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豐陽碼頭。
雙鯉與陶氏從昭寧寺迴來後,馬車剛行駛到豐陽碼頭附近,雙鯉便聽到一陣搬挪東西的聲音,便掀開幔帷往外頭瞧,果然是有不少力士在抬著箱籠往碼頭上的方向走,雙鯉覺得奇怪,便讓陶氏自己先迴舀霞莊去,自己帶著桃年、箏兒去一看究竟。
到了碼頭上,雙鯉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不是從碼頭的商船上卸貨的,而是將自己的家當紛紛搬到了客船上,要乘船離去的。
雙鯉看見一個臉熟的人,是豐陽會館在古玩鋪子做事的郭管事,便問道,“郭管事,一向不見,今日這是要乘船往哪裏去?”
郭管事一看是雙鯉,麵有一絲慍怒之色,沒好氣地說道,“夫人少見,不知道這豐陽會館這些日子以來受的搜刮攪擾,我們鋪子裏沒有時運,經不起這隔三差五的盤剝敲詐, 掌櫃的說,還是早早離京的好,省的那些宮使們看中了我們鋪子裏的東西,翻箱倒櫃的征納了去,隻怕連棺材本都要賠在這裏了。”
“這是哪裏話?我們豐陽會館的店家,不是一向由賈正台的公人們做主嗎?那宮使豈敢這般明目張膽地攪擾?”雙鯉不解地問道。
“賈正台?哼?能頂什麽用呢?這些宮使們是奉官家的旨意來的,難道賈正台的人還敢阻攔不成?”
“這怎麽可能呢?陛下一向看重會館的商賈,又怎會縱容近身之人如此?”雙鯉解釋道。
“這咱們就不得而知了,隻是聽說陛下後宮中多了幾個妖孽似的麵首,引得陛下日日沉迷後宮,看他們獻舞助興,陛下如今的心思都在他們幾個身上呢,哪裏會在乎我們這些市儈販夫們的死活呢?”郭管事說道。
“陛下後宮中的麵首,為何我從未聽聞呢?”雙鯉一臉不解地問道。
郭管事看雙鯉這樣子,越發不屑,冷笑道,“從未聽聞?這怎麽可能呢?聽說,那幾個麵首還是從你們小韻坊中出來的,都是西域的戎人, 陛下已經封他們做了宮內侯,一個叫龍蟄的,號稱槐英內侯,一個叫白伍的,號稱瓊澤內侯,還有一個叫曹律合的樂人,號稱巧春內侯,難道夫人說不認得?”
雙鯉一聽,的確是從他們坊中出去的人,可是自己這半年以來,忙於洛陽、邯鄲、東丘幾處的生意,不在京中,隻以為這幾人迴西域去了, 不曾想竟然去了宮中。
“雖然認得……”雙鯉支支吾吾地說道,
“那不就結了?夫人真是好手段,往後等咱們都走了,這豐陽會館的大小上百間鋪子,都是您一個人的,這生意做的便越發大了,將來把整個京城都買下來還說不準呢!”郭管事越說越生氣,
箏兒看郭管事說話難聽,便上前分辯,“郭管事,您這話是怎麽說的?我們夫人這段日子不在京中,並不知道這樣的事,”
“不知道?哼?當我們是傻子?誰信呢!”
“你……”
“箏兒,不必說了。”雙鯉說著,便帶著桃年、箏兒迴了小韻坊,問了小韻坊的管事之人,這才知道郭管事說的都是真的。
“聽說,那幾人是七公主舉薦入宮的。”焦聰從旁說道。
“嘉秀……”雙鯉說著,長長歎了一口氣道。
第二日,雙鯉便帶上了從洛陽采買來的土產,前去拜會賈正大夫孟輕雷,想懇求孟輕雷出麵阻止此事,莫要讓京城中的同行受此滅頂之災。
可是孟輕雷卻對雙鯉說道,“孺人容稟,並非是我不想出麵阻止,而是有心無力啊。”
“怎麽會有心無力呢?您可是賈正台的大夫啊!賈正台不正是陛下方便商賈們方便行商所立的嗎?這些宮使們騷擾商賈,您這個賈正大夫難道就要眼睜睜地看著嗎?”雙鯉有些憤慨地說道。
孟輕雷卻一臉無奈,冷笑著說道,“如今我這個三品賈正大夫,還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您這是什麽話?!”
