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友諒的第一次生死決戰,朱元璋取得了完勝。朱元璋手下的將士們都沉浸在無比的喜悅當中,個個都覺得,陳友諒雖號稱天下無敵,原來也沒有那麽可怕,還不是氣勢洶洶而來,夾著尾巴而去?隻要再打幾場這樣的戰役,就可以讓陳友諒從這個世界上永遠消失。

    但朱元璋卻不那麽輕鬆。在這麽多勢力當中,陳友諒是最財大氣粗的,手裏有的是本錢。龍灣一戰,雖然一敗塗地,可也隻是損失了三萬人,他手裏仍然有當世最強大的水軍。而且現在他居於上遊,朱元璋在下遊,從戰略角度而言,朱元璋顯然屈居於下風。如果因此一戰,就看低了陳友諒,後果將十分嚴重。

    果然,在此戰後,陳友諒又大建樓船,不斷跟朱元璋的部隊發生戰鬥,而且每次戰鬥,基本都是陳友諒取得勝利。

    朱元璋很煩惱。雖然這些戰鬥的規模都很小,可長此以往,他能受得了麽?不把陳友諒往死裏打,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可是陳友諒的實力擺在那裏,要把他打死,嘴上說得容易,真的實施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但朱元璋並沒有沮喪,他咬著牙等,等著機會。他堅信,機會總會有的。陳友諒手裏雖然有當世最強大的軍隊,最強大的戰艦,但陳友諒也有最大的弱點,那就是這家夥太多疑,太剛愎。他靠殺領導上台,因此也怕人家殺他上台,於是,對有水平的人總是不放心,總是想辦法讓有水平的手下從人間消失。那些有能力的將領都怕哪天打了勝仗迴來之後,賞給他們的反而是雪亮大刀。那個趙普勝就是個有力榜樣。你想想,一天老是在這樣的陰影下生活,你開心嗎?於是,很多人心裏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朱元璋現在所做的,隻能是不斷地接受著這些小打小鬧之後失敗的消息。他每天都收到前線衝突時己方不利的戰報。桌上一堆的戰報,看得他都麻木了,但他仍然每天都在等著戰報的到來。

    這一天,近侍朱七進來,對朱元璋道:“主公,南昌胡廷瑞派鄭仁傑前來求見。”

    朱元璋聞言,不由心頭一震,看來機會真的來了,忙道:“叫他進來。”

    朱七躬身而出,不一會便帶了鄭仁傑進來。朱元璋忙請鄭仁傑坐下,令朱七倒茶,對鄭仁傑道:“鄭將軍一路勞頓,辛苦了。不知此番前來,有何見教?”

    鄭仁傑道:“不敢。陳友諒倒行逆施,手下諸將個個惕然,今日出戰,不知明天還有沒有活路。因此,南昌太守胡將軍特派小人前來與朱元帥通融。”

    朱元璋一聽,不由心下大喜:陳友諒現下定都江州,而南昌與江州近在咫尺。如果能將南昌據為己有,那就完全可以壓製這個老賊了。他忙道:“胡將軍棄暗投明,本帥自是竭誠相待。”

    鄭仁傑道:“朱元帥果然豪爽。但胡將軍有個要求,本部投降過來後,不能改編和遣散。”

    朱元璋一聽,心下大是不快,既是投降過來,哪能不改編?難道永遠讓你們在軍中自成一家?

    此時,劉基在旁,看到朱元璋的臉色不好看,急忙把腳伸到桌下,用足尖踢了朱元璋的腳跟一下。朱元璋猛然清醒過來,笑道:“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你可迴報胡將軍,他仍然當他的官,他的兵仍然是他的兵。”

    胡廷瑞馬上派他的外甥康泰帶著書信前來,辦理了投降手續。見南昌一易幟,周邊的餘幹、建昌、吉安、南康等地都派人前來投降。陳友諒想不到,在自己正節節勝利之時,這些手下居然忙著做叛國投敵的事,心下大怒。按陳友諒以往的性格,他會立即帶著大軍親自打過去,把這些內奸、叛徒一個一個誅滅。可他現在卻強壓怒火,硬是沒有動。因為他想到了朱元璋。他的實力雖然大大超過朱元璋,可是他曾經被朱元璋打得差點找不到迴家的路。所以,他必須忍一忍,等有更好的機會再出手。他也認為,機會是會有的。果然,一個曆史性的機會就呈現在他那雙陰森森的眼睛前麵。

    話說朱元璋像得到天上掉下的餡餅一樣得到了南昌,本該大喜,可這哥們也跟陳友諒一樣,疑心很重--隻是他比陳友諒更加會裝一點--並不願胡廷瑞歸降以後還管著自己的兵,實行高度自治--說不定哪天姓胡的又來個陣前倒戈,那就麻煩得緊了。

    朱元璋想了個辦法。他親自帶著一大群將領和謀士再把南昌周邊的縣分猛打了一頓,然後經過南昌迴應天。於是,胡廷瑞帶著部將出城迎接。朱元璋在城外設下大宴,把胡廷瑞狠狠地誇了一通,說胡將軍所作所為,順天應人,是識大體、顧大局之士。然後請胡將軍跟他一起到南京。

