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謀臣議論紛紛,莫衷一是,認為應當南征者稍多。
“安靜,諸位且聽我一言!”程遐搶先出聲鎮住眾人,儼然一副未來國舅的樣子:“方才少將軍有說過,郗鑒已經叛逃去關中,那麽兗州豈不是空了?”
“確實如此。”石虎故作恭敬地點頭,隱藏住對這個繼承之爭主要對手的厭惡。
“那正好!”程遐喜形於色:“豫兗沃野千裏,又沒有能守之人,正是我軍進擊之處。至於關中的桓景,則根本威脅不到我們,讓他和劉曜耗著去!就算桓景能攻破平陽,那麽劉曜死了,剛好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接過大位,收納其部眾。到時候,憑借胡......國人的鐵騎,天下不足憂也?”
石勒微微皺眉:程遐好歹把那個“胡”字壓了下去,也不值得追究了。更重要的是,程遐的分析粗粗一看也算四平八穩,但細看下來卻全是漏洞。
首先雖然豫州兗州防守空虛,然而在建康的探子已經迴報,王敦帶著主力正在趕來的路上。而更重要的是,怎麽保證劉曜能堅持那麽久而不投降呢?如果桓景輕鬆拿下平陽,而自己主力尚在黃河以南,那麽就難以迴援,恐怕整個並州都有拱手讓給桓景了。
“右侯,你怎麽看?”
張賓輕咳一聲,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說辭:
“不如西進。”
“為何?”
張賓列出了三點理由:
“其一,兵貴神速。程侯高估了劉曜的力量,劉曜經過臨晉一敗,已經不是桓景的對手,恐怕不能相持,而會速敗。
“其二,兼弱攻昧。王敦有荊揚之眾十餘萬人馬,又可在豫州兗州就地征召士卒,顯然不是可以一舉而破的。而桓景現在隻有三四萬人。若不趁著桓景還弱小一舉打斷他的脊梁骨,那麽將來就要同時麵對兩個強敵了。
“其三,名不正則言不順。大王名為趙王,然而尚遙尊劉曜為天子。若是我軍合師向西,等抵達平陽的時候,估計劉曜已經被桓景大敗,那麽無論劉曜是死是活,我軍都能趁勢接管匈奴人的全部產業,而不費一兵一卒。這是稱帝的機會。”
石勒捋著虎須,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三條獻策的前麵兩條隻是就事論事,第三條才說到了石勒心坎上麵——石勒也想趁著這個機會稱帝,現在摸不準態度的張賓也表達了對自己稱帝的支持,這確實再好不過。
而張賓也鬆了一口氣:方才都是他的說辭,似乎已經騙住了石勒。他之所以引石勒向西,倒不是為了以上三條中任何一條理由——
張賓不想石勒南下。
在祖逖治下,豫州兗州安定已經有數年,若是戰場放在那裏,百姓必然會重蹈兵災。而若是讓石勒***陽,則等石勒擊退桓景,徹底收編平陽、河東的劉曜部眾之後,就是稱帝了。稱帝估計還需耽誤不少時間,那麽借著這些時間,王敦不是無能之輩,恐怕早就在豫州兗州布置好了防線。
那麽石勒、王敦、桓景就徹底陷入了僵持狀態,天下可以暫時從不間斷的戰爭中緩口氣。
在上次追擊祖逖的枋頭之戰後,張賓看見河北百姓扶老攜幼都往豫州兗州逃跑,心中的信念就開始動搖,不時追憶起和張華的對話。現在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把石勒約束在黃河以北,做張華預言中的”北方胡王“,並延續先前在河北勸農桑、立學校的良政,不能再讓石勒擴展了。
石勒不知道張賓心中的思緒,但稱帝的欲望已經足夠說服他立刻向西而行了:
“右侯之言甚善,孤也讚同他的說法。諸位還有甚話說?”
石虎心裏傾向於繼續南征,然而他知道叔父已經對他生疑。所以石虎閉口不應,隻是捏緊拳頭,思考接下來如何掙脫河北的牢籠,重新獲得帶兵的機會。
程遐則焦急地望著徐光,他現在已經和這個少年策士暗暗結成了反對張賓的同盟,他的權位和徐光的計謀互相依賴。
徐光見程遐如此焦慮,不禁歪嘴一笑,隨即鼓足了勇氣出列——這是他扳倒張賓的最好機會。
“右侯此言差矣,不趁著天賜良機,拿下豫兗之地,更待何時?豫州兗州,和匈奴殘部是可以兼得的!
