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陛下最為清楚,”皇甫容誡說道,“當日南虞與我大黎一同出兵,占領了西越國,我大黎占據了西越西北的雪川、蘭川等地,而南虞占據了西越東南的熱曼、龍寨等地,南虞所占之地雖多,可是熱曼、龍寨等地多高山急湍,南虞占領後也不曾用心經營,隻是多派酷吏橫征暴斂,這些年來熱曼、龍寨等地的百姓日子仍舊困苦,而眼下南虞境內又起了兵亂,聽微臣派往熱曼、龍寨等地的探子來說,這些被南虞占領的西越故地的百姓,有了歸順大黎之意。”


    “此事當真嗎?”諸葛憶蓀問。


    “是,隻是準確來說,這些舊民對我大黎也不放心,擔心剛出了狼窩、又入虎穴,這些舊民想要歸附的,是重新經營雪川的諸葛氏家族。”皇甫容誡說道。


    鄭宜祚聽了,笑著說道,“這便奇怪了,如今我大黎皇帝陛下,便是諸葛氏家門出身,為何這些舊民想要歸附的,不是坐在皇位上的當今陛下,而是雪川城中的諸葛氏呢?”


    “這一點朕能諒解,朕雖然姓諸葛氏,可是在這些舊民們看來,朕這個坐在京城之中、為黎人操持社稷的諸葛氏,已經不是雪川城中的諸葛氏家族的人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些舊民真相想要歸附的,並非是大黎,而是曾經善待過他們的諸葛氏家族背後的西越故國啊。”


    皇甫容誡笑著道,“陛下英明,好在陛下神機妙算,將您的胞妹與外甥留在雪川城中,您的外甥伯彥公子曾奉命在雪川、麗邑等處修築河堤、修整山路,為人剛正清廉,統禦下屬,頗具將才,在熱曼、龍寨等地的舊民之中頗有賢名,若是這些舊民來歸之時,陛下能讓您的外甥伯彥公子前去接納,此事一定甚是穩妥,且水到渠成,想必南虞那邊也不好說什麽。”


    “這倒是不失為一個好主意,”諸葛憶蓀說道,“隻是方才皇甫大夫所說的西邊的群狼,難道指的是伯彥?要利用伯彥來製衡番族人嗎?”


    “迴陛下,微臣並無此意,”


    “那你所指的西麵群狼究竟是何人呢?”


    “陛下,微臣明白,如今雪川繁盛富裕,商賈如織,舉袂成雲,若是讓雪川與西越故地來充當牽製番族人的馬前卒,隻怕雪川如今的太平興盛,就會毀於一旦。”


    “不錯,朕也覺不忍心,雪川乃是養育朕的地方,今日的雪川,也是朕苦心經營多少年才有了如今的光景,若是要雪川淪為大黎的一個打手,明明是一顆明珠,卻為了黎人的安寧,將它扭曲為一個嗜血好殺的狼牙,朕斷斷不肯。”諸葛憶蓀說道。


    “微臣明白陛下的苦心,微臣所籌劃的西土之狼,並非雪川,請陛下放心,而是與番族人有些彌天大恨的盧氏皇族。”皇甫容誡說道。


    “隻是這盧氏皇族,在南虞境內大搞酬神之事,早就已經失去了民心,番族人之所以能這麽快攻入南虞的國都,隻憑在南虞境內僅有數萬之眾的番族人,是斷斷不會這般順遂的,追隨番族人一同起事的,還有無數的虞人百姓,盧氏皇族才會這般兵敗如山倒,一路西逃到慶都,況且南虞皇帝盧燁已經老邁,麾下又無良將,子嗣上也甚是單薄,不止是百姓對盧氏皇族失望透頂,連盧氏自家的幾個宗室也不心服盧燁其人,西逃的盧氏皇族,隻怕也是一盤散沙,哪裏會是兵多將廣的番族人的對手呢?等將來番族人的兵馬攻打到慶都城下,老臣看,隻怕這盧氏最後的氣運也就到頭了。”禦史大夫黃文壽上前進言道。


    呂延熹聽了黃文壽的話,也上前附和,“陛下,禦史大夫此言在理,請陛下三思。”


