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期間,高一功把他們分別後的事情都告訴了李過三人。


    特別說到夫人和張獻忠同歸於盡時,李過田見秀郝搖旗三人頓時握緊拳頭,眼睛更是蒙上一層霧氣。


    以前跟李自成在一起時,高桂英把他們當自家兄弟一樣,他們都很尊重這位識大體的嫂子。


    沒有想到好不容易從官兵圍困中逃出來,最後卻和張獻忠同歸於盡,他們連嫂子最後一麵都未見到。


    高一功等人介紹完他們這裏情況後,隨後問道:


    “三位兄弟,你們突圍後都去了哪裏?為何到現在才來吉安?我們這邊兄弟都以為你們在突圍時戰死了。”


    郝搖旗是一個大老粗,他擔心自己說漏嘴,隻是笑笑並未解釋,李過先和田見秀對視一眼,才說道:


    “兄弟們,我們四散後一直隱居在黃河以北,不知你們如何看待現在大明北方百姓生活和大明神武皇帝?”


    劉芳亮看看李過三人說道:


    “雖然咱們一直在南方活動,但對北方形勢都有所了解,小皇帝大刀闊斧進行土地改革後,大明北方百姓確實過的不錯。


    咱們和李定國對南方治理,大部分都是借鑒小皇帝的改革,同樣把地主的土地都分給百姓,莊稼成熟後收取一定比例稅收。


    要說小皇帝的能力,肯定遠非崇禎能比,在魄力上更是甩崇禎幾條街,他不但讓北方百姓有飯吃,更是滅了建奴和蒙古。”


    相比大明北方,如今南方的百姓日子反而不好過,他們大部分的田地被地主士紳霸占,隻能給別人幹活維持生計。


    由於義軍善待百姓,在義軍占領區的百姓過還好些,生活在官兵控製區的百姓,一直被士紳地主巧取豪奪,日子過的很苦。


    特別在左良玉控製的武昌那附近,左良玉麾下官兵比土匪還土匪,他們幾乎過一段時間就會清洗一遍百姓,那裏百姓都苦不堪言……”


    高一功點點頭道:


    “是的,以前官兵叫咱們流寇,現在官兵比流寇還流寇,無論是咱們這裏還是李定國控製區,百姓都比生活在官兵控製區百姓幸福。


    相比李定國和咱們控製區百姓,闖塌天劉國能他們對百姓也不錯,他們人馬更多,控製的區域更大。


    以前闖王隊伍最大,張獻忠第二,革左五營第三,劉國能他們隻是一支小隊伍,可現在劉國能他們居然有十萬大軍,戰鬥力和軍紀都不錯。”


    李雙喜接口道:


    “聽說劉國能他們麾下隊伍幾乎天天訓練,其中還有三千火銃兵,曾經打的左良玉潰敗。


    現在官兵時不時來圍攻李定國和咱們,對劉國能他們率領的隊伍,官兵根本不敢招惹,想當初闖王在的時候,咱們才是最強的隊伍。”


    李來亨看看劉芳亮,又看看李過,突然說道:


    “不怕,義父和兩位伯伯迴來,咱們的隊伍戰鬥力又增加很多,以後絕對不會比闖塌天差……”


    高一功和李過都微笑摸摸李來亨的小腦袋,他們隊伍在李過田見秀郝搖旗迴來後,實力絕對會大漲。


    要知道李過和郝搖旗勇猛過人,田見秀文武雙全,在李自成時期,田見秀已經是老營主將。


    可是李過他們很清楚現在護國軍的戰鬥力,無論李定國還是高一功,他們在護國軍麵前隻有歸順一條路。


    田見秀端起茶碗喝一口茶,輕輕放下茶碗說道:


    “兄弟們,聽說過段時間神武皇帝要親率大軍南下,你們對此怎麽看?”


    李雙喜不屑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咱們何時怕過官軍。”


    高一功搖搖頭:


    “聽說護國軍全是火銃兵,而咱們全靠大刀長槍,並缺少戰甲,對付一般官兵還可以,一旦護國軍南下,真的很難對抗!