“平陽城堅固無比,先前劉曜以精兵數萬,圍攻不知軍事的靳準,尚且圍攻了數月之久。即使劉曜大敗,恐怕也能憑殘兵在平陽繼續守下去。我軍先解決豫州兗州的晉軍,迴頭再來平陽解圍,時間上完全夠。”
張賓立刻反駁:“劉曜妻兒都在桓景那邊,又和手下的河東軍有嫌隙,恐怕大敗之後,就無心進取天下了。萬一舉城投降怎麽辦?”
現在問題的關鍵浮現出來了,怎麽才能讓劉曜不投降。
徐光狠狠地瞪了張賓一眼,轉而麵向石勒下拜:
“大王,在下有一策,可以讓劉曜堅守不降,我軍盡取南征和西進之利。隻是......”
石勒聽得正心急,趕緊催促徐光:”有什麽計策快說!難道有什麽顧慮麽?“
”群臣之中有人不想讓在下說話。在下年少,還不懂規矩......“
石勒遲疑片刻,倒吸一口氣:“說!群臣之中還有誰比孤大的,不要管他。”
徐光轉而起身,恭恭敬敬地說:
“先前河內、箕關之戰中,祖逖大敗劉聰,打得匈奴人家家戴孝;又挖了數千匈奴兵的眼睛,隻為刺激劉聰出戰,所以匈奴人個個都深恨祖逖,尤其是劉曜手下的河東軍。
“依在下之見,隻要把祖逖父子送去劉曜那裏,為了取信部下,劉曜必然會對祖逖父子複仇。那時我們致信桓景,告訴他祖逖在劉曜的手中,那麽無論是要救出祖逖,還是為祖逖報仇,桓景和劉曜都不可調和了。
“這樣一來,桓景和劉曜必然廝殺到不死不休為止。大王則可趁此機會,一舉拿下豫州兗州!”
石勒心想,這計果然毒辣,確實是徐光的風格。如此一來,南征和西進的好處就都能拿下了,自己還能稱帝。而且無論是桓景,還是劉曜,估計最後都會陷入極為難受的局麵。
更不要說祖逖了。先前祖逖將石勒逼入了極為困窘的局麵,石勒在被王敦轉交了祖逖之後顯然是想報複的。然而因為祖逖在河北的名望,他卻不敢動手。
和祖逖同時被送到河北的段匹磾已經被石勒公開處斬,來安撫手下段末柸的殘餘了。而祖逖父子則一直被軟禁在襄國,石勒給予優待,以收服河北士人的民心,當然祖逖也一直不降。兩邊就這麽僵持著。
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借刀殺人的機會。
“甚善,甚善。徐長史為什麽不早說此策啊!”
徐光察言觀色,見石勒已經表露出讚許之情,終於放心大膽地開始了下一步:
“群臣之中,有人與桓景、祖逖素來友善,甚至在祖逖被我軍俘獲之後,還和桓景、祖逖有書信往來。在下擔心,這也是大王的意思,所以不敢輕易獻策。”
張賓和桓景、祖逖友善,這是石勒知道的。先前和桓景通信,也是石勒默許的,畢竟他還指望張賓能從桓景手中套取一些情報。
但是張賓和祖逖有書信往來,這是石勒不知道的。如果真是如此,麻煩就大了。
石勒雖然器重張賓,但因為張賓事事想在自己前麵,所以還是有所忌憚。隻是張賓畢竟一介謀臣而已,也掀不起什麽浪來。
可有了祖逖之後,若是祖逖和張賓聯合,一武一文,都是統率之才,那麽天下就無人能當了。石勒又忽然驚覺,祖逖是幽州人,張賓是冀州人,兩人隻要振臂一唿,幽州冀州的士人百姓群起響應,那麽自己怎麽控製得住。
“這不是我的意思,但也不必追究了。”
石勒盡量克製自己的驚慌,表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態度,止住了徐光。
此次會後,石勒就立刻將祖逖父子送往劉曜處;對於劉曜的求救,卻隻是給了幾百個匈奴出身的軍士作為援軍意思意思。
當然,在轉送祖逖的過程中,石勒也暗地讓內侍去祖逖父子的居所搜查,果然搜到了張賓和祖逖來往的書信。雖然都是平常問候之語,然而以張賓的聰明,難保其中沒有夾雜暗語。
石勒自此開始懷疑起張賓來。
“安靜,諸位且聽我一言!”程遐搶先出聲鎮住眾人,儼然一副未來國舅的樣子:“方才少將軍有說過,郗鑒已經叛逃去關中,那麽兗州豈不是空了?”