    胡廷瑞是什麽人,一聽就知道朱元璋這是要解除他的兵權。但事已於斯,他除了堅決執行之外,別無選擇。於是,他站起身來,向朱元璋行禮,道:“遵命。”

    朱元璋把鄧愈叫來,道:“你暫且替胡將軍守南昌。此地甚為重要,務必用心防守。”然後又任命葉琛為南昌知事。

    朱元璋帶著胡廷瑞迴應天,覺得心頭那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可胡廷瑞卻對他道:“主公,康泰和祝宗都是不可信的,請注意防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點點頭,道:“那就把他們劃到徐達手下,讓徐達管他們,可以放心。”

    徐達帶著康泰、視宗二人出征武昌,可這兩個家夥並不怕徐達,朱元璋才一走,他們就偷偷帶著所部,造起反來。他們並不直接跟徐達作對,而是逆襲南昌。鄧愈想不到他們反得這麽快,沒有一點準備就被他們攻進城裏,隻得隻身翻上馬背,逃之夭夭。葉琛被兩人抓住,當場砍頭。

    徐達得報,率軍迴襲,重新占領南昌,把祝宗殺了。考慮到康泰跟胡廷瑞的關係,便放過他一馬。

    朱元璋接到消息,也驚出一身冷汗。要是南昌有失,他對陳友諒僅有的優勢會立刻喪失殆盡,以後要扭轉局麵可就難上加難了。看來,駐守南昌的人不但要水平高,而且還要十分忠勇。朱元璋把手下所有的將領都想了又想。徐達當然可以守住南昌,可他能讓徐達和常遇春這樣的猛人去當個南昌太守嗎?但其他人又都欠了一點。還是讓朱文正去吧。

    朱文正是他的侄兒,早在他剛起事時就跟著他,這些年跟他到處打仗,表現得十分強悍。隻是這小子有點公子習氣,喝酒使氣,讓人看不太順眼。但做大事者,往往不拘小節。好,就叫朱文正過去。於是,朱元璋把南昌改為洪都府,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帶著趙德勝、薛顯,以及鄧愈前去鎮守南昌。

    在南昌的這場事變中,陳友諒由於持謹慎的心態,沒能插手其中,白白浪費了一個天大的機會。他惱怒過後,隻能再等了。第二個機會終於來了,這個機會是張士誠製造出來的。

    陳友諒自視甚高,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而張士誠又是他最看不起的人。當初他率大軍進攻應天時,就曾遞書張士誠,請張士誠跟他一起夾擊朱元璋。哪知,張士誠卻隻是派了一小股部隊出來,不疼不癢地騷擾了朱元璋一下,一點作用也不起。陳友諒每次想到這事,都氣得破口大罵:“什麽叫‘豎子不足共事’,張士誠就是這個豎子。”

    當然,張士誠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敢打朱元璋,但他敢打劉福通。張士誠本來是紅巾軍名下的頭領之一,名義上歸小明王管。張士誠被朱元璋打了個大敗之後,又跟另一個紅巾軍頭領方國珍鬧了衝突。張士誠怕方國珍跟元朝聯合起來,幹脆就投降了元朝,現在被封了太尉。這樣,他的紅巾軍就成了大元的正規軍。大元正規軍的主要任務是什麽?就是剿滅紅巾軍。於是,他帶著自己的部隊向安豐的劉福通發起了猛烈攻擊。

    當年紅巾軍剛起事時,淮南一帶到處響應,一時之間,遍地都是紅巾軍。可打到現在,張士誠已經投降元朝,而陳友諒又換了牌子,舉的是“漢”字大旗,隻有朱元璋還在舉著紅巾軍的招牌。

    萬般無奈之時,劉福通舉頭四顧,這才發現,目前能稱得上自己盟友的隻有朱元璋了。可他和朱元璋居然沒有見過一麵。但他還是向朱元璋發出了求救信。

    朱元璋接到劉福通的信後,便決定援救劉福通。可是劉基反對,而且堅決反對。在朱元璋的官邸裏,劉基把劉福通的信丟到了地上,大聲道:“不能出兵救安豐。”

    朱元璋大聲道:“為什麽不去救?現在不但是劉福通在安豐,連韓林兒也在那兒,我這個元帥還是他封的呢。而且,安豐是應天的門戶,安豐有失,應天還能獨存嗎?先生想必比任何人都知道唇齒相依之理吧?”

