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東籲王朝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
沒有辦法,三位文官再次磕頭謝恩。
此時他們腸子都悔青了,神武皇帝幾年不殺人,他們老毛病又犯了……
朱慈烺可以聽取不同意見,但牽扯到開疆拓土之事,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阻擾。
現在大明疆域越來越大,正缺少人才治理,不然這幾位可能會被送到蒙古養馬放牛。
看到皇帝處置禮部官員,武將們感覺非常解氣,開疆拓土正是他們建立新功的好時機,豈容他人阻止!
朱慈烺目光在滿朝文武身上一掃掃過,見無人反對,他才繼續說道:
“大明將恢複三宣六慰,通告緬甸,十日內做出決定,不然大明天兵強行征服他們。”
“遵旨!”
之後,朱慈烺留下軍機部官員,其他文武大臣退朝。
大明軍機部,以神武皇帝朱慈烺為主,還有孫傳庭,盧象升,黃德功,孫應元,曹變蛟,周遇吉,朱成功,張世澤等。
大明兵多將廣,小將日漸成熟,像黃德功孫應元等統帥已經很少親自上戰場了,他們都當打之年。
經過一番商量,最終決定,海軍兵分兩路震懾,一路有黃蜚率領進入孟家拉灣,一路有沈挺揚率領從湄公河進入緬甸。
李定國為主將,劉文秀和艾能奇為副將,率兵五萬,搭乘黃蜚部艦隊登陸作戰。
李二牛為主將,羅虎為副將,率兵五萬,搭乘沈挺揚部艦隊,從登陸作戰。
陸軍方麵,盧象坤率軍五萬,賀豹率軍五萬,從雲南方向進入緬甸作戰,黔國公沐天波為你們提供大力支援……”
看這次出征領軍大將名字能看出,神武皇帝讓大明眾將輪番出擊。
隻有李定國另當別論,朱慈烺給他機會,讓他們好好表現,更是讓李定國圓曆史夢,當然李定國並不知道曆史。
恢複三宣六慰當然是必須的,但朱慈烺先對付緬甸最主要的目的,乃是後世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區。
此時大明對西方鴉片戰爭前奏已經開啟,急需大量大煙,金三角地區乃是最佳種植基地。
暹羅老撾等小國已經主動並入大明,隻有緬甸在頑抗,搞定緬甸之後,大明要對付的就是安南和印度……
由於大煙對環境土壤氣候要求都很高,大明在台灣種植很多,但產量都不高。
他知道亞洲最適合種植的地方,就在金三角地區,為了讓英國和歐洲人過足煙癮,才首先對緬甸動手。
金三角地區,乃是位於後世東南亞泰國、緬甸,老撾,三國邊境地區三角形地帶。
因這一地區長期盛產大煙、乃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煙產地,而而金三角才聞名於世。
當然,此時金三角地區,還是一片荒蕪,隻有朱慈烺知道那裏是種植大煙最佳地區。
昨晚被屏蔽一章,安全起見,以後鴉片用大煙代替。
金三角的範圍,大致包括後世的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省、豐沙裏、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
此時緬甸執政的是東籲王朝,他的實力乃是中南半島最強大的存在,所以才敢不屑大明警告。
說起緬甸,說起李定國,不能不提咒水之難。
永曆十三年,走投無路的永曆帝逃往緬甸避難,而李定國白文選部,則在中緬邊境堅持抗清。
永曆帝入緬之初,緬王莽達對南明君臣還算客氣,但等到莽達之弟,莽白殺兄奪位後,情況急轉直下。
永曆十五年七月,莽白遣使造訪永曆帝,先是責備他怠慢緬王,不久又通知南明君臣過江議事、同飲咒水,以重申交好之意。
當大學士馬吉翔、大太監李國泰、黔國公沐天波等,率群臣到達目的地後,卻遭到緬兵的屠殺。
包括馬吉翔、李國泰、沐天波在內的30多南明大臣悉數被殺,史稱“咒水之難”。
緬兵大肆屠殺南明群臣後,又渡江圍攻永曆帝的住所。
在大肆殺戮搶掠一番後,又將永曆帝及太後、皇後、太子等人,全部扣為人質。
當年十二月,緬王莽白得知清軍迫近國都阿瓦的消息後,為免於亡國的危險,便將永曆帝等人,獻給吳三桂。
其實,就算不把永曆帝交給吳三桂,永曆帝此時也是緬甸的階下囚。
次年6月,永曆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煊,均被吳三桂下令用弓弦縊殺於昆明篦子坡。
其家眷除王皇後和馬太後自殺身亡外,其餘人等全被押送至北京。
永曆帝遇難時,終年40歲,死後被焚骨揚灰。
隨著永曆帝的遇難,立國294年的明王朝徹底覆亡。
當然這是後事,神武皇帝穿越而來,已經改變曆史走向,那種事情不會發生。
堂堂華夏大明帝王,竟然被緬甸如此對待,朱慈烺豈會讓他們繼續存在。
李定國剛歸順大明,正常情況下,他還沒有資格作為一路大軍統帥。
朱慈烺此舉就是在成全他,當然也知道李定國有這個能力,給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兩蹶名王啊!