“確實如此。”石虎故作恭敬地點頭,隱藏住對這個繼承之爭主要對手的厭惡。
“那正好!”程遐喜形於色:“豫兗沃野千裏,又沒有能守之人,正是我軍進擊之處。至於關中的桓景,則根本威脅不到我們,讓他和劉曜耗著去!就算桓景能攻破平陽,那麽劉曜死了,剛好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接過大位,收納其部眾。到時候,憑借胡......國人的鐵騎,天下不足憂也?”
石勒微微皺眉:程遐好歹把那個“胡”字壓了下去,也不值得追究了。更重要的是,程遐的分析粗粗一看也算四平八穩,但細看下來卻全是漏洞。
首先雖然豫州兗州防守空虛,然而在建康的探子已經迴報,王敦帶著主力正在趕來的路上。而更重要的是,怎麽保證劉曜能堅持那麽久而不投降呢?如果桓景輕鬆拿下平陽,而自己主力尚在黃河以南,那麽就難以迴援,恐怕整個並州都有拱手讓給桓景了。
“右侯,你怎麽看?”
張賓輕咳一聲,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說辭:
“不如西進。”
“為何?”
張賓列出了三點理由:
“其一,兵貴神速。程侯高估了劉曜的力量,劉曜經過臨晉一敗,已經不是桓景的對手,恐怕不能相持,而會速敗。
“其二,兼弱攻昧。王敦有荊揚之眾十餘萬人馬,又可在豫州兗州就地征召士卒,顯然不是可以一舉而破的。而桓景現在隻有三四萬人。若不趁著桓景還弱小一舉打斷他的脊梁骨,那麽將來就要同時麵對兩個強敵了。
“其三,名不正則言不順。大王名為趙王,然而尚遙尊劉曜為天子。若是我軍合師向西,等抵達平陽的時候,估計劉曜已經被桓景大敗,那麽無論劉曜是死是活,我軍都能趁勢接管匈奴人的全部產業,而不費一兵一卒。這是稱帝的機會。”
石勒捋著虎須,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三條獻策的前麵兩條隻是就事論事,第三條才說到了石勒心坎上麵——石勒也想趁著這個機會稱帝,現在摸不準態度的張賓也表達了對自己稱帝的支持,這確實再好不過。
而張賓也鬆了一口氣:方才都是他的說辭,似乎已經騙住了石勒。他之所以引石勒向西,倒不是為了以上三條中任何一條理由——
張賓不想石勒南下。
在祖逖治下,豫州兗州安定已經有數年,若是戰場放在那裏,百姓必然會重蹈兵災。而若是讓石勒***陽,則等石勒擊退桓景,徹底收編平陽、河東的劉曜部眾之後,就是稱帝了。稱帝估計還需耽誤不少時間,那麽借著這些時間,王敦不是無能之輩,恐怕早就在豫州兗州布置好了防線。
那麽石勒、王敦、桓景就徹底陷入了僵持狀態,天下可以暫時從不間斷的戰爭中緩口氣。
在上次追擊祖逖的枋頭之戰後,張賓看見河北百姓扶老攜幼都往豫州兗州逃跑,心中的信念就開始動搖,不時追憶起和張華的對話。現在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把石勒約束在黃河以北,做張華預言中的”北方胡王“,並延續先前在河北勸農桑、立學校的良政,不能再讓石勒擴展了。
石勒不知道張賓心中的思緒,但稱帝的欲望已經足夠說服他立刻向西而行了:
“右侯之言甚善,孤也讚同他的說法。諸位還有甚話說?”
石虎心裏傾向於繼續南征,然而他知道叔父已經對他生疑。所以石虎閉口不應,隻是捏緊拳頭,思考接下來如何掙脫河北的牢籠,重新獲得帶兵的機會。
程遐則焦急地望著徐光,他現在已經和這個少年策士暗暗結成了反對張賓的同盟,他的權位和徐光的計謀互相依賴。
徐光見程遐如此焦慮,不禁歪嘴一笑,隨即鼓足了勇氣出列——這是他扳倒張賓的最好機會。
“右侯此言差矣,不趁著天賜良機,拿下豫兗之地,更待何時?豫州兗州,和匈奴殘部是可以兼得的!