    劉基道:“正因為韓林兒是咱們的盟主,才不能去救他。主公想想,要是讓那個韓林兒繼續活著,以後主公如何處理他?安豐有失,固然會危及應天;可要是主公全力去救安豐,陳友諒大軍驟至,直赴應天,主公又如何抵擋?現在為了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韓林兒,冒著讓應天被陳友諒攻破之險,簡直愚不可及。”

    劉基自從來到朱元璋手下,雖然多提反對意見,可像今天這樣一次性用了這麽多的貶義詞,還真是史無前例。朱元璋以往也很尊重劉基的意見,可現在他硬是覺得劉基的話不對。哪有盟主被人打了不去援救的道理?這也太不善良了吧?朱元璋大聲道:“我就是要去救。”

    劉基這時也發起狠來,抓住就要逃離現場的朱元璋的衣角,大聲道:“我就是不讓你去救。”

    朱元璋大怒,猛地甩開衣袖,大步走出。劉基一聲長歎,怔怔地望著大步而出的朱元璋,那雙手還半舉著,保持著抓住朱元璋衣袖的姿勢。適才被朱元璋一扯,長長的手指甲還隱隱作痛。

    朱元璋帶著大軍向安豐挺進。他準備再把張士誠打個落花流水。朱元璋信心滿滿而出,哪知還沒有到達安豐,便接到安豐失守、劉福通力戰而死、小明王韓林兒已經逃跑的消息。朱元璋心下大怒,命全軍火速前進,務必拿下安豐。

    此時守在安豐的是張士誠的部將呂珍。呂珍老早就預料到朱元璋會全力前來攻城,已經預先做好了城防工事。徐達和常遇春輪番攻擊,都沒有成功,反而差點陷入呂珍的包圍之中。幸虧兩人英勇善戰,這才突出重圍。

    朱元璋知道短期內拿不下安豐,急忙下令撤軍。他這才覺得劉基的話還真有道理。他騎著馬,遠遠地眺望安豐,但見城頭上,呂字大旗迎風招展,心下十分鬱悶。他傾力而出,居然寸功未奏,心下十分不甘。於是,他又把目光投向廬州,咬著牙發出向廬州進軍的命令。

    徐達道:“廬州城池比安豐更加堅固,短期內實難攻下。如果咱們屯兵堅城之下,進退失據,陳友諒乘虛進軍,應天就會失守。望元帥三思。”

    可朱元璋這時已顧不得三思了,他大聲道:“就是要拿下廬州。咱們拿下了廬州,就可以打開通往張士誠老巢江浙一帶的通道,戰略意義非比尋常。徐達和常遇春去進攻廬州,本帥去尋迴小明王。”徐達無奈,隻得領令而去。

    韓林兒這時也在尋找朱元璋,因此朱元璋沒費什麽力氣就找到了小明王。朱元璋當了小明王多年的部下,這時才第一次看到這個盟主。這個曾經的紅巾軍首領,此時衣衫破爛,滿臉疲態,跟他以前討飯時的模樣沒什麽差別。朱元璋向他行禮時,他很遲鈍地迴了禮,接著便淚眼婆娑,哽咽不已,王者氣象蕩然無存。

    朱元璋看著這位盟主,不由心頭一顫,突然覺得以後還真不好處理這個領導了。現在韓林兒無依無靠,肯定會像螞蟥一樣,死死地咬住自己不放。他此前在郭子興手下時,就曾飽受庸主的氣。若不是郭子興主動死去,現在他的境況仍是大大不妙。郭子興死了,可自己又迎來這個小明王。難道自己這些年來拚著老命打來打去,無數次死裏逃生得來的政權,最後居然要交到這樣的人手裏?

    朱元璋心下大悔不已,這時他才不得不佩服劉基的遠慮。現在安豐救不了,反而把這麽一個累贅攬到了手上。他又猛然記起劉基曾說過,如果這時陳友諒突然開竅,會再次順流而下,突襲應天。若果真如此,那他還有救嗎?應天一失,他立馬就會變成一個無依無靠的遊擊隊長,到時候其淒慘之狀不會比眼前的韓林兒好多少。

    想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大驚失色,急忙派人把小明王送往滁州。他已經懶得再看到這個盟主了,幹脆讓他在滁州那裏休養,然後盼望他也像郭子興那樣主動死去,那就謝天謝地謝韓林兒了。而他自己則帶著部隊星夜趕迴應天。

    可現在他的主力都給徐達和常遇春帶著去攻打廬州了。而廬州確實也像徐達所言,城池異常堅固,雖然拚命攻擊,可一點進展也沒有,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時,連陳友諒手下的很多將領都看出來了,這正是拿下應天,把朱元璋往死裏打的最佳時機,紛紛請陳友諒出兵應天。哪知,陳友諒卻隻是坐在他的龍椅上,以手托腮,等著大家請戰的聲音停下之後,慢慢地道:“出兵應天?太操之過急了吧。依我看,還是先拿下洪都。”

    群臣都目瞪口呆,站在那裏仰望著揚揚得意的陳友諒。他們萬萬想不到,這個平時狠毒至極的大漢皇帝,此時怎麽會這麽仁慈了?

    陳友諒站了起來,俯視著呆鳥似的群臣,咬著牙道:“洪都曾經背叛了我,我必須先拿洪都祭旗。我盡起全軍,攻打洪都。諒他小小洪都能抵擋幾天?等拿下洪都之後,以得勝之師直下應天,還怕朱元璋跑了?”