以前沒有搭理緬甸,主要日本和南洋沒有拿下。
現在到收拾緬甸的時候,也不能無理由開戰,就算需要師出有名!
朱慈烺突然想起三宣六慰,師出有名了……
……
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西南邊疆設置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屬於明朝國家一級行政區,稱布政使司。
在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之下,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
為方便管理,在布政使司之下,又設置二級行政管理部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稱宣慰使司、宣撫司。
雲南布政使司之下有三個宣撫司,六個宣慰使司,合稱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乃是明代對滇西南九個重要土司的總稱。
三宣,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置的三個較大的土司,即南甸宣撫使司、幹崖宣撫使司、隴川宣撫使司。
六慰,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置的六個較大的土司,即車裏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老撾宣慰使司。
三宣六慰,皆隸屬明雲南布政司,宣慰使司高於宣撫使司。
南甸宣撫使司——治老官城,今雲南梁河縣西,不久移治蠻幹,今梁河縣東北九保,轄境約當今雲南騰衝2市以南、龍川江以西地區。
幹崖宣撫使司——治今雲南盈江縣東北新城鎮,轄境相當今雲南太平江流域。
隴川宣撫使司——治今雲南隴川縣西南巴弄;轄境相當今雲南隴川、瑞麗、潞西等縣市。
車裏宣慰使司——治今雲南景洪市東南景蘭,後移治今景洪市,又移治景洪市東北小孟養。
轄境約當今雲南景洪、江城、猛臘、猛海等市縣及老撾烏怒、孟烏再和緬甸景棟等地。
孟養宣慰使司——治今緬甸喀欽邦孟養,1404年由孟養長官司改置。
木邦宣慰使司——治今緬甸新維,轄境約今緬甸薩爾溫江以西之南北撣邦地區。
緬甸宣慰使司——治今緬甸阿瓦,轄境東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海,西至戛裏界,北至隴川宣慰使司界。
八百大甸宣慰使司——治泰國清邁,轄境相當今緬甸撣邦東部、薩爾溫江以東、湄公河以西地區。
老撾宣慰使司——治今老撾琅勃拉邦。
看到上述三宣六慰所轄之地,可知三宣轄境,皆仍屬今中國雲南省。
六慰中,車裏宣慰使司轄地部分,仍屬於今中國雲南省,餘者分屬今老撾、緬甸。
而孟養、木邦、八百四宣慰使司之轄地,皆為今緬甸所有,老撾宣慰使司轄地歸今老撾。
看到原本屬於華夏的土地,至明後期及至清代,卻陸續歸屬他國,著實令人扼腕惋惜!
