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六月黴雨天氣,瓢潑般大雨淋得人睜不開眼。開封驛道上卻跑著一匹棗紅色快馬,四蹄踢起驛道的積水,像是一團水霧在迅速移動。馬上的信差躬腰伏在馬背上,右手的馬鞭仍不停地揮舞,口裏不住喊著“駕、駕”催促棗紅馬向前疾馳。
離開封城不到二十裏的驛道邊有家恆升酒店,一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的招牌被橫著支在酒店外,仿佛也懼怕這暴風驟雨,瑟瑟地不住在風雨中左右搖擺。小店一共三間門臉,兩邊各擺四張飯桌,中間櫃台前邊還有兩張飯桌。門臉後一進四間兩層的是客房,再往後就是帶牲口棚的小院了。
因為天很暗,此刻小店裏點了兩支蠟燭,昏淡的燭光下小店掌櫃的右手拿著一塊趕打蒼蠅的布簾,坐在櫃台邊上的春凳上打瞌睡。隻有靠東北屋角的飯桌邊圍坐著三個大漢,桌上擺著酒食,三人並不說話,隻是默默地吃喝。這三人已來了兩天了,每天均是如此,卻是很少說話。
昏黑的天空突然一陣電閃,隨之一個極響亮的雷聲把正在做夢的掌櫃驚得猛地坐了起來:“乖乖不得了,這老天爺盡放些虛屁,也沒見真個雷霹死惡人,倒驚了我的好夢。”轉身麵對那三個大漢問道:“三位爺吃好了嗎?”
“嗯”。三人中一個身穿黃衣的大漢答道:“你讓夥計先把這兒收拾了,然後給我們沏壺茶,一並算錢與你。還有,後麵留間客房候著。”這大漢滿臉絡腮胡須,黑黑皮膚,神情甚為威猛豪爽。
“三位爺您太客氣了,些許茶水不要錢,算小店送給三位爺。不過去年田中丞茶引查得緊,稅又收得重,小店置辦不起好茶葉,您三位將就吧。客房都空著呢,隨到隨有。”也不等那三人答話,便轉身對裏屋喊道:“小二,給三位爺上壺茶。”
從裏間出來一個手腳麻利的小夥計,左手提著一個大茶罐,右手拿著一塊抹布,先將那三人飯桌收拾淨了,然後拿出三個大粗碗擺在桌上,把大茶壺放在黃衣漢子麵前,說道:“三位客爺請慢用,大碗茶管夠。”然後給每人碗裏斟茶。隱隱聽得驛道上有人喝性口的聲音,漸漸能聽到馬蹄踩水聲,小二把手裏的茶壺放在桌上,對掌櫃的說:“掌櫃的,好像又有趕道的客人呢。”
掌櫃的走到小店門口伸出頭往外張望,果見四匹高大的黑色大馬疾馳而來,轉過頭對小二說:“快,有四個客官過來了,這大雨下的,肯定要來打尖。”
一時馬聲已到門口,馬上四人一色打扮,頭戴著鬥笠,身上緊裹著濃密蓑衣。到小店門口一齊帶住馬,一位長臉短須的老者邊下馬邊向店裏問道:“有酒飯嗎?”