    有人道:“皇上,隻怕到時朱元璋的主力已從廬州趕迴,咱們可就錯失良機了。”

    陳友諒哈哈大笑,道:“廬州城池堅固,張士誠重兵把守,徐達縱有天大的本領,也不會攻得下的。但洪都城防脆弱,而咱們大軍有六十萬,一鼓作氣,便可拿下。何愁徐達迴援應天?”

    陳友諒靠造反起家,內心世界極為陰暗,因此最恨和最怕的就是搞背叛事業的人。洪都曾經背叛過他,他得讓洪都重新迴到他的懷抱。

    群臣一聽陳友諒的話,知道再說什麽也隻是白搭了,便都低垂著腦袋,默不作聲。陳友諒那雙陰狠的眼睛再次將群臣掃視了一遍,接著他端起桌上的酒碗,大聲道:“此番出征,當破釜沉舟,不把朱元璋那群狗賊斬盡殺絕,絕不收兵。大漢天下,從此定矣!”言畢,一飲而盡,酒水從嘴角兩邊不斷地漫出,落在龍袍之上。

    陳友諒為與朱元璋作最後決戰,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這個漁民出身的漢子,腦袋裏永遠優先考慮著水上的裝備。他把長江當作根據地,然後把心思全花在樓船的設計上。

    龍灣之戰後,他又設計出了一款更高更大的樓船。這款戰船十分可怕,船高數丈,共分三層,而且每層的隔音效果十分好--即使上層的士兵已經被打得鬼哭狼嚎,仍然不影響下層士兵的鬥誌。

    洪都守將朱文正從朱元璋手裏接過洪都大都督印信時,就知道自己責任重大,而且任務艱巨。這不僅因為洪都就在陳友諒的眼皮底下生存,而更要命的是,朱元璋分配給朱文正的人馬隻有兩萬。讓他用兩萬兵力與陳友諒相抗,再傻的人也會計算得出,此戰朱文正必死無疑!

    四月二十三日,當陳友諒的部隊到達洪都城外時,朱文正站在城頭。望著無邊無際的樓船,他並沒有驚慌失措。他身邊站著朱元璋分配給他的幾個部下,這些部下臉色已經刷白。他們雖然都身經大戰,多次死裏逃生,敗中取勝,以少勝多,可從來沒有麵對過如此規模龐大的敵人。

    六十萬啊!高大的樓船塞滿江麵,幾十裏內鼓角相聞,此起彼伏。船上的士兵個個鎧甲鮮明,初春的暖日照在盔甲上,閃閃發光,耀眼至極。密集的旗幟幾十裏內連城一片,大風起處,紅旗狂卷,獵獵之聲,蓋過長江濤聲,連城頭的朱文正也清晰可聞。不到半天,洪都城就被陳友諒的部隊圍得水泄不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麵對如此陣勢,城頭諸將都不寒而栗。很多人不由迴頭張望,看看自己的部隊。他們隻有區區兩萬人,稀稀拉拉地拿著兵器在城頭等著敵人的進攻。他們能擋得住嗎?如何去擋?而且,洪都城共有八門,兩萬人守八個城門,一個城門的人數隻能兩千多一點,能守得住嗎?最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年輕的朱文正。朱文正此時也是一臉肅殺,眼神中現出了少有的冷峻。他望了大家一眼,轉過身,喝聲:“迴府!”大家隨朱文正來到都督府。

    朱文正來到自己的位子上,並沒有坐下,隻是沉聲說道:“陳友諒的大軍已經漫山遍野而來,把我們死死圍住。諸位有何高見?”

    鄧愈道:“咱們兵力太少,得趕快派人向元帥求救。”

    朱文正冷冷地道:“向元帥求救?現在元帥的主力部隊都在廬州,一時哪能抽出身來?況且,敵軍六十萬,兵鋒正盛,元帥就是把所有部隊都集中起來,最多也隻有二十萬。如果在陳友諒軍勢正猛時來到,與之決戰,二十萬遠赴而來的部隊能打得過陳友諒嗎?向元帥求救正中了陳友諒的奸計。”大家一聽,這才覺得這個花花公子原來真不簡單,都沒有再出聲。

    朱文正接著道:“現下敵軍勢大,洪都危如累卵。如果哪位想投降保命,我朱文正決不為難他,現在就請出城而去。但,即使剩下我一人,我也要拚命到底,誓與洪都共存亡。”

    他的聲音並不大,可大家聽了都覺得心頭一震。他們再次望著朱文正的臉,猛然間,覺得這個曆來酒氣熏天的公子爺,突然顯得堅毅無比,不由都勇氣倍增。大家都齊聲道:“願與洪都共存亡。”

    朱文正望著這些同事,突然間心頭情緒波動起來。不出明日,洪都必定血肉橫飛。以兩萬部隊對抗六十萬大軍,自己與這些兄弟都將兇多吉少。這麽想著,隻覺得心頭一堵,差點哽咽起來。但他的麵目表情並無絲毫變化,隻是淡淡地道:“好。既然大家都不願出行,那就隻有戰鬥到底了。但願諸位各自珍重,來日能富貴相見。”這話說得並不鏗鏘有力,但大家都覺得無比悲壯。

