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巴納姆效應

    ——被預知了的性格、生日密碼

    通過上一節的閱讀,或許我們對讀心術已經有了了解,當一個人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悄然讀懂了你的心思,如果他(她)是你的閨蜜或愛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一種來自心靈的默契,但假如是一個陌生人呢?比如,此人可以看出你目前正在經曆的事情,或者根據你提供的相關信息,為你的性格做出準確描述等,你是不是會覺得不可思議呢?確實,我們常常在大街小巷裏見到一些算卦的先生,打著“未卜先知”的旗號,為無數正處在“迷途”中的人“排憂解難”、“預測未來”,提醒他們該注意什麽方可幸免於難,而奇怪的是,經過這些“大師們”的“指點迷津”,一切居然都奇跡般地好了起來!

    20世紀40年代末,有位大學教授在課堂上做了一項關於性格測試的實驗,他先讓學生們做題,然後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紙,並向大家說明,那是根據測試做出的評分對應的一段關於他們性格的簡短描述,教授還要求他的學生們在看完自己的性格描述後,根據準確度打分,滿分為5分,由高到低,最低為0分,認為這項性格描述比較準確的學生可以舉起手來。結果,教授發現,在看完性格描述後,好幾個學生都舉起了手,其他的學生也陸續舉手,直到最後,幾乎全班學生都舉起了手。

    這下子教授驚訝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結果。因為那份性格測試其實並不是他根據大家的評分做出的分析,而且他發給大家的其實是同一份描述性文字。這些文字是教授在不同的書上摘抄下來並拚湊在一起的。居然有接近90%的人給出了滿分或4分,而這次測試之後,這位教授的性格描述便迅速“走紅”。當然,在測試結束後,教授還是很誠實地告訴了學生們,大家手裏拿著的其實是同一份描述性格的文字,同時說明,“這是一份讀起來含糊其辭的描述”。出乎教授預料的是,學生們並沒有因“被騙”而惱怒。

    後來,教授又重新安排了一個實驗。他告訴學生們,因為自己不小心,將評分表上的姓名欄刪除了,想讓大家按照最初的評分,誠實地再進行一次性格測試。結果呢?教授的目的達到了,那些原本給出滿分的學生們,有接近50%的人降低了評分,並表示自己以前給出的分數更低。這就說明,在得知“被騙”真相之後,雖然大家沒有很強烈的“被騙”之感,但事後他們依舊不願麵對自己很容易上當的事實。

    其實,不管是算命先生,還是讀心大師,他們所“算”出來的情況都並不十分準確,隻是看起來比較接近事實,一些模棱兩可的特征描述,幾乎人人身上都有,而讀到這些文字或聽到這些描述語言的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對號入座。

    心理學中有個巴納姆效應,認為人們很容易被一些來自外界的信息所幹擾和暗示,進而出現自我知覺上的偏差,那些一般性的、籠統的關於人格的描述被認為是最準確的、最適合自己的。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是美國馬戲團的經紀人兼表演者,在32歲那年,他在紐約辦了一個“美國博物館”,專門陳列一些怪異的展品。29年後,他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馬戲團,在巴納姆的帶領下,該馬戲團充滿了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演出,但不管是誰,在當時都很喜歡巴納姆的表演。有人問巴納姆是如何做到讓大多數人都喜歡的,巴納姆的迴答是,“我的節目之所以備受歡迎,是因為在我的節目裏有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因此每一分鍾都會有人上當。”

    這就表明,在一段關於性格描述的文字中,一旦有人發現其中有屬於自己的特征,或一些美化性的描述,就很容易“拜倒”其中。譬如有這麽一段文字:

    你在朋友群中是最機靈的人,在為人處世方麵,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你興趣愛好廣泛,性情溫和,是很好的傾訴對象,但你也需要一個可以聽你發牢騷的人,因為你的壓力也很大;當然,你也有不少缺點,但你會克服,在和異性交往的過程中,你表麵上大方從容,實際內心則是不安的;你不願受到限製,喜歡獨立地思考、行事,同時也很樂於接受新事物,隻不過你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這好比商店出售的一頂帽子,不管戴在誰的頭上都合適。

    再比如下麵的一段關於出生日期的測試結論:8月1日出生的你,往往有較強的支配欲望,在阻力麵前總是會堅持自我,並試圖說服周圍的人接受你的觀點;你並不滿足於自己是目前所在領域內的佼佼者的這種認知,而一定要透過工作表現和自我形象的塑造,使他人都明確認識到這一點,即使很多時候不免遭受打擊,但你很少會放棄這樣的努力;在這一天出生的人還是一個喜歡鬥智鬥勇的人,總是以熱誠的心去完成生命中的使命。但是,你在嚴肅,甚至標榜禁欲主義的外表背後,往往潛藏著一顆幽默、熱烈的心,因為不能赤裸裸地表現出來,所以經常會出現冷嘲熱諷的語氣,給人話中帶刺、一針見血的感覺。在這一天出生的你往往並不好相處,你對自己抱著高要求,對他人發出的指揮也往往不屑一顧,所以你也並不適合在領導底下做事;如果可以在家庭或工作中擔任領導工作,那將會是一件極其令人愉悅的事,假如不幸位居次要,則挫敗感會油然而生。

    看完之後,你做何感想?肯定會有人說:“神了!這完全就是我!”進而對此時故弄玄虛的大師敬佩不已。可實際上,這分明就是一段東拚西湊起來的文字,毫無依據可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怪誕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芳並收藏怪誕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