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皇宮,鳴鸞閣。
知道肖嵩在獄中自盡的消息,諸葛憶蓀也並未追查下去,隻讓人將肖嵩埋入了塵萋門外的罪人荒塚,也算是看在雙鯉的麵子上給了肖嵩一個最後的體麵。
這一日,臨泗郡主入宮請安,正與諸葛憶蓀在鳴鸞閣說話,諸葛憶蓀拉著臨泗郡主的手往暖榻上一邊走一邊說道,“臨泗,這一迴多虧了你啊,此次的情勢如此兇險,若不是你,我亦不知能否逃過此劫,做了他們的刀下鬼也未可知。”
“臨泗不敢居功,”臨泗郡主說道,“說起來,也是杜姐姐籌謀得當,一早就察覺了宮中的不同尋常之處,暗中救出了太後,又飛鴿傳信,讓我私下裏布排這些,此次之事,杜姐姐當居首功,臨泗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
“你杜姐姐的確是個有智謀的,你也不差,機警果斷,多虧了你們二人,不光救了我,也挽救了我們大黎的江山社稷,不曾落入奸人的手中。”
“太後抬舉,臨泗身為郡主,也是我分內應當做的。”
“過幾日便是除夕,哀家決定好好嘉獎你們二人,晉升你為公主,賜兩千戶封邑,並惠及你與易將軍的一雙兒女,等他們長大成人了,可承襲你的封邑爵位,令郎將來為千戶縣侯,令愛將來做縣主,還有你的生母,雖然生前隻是你父親的侍妾,並未封誥品級,哀家今日做主,宗室出身的公主之母應稱太儀,就追封你母親為太儀,與你父親滕王同尊,也算是哀家的一點心意吧。”
“臨泗多謝太後成全。”
“隻是哀家還有一個犯難的地方,”諸葛憶蓀說道。
“太後請說,臨泗雖然愚魯,也願意為太後分憂。”
“便是你杜姐姐的封賞之事,你也知道,她這個人,對於名位、財帛都不甚放在心上,該封賞些什麽東西給她才好呢?”諸葛憶蓀問道。
“如今杜姐姐一心都在天腰川學宮上頭,這天腰川學宮雖然是太後您支持興辦的,可是從前的恆山王主政之時,對於學宮中招收京城女學生一事十分不以為意,還處處打壓排擠,從前天腰川學宮中的糧米布帛都是受官中供給,可是自從您到雪川去,恆山王便借故將天腰川學宮的供給停了,連曲陽宮中的宮人都不許往學宮中去,原本曲陽宮的供奉,經您做主,有一半都送到了學宮去,如今曲陽宮的人不來往了,恆山王寧可將這些供奉之物打賞給曲陽宮的宮監們,也下了死命令,不許讓曲陽宮的東西流到學宮中去。”
“有這樣的事?為何不曾聽你杜姐姐與我說起過?”