    朱文正接著道:“此前我曾經多次視察過洪都全城,發現很多城門的防守都相對薄弱,所以我事先已經在各個城門堆了磚石,以備敵軍破城時修補之用。”大家一聽,原來這個大都督在拚命喝酒的同時,還做了這個準備。看來元帥來真是沒有選錯人。

    朱文正又看了看鄧愈,道:“洪都共有八門,而撫州門最為開闊,敵軍仗著人多勢眾,首戰必定先選此門作為主攻所在。所以,就勞鄧兄帶著你的部隊去守此門了。”

    未等鄧愈說話,他又對著大家道:“其他各門守備負責人如下:趙德勝負責守住官步門、士步門、橋步門三個城門;牛海龍守琉璃門和澹台門;薛顯守章江和新城兩門;我居中策應。各門隻有兩千部隊,我的預備隊也兩千。散會後,就請各就各位,等陳友諒殺過來。”

    大家看到朱文正的動作異常冷靜,布置得不慌不忙,而且井井有條,又覺得心底踏實了很多,心頭的懼意漸漸散去,鬥誌猛增。

    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日的早上,太陽正在升起,陳友諒進軍的號聲已經衝天而起,漢兵漫山遍野向撫州門湧來。

    鄧愈緊握刀柄,站在城頭,他跟所有的士兵一樣,臉色冷峻,一言不發,靜看漫山潮水般湧來的敵兵。漢軍衝到城腳之後,突然停下。

    鄧愈的副將道:“將軍,他們為什麽停了?”

    鄧愈也是微微一呆,但猛然間又意識到什麽了,大聲道:“臥倒!他們要炮轟城牆。”

    此城原來是陳友諒的地盤,他跟朱文正一樣,知道撫州門是此城最薄弱所在。所以,他選擇的強攻地點,正是此門。陳友諒有備而來,把石炮也帶到軍中。當步兵衝到城牆腳下時,他就發炮把城牆轟開,然後士兵們從缺口那裏殺進。隻要打開缺口,六十萬大軍湧進城裏,就是用腳踩也能把朱文正的兩萬人踩成肉泥。

    在鄧愈大叫臥倒之時,陳友諒紅旗一揮,炮聲轟鳴,一發發炮彈唿嘯著向城頭激射而來。鄧愈和他的部隊都緊緊地伏在城頭的掩體裏,一動不動。當時的炮彈隻是一塊重鐵,落下的時候並不爆炸,而是砸在城頭,直到把城頭砸爛。因此,聲勢雖然駭人,但殺傷力並不大。

    一輪石炮過後,城牆果然有所鬆動。早就聚在城牆腳下的士兵們發起了瘋狂的進攻。漢兵第一次發起攻擊,銳氣大盛。鄧愈帶著士兵們死死擋住,居高臨下,拚命殺敵。城上堆放了很多木石,正好向攻城的漢兵猛砸。漢兵的防身武器都是竹盾,如果用它來抵擋飛來的箭,那是很不錯,可是麵對滾滾而落的石塊,這些以竹子為原料的盾牌用處就不大了。一輪進攻下來,漢兵傷亡慘重。不過半個時辰,城頭的牆上全是淋漓的血水。

    陳友諒看到城頭仍然堅固,便下令第一波攻擊的士兵暫停,開始第二輪炮擊。他而且還組織了督戰隊,誰退下來就砍死誰。隻有瘋狂向前,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於是,漢兵都大聲呐喊著向城牆猛攻。他們衝不上去,就用兵器向城牆又砍又剁。

    鄧愈氣得大罵:“陳友諒狗賊太狠了。”

    如此數翻反複,城牆不斷地矮了下去,最後撫州門的西側終於倒了一大片。鄧愈大吃一驚,急忙帶著大家衝過去。他來到那個缺口邊上時,心頭吃驚的程度更大了。原來這個缺口有整整二十多丈大,漢兵們正潮水般從那裏湧入。他這時就是把全部士兵填過去,也難以堵上啊!

    陳友諒看到缺口打開,哈哈大笑,想不到洪都就這麽輕易地被撕開了,午餐可以在洪都城內吃了。可是他笑完之後,卻驚奇地發現,雖然缺口已經打開,但士兵們湧入的速度卻很緩慢。他下令親兵跑過去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原來漢兵仗著自己人多勢眾,瘋狂衝擊,雙方爭戰激烈,屍體把缺口處堆得小山似的,減緩了漢軍的湧進速度。再加上這時鄧愈又出奇招,下令使用火銃,所以一時之間,但聞慘聲連連,衝在最前的那一排漢兵都紛紛倒下。

    陳友諒雖然知道火銃的威力遠遠大於刀劍,可因為他太看重水軍,所以並沒有在軍中使用火銃。此前,他的士兵們雖然知道有火銃,卻也隻是停留在傳說當中。現在親眼看到這個裝備的厲害--人還隔著老遠,彈丸就飛射過來,中者無不應聲倒下--不由大覺恐怖。這些瘋狂進攻的士兵眼看勝利在望,突然撞上鄧愈的火銃口,氣焰立刻被壓了下來。鄧愈看到敵人被嚇傻了,立即下令架起木柵,在缺口處搭成木欄,把敵人堵住,然後從木欄上不斷向敵人射擊。

