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嶽的指揮之下,潁水上的舟師並不靠岸,隻是不斷發射弓矢,岸上的敵軍白白挨著戰船的射,卻摸不到戰船的邊。但要遠離岸邊,又會遭到來自新軍營壘床弩的當頭一棒。
張平的本意是從河岸和新軍營壘之中的薄弱處穿過去,可沒想到新軍在河岸和營壘都準備充足,所以到頭來反而要挨兩頭打。
“不要退,賊軍數量遠小於我軍,快結陣整隊!”謝浮站在隊伍後方,手舞足蹈地大喊。此役張平不敢親率隊伍,隻得將軍隊交由他這倒黴鬼來指揮。
可連他的親兵也已經開始兩股戰戰,更遑論其他剛剛征召來不久的壯丁。河麵上舟楫已經化身死神,不斷傾吐著箭矢,而田野則被桓景樹滿了火把,看不出來來哪裏才是新軍的所在,平原之上仿佛有無數軍隊。
加上此時正是夜晚,兵將不能相顧,恐慌情緒在張平軍不斷蔓延。終於隨著幾聲絕望的哭號,張平軍隊的士卒士氣崩潰,也不管長官的嗬斥,紛紛掉頭衝向自己營壘。
謝浮站在隊伍最後,一連斬殺幾個逃兵,也遏製不住奔逃的勢頭,隻得順著隊伍向後跑,一邊跑一邊暗罵:“直娘的張刺史,說了桓景早有防備,就是不聽。看來之後我們都要做俘虜了。”
在河麵與營壘間的箭矢夾擊之下,在敵軍還未及衝擊到新軍陣前,就在夜色中潰散了。桓景隻見夜幕之中,黑影互相踐踏,哭號之聲遍及原野。
“繼續射擊!”
在數輪射擊之後,敵軍已經潰不成軍。新軍諸將正待要追入張平營壘,正在這時,桓景卻命冉良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
“不要追了,放他們自己入營壘。”
眾將士不解紛紛請戰:
“敵人士氣已經瓦解,應當趁勢奪下營壘,活捉張平!”
“司馬,戰場之上,傷亡本來就是應當的,不要吝惜弟兄們而失了戰機!”
桓景見手下將士紛紛請戰,心中相當欣喜:這群曾經的新兵已經可以和自己同生共死了。但越是這樣,就越不願讓這些忠勇的將士承擔無謂的傷亡。最重要的是,他已經有了不戰而勝的計劃:
“諸君放心,五日之內,要麽張平自己反綁雙手出降,要麽營壘中有人會將張平人頭送上。”
新軍將士互相對視著,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都不敢亂說話。畢竟先前桓景做事都有理可循,這一次也必然有他的考慮。軍令如山,既然桓司馬說不要進攻,那麽就不應當違背軍令。
第二天拂曉,太陽照耀之下,平原上滿是插滿箭矢的屍體和正在號哭的傷員。新軍士兵來到戰場打掃,往來搬運屍體和傷員,清點兩方傷亡人數。張平軍隊龜縮在營壘之內,不敢出擊。
清點不久就結束了,新軍因為並未出營壘,所以隻有十五人被流矢所傷,其中兩人傷勢較重。而張平軍則留下了兩百多具屍體,但更多是帶箭的傷員。
王仲堅手持一條竹簡而來,上麵簡略地記錄了戰場的打掃情況。
“桓司馬,敵軍俘虜共計六百七十一人。其中大部帶傷,請問當如何處置?”
桓景一轉眼珠:俘虜和傷員倒是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先好吃好喝地養著,傷員簡單處理一下。”
“不需要審判一番麽?”
按照新軍先前和石勒交戰的慣例,一般對於俘虜,都會先進行一番審判。有罪大惡極者斬首,有奸淫搶掠者則押往碭山去作苦工。王仲堅顯然是認為,這些俘虜也需要按照先前的流程好好審判一番。
“不必了,他們也是被張平強征而來,並非出自本心。”桓景望向河麵,淡淡地說:“除去俘虜的武器。將傷員放迴去。”
王仲堅瞪大了眼睛:“桓司馬,這可萬萬使不得呀。敵軍俘虜不經審判也就算了,為何還要放迴去,難道不怕被他們看穿了虛實?何況,您不是說過,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麽?”
桓景輕聲咳嗽一聲,想不起自己什麽時候說過這種話。不過之所以將俘虜放歸,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張平軍糧少而人多。現在將俘虜放歸,張平不僅要喂飽這些人,還要操心醫治。但我們反而得了個仁慈的名頭,豈不美哉?”