“有,有。小二,快引客官進店,把客爺的馬牽到後院侍弄些草料。”掌櫃的沒想到如此天氣生意還不錯,平時這種天氣隻有幾個驛道上的信差會光顧的。
小二打著一把破紙傘招唿著客人:“四位爺,這邊請。馬交給小的,要什麽酒飯請吩咐掌櫃的,一會兒就得。”說著接過四人手的馬韁繩,繞過店堂,從邊門把馬牽往後院。那四
匹馬神駿異常,雨中疾馳後並不顯疲倦,被水浸濕的皮毛油亮放光,昂首直打響鼻。
四人走進店,都是差不多的高挑身量。各自解開鬥笠、蓑衣的扣繩脫下讓掌櫃的晾在竹竿上,然後圍坐在東南屋角的飯桌上,四人中有兩人穿著青衣短靠坐在對麵,年齡都在三十歲上下,麵皮雪白,腰間隱隱鼓起。那長臉短須老者一身皂黑,背上背著一個鹿皮背囊,年紀約莫在五十左右。坐在首座的是個年青的公子哥兒模樣的,身穿著素白的緊身短靠,雖是剛從雨中進來,頭發卻一絲不亂總起一根油汪汪的大辮子拖在身後。五官端正,細看時白淨的臉龐隱隱散布著幾顆很小的白麻子有些破相,雙眼眼神有些憂鬱,顧盼之間卻頗具威嚴。因有鬥笠和蓑衣遮擋,四人隻是袖口和鞋襪稍有些水漬。
那老者向對麵坐著的年青人問道:“公子爺,您看要不要喝點白酒驅驅寒?黴雨天雨中趕路隻怕傷了風。”
那公子像是心思重重,漫不經心地答道:“嗯,那讓掌櫃的上點白酒吧。天才午末,天黑前趕到開封就成了。吃完飯歇息一下,等後麵大車也到了再趕路。”
“是”,那老者答應著,轉身吩咐掌櫃的:“給我們多弄些下酒菜,一斤白酒,另切兩斤熟牛肉。”
“好嘞,我這就吩咐小二給您準備著。”
少時酒菜上齊,那四人趕路已久,自是饑餓,盡自吃喝,不再說話。除那公子拿捏些外,其餘三人並無顧忌,一時間風卷殘雲,一桌酒菜盆幹碗淨。
先前的三名大漢自顧喝著大壺茶,下首穿青衫的漢子聽著四人說的像是北京官話不禁有些狐疑,趁著那四人吃飯的功夫,拿眼打量了幾眼,碰了碰黃衣大漢,並不說話隻拿手指醮了茶水在桌上寫:“是敵是友?”,那黃衣大漢嗯了一聲,也用手寫道:“不知,見機行事。”寫完用手擦掉對那二人說:“二位兄弟,咱們先在此歇息,看來這雨不是一刻能停。小二,再給我們續壺水。”正在給那四人收拾飯桌的小二連忙答應道:“爺請稍候,這就讓人給您續。”轉頭對著裏間喊道:“小魚兒,把爐上坐的那壺水拎來給三位爺續水,再給這四位爺上壺茶。”“來啦”,稍後從裏間走出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計,一手拎著大茶壺,一手抱著一摞粗茶碗,快步走到三位大漢的桌前給桌上的茶壺續滿水。青衫漢子眼見那小夥計長得眉清目秀,水淋淋一雙大眼睛,眉宇間清靈之極。不禁誇道:“好俊俏的夥計!”,那叫小魚兒的夥計並不答話,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轉身向那四人走去。
眾人聽到那黃衣漢子讚歎,自是同時打量起這上茶的小夥計來,一看之下不禁也暗喝一聲彩。隻有那公子仍是望著窗外兀自隻管下的大雨靜靜出神。小魚兒並不躲閃眾人的目光,自顧將茶碗放在那公子麵前,公子“唔”了一聲,仿佛才從沉思中迴過神來,鼻中隱約聞到一股淡淡的女兒香,這才打量起正在替他斟茶的小魚兒,一看之下不覺呆了:“曉棠兒?”小魚兒原本大大方方,但看著那公子深邃的眼神竟有些慌亂,連忙說道:“這位爺,我是這酒店的夥計,您認錯人了吧?”“哦,哦,”那公子迴過神來,眼睛卻仍盯著小魚兒的臉龐說道:“你像極了我一位故人。”小魚兒被他的眼神弄得有些窘迫不安,竟有些忙亂地替他們斟滿茶,轉身要迴到裏間時,實在是還想看一眼那令人有很奇怪感覺的眼神,於是偷眼看了一眼那公子,見那公子的眼神中竟還充滿了令人心碎的憂鬱,不禁對他笑了一笑,轉身迴到裏間。那公子聞著漸行漸遠的女兒香,眉頭慢慢舒展開,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青衫大漢眼盯著小魚兒的背影問:“掌櫃的,你這夥計輕言細語,眉清目秀,莫不是個女兒家?”