    漢兵又重新撲上來,要爭奪木欄。鄧愈拚死防守。可敵人太多,實在殺不勝殺。眼看木欄就要淪於敵手,突聞得殺聲又起,一支部隊從城裏殺了過來。當先之人,正是洪都大都督朱文正。另一邊牛海龍也帶著所部前來支援。守城部隊一時士氣大振,硬是把漢兵再次逼退。而朱文正趕緊組織城中民眾,讓他們乘機把堆在邊上的磚石搬來,不斷地填堵缺口。

    陳友諒眼看城破在即,可湧進缺口的士兵們除了屍體之外,又都給趕了出來,大為惱怒。他親自擂起戰鼓,強令大軍繼續向前。幾十萬大軍同時玩命,還怕他們兩萬人不成。可是朱文正比他更玩命。他隻是在陣地後麵擂鼓,而朱文正卻滿麵猙獰地衝鋒在前,大刀都砍卷了兩把。而當敵人攻勢稍弱,他又退過來與大家一起搬磚,猛堵缺口。

    朱文正看到敵人連番攻擊,毫無退下之意,不由大怒起來,下令把敵人丟在城內的屍體全部搬到城頭,然後向城外的敵人扔下去。但見城頭屍體如雨而下,全砸在漢兵的頭上。

    漢兵奮鬥了整整一天,居然寸步難行,而且不斷地被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打到頭上,一時間竟氣勢大減。雖然陣地後仍鼓聲如雷,但他們已經疲軟下去了。

    這一天之間,朱文正的部隊通力協作,靠著火銃,不但把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打退,而且還把二十餘丈的缺口全部堵住。陳友諒看到朱文正居然以少量兵力,一邊打仗,一邊做泥水工,愣是把缺口堵住,也不由呆了。但他不服氣,下令繼續猛攻。於是,雙方打起火把,展開了夜戰。然後,從晚上打到天亮,結果仍然是鄧愈的部隊在城上,陳友諒的大軍像一群螞蟻一樣聚在城下。不過,經過這場夜戰,雙方都損失慘重。曾經帶著士兵打開缺口的漢軍猛將陸異人被鄧愈砍死在城頭;而朱文正這邊犧牲的牛人也有幾個,其中包括牛海龍、趙國旺和朱潛。這幾個牛人都是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可都在撫州門的夜戰中中箭而死。

    這一場大戰,從四月二十四日拂曉開始,一直打到二十七日,雙方你死我活,反複爭奪,撫州門雖然危如累卵,但硬是沒能讓漢兵搶有寸功。結果是:朱文正受了輕傷,也沒有下火線;而陳友諒打累了。

    陳友諒打死也想不通,為什麽這麽一個脆弱無比的洪都,居然能被對方守得如此堅固。他終於下令暫時停止攻擊。陳友諒覺得幾十萬大軍拿不下一個洪都,實在太丟臉了,得打個勝仗來鼓舞一下士氣,於是,他不再對洪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是派出大軍去拿下吉安。

    朱文正他們本來以為,陳友諒會不斷地大力進攻,都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隻要陳友諒再這麽猛攻幾天,他們不被打死,也會被累死--哪知這家夥居然對著洪都掛起了免戰牌,不由大喜過望。他們組織力量加固城防,士兵們也可以趁機休整幾天,全麵恢複體力。朱文正知道,目前以一萬多部隊死守洪都,隻有出奇方能製勝。於是,他把城裏所有的鐵匠鋪都搬到水門那裏。大家看到他這麽布置,都覺得很奇怪,問他到底是怎麽迴事,可他卻笑而不答。

    陳友諒占領吉安之後,又休整了幾天,然後再來到洪都城外,決定再次來個大規模攻城--此城不克,誓不為人。陳友諒遙望著洪都城最為脆弱的撫州門,想起前番大戰,心有餘悸,暗道:“既然朱文正把最精銳的部隊放在這裏,那我就轉攻新城門吧。我就不信,新城門也像這裏一樣堅固。”

    五月八日,陳友諒下令部隊殺向新城門。陳友諒親自督戰,攻城指揮官叫劉進昭。他把劉進昭叫來,道:“劉將軍,洪都隻有兩萬人馬。目前他們的主力都在撫州門那裏,其他城門肯定都沒有什麽兵力,你就帶著你的部隊乘虛進攻新城門。如果拿下新城門,你就是頭功。”

    劉進昭一聽,大有道理,便帶著自己的部隊向新城門而去。他剛開始時很謹慎,偷偷地摸上去,想在新城門那裏來個出其不意。當他屏住唿吸來到新城門外時,果然看見城頭上旗幟很多,但士兵很少,跟站崗放哨差不多。劉進昭心下大喜,看來頭功真的很容易就能拿下了。

