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立住腳,等曹幹等到近處,上下打量。


    穿著吏服的這個水官史佐,年有3十多歲,充滿警惕,狐疑地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在下等見過足下。”曹幹抱拳下揖,行禮說道,“敢迴公的問話,在下姓曹,順從縣人,這位是在下的外兄,姓高。這兩個是在下的家仆。”


    ——順從縣,即費縣。費縣的“費”雖然念“必”音,但與“費”這個字其實還是1個字,字意也都1樣,除為姓氏以外,費的本意是花費錢財,引申為耗費、損耗之意,王莽不喜歡其意,依按他給郡縣改名的準則之1,把不好的字眼改成好的字眼,於是他就把費縣的縣名改為了順從。不用再“耗費”精力治理這個地方了,因為這個地方的百姓都已經“順從”了。


    “順從縣人?怎麽來我縣了?”


    曹幹賠笑答道:“敢請足下知曉,順從縣前些時不是被力賊攻陷了麽?我等因是逃難而出,欲渡淮泗,往江左投奔親友。貴縣是必經之地,是以在下等路經貴縣,於此地得謁足下。”


    “力賊兩3個月前就攻陷順從縣了,你們怎麽今日才到我縣?”


    曹幹長歎了口氣,說道:“鄙縣淪陷初時,我等沒有機會逃難而走,總算是力賊率其主力離了費縣,我等這才得了機會,得以出逃。”


    “力賊帳下各部賊兵,現分布於我郡各縣,你們是咋來到我縣的?”


    曹幹1副後怕的樣子,說道:“可千萬別說了!足下不知,我等這1路委實提心吊膽,好幾次差點被力賊的賊兵發覺!好不容易到了貴縣,又聽說貴縣城外現有賊兵盤踞,我等也不敢進城,遂便趕緊遠遠地繞城而過,尋思來貴地海濱,看看能不能租條海船,改走海路南下!”


    這個史佐當是不太相信曹幹的話,仍是狐疑,警惕地打量他。


    曹幹兩世為人,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心理素質是很過硬的,他神色自如,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地問這史佐,問道:“敢問足下,不知海濱這邊,有無賊兵來擾?”


    “現在還沒有。”


    曹幹語帶欣慰,說道:“沒有就好,沒有就好!足下可能不知道,力賊帳下的賊兵著實兇殘!鄙縣淪陷以後,連著半個月,賊兵4處擄掠不止!鄙縣生民,這迴真是遭了大災了!”


    “你說你是順從縣人,逃難而來?”


    此問話1出,曹幹4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這史佐邊上的那人。


    這句問話,正是此人所問。


    史佐旁邊的這人盡管剛才1直沒開口,曹幹4人卻是早就注意到他了!


    沒別的原因,隻因此人的打扮著實顯眼,太與眾不同。


    此人年4十餘,須發烏黑,麵色紅潤,拄著1根長杖,腰上懸著1籌,頭裹黃幘,衣著黃服,渾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幘、服幹淨得1塵不染,並有如草木之清香由其身上散出。


    他這手拄長杖,黃幘、黃服的打扮,使曹幹在見到他的第1眼時,就不禁聯想到了自己在前世於影視作品上見過的1種人,——沒錯,就是掀起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的太平道徒眾。


    有那麽片刻功夫,曹幹幾疑是自己看花了眼!又幾疑自己之前是不是搞錯了自己來到的這個年代,當下之這個年代莫非並非是王莽時期,而竟是東漢末年?


    不過,因為驟然出現的衝擊而造成的錯覺稍瞬即逝。


    曹幹旋即便即確定,他沒有看花眼,這個人的打扮的確是近類於原本時空中,在1百67十年後掀起黃巾起義的太平道信徒!他也沒有搞錯他來到的年代,也的確就是王莽的新朝時期。


    則這個人的打扮,為何與太平道信徒的打扮如此類似?


    在與那個史佐對話的時候,曹幹想起了曾有1次,他向蘇建請教“讖緯”為何會於當世有如此大的影響時,蘇建與他提起過的1件發生在前漢成帝、哀帝之際的重大政治事件。


    ……


    有個齊國的方士,叫甘忠可,編了1部道書,名叫《包元太平經》,共十2卷,號稱是天帝派真人赤精子下凡所傳。此這部經書中,他稱“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此即有名的“赤精子之讖”。——赤精子也者,其實是暗指劉邦,劉邦斬白蛇起事的故事,在漢朝建立後,於有心人的推動下早已被神話,百姓們都相信他是感赤龍而生,是赤帝之子。赤精子下凡教甘忠可,等於即是說,這是漢家老祖宗劉邦的令諭。