神武皇帝一聲令下,大明兩路水師率先開始行動。
沈挺揚率軍從瀾滄江出發,黃蜚部趕往緬甸沿海。
在海軍逼近緬甸後,神武皇帝又傳旨,讓黔國公沐天波做好隨時出兵準備。
一旦緬甸拒絕大明恢複三宣六慰,黔國公配合盧象坤從陸地出兵,大明三路大軍夾擊緬甸東籲王朝。
暹羅老撾等國已經答應並入大明,暫時還未開始交接,看到大明天兵路過他境內,幾個小國都嚇尿了……
日本,馬尼拉,巴達維亞,馬六甲,錫蘭,淡馬錫等國,在尼德蘭和西班牙控製下,都被大明摧枯拉朽拿下。
他們這些小國哪裏敢反抗大明,一旦惹惱大明可能會被大明屠國……
日本人在反抗大明入侵中,大明屠殺他們一百多萬人,兩個國家才幾十萬人,都不夠大明殺的。
經過商量,幾個小國決定整體並入大明,變成大明一個省。
他們唯一要求,就是不要解散王室,讓王室繼續管理國家,大明可以駐軍。
朱慈烺答應他們的要求,但也有個條件。
幾個小國王室再執政一屆,這一屆國王駕崩後,王室不再有管理國家的權利。
到時大明將正式接管,他們王室仍然可以保留,大明會給他們發俸祿。
對於大明這個條件,幾個小國王師都乖乖就範,他們知道明朝大軍已經逼近……
緬甸沒有幾個小國識時務,他們感覺自己足夠強大,依靠原始森林和複雜地形能對抗大明軍隊。
接到大明通告,國王勃然大怒,不但撕碎通告,還把大明鴻臚寺的信使斬殺。
消息傳到京師,神武皇帝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好好,很好!命令盧象坤立即對緬甸東籲王朝發起打擊。”
東籲王朝,是緬甸曆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
中國史籍稱其為冬烏、東胡、底兀剌,嘉靖和萬曆年間又譯作洞烏、洞吾、洞武、蠻東牛。
東籲古代緬甸區域衝要,是明朝自雲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緬甸各司的中心。
凡北往阿瓦,西至蒲甘,東赴景邁,南往白古,均以東籲為交通要道,各地賈客雲集,商業繁盛。
所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與暹羅、安南,並稱世界三大稻穀產區。
公元十三世紀末,緬甸輝煌一時的蒲甘王朝滅亡,此後緬甸進入大分裂時期。
緬甸北部形成撣族統治的,以阿瓦城為中心的阿瓦王朝。
而南部則形成孟族統治的,以白古為中心的白古王朝。
從1386年到1425年,兩國不斷發生衝突,史稱四十年戰爭。
除了這兩個大國之外,尚有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幹等國,其中尤以緬族的東籲最強。
撣族統治阿瓦後,緬族不堪忍受其壓迫,紛紛移居東籲。
四十年戰爭時,東籲遠離戰區,未遭戰爭破壞,成為緬族逃避戰爭和災荒的避難所,因而人口不斷增多。
東籲就與阿瓦聯姻,而獲得皎克西的糧倉地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又與強大的白古王朝結盟,牽製住阿瓦王朝的進犯。
1535年莽瑞體開始進攻。
1539年攻滅白古王朝,莽瑞體推行了團結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將士為其所用,並雇傭有近代武器和戰艦的葡萄牙兵。
1541年又攻占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莽瑞體去世時,緬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統一。
莽應龍繼位,他滅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為發展政治、經濟、文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政績卓著。
莽應龍死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封建主重新割據。
阿拉幹王朝封建主乘機率葡萄牙雇傭兵,並同東籲封建主聯合,於1599年攻占白古,俘獲緬王莽應裏。
東籲王朝危在旦夕,莽應龍幼子良淵王挽救了這一頹勢,占領以阿瓦為中心的糧倉地區,保住了上緬甸半壁河山。
繼其王位的阿那畢隆又光複了下緬甸的所有失地,特別是收複了被葡人占領的沙廉,從而再次完成了緬甸的統一。
此時的東籲王朝已經處於曆史最強盛時期,所以其他小國怕大明他不怕。
緬甸撕毀文書殺害使者的罪行,立即被大明日報曝道,在大明引起全民公憤,都紛紛要求懲罰緬甸。
神武皇帝一聲令下,盧象坤率領五萬大軍迅速進入緬甸,沐天波率領兩萬大軍協助……
兩天後,黃蜚率領海軍炮轟仰光沿岸,從仰光登陸。
盧象坤和黔國公沐天波率領大軍,直接從緬甸西北的猛養、孟拱出發南下。
沒有辦法,三位文官再次磕頭謝恩。
此時他們腸子都悔青了,神武皇帝幾年不殺人,他們老毛病又犯了……
朱慈烺可以聽取不同意見,但牽扯到開疆拓土之事,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阻擾。
現在大明疆域越來越大,正缺少人才治理,不然這幾位可能會被送到蒙古養馬放牛。
看到皇帝處置禮部官員,武將們感覺非常解氣,開疆拓土正是他們建立新功的好時機,豈容他人阻止!