王仲堅應諾而去,桓景望著他的背影,正瞟到他微微搖搖頭,歎了口氣。
將士們不理解這樣的命令是自然的,桓景心想。俘虜確實應該放歸,不過倒不是因為和王仲堅說的那樣,為了一個仁慈的名聲。
張平本來就不信任這些強征來的士卒,現在放迴去,勢必會讓這些俘虜和營中的士兵相互猜忌,甚至大打出手。那麽隻要等待幾天後的好消息一到,敵軍勢必自然瓦解。
隻是這種腹黑的考慮,就不要讓將士們知道了。
戰場的寂靜持續了五天。五天以來,張平營壘中偶有小股軍士試圖突圍,但都被新軍營壘和船隊的弓箭逼退。桓景天天拿著千裏鏡觀察著張平營壘中的動靜,隻發現敵軍的布置越來越頻繁,似乎主帥已經頗不耐煩。
但新軍將士們也憋得厲害,他們一再請戰,但桓景總是推說不是時候——他在等一個消息。
十月三十,陳縣縣城外,新軍已經圍了張平六日。此日大霧,似乎和過往的五日沒有什麽不同。
像往常一樣,桓景在清晨獨自騎著馬溜達,來到營壘南麵眺望。如果非要說有什麽好消息,那麽大概就是在這兩天了。
霧氣之中,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桓景抬頭遠望,隱隱見到一隊騎兵。騎兵漸漸接近,領頭的果然是那個熟悉的光頭大漢。他一望見桓景,就勒馬不前,迴頭向身後的騎兵大喊:
“桓司馬!是桓司馬!”
身後的騎兵在馬上吹著口哨應答,霧中是一片歡聲笑語。桓景策馬緩緩向前,微笑著說:
“董昭兄弟,等你們的好消息已經幾天了!祖公進展如何?”
大漢仰天拍手大笑,胯下戰馬不安分地高高昂起前腿,震得露水從鎧甲上抖落下來:
“桓司馬,祖公已經率騎兵拿下了上蔡城,汝南各地塢堡主,聽說張平被困在陳縣,又見燕趙之士悍勇無比,無不望風而降。”
“此番可有信物帶來?”
桓景剛說完話,心中便覺得自己有些多此一舉:既然是祖逖行事,必然周全無比。
“祖公早有考慮了”,董昭在懷中摸索著,翻出一方小巧的印章:“上蔡城中,張平那家夥的印綬還沒有隨軍帶走,都被我們收入囊中!桓司馬您拿著這印綬去,張平那廝必然投降。”
張平的本意是從河岸和新軍營壘之中的薄弱處穿過去,可沒想到新軍在河岸和營壘都準備充足,所以到頭來反而要挨兩頭打。
“不要退,賊軍數量遠小於我軍,快結陣整隊!”謝浮站在隊伍後方,手舞足蹈地大喊。此役張平不敢親率隊伍,隻得將軍隊交由他這倒黴鬼來指揮。
可連他的親兵也已經開始兩股戰戰,更遑論其他剛剛征召來不久的壯丁。河麵上舟楫已經化身死神,不斷傾吐著箭矢,而田野則被桓景樹滿了火把,看不出來來哪裏才是新軍的所在,平原之上仿佛有無數軍隊。
加上此時正是夜晚,兵將不能相顧,恐慌情緒在張平軍不斷蔓延。終於隨著幾聲絕望的哭號,張平軍隊的士卒士氣崩潰,也不管長官的嗬斥,紛紛掉頭衝向自己營壘。
謝浮站在隊伍最後,一連斬殺幾個逃兵,也遏製不住奔逃的勢頭,隻得順著隊伍向後跑,一邊跑一邊暗罵:“直娘的張刺史,說了桓景早有防備,就是不聽。看來之後我們都要做俘虜了。”
在河麵與營壘間的箭矢夾擊之下,在敵軍還未及衝擊到新軍陣前,就在夜色中潰散了。桓景隻見夜幕之中,黑影互相踐踏,哭號之聲遍及原野。
“繼續射擊!”
在數輪射擊之後,敵軍已經潰不成軍。新軍諸將正待要追入張平營壘,正在這時,桓景卻命冉良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
“不要追了,放他們自己入營壘。”
眾將士不解紛紛請戰:
“敵人士氣已經瓦解,應當趁勢奪下營壘,活捉張平!”
“司馬,戰場之上,傷亡本來就是應當的,不要吝惜弟兄們而失了戰機!”