“杜姐姐的性子您也知道,她是看您這段日子要處理的人、要應對的人實在太多,她不想用這樣的事來惹您煩心罷了,”臨泗郡主說道,
“您也知道,天腰川學宮夫子、學生還有管事之人就有千餘人,還有在天腰川學宮頤養天年的幾百個年老的嬤嬤、公公們,這幾個月,學宮倉房中的糧米已經陸續見底,入了冬,連棉衣綿褥都需要額外添置,杜姐姐已經將先帝和您的賞賜之物一件件讓墨韻拿去變賣,靠變賣之資來維持學宮的生計了。”
“怪不得上次到天腰川學宮去,看她一身素淨,沒有一絲的華貴之物,連束發的發簪都由她最喜歡的玉簪子換成了尋常的楠木簪子,這便是那不成器的恆山王造的孽了。”諸葛憶蓀說道。
“您既然要封賞杜姐姐,依我的主意,隻要替她解決了這些學宮的日常開銷,讓杜姐姐沒有後顧之憂,潛心於學宮的課業之上,就是對杜姐姐再好不過的封賞了。”臨泗郡主說道。
“這個好辦,倒也不難,過會兒我便下旨,仍舊像從前一樣,學宮的一應供給都有官中發放,也不必東動用國庫的銀錢,往後我就不住在仁壽宮了,就將從前仁壽宮的供奉撥給天腰川學宮吧,天腰川學宮中的夫子、管事的薪俸暫時由曲陽宮發放吧,至於往後,我另有打算。”諸葛憶蓀說道。
“如此,杜姐姐也能放心在課業上了。”
“你杜姐姐潛心在課業上是好的,隻是這天腰川學宮一直靠官中的錢糧接濟,實在不是長久之計。”
“這倒也是,若是天腰川學宮能像晏康學宮、太倉學宮那樣,有孟先生那樣的巨賈來經營,而學宮呢,也能替孟先生培養工匠、農人、商賈和力士,如此兩相受益就好了。可惜天腰川學宮中都是女子,京中的商賈們,從天腰川學宮中雇傭繡娘、女匠人、女營兵士倒是勤快,可惜沒有人願意承擔起學宮的開支來,若是京城中也有個會做生意的女商人就好了。”
“你這話倒是提醒了我,京城中雖然沒有,可是雪川精明強幹的女商人多著呢,明日我便寫信,從雪川叫來兩個,你杜姐姐主內,她們主外,幫著你杜姐姐,將學宮從內到外地操持起來。”
“太後這話倒是讓我好奇得很,不知道這雪川的女商人長什麽樣子,恨不得當下就見見,難道女人還能走馬幫、經商隊嗎?”
“怎麽不能?女子的細心周全之處,勝過粗枝大葉的男人們百倍,談生意也都是好手。”諸葛憶蓀說道,“這女商人,其中一個你也是見過的。”
“我也見過?怎麽一時全無印象?”
“過幾日等她們來了,你就知道了。”諸葛憶蓀笑著說道。
知道肖嵩在獄中自盡的消息,諸葛憶蓀也並未追查下去,隻讓人將肖嵩埋入了塵萋門外的罪人荒塚,也算是看在雙鯉的麵子上給了肖嵩一個最後的體麵。
這一日,臨泗郡主入宮請安,正與諸葛憶蓀在鳴鸞閣說話,諸葛憶蓀拉著臨泗郡主的手往暖榻上一邊走一邊說道,“臨泗,這一迴多虧了你啊,此次的情勢如此兇險,若不是你,我亦不知能否逃過此劫,做了他們的刀下鬼也未可知。”
“臨泗不敢居功,”臨泗郡主說道,“說起來,也是杜姐姐籌謀得當,一早就察覺了宮中的不同尋常之處,暗中救出了太後,又飛鴿傳信,讓我私下裏布排這些,此次之事,杜姐姐當居首功,臨泗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
“你杜姐姐的確是個有智謀的,你也不差,機警果斷,多虧了你們二人,不光救了我,也挽救了我們大黎的江山社稷,不曾落入奸人的手中。”
“太後抬舉,臨泗身為郡主,也是我分內應當做的。”
“過幾日便是除夕,哀家決定好好嘉獎你們二人,晉升你為公主,賜兩千戶封邑,並惠及你與易將軍的一雙兒女,等他們長大成人了,可承襲你的封邑爵位,令郎將來為千戶縣侯,令愛將來做縣主,還有你的生母,雖然生前隻是你父親的侍妾,並未封誥品級,哀家今日做主,宗室出身的公主之母應稱太儀,就追封你母親為太儀,與你父親滕王同尊,也算是哀家的一點心意吧。”
“臨泗多謝太後成全。”
“隻是哀家還有一個犯難的地方,”諸葛憶蓀說道。
“太後請說,臨泗雖然愚魯,也願意為太後分憂。”
“便是你杜姐姐的封賞之事,你也知道,她這個人,對於名位、財帛都不甚放在心上,該封賞些什麽東西給她才好呢?”諸葛憶蓀問道。
“如今杜姐姐一心都在天腰川學宮上頭,這天腰川學宮雖然是太後您支持興辦的,可是從前的恆山王主政之時,對於學宮中招收京城女學生一事十分不以為意,還處處打壓排擠,從前天腰川學宮中的糧米布帛都是受官中供給,可是自從您到雪川去,恆山王便借故將天腰川學宮的供給停了,連曲陽宮中的宮人都不許往學宮中去,原本曲陽宮的供奉,經您做主,有一半都送到了學宮去,如今曲陽宮的人不來往了,恆山王寧可將這些供奉之物打賞給曲陽宮的宮監們,也下了死命令,不許讓曲陽宮的東西流到學宮中去。”
“有這樣的事?為何不曾聽你杜姐姐與我說起過?”