“平陽城堅固無比,先前劉曜以精兵數萬,圍攻不知軍事的靳準,尚且圍攻了數月之久。即使劉曜大敗,恐怕也能憑殘兵在平陽繼續守下去。我軍先解決豫州兗州的晉軍,迴頭再來平陽解圍,時間上完全夠。”
張賓立刻反駁:“劉曜妻兒都在桓景那邊,又和手下的河東軍有嫌隙,恐怕大敗之後,就無心進取天下了。萬一舉城投降怎麽辦?”
現在問題的關鍵浮現出來了,怎麽才能讓劉曜不投降。
徐光狠狠地瞪了張賓一眼,轉而麵向石勒下拜:
“大王,在下有一策,可以讓劉曜堅守不降,我軍盡取南征和西進之利。隻是......”
石勒聽得正心急,趕緊催促徐光:”有什麽計策快說!難道有什麽顧慮麽?“
”群臣之中有人不想讓在下說話。在下年少,還不懂規矩......“
石勒遲疑片刻,倒吸一口氣:“說!群臣之中還有誰比孤大的,不要管他。”
徐光轉而起身,恭恭敬敬地說:
“先前河內、箕關之戰中,祖逖大敗劉聰,打得匈奴人家家戴孝;又挖了數千匈奴兵的眼睛,隻為刺激劉聰出戰,所以匈奴人個個都深恨祖逖,尤其是劉曜手下的河東軍。
“依在下之見,隻要把祖逖父子送去劉曜那裏,為了取信部下,劉曜必然會對祖逖父子複仇。那時我們致信桓景,告訴他祖逖在劉曜的手中,那麽無論是要救出祖逖,還是為祖逖報仇,桓景和劉曜都不可調和了。
“這樣一來,桓景和劉曜必然廝殺到不死不休為止。大王則可趁此機會,一舉拿下豫州兗州!”
石勒心想,這計果然毒辣,確實是徐光的風格。如此一來,南征和西進的好處就都能拿下了,自己還能稱帝。而且無論是桓景,還是劉曜,估計最後都會陷入極為難受的局麵。
更不要說祖逖了。先前祖逖將石勒逼入了極為困窘的局麵,石勒在被王敦轉交了祖逖之後顯然是想報複的。然而因為祖逖在河北的名望,他卻不敢動手。
和祖逖同時被送到河北的段匹磾已經被石勒公開處斬,來安撫手下段末柸的殘餘了。而祖逖父子則一直被軟禁在襄國,石勒給予優待,以收服河北士人的民心,當然祖逖也一直不降。兩邊就這麽僵持著。
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借刀殺人的機會。
“甚善,甚善。徐長史為什麽不早說此策啊!”
徐光察言觀色,見石勒已經表露出讚許之情,終於放心大膽地開始了下一步:
“群臣之中,有人與桓景、祖逖素來友善,甚至在祖逖被我軍俘獲之後,還和桓景、祖逖有書信往來。在下擔心,這也是大王的意思,所以不敢輕易獻策。”
張賓和桓景、祖逖友善,這是石勒知道的。先前和桓景通信,也是石勒默許的,畢竟他還指望張賓能從桓景手中套取一些情報。
但是張賓和祖逖有書信往來,這是石勒不知道的。如果真是如此,麻煩就大了。
石勒雖然器重張賓,但因為張賓事事想在自己前麵,所以還是有所忌憚。隻是張賓畢竟一介謀臣而已,也掀不起什麽浪來。
可有了祖逖之後,若是祖逖和張賓聯合,一武一文,都是統率之才,那麽天下就無人能當了。石勒又忽然驚覺,祖逖是幽州人,張賓是冀州人,兩人隻要振臂一唿,幽州冀州的士人百姓群起響應,那麽自己怎麽控製得住。
“這不是我的意思,但也不必追究了。”
石勒盡量克製自己的驚慌,表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態度,止住了徐光。
此次會後,石勒就立刻將祖逖父子送往劉曜處;對於劉曜的求救,卻隻是給了幾百個匈奴出身的軍士作為援軍意思意思。
當然,在轉送祖逖的過程中,石勒也暗地讓內侍去祖逖父子的居所搜查,果然搜到了張賓和祖逖來往的書信。雖然都是平常問候之語,然而以張賓的聰明,難保其中沒有夾雜暗語。
石勒自此開始懷疑起張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