朱慈烺目光在滿朝文武身上一掃掃過,見無人反對,他才繼續說道:
“大明將恢複三宣六慰,通告緬甸,十日內做出決定,不然大明天兵強行征服他們。”
“遵旨!”
之後,朱慈烺留下軍機部官員,其他文武大臣退朝。
大明軍機部,以神武皇帝朱慈烺為主,還有孫傳庭,盧象升,黃德功,孫應元,曹變蛟,周遇吉,朱成功,張世澤等。
大明兵多將廣,小將日漸成熟,像黃德功孫應元等統帥已經很少親自上戰場了,他們都當打之年。
經過一番商量,最終決定,海軍兵分兩路震懾,一路有黃蜚率領進入孟家拉灣,一路有沈挺揚率領從湄公河進入緬甸。
李定國為主將,劉文秀和艾能奇為副將,率兵五萬,搭乘黃蜚部艦隊登陸作戰。
李二牛為主將,羅虎為副將,率兵五萬,搭乘沈挺揚部艦隊,從登陸作戰。
陸軍方麵,盧象坤率軍五萬,賀豹率軍五萬,從雲南方向進入緬甸作戰,黔國公沐天波為你們提供大力支援……”
看這次出征領軍大將名字能看出,神武皇帝讓大明眾將輪番出擊。
隻有李定國另當別論,朱慈烺給他機會,讓他們好好表現,更是讓李定國圓曆史夢,當然李定國並不知道曆史。
恢複三宣六慰當然是必須的,但朱慈烺先對付緬甸最主要的目的,乃是後世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區。
此時大明對西方鴉片戰爭前奏已經開啟,急需大量大煙,金三角地區乃是最佳種植基地。
暹羅老撾等小國已經主動並入大明,隻有緬甸在頑抗,搞定緬甸之後,大明要對付的就是安南和印度……
由於大煙對環境土壤氣候要求都很高,大明在台灣種植很多,但產量都不高。
他知道亞洲最適合種植的地方,就在金三角地區,為了讓英國和歐洲人過足煙癮,才首先對緬甸動手。
金三角地區,乃是位於後世東南亞泰國、緬甸,老撾,三國邊境地區三角形地帶。
因這一地區長期盛產大煙、乃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煙產地,而而金三角才聞名於世。
當然,此時金三角地區,還是一片荒蕪,隻有朱慈烺知道那裏是種植大煙最佳地區。
昨晚被屏蔽一章,安全起見,以後鴉片用大煙代替。
金三角的範圍,大致包括後世的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省、豐沙裏、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
此時緬甸執政的是東籲王朝,他的實力乃是中南半島最強大的存在,所以才敢不屑大明警告。
說起緬甸,說起李定國,不能不提咒水之難。
永曆十三年,走投無路的永曆帝逃往緬甸避難,而李定國白文選部,則在中緬邊境堅持抗清。
永曆帝入緬之初,緬王莽達對南明君臣還算客氣,但等到莽達之弟,莽白殺兄奪位後,情況急轉直下。
永曆十五年七月,莽白遣使造訪永曆帝,先是責備他怠慢緬王,不久又通知南明君臣過江議事、同飲咒水,以重申交好之意。
當大學士馬吉翔、大太監李國泰、黔國公沐天波等,率群臣到達目的地後,卻遭到緬兵的屠殺。
包括馬吉翔、李國泰、沐天波在內的30多南明大臣悉數被殺,史稱“咒水之難”。
緬兵大肆屠殺南明群臣後,又渡江圍攻永曆帝的住所。
在大肆殺戮搶掠一番後,又將永曆帝及太後、皇後、太子等人,全部扣為人質。
當年十二月,緬王莽白得知清軍迫近國都阿瓦的消息後,為免於亡國的危險,便將永曆帝等人,獻給吳三桂。
其實,就算不把永曆帝交給吳三桂,永曆帝此時也是緬甸的階下囚。
次年6月,永曆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煊,均被吳三桂下令用弓弦縊殺於昆明篦子坡。
其家眷除王皇後和馬太後自殺身亡外,其餘人等全被押送至北京。
永曆帝遇難時,終年40歲,死後被焚骨揚灰。
隨著永曆帝的遇難,立國294年的明王朝徹底覆亡。
當然這是後事,神武皇帝穿越而來,已經改變曆史走向,那種事情不會發生。
堂堂華夏大明帝王,竟然被緬甸如此對待,朱慈烺豈會讓他們繼續存在。
李定國剛歸順大明,正常情況下,他還沒有資格作為一路大軍統帥。
朱慈烺此舉就是在成全他,當然也知道李定國有這個能力,給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兩蹶名王啊!
