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利德聯係了他哥,把事情告訴他哥後一臉懵。


    “到底怎麽迴事?”瓦利德不解:“鵬哥,這印度人這是搞什麽啊?”


    蕭鵬正在那裏收拾一個工具,聽到他的話笑的直不起腰。


    “鵬哥,你笑什麽?”瓦利德不解。


    蕭鵬道:“我在紅海那邊已經快讓印度人給笑壞了。你知道印度最近也加入了護航聯隊去紅海護航吧?”


    瓦利德點點頭。


    漂亮國大張旗鼓搞起來的護航行動護了個寂寞,現在參與行動的漂亮國和歐洲的軍艦全部撤出了紅海,現在還在那邊執行‘護航任務’的隻有印度。


    蕭鵬道:“印度護航真的是能笑死人。比如說有一艘船被索馬裏海盜給劫持了,海盜跟船東索要五百萬美刀,結果印度人去把那艘船給救出來了,然後反手跟船東要八百萬美刀。”


    瓦利德:“……”


    蕭鵬笑道:“還有一次,看到索馬裏海盜正在劫持一艘船,然後直接把那些海盜船給打了,結果發現救下來的那艘船是伊朗的船,是給拖鞋軍運武器的……他們又不敢動伊朗的船,於是就眼睜睜的看著武器去了也門。”


    說到這裏他繼續哈哈大笑,笑完後又道:“哦,還有,海盜劫持了一艘船後印度前去營救,非要玩帥的,派直升機去空投士兵登船營救。結果好幾名印度士兵掉海裏去差點兒淹死……反正不管什麽事情,隻要牽扯到印度事情就會向魔幻的劇情發展。”


    這次事情真的很簡單,就是印度海軍接到求援信號,十八個小時後趕到目標海域,然後沒發現求救的船,正好卡比爾公司的船路過那邊就被他們攔了下來要求登船檢查,然後直接關閉了ais係統把船帶迴去跟船運公司要贖金……


    啊呸,是辛苦費。


    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他們之看到那艘船的注冊信息是阿曼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船務公司,也沒覺得這個公司有多厲害,他們沒想到這艘船的實際船東是迪拜王儲……


    瓦利德關閉視頻後下了車,看到蕭鵬還坐在那裏搗鼓,於是問道:“鵬哥,你說說印度人這到底是怎麽想的啊?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蕭鵬笑道:“知足吧,他們去的護航艦隊用的是‘加爾各答號’驅逐艦,還特麽的執行任務呢,沒自己故障拋錨就是大功一件。”


    蕭鵬這可真不是胡說。


    印度軍方那真的是給了全世界貢獻了無數的話題。


    作為為一個墜毀飛機比服役都多的國家,印度除了有‘閱兵專用’的阿瓊坦克;首飛到實際服役間距二十年沒飛多久就墜機的‘光輝戰機’。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存在。


    那就是往往被人忽略的印度海軍。


    印度所有兵種裏,最容易貢獻話題的其實就是悶不做聲的印度海軍。


    他們具體做了什麽事情呢?


    比如說為了省錢從某寶購買民用防火瓦導致航母著火;比如說因為忘關艙門導致潛艇進水;比如說因為誤觸導彈發射鍵導致停在港口的潛艇自己炸毀自己;比如說因為氟利昂泄露引發核潛艇火災導致二十多人死亡;比如說至今仍遙遙無期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比如說被龍門吊砸毀的‘亞洲最強護衛艦’p-17a……


    哦,當時龍門吊事件還想惡心龍國,結果最後卻沒惡心成。


    事情是這樣滴:印度想要造船卻沒有重型龍門吊,於是跑到英國買了一個二手重型龍門吊,結果買迴來後發現那個龍門吊竟然是龍國的。


    眾所周知,印度什麽都想和龍國比一比爭一爭,於是他們很有骨氣的不用龍國龍門吊而是又去霓虹國買了一台。


    砸毀他們護衛艦的正是來自霓虹國的龍門吊。


    瞧,和印度海軍的敗家速度比起來,印度空軍和陸軍那都是‘弟中弟’!