“嗬嗬,他是小二老姐姐的幺兒,天可憐見的,說是從小身子單薄生得一副女兒相。自從小二姐姐姐夫一家頭幾天出去逃荒後,小二便領著他在我這兒幫忙。隻管飯不開工錢。”
“逃荒?河南這幾年沒遭什麽大災啊,怎麽會逃荒?”
那掌櫃的深黯“禍從口出”的道理,並不想沿著話題說下去:“哎,聽得出來您是外鄉人,這個可就不好說了”
“這有啥不好說的”,幹完雜活也守在門臉裏的小二接口說道:“自從去年田中丞當了河南總督,一心要開荒說是要報效皇上,便逼著老百姓丟掉熟地都去開荒。開荒的就發一點種子糧,都當口糧吃了,還哪有糧種?最後是新荒沒開成,熟地又成荒田了。河南是沒天災,那是人禍啊。”
那邊坐著的公子聽著小二的話,剛舒展的眉頭又緊鎖在一起。
“就你話多。”掌櫃的見小二口沒遮攔,出聲喝止:“你知道個啥,中丞爺自有中丞爺的道理,這可是國家大事,你一個小老百姓懂個屁?”“哎,掌櫃的,這兒又沒官府中人,就是有,老百姓議議官員的官蔑也不為罪嘛。”那公子出聲言道,又問那夥計:“那你們河南去年就有人出外逃荒了?”
那夥計倒是知無不言,看了一眼低眉坐著的掌櫃的說:“這位公子爺說得是啊,咱不偷不搶不殺人不放火,在哪朝哪代都不能算是犯法。從去年秋後無糧我們這兒就有沒飯吃的人逃荒了。其他的地兒我就不知道了。”
“哦,那今年呢?”那公子好像挺關心這事,追問夥計道。
“今年更多了,有的村整村的拖家帶口往外逃,外麵雖苦但總還有線生機啊!”
那公子聽了這話,長長地歎了口氣,兩眉緊鎖道:“可憐這些老百姓顛沛流離,隻為一口飯,一線活命的機會呀。”說完黯然神傷。
那三位大漢一直在聽著他們說話,見那公子神態,不禁大起同道之感。黃衣大漢說道:“我們弟兄三人從南京過來,兩江那邊到處都是討飯的河南人,大多是老老小小一家兒,逢上有生病要錢治病的,隻能是賣兒賣女,淒慘之極。”
那公子聽了黃衣大漢的話,衝他一拱手說道:“這位仁兄,既從南京過來,請問那邊的官府是否接濟逃荒的流民?”
“兩江總督李衛倒是在南京設有義倉,搭建粥棚舍粥。奈何下麵經手的官兒從中克扣,聽說剛開始時粥棚舍粥還能插箸不倒,後來就能當鏡兒照了。”
“哦”那公子長歎一聲:“田文...中丞可算做一酷吏了。”
那黃衣漢子對著那公子拱手作禮:“在下本地人氏,姓秦名雄,販賣藥材為生,這二位是我的生意搭夥,這位叫歲三強,這位叫崔百勝。敢問公子爺高姓大名在哪裏發財?”歲三強和崔百勝也連忙起身拱手為禮。那公子一行四人也起身抱拳:“幸會諸位,在下龍四,北京人氏,家裏世代經營古玩。此次到開封置辦一批先秦的古玩。這三位是我家的夥計,”他一指長臉短須老者:“這位是單伯叫單雄文。”又一指兩個穿青衣的漢子:“這是兩兄弟,一個叫武國治,一個叫武國平。”
那秦雄三人一聽他們自認是北京來的,倒覺是自己多疑。連忙拱手道:“幸會、幸會。”
酒店外猛的一個驚雷,眾人隻覺腳下的大地都隨著雷聲在發抖。滿天的烏雲壓得天光更暗,那雨沒頭沒腦地下得更大了。
“這鬼天氣,下得沒完了。”掌櫃的走到門口,抬眼望了望天說道:“小二,再去掌兩支燭來。”