“杜姐姐的性子您也知道,她是看您這段日子要處理的人、要應對的人實在太多,她不想用這樣的事來惹您煩心罷了,”臨泗郡主說道,
“您也知道,天腰川學宮夫子、學生還有管事之人就有千餘人,還有在天腰川學宮頤養天年的幾百個年老的嬤嬤、公公們,這幾個月,學宮倉房中的糧米已經陸續見底,入了冬,連棉衣綿褥都需要額外添置,杜姐姐已經將先帝和您的賞賜之物一件件讓墨韻拿去變賣,靠變賣之資來維持學宮的生計了。”
“怪不得上次到天腰川學宮去,看她一身素淨,沒有一絲的華貴之物,連束發的發簪都由她最喜歡的玉簪子換成了尋常的楠木簪子,這便是那不成器的恆山王造的孽了。”諸葛憶蓀說道。
“您既然要封賞杜姐姐,依我的主意,隻要替她解決了這些學宮的日常開銷,讓杜姐姐沒有後顧之憂,潛心於學宮的課業之上,就是對杜姐姐再好不過的封賞了。”臨泗郡主說道。
“這個好辦,倒也不難,過會兒我便下旨,仍舊像從前一樣,學宮的一應供給都有官中發放,也不必東動用國庫的銀錢,往後我就不住在仁壽宮了,就將從前仁壽宮的供奉撥給天腰川學宮吧,天腰川學宮中的夫子、管事的薪俸暫時由曲陽宮發放吧,至於往後,我另有打算。”諸葛憶蓀說道。
“如此,杜姐姐也能放心在課業上了。”
“你杜姐姐潛心在課業上是好的,隻是這天腰川學宮一直靠官中的錢糧接濟,實在不是長久之計。”
“這倒也是,若是天腰川學宮能像晏康學宮、太倉學宮那樣,有孟先生那樣的巨賈來經營,而學宮呢,也能替孟先生培養工匠、農人、商賈和力士,如此兩相受益就好了。可惜天腰川學宮中都是女子,京中的商賈們,從天腰川學宮中雇傭繡娘、女匠人、女營兵士倒是勤快,可惜沒有人願意承擔起學宮的開支來,若是京城中也有個會做生意的女商人就好了。”
“你這話倒是提醒了我,京城中雖然沒有,可是雪川精明強幹的女商人多著呢,明日我便寫信,從雪川叫來兩個,你杜姐姐主內,她們主外,幫著你杜姐姐,將學宮從內到外地操持起來。”
“太後這話倒是讓我好奇得很,不知道這雪川的女商人長什麽樣子,恨不得當下就見見,難道女人還能走馬幫、經商隊嗎?”
“怎麽不能?女子的細心周全之處,勝過粗枝大葉的男人們百倍,談生意也都是好手。”諸葛憶蓀說道,“這女商人,其中一個你也是見過的。”
“我也見過?怎麽一時全無印象?”
“過幾日等她們來了,你就知道了。”諸葛憶蓀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