以前沒有搭理緬甸,主要日本和南洋沒有拿下。
現在到收拾緬甸的時候,也不能無理由開戰,就算需要師出有名!
朱慈烺突然想起三宣六慰,師出有名了……
……
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西南邊疆設置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屬於明朝國家一級行政區,稱布政使司。
在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之下,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
為方便管理,在布政使司之下,又設置二級行政管理部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稱宣慰使司、宣撫司。
雲南布政使司之下有三個宣撫司,六個宣慰使司,合稱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乃是明代對滇西南九個重要土司的總稱。
三宣,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置的三個較大的土司,即南甸宣撫使司、幹崖宣撫使司、隴川宣撫使司。
六慰,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置的六個較大的土司,即車裏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老撾宣慰使司。
三宣六慰,皆隸屬明雲南布政司,宣慰使司高於宣撫使司。
南甸宣撫使司——治老官城,今雲南梁河縣西,不久移治蠻幹,今梁河縣東北九保,轄境約當今雲南騰衝2市以南、龍川江以西地區。
幹崖宣撫使司——治今雲南盈江縣東北新城鎮,轄境相當今雲南太平江流域。
隴川宣撫使司——治今雲南隴川縣西南巴弄;轄境相當今雲南隴川、瑞麗、潞西等縣市。
車裏宣慰使司——治今雲南景洪市東南景蘭,後移治今景洪市,又移治景洪市東北小孟養。
轄境約當今雲南景洪、江城、猛臘、猛海等市縣及老撾烏怒、孟烏再和緬甸景棟等地。
孟養宣慰使司——治今緬甸喀欽邦孟養,1404年由孟養長官司改置。
木邦宣慰使司——治今緬甸新維,轄境約今緬甸薩爾溫江以西之南北撣邦地區。
緬甸宣慰使司——治今緬甸阿瓦,轄境東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海,西至戛裏界,北至隴川宣慰使司界。
八百大甸宣慰使司——治泰國清邁,轄境相當今緬甸撣邦東部、薩爾溫江以東、湄公河以西地區。
老撾宣慰使司——治今老撾琅勃拉邦。
看到上述三宣六慰所轄之地,可知三宣轄境,皆仍屬今中國雲南省。
六慰中,車裏宣慰使司轄地部分,仍屬於今中國雲南省,餘者分屬今老撾、緬甸。
而孟養、木邦、八百四宣慰使司之轄地,皆為今緬甸所有,老撾宣慰使司轄地歸今老撾。
看到原本屬於華夏的土地,至明後期及至清代,卻陸續歸屬他國,著實令人扼腕惋惜!
