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就想,所謂「大智若愚」和「心寬體胖」,形容的就是誌東這樣的人吧!


    迴想新浪上市前後的那七個月,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結識了像誌東這樣的好朋友。而這份友情的堅實物質基礎之一,則是香港那一千多隻螃蟹腿。


    1999年9月底,新浪上市準備工作在矽穀基本完成,然而,中國國內的審批卻像個緊箍咒,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鬆開。截止到2000年4月路演,我們一直都在等待那一紙批文。


    等待的同時,香港的秋天歌舞昇平。每當夜幕降臨,我必定和誌東夫婦約了一起晚餐。陪客戶吃飯是投行的「工作重點」,尤其是新浪這樣的大客戶。於是,從中環到灣仔再到銅鑼灣,有點名氣的餐館幾乎被我們橫掃一遍。


    10月到11月,正好是吃大閘蟹的季節。螃蟹每餐必點,吃得每個人走路都有點「橫行」的傾向。日後,美味的螃蟹果真成了和「新浪上市」密不可分的記憶。我們總是試圖計算,到底有多少隻蟹腿慘遭我們消滅?我還時常提醒誌東,每次單是他自己就要點兩隻蟹共16條腿,還不算從我的螃蟹上折下來送給他的那些腿。


    工作起來叱吒風雲,生活中卻憨憨笨笨,正是誌東的可愛之處。


    1995年,第一次去美國取經並且尋找風險投資時,誌東就獨當一麵,自己租了一輛車,用半生不熟的英文對照著地圖,在矽穀附近四處轉悠。一天,他約好和朋友見麵,開車兜了無數個圈子,卻始終找不到約定的地點。於是,誌東打電話求助,說自己迷路了。


    朋友問:「你現在在哪兒?」


    誌東環顧左右,說:「我在第一大道。」


    朋友十分詫異,問:「你確定是第一大道嗎?這附近沒有第一大道啊?」


    誌東信誓旦旦,說:「肯定是第一大道,路牌上寫得清清楚楚!」


    朋友還是不太相信,又問:「路牌上怎麽寫的?不可能吧!」


    誌東更不服氣了,用很標準的發音說:「路牌上明明寫著oneway啊!」


    朋友聽了,啼笑皆非:「oneway?那叫單行線!」


    這個故事是前不久,誌東的太太劉冰在飯桌上講給大家的。坐在一旁的誌東笑嘻嘻地聽著,不辯也不惱,還一口一個忙不迭地吃著生蠔。


    龍鳳呈祥一家人


    連載(二十二)


    第一次見到誌東那天,在律師行裏還有一個人。她既非新浪管理團隊中的一員,又非律師或投行的專業人士,但對當時的新浪而言,她卻非常重要。


    她就是王誌東的太太,劉冰。


    提到誌東,就不能不提劉冰,因為他們兩人總是甜甜蜜蜜,如影隨形。從北大到四通利方,從新浪到點擊科技的二次創業,誌東出現在哪裏,劉冰必定在方圓幾米之內。


    新浪上市,劉冰也從矽穀到香港、以至於後麵的路演,追隨了一路。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和誌東一樣,劉冰也很樸素。前年,她帶著女兒在北京的自家小區內散步,路過網球場,女兒想進去玩玩,沒想到女兒進去了,她卻被保安攔在外麵。保安說,小區內的體育設施隻供業主使用,阿姨不能隨便出入。


    即便打擊如此沉重,劉冰還是我行我素,並且公然對我的消費觀不屑一顧。見了麵,她總會指著誌東身上的新衣服,說:「怎麽樣,我們剛從『雅秀』(北京三裏屯一服裝市場)淘來的,幾百塊錢買好多件呢!我看和你那些義大利名牌也沒什麽差別!」


    女孩子梳妝打扮的毛病,劉冰一點都沒有沾染。而且,她心直口快,常常讓人哭笑不得。一次,大家約在一起吃飯,我穿了件maxmara的黑色毛衣,腰間有鏤空的圖案。還沒等我落座,劉冰就大驚小怪地喊起來:「天哪!子墨!你穿的是什麽呀?破破爛爛的,腰都露出來了!」


    新浪準備上市那陣子,誌東和劉冰常談起孩子。


    誌東說,1997年他們就打算要小孩,名字都取好了,叫「王私募」,可惜沒能如願,這次,如果能在2000年製造一個與新浪同期「上市」的世紀寶寶,那就雙喜臨門,幹脆取名叫「王上市」。


    天遂人願,新浪上市期間,劉冰孕育了一對很可愛的龍鳳胎。這讓誌東樂得合不攏嘴,說說既有男,又有女,還沒違反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孩子們出生時,新浪已經成功上市。朋友們十分擔心,誌東會不會給他們取兩個類似「王一百」的名字,因為按照他的邏輯,眼下最有意義的便是希望新浪的股價達到100美元了。


    還好,兒子叫龍龍,女兒叫鳳鳳,加在一起便是中國古老的龍鳳呈祥。


    鳳鳳一出生,劉冰就說,女兒長得像父親。這讓朋友們都捏了一把汗。誌東的眼睛、鼻子、嘴唇,安裝在一個女孩子臉上,這……我隻能說,後果不堪設想。


    龍鳳一歲多的時候,我終於在誌東家裏看到了小傢夥。鳳鳳長得的確像誌東,眼睛距離有些遠,嘴唇厚厚的……但這一切特徵集中到她的小臉上,怎麽越看越美,像極了舒淇呢?


    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逐漸長大的龍龍確實是個翻版的小王誌東。小小年紀,他不僅充滿雄心壯誌,聲稱一定要到哈佛找女朋友,並為此苦練英語,還把無線電玩得滴溜亂轉,連組裝收音機都不在話下。身為父親,盡管在無線電方麵如今已經沒了這麽大本事,但兒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苗頭,還是讓畢業於北大無線電係的誌東頗為自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子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子墨並收藏墨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