桓景見手下將士紛紛請戰,心中相當欣喜:這群曾經的新兵已經可以和自己同生共死了。但越是這樣,就越不願讓這些忠勇的將士承擔無謂的傷亡。最重要的是,他已經有了不戰而勝的計劃:
“諸君放心,五日之內,要麽張平自己反綁雙手出降,要麽營壘中有人會將張平人頭送上。”
新軍將士互相對視著,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都不敢亂說話。畢竟先前桓景做事都有理可循,這一次也必然有他的考慮。軍令如山,既然桓司馬說不要進攻,那麽就不應當違背軍令。
第二天拂曉,太陽照耀之下,平原上滿是插滿箭矢的屍體和正在號哭的傷員。新軍士兵來到戰場打掃,往來搬運屍體和傷員,清點兩方傷亡人數。張平軍隊龜縮在營壘之內,不敢出擊。
清點不久就結束了,新軍因為並未出營壘,所以隻有十五人被流矢所傷,其中兩人傷勢較重。而張平軍則留下了兩百多具屍體,但更多是帶箭的傷員。
王仲堅手持一條竹簡而來,上麵簡略地記錄了戰場的打掃情況。
“桓司馬,敵軍俘虜共計六百七十一人。其中大部帶傷,請問當如何處置?”
桓景一轉眼珠:俘虜和傷員倒是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先好吃好喝地養著,傷員簡單處理一下。”
“不需要審判一番麽?”
按照新軍先前和石勒交戰的慣例,一般對於俘虜,都會先進行一番審判。有罪大惡極者斬首,有奸淫搶掠者則押往碭山去作苦工。王仲堅顯然是認為,這些俘虜也需要按照先前的流程好好審判一番。
“不必了,他們也是被張平強征而來,並非出自本心。”桓景望向河麵,淡淡地說:“除去俘虜的武器。將傷員放迴去。”
王仲堅瞪大了眼睛:“桓司馬,這可萬萬使不得呀。敵軍俘虜不經審判也就算了,為何還要放迴去,難道不怕被他們看穿了虛實?何況,您不是說過,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麽?”
桓景輕聲咳嗽一聲,想不起自己什麽時候說過這種話。不過之所以將俘虜放歸,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張平軍糧少而人多。現在將俘虜放歸,張平不僅要喂飽這些人,還要操心醫治。但我們反而得了個仁慈的名頭,豈不美哉?”
王仲堅應諾而去,桓景望著他的背影,正瞟到他微微搖搖頭,歎了口氣。
將士們不理解這樣的命令是自然的,桓景心想。俘虜確實應該放歸,不過倒不是因為和王仲堅說的那樣,為了一個仁慈的名聲。
張平本來就不信任這些強征來的士卒,現在放迴去,勢必會讓這些俘虜和營中的士兵相互猜忌,甚至大打出手。那麽隻要等待幾天後的好消息一到,敵軍勢必自然瓦解。
隻是這種腹黑的考慮,就不要讓將士們知道了。
戰場的寂靜持續了五天。五天以來,張平營壘中偶有小股軍士試圖突圍,但都被新軍營壘和船隊的弓箭逼退。桓景天天拿著千裏鏡觀察著張平營壘中的動靜,隻發現敵軍的布置越來越頻繁,似乎主帥已經頗不耐煩。
但新軍將士們也憋得厲害,他們一再請戰,但桓景總是推說不是時候——他在等一個消息。
十月三十,陳縣縣城外,新軍已經圍了張平六日。此日大霧,似乎和過往的五日沒有什麽不同。
像往常一樣,桓景在清晨獨自騎著馬溜達,來到營壘南麵眺望。如果非要說有什麽好消息,那麽大概就是在這兩天了。
霧氣之中,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桓景抬頭遠望,隱隱見到一隊騎兵。騎兵漸漸接近,領頭的果然是那個熟悉的光頭大漢。他一望見桓景,就勒馬不前,迴頭向身後的騎兵大喊:
“桓司馬!是桓司馬!”
身後的騎兵在馬上吹著口哨應答,霧中是一片歡聲笑語。桓景策馬緩緩向前,微笑著說:
“董昭兄弟,等你們的好消息已經幾天了!祖公進展如何?”
大漢仰天拍手大笑,胯下戰馬不安分地高高昂起前腿,震得露水從鎧甲上抖落下來:
“桓司馬,祖公已經率騎兵拿下了上蔡城,汝南各地塢堡主,聽說張平被困在陳縣,又見燕趙之士悍勇無比,無不望風而降。”
“此番可有信物帶來?”
桓景剛說完話,心中便覺得自己有些多此一舉:既然是祖逖行事,必然周全無比。
“祖公早有考慮了”,董昭在懷中摸索著,翻出一方小巧的印章:“上蔡城中,張平那家夥的印綬還沒有隨軍帶走,都被我們收入囊中!桓司馬您拿著這印綬去,張平那廝必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