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並不在意身後名,愛民如子的明君固然好,驕奢淫逸的昏君也無所謂。當然既能被稱為愛民如子又可以驕奢淫逸最好了。


    這並不矛盾,曆史上這種人比比皆是,隻要名聲夠好。


    積攢名聲有兩種辦法,一是討好筆杆子,二是討好泥腿子。


    筆杆子他是不抱什麽希望了,除非在他有生之年工匠真的能登上朝堂甚至成為決定力量,否則不知道那幫子書生會怎麽編排他呢。


    文化人是不能得罪的,尤其是儒家。秦始皇和秦法被他們吹的暴戾嚴苛,殘酷無比。從漢初到現代,罵了整整兩千年,成功讓千古一帝遺臭萬年。


    原主也是,豐功偉績全都不提,重點突出他荒淫,有就最好,沒有就編。


    世人以成敗論英雄,一舉秦,必不離暴。一舉隋,必不離淫。


    秦短,因其暴;秦暴,所以短;隋亡,因為楊廣荒淫。


    嘖嘖,別的不說,儒家甩鍋的本事是十分強的。但凡國家滅亡,不是外戚宦官幹政,就是武將亂國,再不然就是妖女禍國殃民。


    爭了千百年,輪到崇禎的時候,儒家終於達成了“野無遺賢,眾正盈朝了”的成就了。結果便是明朝滅亡、崇禎上吊、他們投降。


    每每想到這裏,楊廣對儒家殺意就更增一分。但殺他們之前,得先讓他們將話語權交出來,交給泥腿子們。


    雖然如今的泥腿子大多是文盲,可這不代表他們傻。誰對他們好還是可以分清的,要是再加上教育和書籍的普及那就更好了。


    這就和後世磚家公知不少,信的人卻不多是一個道理。


    楊廣不求自己能像後世偉人般,每一句話都被人們奉為至理名言,他隻要儒家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就行了,從效果上來說這其實是一樣的。


    將拉攏對象換成泥腿子後,楊廣頓覺整個天地都寬廣了不少。這太簡單了,華夏的農民向來要求少,他隻要隨便給點就能他們感恩戴德。


    可笑的士林清議,士族甚至不知道自己麵對的誰。


    皇帝嗎,不對。是後世對曆史的總結,是處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人們的腦洞。


    來吧,詆毀我吧,你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將要失去什麽?


    ……


    首都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地位是非常特殊的。


    經濟上講究得首都者得天下,政治上其實也一樣。人們會不自覺的向首都看齊,以朝堂風向為工作原則,以首都風向為流行指標。


    封建時代的國家首都,作為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其重要性更是無與倫比。


    作為當前世界的國際大都會,長安不但是隋朝首都,還是世界上最繁華最文明最整潔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


    如此宏偉的城市自然是龍蛇混雜的,如今的長安城繁榮而又混亂,在秩序的大環境掩蓋下是那黑暗血腥的底層社會。


    楊廣準備整肅長安,或者說他的仁政將要從長安開始。


    長安有多複雜,他心裏還是有點b數的。


    這樣美麗發達的城市又是國家首都,能在這裏呆著,誰願意迴原來的窮地方。


    所以,長安理所當然的匯聚了大量的公卿貴族,便是世居各地的豪強權貴,也都以在長安置產為榮。


    關隴集團是軍事貴族集團,凡是和軍事沾邊的人,沒一個是好相與的。(後世除外)


    更麻煩的是關中自古以來的遊俠風氣,關中人自秦開始就尚武,再經過前麵三百年戰亂的洗禮,如今的關中家家戶戶都是備有刀劍弓矢的。


    仁義禮智信,儒家五常中義排第二。關中素來好義,這個義可不是後世小說中那樣的懲強庇弱、為國為民的大義,而是好勇鬥狠的兄弟義氣。現在的遊俠不是大俠,是混混古惑仔。


    混混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人目無王法,作奸犯科殺人放火無所不為,更有甚者,敢於襲殺朝廷官員家眷。


    這些人有的是不得已為之,有的是心向往之,但更多的還是權貴富豪的走狗打手。


    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說的就是儒家利用文章擾亂法紀,狡辯顛倒黑白,遊俠使用武力欺人違犯禁令,而君主卻都要加以禮待,這就是國家混亂的根源。犯法的本該判罪,而那些儒生卻靠著文章學說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該處罰,而那些遊俠卻靠著充當刺客得到豢養。


    現在的長安便是這樣,士族子弟、遊俠劍客遍地都是。不論是儒家士族還是豪強刺客,楊廣都很不喜歡,這都是他走在荒淫無度明君之路上的絆腳石啊,豈能不除。


    掌管長安京畿地區的官職名為京兆尹,就像後市的京城市長。


    楊廣要整肅長安,自然不能親自下場。大棒不打蚊子、殺雞不用牛刀。他的能量太大了,他一動手會被人誤解,所以他需要一個代言人。


    這個人不但得有足夠的資曆,還得夠親近。


    上一任京兆尹蘇威,如今已是政事堂七位丞相之一。所以京兆尹已經成為了入相的渠道之一,沒資曆如何能坐此位。


    作為京師大管家,京兆尹雖不說位高權重,但卻處於要害地位。這等職位不給體己的人,楊廣也不放心啊。


    思來想去,他將目光放在了兒子楊昭身上。


    作為皇長子,楊昭自然是想更進一步的。所以自楊廣登基以後,他便努力辦事。不但將楊廣分配的任務做的無可挑剔,更是積極響應政事堂的一切政令。


    楊廣要打仗,他就捐錢捐物捐人;楊廣要分田,他帶頭將自己的田地捐出來;楊廣要免稅,他就將自己手下的人都派出去鼓吹。


    不但懂事,而且知進退。凡是出風頭掙名聲的好事都讓楊廣去做。


    史上多少太子都壞在了出風頭上,看看人家,不愧是被後人稱為:雅性謹重,有君人之量,乃天生長者。


    如此一副孝子賢孫的摸樣,楊廣也是頗為感動的,更何況楊昭卻實能幹。


    如此說啦,還有誰比皇長子楊昭更合適呢。還有什麽職位比京兆尹更能體現楊廣對兒子的拳拳愛意呢。


    作為新鮮出爐的京兆尹,楊昭是非常的欣喜,如此險要之地,盡掌京畿大權,如果不是看重他,怎會授予這等顯貴職位。


    他自然不知道後世有句話叫做: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師。


    看著欣喜若狂的楊昭,楊廣默默的感慨:你的苦難才剛開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隋煬帝,不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夜登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夜登基並收藏朕,隋煬帝,不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