“孺人莫要動怒,且聽我細說,”孟輕雷飲了一口香茶,沉吟了半晌說道,“您近來不在京中,對京中的情勢有所不知啊,自從陛下寵幸三位宮內侯以來,這三人借助陛下的皇威,設立了宮市,他們想要什麽,便會讓宦官充任宮使,出宮去采買。”
“哪裏是采買?那一日我親眼見著了,分明是掠奪!那幾個太監從周掌櫃的綢緞鋪中搬了幾大箱上好的緞子出去,可是隻給了周掌櫃的十兩銀子,這算是哪門子的采買呢?”
“是啊,隻是這樣的事你我知道,陛下卻不知道,那些宮使從內府局支了足足的銀子,出宮去采買物什,可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們怎麽舍得把到手的銀子給商賈們呢?這些宦官既昧下了內府局的銀子,又搶奪了商賈之物,兩處撈足了油水,可這一切,陛下還被蒙在鼓裏呢!”孟輕雷說道。
“怎會如此?陛下一向明察秋毫,內府局的管事太監王公公也是個周全人,豈會縱容他們如此?”
“您知道的,區區幾個太監,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您是說,這些宮使背後是受那三個宮內侯的指使?”
“正是。”
“可是您在北宮當差,為何不將這樣的事,稟告陛下呢!”雙鯉問道。
“我不敢瞞騙孺人,一來是這三人深得陛下寵愛,陛下對他們三人的話言聽計從,且如今須臾不能離了這三個人,想要見陛下一麵,何其容易呢?”
“這是哪裏的話?陛下沉迷後宮麵首,那前朝的政事該如何打理呢?”
“都是由右仆射、門下侍中、中書侍郎、邦政大夫、禦史大夫、吏部尚書、還有小人等幾位要緊的大臣一同裁奪處置,可是您也知道,尚書省的人一向對我們北宮七台不以為然,尚書省的人還以為,陛下沉迷男寵,已經冷落了我們北宮七台,恨不得趁此機會拔掉眼中釘、肉中刺呢!”孟輕雷無奈地說道,
“在這個節骨眼上,尚書省的人不將百姓之苦放在眼中,還忙著爭權奪利,與自己的同僚內訌嗎?”
“尚書省的人看陛下倚重我們北宮七台,他們丟了威勢,記恨在心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自從陛下將前朝政務交托給右仆射等人料理後,尚書省的戶部、吏部、刑部便時常向我們北宮七台發難,一會兒是戶部的度支來查偵訪台的賬目,一會兒又是吏部的郎官來稽核通議台的用人,一會兒又是刑部的郎官來查邦政台、賈正台的幾件陳年舊案,這些都是極為要緊之事,他們手段淩厲,皆是有備而來,我們又豈敢疏忽?我們北宮七台應對這六部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尚且自顧不暇,存亡之時,哪來還有工夫理會京城的庶務呢?即便知道了,也免不了要與尚書省、九寺五監的人一同處置,從來都不能擅自做主啊。”
“豈有此理?那京兆府呢?京兆府的人也不理會這樣的事嗎?”
“京兆府尹邢文壇不僅不理會,反而對那三個宮內侯甚至趨奉,不知道您可否聽聞,京郊的不少達官顯貴與道觀寺院做了不少吞並民田、添置水碾、掠良為奴之事?”
“何止是聽聞?前幾日我到昭寧寺去,還親眼見著了呢。”雙鯉說道。
“這便是了,這些事都是從宮中的三位宮內侯而起,而為他們三個購置田舍、築造水碾的,就是京兆府尹邢文壇呢,邢文壇正是那打頭之人,他又怎麽會自己打自己的臉,冒著得罪三個得寵麵首的風險,理會這樣的事呢?”
“這些人簡直可恨至極!”雙鯉恨恨地說道。
“小人知道,孺人是個打抱不平、急公好義的人,您今日過府之意,小人也明白,可是這樣的事,小人實在力量寒微,無力阻止啊。”孟輕雷說道。
雙鯉聽了一肚子的氣,又與孟輕雷說了好一會兒的話,便出了孟府,上了馬車,一旁的桃年問道,“咱們可要迴莊子上嗎?”
“不,去嘉秀的府上,我要問問她,那三人迷惑陛下、胡作妄為,是否與她有關?”