    “皇甫大夫,你的看法呢?”諸葛憶蓀問道。


    “陛下,微臣以為,盧氏雖然氣運衰微,可是若番族人誅滅了盧氏,對大黎而言,不是件好事,所謂唇亡齒寒、毛落皮單,不如利用盧氏皇族與番族人之間的滅國之恨,結合大黎、西越、貞女三國之力,讓盧氏皇族在南虞西麵的國土重續皇統,與番族人在東西兩麵分庭抗禮,再加上北麵流民與番族人南北對峙,如此一來,番族就永遠不會成為我大黎的禍患了,就連臨近與我大黎世代交好的東興、出雲、萊康、陸渾也會從中受益,陛下也會因此在盟邦之間聲威大震,如此一舉多得,又何樂而不為呢?”


    諸葛憶蓀看著一旁的輿圖,思量了良久,過了一炷香的工夫,才終於說道,“邦政大夫所言,不失為一件良策,隻是為保萬全,此事要依製而行,不可冒進。”


    “微臣明白。”皇甫容誡答應著。


    “歸置北遷流民之事,就交由右都護、信都侯羅雙蓉主理,左威衛將軍稽順以及邦政台之人輔佐,邦政台早日訂製歸置流民之策,交由中書、門下審議,賈正台、工部、戶部一同協理歸置北遷流民之事,諸事不決者,由羅將軍全權處置。”“微臣遵命。”皇甫容誡作揖道。


    “還有三點朕要特地,再囑咐你們,其一不能有苛待虞人流民百姓之事,其二不能有濫用與他用庫銀、布帛、糧米之事,其三,不能有侵門踏戶、大黎兵卒直入南虞境內之事,這是別人家的事,我們不該招惹是非,否則將來也注定是非不斷。”


    “是,微臣明白,隻是商賈們?”


    “接濟百姓的民間商賈無礙,朕也會吩咐羅將軍與賈正台,提點商賈們在接濟流民之時,要擦亮了眼睛、管好了口袋,不能讓這些珍貴的布帛糧米,被一些貪婪之人借故盜取了。”


    “是。”皇甫容誡答應著。


    “至於西越之事,依朕看,盧氏皇族尚且能抵擋番兵一陣子,咱們暫且按兵不動,先由邦政台派出使臣,拜訪貞女國主,促成大黎與貞女國之間的盟約,同時,朕也會下旨,冊封朕之胞妹諸葛憶蓁為越國長公主,冊封其子諸葛伯彥為白崖郡公,派遣左武衛大將軍柴朝義、左都護易嶢安率兵坐鎮雪川,協助諸葛伯彥料理熱曼、龍寨等地舊民歸附之事。”諸葛憶蓀吩咐道。


    “臣等遵旨。”眾臣都紛紛答應著。


    番將文照攻陷南虞國都的兩個月後,文照在興都城正式稱帝,改國號為“耀”,改興都城為神丘,並整頓兵馬、揮兵向西,要對殘留在慶都城的盧氏皇族與熱曼、龍寨的異族百姓動武。


    心中不安的西越故地百姓決定歸附大黎,向越國長公主諸葛憶蓁獻土,諸葛憶蓁也派遣自己的兒子伯彥前去接納舊民,有柴朝義、易嶢安兩個身披百戰的大將坐鎮,文照的人馬也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看著熱曼、龍寨、元石、橘海等從早年西越手中掠奪的城池,又再次迴到了西越諸葛氏的治下。


    文照看這些西越的舊民歸附大黎倒也罷了,熱曼、龍寨本就是貧瘠的不毛之地,經過南虞朝廷二十多的征斂盤剝,這幾個地方早就已經是爪幹毛淨了,丟了也沒什麽可惜的,讓文照真正如鯁在喉的是殘留在慶都的南虞皇帝盧燁,隻要有盧燁在,他的這個位子就難以坐穩。


    文照便下令,集結十萬大軍,朝著盧燁所在的慶都城進發,文照的大軍來勢洶洶,而慶都城周圍的守軍早就厭戰了,紛紛降了盧燁,不過五日的工夫,文照的大軍又兵臨慶都城下,還嚷嚷著要活捉盧燁,用盧燁的鮮血來祭奠那些年枉死的無辜百姓,慶都城一時之間危如累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心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吟北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吟北冥並收藏禦心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