一代年輕人進行思想接觸,非常新鮮,也很有啟發。對我個人來說,包括沒有被采用的樂曲在內,我很開心能夠為這部作品創作出這麽多的音符以及旋律。其中有許多的曲子如果不是通過這麽多次的探班溝通,它們可能就不會存在。
最後我想要感謝shirley,無論是在任何場麵幫我翻譯,還是在日程細節安排上,她都始終如一地準確計算並耐心溝通。如果沒有她對於創作的理解,以及精準的翻譯,我想我真的無法對《後會無期》做出任何的貢獻。真的謝謝你!
關於錄音,我有話要說 錄音師 郭明
“這是我拍片以來同期錄音最好的一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紹峰的這句肯定讓我感到這一百多天的努力沒白費,一切的辛苦、
一切的不被理解都隨之煙消雲散。
電影錄音,一個在行外不了解,行內不理解的職業,卻被我作為這一生的歸宿。無數次聽到懷疑同期錄音的作用的言語,其中還包括聲音製作者本身的。在全部後期的今天,同期還有那麽重要嗎?但一個堅定的信念告訴我:現場創作,是必不可少的。精彩的細節,往往會來自現場。演員的台詞隨著表演的進行會有不同的節奏,會有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音調,這都需要我們仔細地記錄下來。為了保證這最起碼的對白可以錄得清楚,不惜和各個部門不停地溝通交流,甚至矛盾衝突。
道理很簡單,我們深知,一個演員在現場全心投入表演進入角色所說出來的對白,是無論如何在棚裏麵對一個粗糙的工作畫麵所無法表現到完全一致的。每個場景,都有它特有的氣質,包括聲音特質。一盞霓虹燈的嗡嗡聲、持續在洗手間角落的滴水聲,馬上就可以把我們帶入在轉角遇到愛的路邊小旅館,溫存且潮濕;風沙敲打鐵皮房的聲音,凜冽的風聲讓我們感受到浩瀚的氣憤和江河的無奈。這一切的感受都是畫麵所很難表現出來的,都需要錄音師記錄下所有的聲音細節。
比江河更無奈的,就是錄音師所做的工作。做後期聲音編輯的時候,一位組裏的好友聊天說:“我覺得你特別溫和,好脾氣,滿滿的正能量。”其實我每天麵對的,就是無數的糾結,所能影響錄音的因素比拋棄銀河的繁星還要多,拍攝周邊的環境,不明就裏的圍觀群眾,劇組各部門的器材,甚至現場照相機的快門聲都不能保證錄到滿意的素材。隨便一聲不需要的噪音,都會成指數地放大後期剪輯的工作量和時間。同期錄音師,每天麵臨的就是這樣的境遇。這就是現實,真正首先要處理的就是自己的情緒,積極地接受現實,調整自己的心態,傾盡所能去溝通,去努力,去想辦法,去創造。真正解決問題的前提,就是平靜的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我久久不能讓心情平靜下來,就是錄音師掌握著太多的秘密。嘴巴嚴是錄音師的職業素質之一,往往為了錄下更好更清楚的對白,演員身上都裝有一個小巧的無線話筒,可以近距離錄製說話,並通過無線發射接收到錄音機進行實時監聽。正因為很小巧,所以在拍攝間隙往往演員都忘記自己身上還有話筒,這給了我們一個探聽家長裏短、聊天八卦等各種小秘密的機會。由於嘴巴嚴,我不會說其實我跟導演共用的是一路耳機線路,我也不說他聽到陳柏霖和馮紹峰閑暇時講笑話而打斷拍攝參與其中了,更不會說韓寒沒事就喜歡把耳機戴腰上、把頭枕當背包之類的逗比事了……對的,我就是錄音師,郭明,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