“是,”桃年說著,吩咐馬夫,調轉馬車往京城內嘉秀的府邸去了。
雙鯉與陶氏從昭寧寺迴來後,馬車剛行駛到豐陽碼頭附近,雙鯉便聽到一陣搬挪東西的聲音,便掀開幔帷往外頭瞧,果然是有不少力士在抬著箱籠往碼頭上的方向走,雙鯉覺得奇怪,便讓陶氏自己先迴舀霞莊去,自己帶著桃年、箏兒去一看究竟。
到了碼頭上,雙鯉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不是從碼頭的商船上卸貨的,而是將自己的家當紛紛搬到了客船上,要乘船離去的。
雙鯉看見一個臉熟的人,是豐陽會館在古玩鋪子做事的郭管事,便問道,“郭管事,一向不見,今日這是要乘船往哪裏去?”
郭管事一看是雙鯉,麵有一絲慍怒之色,沒好氣地說道,“夫人少見,不知道這豐陽會館這些日子以來受的搜刮攪擾,我們鋪子裏沒有時運,經不起這隔三差五的盤剝敲詐, 掌櫃的說,還是早早離京的好,省的那些宮使們看中了我們鋪子裏的東西,翻箱倒櫃的征納了去,隻怕連棺材本都要賠在這裏了。”
“這是哪裏話?我們豐陽會館的店家,不是一向由賈正台的公人們做主嗎?那宮使豈敢這般明目張膽地攪擾?”雙鯉不解地問道。
“賈正台?哼?能頂什麽用呢?這些宮使們是奉官家的旨意來的,難道賈正台的人還敢阻攔不成?”
“這怎麽可能呢?陛下一向看重會館的商賈,又怎會縱容近身之人如此?”雙鯉解釋道。
“這咱們就不得而知了,隻是聽說陛下後宮中多了幾個妖孽似的麵首,引得陛下日日沉迷後宮,看他們獻舞助興,陛下如今的心思都在他們幾個身上呢,哪裏會在乎我們這些市儈販夫們的死活呢?”郭管事說道。
“陛下後宮中的麵首,為何我從未聽聞呢?”雙鯉一臉不解地問道。
郭管事看雙鯉這樣子,越發不屑,冷笑道,“從未聽聞?這怎麽可能呢?聽說,那幾個麵首還是從你們小韻坊中出來的,都是西域的戎人, 陛下已經封他們做了宮內侯,一個叫龍蟄的,號稱槐英內侯,一個叫白伍的,號稱瓊澤內侯,還有一個叫曹律合的樂人,號稱巧春內侯,難道夫人說不認得?”
雙鯉一聽,的確是從他們坊中出去的人,可是自己這半年以來,忙於洛陽、邯鄲、東丘幾處的生意,不在京中,隻以為這幾人迴西域去了, 不曾想竟然去了宮中。
“雖然認得……”雙鯉支支吾吾地說道,
“那不就結了?夫人真是好手段,往後等咱們都走了,這豐陽會館的大小上百間鋪子,都是您一個人的,這生意做的便越發大了,將來把整個京城都買下來還說不準呢!”郭管事越說越生氣,
箏兒看郭管事說話難聽,便上前分辯,“郭管事,您這話是怎麽說的?我們夫人這段日子不在京中,並不知道這樣的事,”
“不知道?哼?當我們是傻子?誰信呢!”
“你……”
“箏兒,不必說了。”雙鯉說著,便帶著桃年、箏兒迴了小韻坊,問了小韻坊的管事之人,這才知道郭管事說的都是真的。
“聽說,那幾人是七公主舉薦入宮的。”焦聰從旁說道。
“嘉秀……”雙鯉說著,長長歎了一口氣道。
第二日,雙鯉便帶上了從洛陽采買來的土產,前去拜會賈正大夫孟輕雷,想懇求孟輕雷出麵阻止此事,莫要讓京城中的同行受此滅頂之災。
可是孟輕雷卻對雙鯉說道,“孺人容稟,並非是我不想出麵阻止,而是有心無力啊。”
“怎麽會有心無力呢?您可是賈正台的大夫啊!賈正台不正是陛下方便商賈們方便行商所立的嗎?這些宮使們騷擾商賈,您這個賈正大夫難道就要眼睜睜地看著嗎?”雙鯉有些憤慨地說道。
孟輕雷卻一臉無奈,冷笑著說道,“如今我這個三品賈正大夫,還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您這是什麽話?!”