    甘忠可後被以“假鬼神罔上惑眾”的罪名下獄,病死獄中。


    成帝死後,哀帝繼位,當時災異頻發,民間叛亂眾多,社會危機愈發嚴重,甘忠可提出的“再受命”的觀點,因而竟是改以盛行起來。甘忠可有幾個弟子,得到了哀帝的信用,哀帝用他們的建議,居然真的是搞起了“再受命”,改元、改漏刻,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陳”者,敷陳,詳盡的陳述之意,“陳聖劉”,意即敷陳聖劉之德,這種修辭的用法,是《包元太平經》裏常用的用法,“吾乃上為黃天陳道德”雲雲;“太平”,毋庸多言,亦源出《太平經》。


    又後來,“再受命”這1套肯定是不會起到任何效果的,甘忠可的幾個弟子和支持“再受命”的大臣,分別被治罪,或被誅殺、或遭流放。


    ——話到此處,不妨多說1句。後來王莽篡漢,之所以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社會危機、經學家和儒生對他的支持是1方麵,“再受命”的讖緯、思潮早已有之也是1個重要的緣由。當然,甘忠可和他的弟子們提出的“再受命”,實際上建議的不是“易姓”,是建議皇帝通過“再受命”的形式,來重應天命,以挽“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的危險局麵,“與天下自新”。隻是到了王莽篡漢時,這個讖緯、這種思潮被王莽加以利用,遂成了他代漢的動力和助力。


    蘇建給曹幹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迴答他“‘讖緯’為何會於當世有如此大的影響”之此問,是在告訴他,就連天子、就連朝廷的大臣對讖緯都信之不疑,況乎民間?是即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曹幹那時在聽完這個故事後,固是對漢哀帝相信“再受命”這事兒感到驚奇,同時,這個故事中的另1個主角,甘忠可和他的弟子們也引起了他不小的好奇。


    《包元太平經》?


    這經書的名字,怎麽聽,怎麽像是和原本時空東漢末年太平道信徒信奉的《太平經》有關聯?


    唯是就《包元太平經》此問題再問蘇建時,蘇建也不知道了。成、哀之際,距現下很近,成帝死於2十多年,哀帝死於2十年前,距今皆不為久,甘忠可和他的弟子們相繼獲罪身死、或遭流放,《包元太平經》不能說已成禁書,已成忌諱,然學此書的方士現也已不是很多了。蘇建從沒有見過這部道經,也不認識學過這部道經的人,故而無甚與曹幹可講。


    風從海濱吹來,帶來海的氣息。


    吹動起黃幘、黃服這人的衣袍,簌簌作響。


    曹幹看著他,心中想道:“甘忠可是齊地人,此地正屬於齊,觀此人打扮,他莫非與甘忠可有關係?……現下好像還沒有太平道這個名稱,我反正這些年來,是從來未曾聽過此名,但是太平道不可能沒有根源,《包元太平經》十之89就是《太平經》的前身,則或許這個人,就是當下的1個‘太平道’信徒?”行禮迴答此人所問,“是,在下等是自順從縣逃難而來。”稍作猶豫,試探地問這人姓名,說道,“足下儀表不凡,必是高人!敢問尊姓大名?”


    這人答道:“高人不敢當,在下姓張名曼。”


    “原來是張公。”曹幹再又向他行了1禮,問那史佐,說道,“鬥膽再敢請教足下高姓?”


    史佐答道:“我姓劉,名讓。”


    張曼笑道:“這位劉君是鄙縣縣寺的水官從史,與我俱本鄉人也,掌鄙鄉漁稅事。”他的目光甚是溫和,然於溫和之中,似能看透人心,簡略地介紹過劉讓的身份,他似如審視,又若端詳,重新觀瞧了曹幹等4人1圈,笑與曹幹說道,“我有1言,敢問足下。”


    “公請示之。”


    張曼笑道:“劉君是鄙縣水官從史,我是鄙縣編戶良家,我兩人俱非歹人,為何足下卻以誑言哄騙我倆?”


    “我以誑言哄騙公與劉君?張公此話,從何講起啊!”


    張曼說道:“我觀足下與這位高君,和足下的這兩個奴仆,無1不形貌異常,非是常人可比,若我料之不差,足下4位斷然不是從順從縣來,想必4位應是從鄙縣縣北來的吧?”


    “鄙縣縣北”,所指者何?劉昱的軍營就在縣北。


    曹幹默然片刻,摸著頷下短髭,啟齒而笑,問張曼說道:“張公,是我的口音露了餡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子曰並收藏赤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