    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前年陝西一戰,闖王近十萬大軍兵強馬壯,在遭遇秦兵火銃兵後,整支隊伍幾乎覆滅,最後隻剩下咱們這些人。


    秦兵隻是護國軍派去幾個教官訓練出來的,可見護國軍的戰鬥力有多強,一旦他們十五萬大軍南下,咱們隻能再次跑路。”


    劉芳亮點點頭,表示認可:


    “咱們隻有一萬多人,肯定無法和如日中天的護國軍對戰,護國軍南下目標肯定不會是咱們,李定國和劉國能才是護國軍的目標。”


    李過意味深長的說道:


    “一旦護國軍南下,江南義軍隻有兩條路走,要麽歸順,要麽被剿滅,蒙古大草原和遼東都被神武皇帝在半年內收複,甚至把朝鮮直接變成大明一個省,江南這些義軍哪裏能擋住。


    護國軍南下的目標絕不是劉國能,聽說劉國能他們已經在和大明談判,一旦護國軍南下,劉國能立即率領麾下歸順。


    一旦劉國能歸順,南方隻剩下咱們和李定國兩支隊伍,李定國隻有四萬多人,咱們隻有一萬多人,到時連劉國能都對付不了,何況還有數十萬護國軍。”


    李過這番話,讓高一功劉芳亮等人大吃一驚,他們一時被震驚的目瞪口呆。


    劉國能現在是實力最強的一支義軍,一旦劉國能投降,他們和李定國這點人馬真的不夠明軍塞牙縫。


    李雙喜根本不信,他立即說道:


    “不會的,劉國能近十萬人馬,不可能會投降!”


    田見秀歎口氣:


    “兄弟們,我們造反的目的是什麽?就是因為土地被霸占,又要交極高的稅賦,無法生活下去才舉旗起義。


    現在情況和崇禎皇帝在位時完全不同了,神武皇帝主動收繳士紳地主土地,然後分給百姓,以後一畝地隻要交一鬥糧食即可,這不是咱們想要的生活嗎?


    想當年咱們拖家帶口跟著闖王起義,被官兵圍剿時,經常一家一家被抓被殺,整天過著提心吊膽刀口舔血的日子。


    咱有個辦法,一旦護國軍南下清剿咱們,咱們先不要著急下最後結論,主要看劉國能和李定國他們如何應對。


    如果闖塌天劉國能和李定國他們都歸順朝廷,咱們也沒有必要繼續和護國軍對抗,隻要朝廷不為難咱們,給咱們分土地,咱們幹脆也跟著歸順得了……”


    李過沒有提出投降的話,郝搖旗也沒有說投降,田見秀第一個提出來,其實都在他們在路上商量好的。


    一旦劉芳亮他們反對,李過再出來說話,畢竟李自成死後,李過在闖營的地位最高,他不但是李自成的侄子,更是被李自成當兒子對待。


    田見秀說完,高一功和劉芳亮都是一愣,他們兩個對視一眼,頓時臉色陰沉下去,隻是冷冷看著田見秀,一時並未說話。


    可是李雙喜頓時不幹了,他猛一拍桌子叫道:


    “田見秀,你什麽意思,讓咱們都向官兵?闖王和那麽多哥哥叔叔都被官兵所殺,咱決不投降,腦袋吊籃不就碗大一個疤……”


    大人還未表態,一幫娃娃兵首先不幹了,在李雙喜之後,羅虎和李來亨等小將都表示決不投降:


    “對,我們絕不投降,哪怕戰到最後一個人,我們要為闖王報仇,男子漢大丈夫,咱不怕死……”


    李雙喜十七歲,羅虎十六歲,李來亨十一歲,其他小孩都在十三歲左右,他們基本都是孤兒,不會考慮大人的感受。


    可劉芳亮高一功他們十幾人不一樣,他們都已經成家,並且都有孩子,這一年多在南方過的很好。


    一旦護國軍南下清剿他們,這些人中能有多少人活下來?他們絕對不能不考慮,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無法和護國軍對抗。


    不等高一功他們說話,李雙喜等小將立即對著田見秀大喊大叫起來:


    “田叔叔,你們是不是已經投降朝廷?是不是朝廷派你們來勸降的?如果你們做了叛徒請馬上滾出吉安……”


    田見秀尷尬笑了笑:


    “孩子們不要激動,先聽聽大人的意見……”


    田見秀話音未落,幾個孩子立即反對:


    “不聽,高叔叔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絕對不會像你們一樣貪生怕死……”


    李過看看李雙喜和羅虎,他頓時眼睛一瞪:


    “閉嘴,先聽聽大人的意見,你們都是孩子,有事情完全不是你們想象的額那麽簡單,田叔叔也隻是提出建議,又沒有馬上確定!”