“孺人莫要動怒,且聽我細說,”孟輕雷飲了一口香茶,沉吟了半晌說道,“您近來不在京中,對京中的情勢有所不知啊,自從陛下寵幸三位宮內侯以來,這三人借助陛下的皇威,設立了宮市,他們想要什麽,便會讓宦官充任宮使,出宮去采買。”
“哪裏是采買?那一日我親眼見著了,分明是掠奪!那幾個太監從周掌櫃的綢緞鋪中搬了幾大箱上好的緞子出去,可是隻給了周掌櫃的十兩銀子,這算是哪門子的采買呢?”
“是啊,隻是這樣的事你我知道,陛下卻不知道,那些宮使從內府局支了足足的銀子,出宮去采買物什,可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們怎麽舍得把到手的銀子給商賈們呢?這些宦官既昧下了內府局的銀子,又搶奪了商賈之物,兩處撈足了油水,可這一切,陛下還被蒙在鼓裏呢!”孟輕雷說道。
“怎會如此?陛下一向明察秋毫,內府局的管事太監王公公也是個周全人,豈會縱容他們如此?”
“您知道的,區區幾個太監,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您是說,這些宮使背後是受那三個宮內侯的指使?”
“正是。”
“可是您在北宮當差,為何不將這樣的事,稟告陛下呢!”雙鯉問道。
“我不敢瞞騙孺人,一來是這三人深得陛下寵愛,陛下對他們三人的話言聽計從,且如今須臾不能離了這三個人,想要見陛下一麵,何其容易呢?”
“這是哪裏的話?陛下沉迷後宮麵首,那前朝的政事該如何打理呢?”
“都是由右仆射、門下侍中、中書侍郎、邦政大夫、禦史大夫、吏部尚書、還有小人等幾位要緊的大臣一同裁奪處置,可是您也知道,尚書省的人一向對我們北宮七台不以為然,尚書省的人還以為,陛下沉迷男寵,已經冷落了我們北宮七台,恨不得趁此機會拔掉眼中釘、肉中刺呢!”孟輕雷無奈地說道,
“在這個節骨眼上,尚書省的人不將百姓之苦放在眼中,還忙著爭權奪利,與自己的同僚內訌嗎?”
“尚書省的人看陛下倚重我們北宮七台,他們丟了威勢,記恨在心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自從陛下將前朝政務交托給右仆射等人料理後,尚書省的戶部、吏部、刑部便時常向我們北宮七台發難,一會兒是戶部的度支來查偵訪台的賬目,一會兒又是吏部的郎官來稽核通議台的用人,一會兒又是刑部的郎官來查邦政台、賈正台的幾件陳年舊案,這些都是極為要緊之事,他們手段淩厲,皆是有備而來,我們又豈敢疏忽?我們北宮七台應對這六部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尚且自顧不暇,存亡之時,哪來還有工夫理會京城的庶務呢?即便知道了,也免不了要與尚書省、九寺五監的人一同處置,從來都不能擅自做主啊。”
“豈有此理?那京兆府呢?京兆府的人也不理會這樣的事嗎?”
“京兆府尹邢文壇不僅不理會,反而對那三個宮內侯甚至趨奉,不知道您可否聽聞,京郊的不少達官顯貴與道觀寺院做了不少吞並民田、添置水碾、掠良為奴之事?”
“何止是聽聞?前幾日我到昭寧寺去,還親眼見著了呢。”雙鯉說道。
“這便是了,這些事都是從宮中的三位宮內侯而起,而為他們三個購置田舍、築造水碾的,就是京兆府尹邢文壇呢,邢文壇正是那打頭之人,他又怎麽會自己打自己的臉,冒著得罪三個得寵麵首的風險,理會這樣的事呢?”
“這些人簡直可恨至極!”雙鯉恨恨地說道。
“小人知道,孺人是個打抱不平、急公好義的人,您今日過府之意,小人也明白,可是這樣的事,小人實在力量寒微,無力阻止啊。”孟輕雷說道。
雙鯉聽了一肚子的氣,又與孟輕雷說了好一會兒的話,便出了孟府,上了馬車,一旁的桃年問道,“咱們可要迴莊子上嗎?”
“不,去嘉秀的府上,我要問問她,那三人迷惑陛下、胡作妄為,是否與她有關?”
“是,”桃年說著,吩咐馬夫,調轉馬車往京城內嘉秀的府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