    而印度海軍裏麵最抽象的還真不是以上說的那些,而是印度的驅逐艦。


    就這麽說吧,印度驅逐艦的發展過程真的已經不能用‘魔幻’二字來形容了。


    作為二戰後亞洲最早擁有航母的國家(英國給的),他們非常重視航母‘帶刀護衛’驅逐艦,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印度經濟最好的時候,那時候的印度激進派認為印度應該多買一些軍艦,而保守派則認為激進派太保守,於是他們就把自研軍艦這件事列為印度海軍發展重點。


    他們要打造亞洲第一海軍!


    1982年的時候,印度啟動了一個‘十五號工程計劃’,簡單說就是建造一款印度純國產新型護衛艦。


    怎麽是護衛艦不是驅逐艦?


    別急。


    當時印度海軍提出的要求是:新型護衛艦要具備‘強大且完善的多用途作戰能力’,要同時做到對空、對海、反潛的多項作戰,同時航程要遠進行遠海戰鬥任務!


    而印度壓根沒有這個設計能力。


    怎麽辦?


    找蘇聯啊!


    於是很快蘇聯方麵就做出了設計:一款排水量3500噸的多功能護衛艦躍然紙上。


    最關鍵的是——省錢!


    蘇聯方麵給的建造費用是一艘這樣的護衛艦隻需要3500萬美刀。


    但是所有人知道,甲方是永遠不會滿足乙方的初稿的。


    於是印度方麵看到設計圖後就提出了一點兒‘小小的要求’,比如說要加上荷蘭的雷達,法國的拖曳聲呐,增加更多的防空係統,能起降兩架英國的海王直升機以及最關鍵的印度自主研發的作戰指揮係統……


    於是一艘3500噸排水量的護衛艦讓他們硬生生的改成了6500噸的驅逐艦!


    就是大名鼎鼎的傳說級神艦‘德裏級’驅逐艦。


    印度人的辦事效率確實沒的說:1986年海軍訂單下來後,1987年就開始正式開工,然後在建設過程中,印度海軍給這‘德裏級’驅逐艦提出了三十多次修改意見!那真是建一建,改一改,再建一建,再改一改……


    於是一直拖到1991年,‘德裏級’的首艦才正式下水。


    然後……


    眾所周知,蘇式裝備和歐式裝備一直都太兼容,於是新船下水後那是各種問題不斷,然後又是又修又改,一直到1997年,德裏級的首艘‘德裏號’才被強行服役。


    注意,是強行服役!


    那船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由於電磁兼容問題,德裏級驅逐艦隻要打開通訊係統,那雷達告警係統就會被強製關閉!


    沒有雷達的現代化軍艦,蕭鵬想破腦袋也隻能想到馬島戰爭時期英國那艘被一發入魂的‘謝菲爾德號’。


    這船直接進入了剛服役就退役的流程……


    幾百億美刀就這麽打了水漂。


    但是印度人對此卻覺得無所謂。


    印度人的心態是真的好,別看他們虧了那麽一堆錢,但是他們卻覺得自己賺了:因為建設德裏級驅逐艦為他們累積了船舶設計以及造船經驗,於是眼高手低的他們另起爐灶,又開始了新型驅逐艦建造計劃。


    對這個新型驅逐艦他們要求也真的並不高,就是要有更強的多功能作戰能力,然後徹底解決船上的各種電子係統不兼容的問題,如果順便成為亞洲最強的驅逐艦那就更好了。


    哦,最後一點兒要求其實還真不過分。


    在他們推出新型驅逐艦建造計劃的時候,整個亞洲隻有霓虹國有大型驅逐艦。


    那時候的龍國別說055大驅,甚至連從蘇聯買的‘現代級’驅逐艦都沒有入列呢!


    所以印度那時候隻要造出來大驅,不是亞洲第一就是亞洲第二!


    這就是印度當年敢喊出這個口號的自信。


    而這現被他們寄予厚望的驅逐艦,正是蕭鵬嘴裏‘不拋錨就算成功’的另外一款印度神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