    他下令架起呂公車,要把新城門轟砸下來,然後衝進去。他估計,他衝進城時,一定不會遇上什麽阻擋。

    可那一排呂公車還沒有架好,城門突然大開。劉進昭看到新城門開了,心下暗道:“看來敵人頂不住了,要突圍出去。到底是讓個缺口讓他們逃跑,然後我們追擊,把他們全殲,還是把他們死死地堵住呢?”劉進昭在那裏左右權衡,覺得兩個辦法都可行,一時不知道如何選擇才好。可正當劉進昭心念電轉之際,一陣急促的“嘚嘚”之聲密集傳來。他轉頭一看,但見城門開處,一隊騎兵疾衝而出,騎士們都揮舞刀劍向他們衝殺過來。

    劉進昭一看這個架勢,這才知道,敵人並不是要突圍,而是要衝過來消滅他們。此時他身邊全是架呂公車的士兵,這些人玩呂公車轟城倒是很厲害,可打仗就不怎麽牛了。隻見兩千騎兵一陣猛殺,刹那間就把劉進昭的部隊殺得七零八落,毫無還手之力。

    原來負責守新城門的是薛顯。這哥們原來是趙均用的副手,後來帶著趙均用的下屬投奔朱元璋。但朱元璋對他不怎麽重用,把他劃到朱文正手下,他心裏很不服氣。此時,看到劉進昭大軍前來,他心生一計:先是向敵人示弱,然後突然出擊,一下就把劉進昭的部隊打得抱頭鼠竄。他也參加過龍灣之戰,知道騎兵是陳友諒部隊的克星,所以老早就把自己的部隊裝備成騎兵,果然把劉進昭迎頭痛擊了一頓。這一仗,斬獲極多,不但殺敵無數,連劉進昭也被當場打死,而己方幾乎是零損失。

    朱文正聽說陳友諒大軍進攻新城門,正準備帶著他的預備隊前去支援,哪知他才騎上馬,那邊的消息已經傳來:薛將軍開門迎敵,已經把敵人擊潰。朱文大喜,跑到新城門,緊緊握著薛顯的手,大聲道:“薛將軍,謝謝你了。”

    陳友諒聞報,極為惱怒,大叫:“劉進昭,你戰死是最好的,你要是沒有戰死,老子也要斬了你!太給老子丟臉了!”可是罵過劉進昭之後,一向自覺詭計多端的陳友諒也覺得自己沒有辦法了。他的部下都認為,此時完全可以放過洪都了,但誰也不敢講出來。

    陳友諒就是打死也不願從洪都城外撤走的。於是,他隻是在那裏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從五月一直鬧到六月,雙方都鬱悶不已。最後,陳友諒天天望著洪都:洪都的城牆上,破爛的旗幟在風中飄著,有如墳頭的破幡;城上的士兵仍然沒有多少,整個洪都城都是一副軟弱可欺的模樣。“可就這麽一座危若累卵的小城,自己的幾十萬大軍硬是攻不進去。”他越想越覺得心裏窩火,轉頭問身邊的侍衛:“今天是什麽時候了?”

    “啟稟皇上,今天是六月十三日了。”

    陳友諒道:“咱們到此已經整整五十天了。”

    五十天,六十萬大軍,居然拿不下洪都?簡直是太氣人了!陳友諒越想越氣,大叫:“明天,明天再次發動總攻。”

    陳友諒這次選擇的是水關。六月十四,春夏之交的天空異常湛藍,洪都城內,依然一片平靜。陳友諒已經站在他的旗艦之上,麵對著無邊無際的船隊,他決定從水路進攻。水戰才是他的強項。龍灣之戰,棄水登陸,大敗而歸;前兩次猛洪都,都是陸戰,寸功未立。現在得迴歸自己的強項,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這才是勝利的保證。

    陳友諒站在旗艦的高台上,突然覺得自己此前的做法真的有點蠢了。不過,他覺得現在修正戰術,仍然來得及。他令旗一揮,三通炮響,萬船竟發。陳友諒看到船隊向洪都城的水關直逼而去,信心滿滿起來,一時間,覺得江上清風,船下碧波,大是讓人心曠神怡。

    戰鬥艦隊很快就直接向水關衝擊。水關的前沿是一排高大的大鐵柵,硬是把漢兵的大船死死擋住。隔著大鐵柵,漢兵們看到鐵柵後麵站滿了朱文正的士兵。這些士兵經過兩個月的生死曆練,此時麵對黑壓壓而來的大軍,他們的麵部表情已經沒有一絲慌亂,而是堅毅異常。他們個個麵挾寒霜,直視著乘風破浪而來的敵軍。

    開始時,漢兵們以為這幫士兵已經傻了,心裏想:“你們以為隔著個鐵柵就安全了?我們幾下強拆,就可以讓你們的鐵柵見鬼去。”哪知,當他們靠近鐵柵,正要伸出強拆的手時,那些堅挺站在鐵柵後麵的士兵都齊刷刷地動了起來。但聽一通鼓響之後,每個戰士的手中都多了一件兵器--長矛。這些長矛不是一般地長,從鐵柵裏直直刺出,居然能直接把船上的士兵一矛穿透。猝不及防之下,漢兵第一排的士兵都被長矛挑落入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屍體落入水中,鮮血從水底冒出,水麵被染成一團紅,血波蕩漾。漢兵們看到原來洪都守兵早有準備,吃了大虧之後也清醒了過來,擺好架勢,一俟長矛刺到,便雙手抓住。一個人抓住之後,後麵的人立即前來相幫。現在漢兵別的不多,就人多。因此,當雙方互奪長矛時,他們就大大占了優勢。