    李過是李雙喜和李來亨的義父,羅田也是李過夫人養大的,看到李過發火,幾個孩子雖然心裏不服氣,可嘴上一句話不敢再說,都低下頭!


    高一功和劉芳亮他們都是什麽人,到現在豈能看不出李過田見秀郝搖旗三人是來勸降的。


    他們都很震驚,真的不敢想象李過會投降朝廷,他可是闖王的接班人。


    如果李過真的已經投降朝廷,高一功劉芳亮也要好好考慮一下……


    如果確定歸順,別看李雙喜他們叫的兇,但他們無法左右這支隊伍,最終還是要聽從兩位首領的決定。


    高一功和劉芳亮並未在孩子們麵前詢問李過,高一功對李雙喜說道:


    “雙喜,暫且不談是否歸順朝廷之事,你們義父好不容易迴來了,咱們先好好喝一頓,你們去準備酒菜……”


    “好吧,咱們去準備酒菜為義父接風洗塵!”


    李雙喜看看義父李過,他沒有再堅持,點點頭帶著一幫孩子離開……


    看到李雙喜他們離開,高一功眼睛緊緊盯著李過問道:


    “你們什麽時候歸順的朝廷,現在是什麽官?”


    李過並未隱瞞:


    “陝西一戰被擒,神武皇帝並未讓咱們投降,隻是在打建奴時帶上咱們幾人,讓咱們看看護國軍的裝備和戰鬥力。


    作為一個漢人,親眼目睹建奴殘害漢人,咱們怎麽可能袖手旁觀,於是主動參加戰鬥。


    得勝迴來,看到分配土地百姓安穩生活,咱們漸漸失去繼續造反的信心,現在咱們三人都是大明參將……”


    劉芳亮和高一功對視一眼,隨後說道:


    “要我們歸順可以,朝廷不能秋後算賬,要給兄弟們分土地,不過最終還要看劉國能和李定國,若他們真的歸順朝廷,咱們這支隊伍會跟隨!”


    李過他們沒有想到高一功和劉芳亮等人如此好勸,頓時大喜:


    “好,一言為定,我們一定稟告神武皇帝,為兄弟們爭取最大利益……”


    ……


    京師乾清宮


    朱慈烺正在看幾封迷信,都是錦衣衛從山東送來的。


    洪承疇在山東進行土地改革,遭到士紳地主強烈反對。


    特別是那個衍聖公,讓洪承疇一點辦法都沒有。


    自春秋之後,中國沒有哪個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倒的,帝王寶座也被不同家族的屁股坐了個遍。


    當然每次換屁股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許多家族在鬥爭中湮滅或式微。


    但有個家族卻在這腥風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不論誰來做皇帝,都少不了這個家族的好處,而這個家族的中心就在山東曲阜。


    孔丘先生乃春秋時期一位誌高命薄的教書先生,一心入仕卻人生坎坷顛沛流離總是不如意。


    所幸孔先生有兩大特長,一是能說會道死的能掰成活的,憑此收了不少學生,自然肉幹是少不了的。


    二是能編會輯,善於將別人學說化成自己的,比當今那些各種各樣《大詞典》的編者們那是強了許多。


    初時這天下山頭可是多了去,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陰陽、縱橫、雜、農,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爭我奪。


    漸漸地,那些帝王發現,最好使的還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


    於是從某年起,獨尊儒術成了帝王們的不二選擇。


    而儒家也乘勢削平其他山寨,順帶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錢的東西全摟進儒家寨,並利用皇權嚴禁新的山寨立起。


    這儒家寨興旺了,孔家也就發達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哪個帝王不給個三分薄麵?


    老劉家、司馬家、老楊家、老李家都沒少封賞,尤其到了宋朝老趙家坐皇座的時候,可勁兒拍孔家馬屁。


    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孫為衍聖公,還承擔了宏偉建築――曲阜孔府這一重大愛心工程的全部建設費用,真正確立了孔府天下第一貴府的地位。


    按說這孔家本屬華夏正宗,儒家寨也是華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講過“華夷之辨”。


    況且這華夏的帝王官民對孔家著實不錯,這孔府總該心向華夏矢誌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後人實乃國際主義戰士,多次顧大局順大勢,配合殺入中原的外夷,為統一中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物語00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物語000並收藏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