神武皇帝一聲令下,大明兩路水師率先開始行動。
沈挺揚率軍從瀾滄江出發,黃蜚部趕往緬甸沿海。
在海軍逼近緬甸後,神武皇帝又傳旨,讓黔國公沐天波做好隨時出兵準備。
一旦緬甸拒絕大明恢複三宣六慰,黔國公配合盧象坤從陸地出兵,大明三路大軍夾擊緬甸東籲王朝。
暹羅老撾等國已經答應並入大明,暫時還未開始交接,看到大明天兵路過他境內,幾個小國都嚇尿了……
日本,馬尼拉,巴達維亞,馬六甲,錫蘭,淡馬錫等國,在尼德蘭和西班牙控製下,都被大明摧枯拉朽拿下。
他們這些小國哪裏敢反抗大明,一旦惹惱大明可能會被大明屠國……
日本人在反抗大明入侵中,大明屠殺他們一百多萬人,兩個國家才幾十萬人,都不夠大明殺的。
經過商量,幾個小國決定整體並入大明,變成大明一個省。
他們唯一要求,就是不要解散王室,讓王室繼續管理國家,大明可以駐軍。
朱慈烺答應他們的要求,但也有個條件。
幾個小國王室再執政一屆,這一屆國王駕崩後,王室不再有管理國家的權利。
到時大明將正式接管,他們王室仍然可以保留,大明會給他們發俸祿。
對於大明這個條件,幾個小國王師都乖乖就範,他們知道明朝大軍已經逼近……
緬甸沒有幾個小國識時務,他們感覺自己足夠強大,依靠原始森林和複雜地形能對抗大明軍隊。
接到大明通告,國王勃然大怒,不但撕碎通告,還把大明鴻臚寺的信使斬殺。
消息傳到京師,神武皇帝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好好,很好!命令盧象坤立即對緬甸東籲王朝發起打擊。”
東籲王朝,是緬甸曆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
中國史籍稱其為冬烏、東胡、底兀剌,嘉靖和萬曆年間又譯作洞烏、洞吾、洞武、蠻東牛。
東籲古代緬甸區域衝要,是明朝自雲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緬甸各司的中心。
凡北往阿瓦,西至蒲甘,東赴景邁,南往白古,均以東籲為交通要道,各地賈客雲集,商業繁盛。
所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與暹羅、安南,並稱世界三大稻穀產區。
公元十三世紀末,緬甸輝煌一時的蒲甘王朝滅亡,此後緬甸進入大分裂時期。
緬甸北部形成撣族統治的,以阿瓦城為中心的阿瓦王朝。
而南部則形成孟族統治的,以白古為中心的白古王朝。
從1386年到1425年,兩國不斷發生衝突,史稱四十年戰爭。
除了這兩個大國之外,尚有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幹等國,其中尤以緬族的東籲最強。
撣族統治阿瓦後,緬族不堪忍受其壓迫,紛紛移居東籲。
四十年戰爭時,東籲遠離戰區,未遭戰爭破壞,成為緬族逃避戰爭和災荒的避難所,因而人口不斷增多。
東籲就與阿瓦聯姻,而獲得皎克西的糧倉地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又與強大的白古王朝結盟,牽製住阿瓦王朝的進犯。
1535年莽瑞體開始進攻。
1539年攻滅白古王朝,莽瑞體推行了團結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將士為其所用,並雇傭有近代武器和戰艦的葡萄牙兵。
1541年又攻占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莽瑞體去世時,緬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統一。
莽應龍繼位,他滅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為發展政治、經濟、文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政績卓著。
莽應龍死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封建主重新割據。
阿拉幹王朝封建主乘機率葡萄牙雇傭兵,並同東籲封建主聯合,於1599年攻占白古,俘獲緬王莽應裏。
東籲王朝危在旦夕,莽應龍幼子良淵王挽救了這一頹勢,占領以阿瓦為中心的糧倉地區,保住了上緬甸半壁河山。
繼其王位的阿那畢隆又光複了下緬甸的所有失地,特別是收複了被葡人占領的沙廉,從而再次完成了緬甸的統一。
此時的東籲王朝已經處於曆史最強盛時期,所以其他小國怕大明他不怕。
緬甸撕毀文書殺害使者的罪行,立即被大明日報曝道,在大明引起全民公憤,都紛紛要求懲罰緬甸。
神武皇帝一聲令下,盧象坤率領五萬大軍迅速進入緬甸,沐天波率領兩萬大軍協助……
兩天後,黃蜚率領海軍炮轟仰光沿岸,從仰光登陸。
盧象坤和黔國公沐天波率領大軍,直接從緬甸西北的猛養、孟拱出發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