    洪都守軍扯不過對方,並沒有繼續進行拔河比賽,而是在聞得一通鼓響之後,大家齊發聲喊,然後一齊鬆開手。很多漢兵用力過猛,想不到對方如此輕易鬆手,都仰天倒地。即使倒在地上,眾漢兵也高興,畢竟繳了對方的武器啊!他們站起來之後,哈哈大笑,把奪得的長矛都扔進水裏,然後向鐵柵後麵的洪都守軍伸伸手,大聲喊:“你們還有多少長矛啊?”

    叫聲中,但見鐵柵中間又伸出無數長矛來。漢兵們看到洪都守軍果然又用長矛刺出,都哈哈大笑,便故技重施,卷起衣袖,個個爭著去奪長矛。漢兵們在城外轉了兩個多月,仗打得沒有一點進展,這時才嚐到勝利的味道,便都爭相前來搶長矛。後排的人都大叫:“你們前排的搶過之後,就退下來,讓我們上。”

    哪知,話聲未落,便聞得慘聲迭起,接著一陣濃烈的皮肉燒焦之味塞入鼻孔。後麵的人尚不知道是怎麽迴事,隻見前排的漢兵都紛紛丟下長矛,怪叫著舉起雙手,有的在地上打滾;有的哭叫著向後退迴。後麵有動作快的,並不理這些,仍然拚著老命去抓長矛。等他們生猛地抓住長矛時,這才發現,這些長矛都是放在火炭裏燒過的,熱得要命,皮肉才一接觸,立刻皮開肉綻;還有人連骨頭都被燒黑了,任誰看上一眼,都覺得大為可怖。那些動作稍緩的人這才知道,這些長矛是抓不得的。有人仔細向鐵柵後麵望過去,果然看到洪都守軍後麵都排列著風箱,一群大漢正汗水淋漓地拉著風箱。

    陳友諒聞報,氣得在旗艦上破口大罵。連他也不知道這一次都使用了哪些罵人用語。他真的想不到,這個朱文正居然會用這個辦法來對付他。這個辦法實在很土,可就是這個土辦法卻讓他無可奈何。

    朱文正看到漢兵們不敢再奪長矛,便下令把這些已燒得通紅的長矛直接刺進敵人的船身。無數從鐵柵裏伸出的長矛,便往漢兵的船身刺去,但見長矛接觸之處,立刻冒出煙來,轉眼便出現黑黑的大洞,船身一動蕩,水便灌了進去。

    陳友諒大怒,下令再次向士步門發動進攻。鎮守在這裏的是趙德勝,這哥們也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將之一。這些天,陳友諒猛攻洪都,其他門都在拚命打仗,個個都打得危乎殆哉,可他卻沒有出彩的機會,因此一直想表現一把。這時看到漢兵向士步門湧來,他便上了城牆,準備好好打上一仗。

    哪知,現在的陳友諒已經不是此前的陳友諒了。他吃了幾次虧,對朱文正的防守有點害怕--每次進攻,朱文正的防守招數都不同。而每次不同的招數都讓漢兵吃著不同的虧,不知在這個士步門,朱文正又會玩什麽花招--所以,陳友諒雖然下令大軍拚命攻城,但隻是要個麵子而已。這次他沒有猛攻城門,而是下令將士們不斷地向城上放箭。趙德勝正在城頭上巡視,一支冷箭射來,正好射中他的額頭。他拔出那支箭,長歎一聲:“大丈夫死不足惜,隻是不能再跟元帥清掃元狗了。”說完倒地而死。

    陳友諒折騰了大半天之後,就下令收兵。當然,如果陳友諒就此收兵迴去,那就不是陳友諒了。他仍然把大軍駐紮在洪都城外,包圍著這個城池--老子攻不進去,總可以把你圍死吧?

    朱文正每天到城頭巡視,看到漢兵不再進攻,立馬就知道陳友諒的心思。他比誰都知道,洪都不但兵少,糧草更不多,現在被圍了兩個月,後勤部門已經告急,再這麽給圍下去,不用打仗,他們也會餓死。

    守城的問題容易解決,可吃飯的問題不容易解決啊!其他人也知道這個問題,都用焦急的目光望著朱文正。

    朱文正道:“我也沒有辦法。你們有辦法嗎?”

    個個都大搖其頭。朱文正道:“隻有去向元帥求救了。”

    大家望著城外,洪都被漢兵圍得水泄不通。誰能突出重圍,把這個求救信送給朱元璋?朱文正用那雙冷峻的目光把大家掃了一遍,大家都低著頭,表示真的殺不出這個重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洪武篇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猿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猿章並收藏大明王朝:洪武篇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