“好大的雨啊。”門口突然出現一個中等身材、膚色白淨秀才模樣般的人,把正在門口看天的掌櫃嚇了一跳。“我的客爺,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沒聽到個動靜您就到了。小二,快招唿客爺進來。”
離開封城不到二十裏的驛道邊有家恆升酒店,一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的招牌被橫著支在酒店外,仿佛也懼怕這暴風驟雨,瑟瑟地不住在風雨中左右搖擺。小店一共三間門臉,兩邊各擺四張飯桌,中間櫃台前邊還有兩張飯桌。門臉後一進四間兩層的是客房,再往後就是帶牲口棚的小院了。
因為天很暗,此刻小店裏點了兩支蠟燭,昏淡的燭光下小店掌櫃的右手拿著一塊趕打蒼蠅的布簾,坐在櫃台邊上的春凳上打瞌睡。隻有靠東北屋角的飯桌邊圍坐著三個大漢,桌上擺著酒食,三人並不說話,隻是默默地吃喝。這三人已來了兩天了,每天均是如此,卻是很少說話。
昏黑的天空突然一陣電閃,隨之一個極響亮的雷聲把正在做夢的掌櫃驚得猛地坐了起來:“乖乖不得了,這老天爺盡放些虛屁,也沒見真個雷霹死惡人,倒驚了我的好夢。”轉身麵對那三個大漢問道:“三位爺吃好了嗎?”
“嗯”。三人中一個身穿黃衣的大漢答道:“你讓夥計先把這兒收拾了,然後給我們沏壺茶,一並算錢與你。還有,後麵留間客房候著。”這大漢滿臉絡腮胡須,黑黑皮膚,神情甚為威猛豪爽。
“三位爺您太客氣了,些許茶水不要錢,算小店送給三位爺。不過去年田中丞茶引查得緊,稅又收得重,小店置辦不起好茶葉,您三位將就吧。客房都空著呢,隨到隨有。”也不等那三人答話,便轉身對裏屋喊道:“小二,給三位爺上壺茶。”
從裏間出來一個手腳麻利的小夥計,左手提著一個大茶罐,右手拿著一塊抹布,先將那三人飯桌收拾淨了,然後拿出三個大粗碗擺在桌上,把大茶壺放在黃衣漢子麵前,說道:“三位客爺請慢用,大碗茶管夠。”然後給每人碗裏斟茶。隱隱聽得驛道上有人喝性口的聲音,漸漸能聽到馬蹄踩水聲,小二把手裏的茶壺放在桌上,對掌櫃的說:“掌櫃的,好像又有趕道的客人呢。”
掌櫃的走到小店門口伸出頭往外張望,果見四匹高大的黑色大馬疾馳而來,轉過頭對小二說:“快,有四個客官過來了,這大雨下的,肯定要來打尖。”
一時馬聲已到門口,馬上四人一色打扮,頭戴著鬥笠,身上緊裹著濃密蓑衣。到小店門口一齊帶住馬,一位長臉短須的老者邊下馬邊向店裏問道:“有酒飯嗎?”
“有,有。小二,快引客官進店,把客爺的馬牽到後院侍弄些草料。”掌櫃的沒想到如此天氣生意還不錯,平時這種天氣隻有幾個驛道上的信差會光顧的。
小二打著一把破紙傘招唿著客人:“四位爺,這邊請。馬交給小的,要什麽酒飯請吩咐掌櫃的,一會兒就得。”說著接過四人手的馬韁繩,繞過店堂,從邊門把馬牽往後院。那四
匹馬神駿異常,雨中疾馳後並不顯疲倦,被水浸濕的皮毛油亮放光,昂首直打響鼻。
四人走進店,都是差不多的高挑身量。各自解開鬥笠、蓑衣的扣繩脫下讓掌櫃的晾在竹竿上,然後圍坐在東南屋角的飯桌上,四人中有兩人穿著青衣短靠坐在對麵,年齡都在三十歲上下,麵皮雪白,腰間隱隱鼓起。那長臉短須老者一身皂黑,背上背著一個鹿皮背囊,年紀約莫在五十左右。坐在首座的是個年青的公子哥兒模樣的,身穿著素白的緊身短靠,雖是剛從雨中進來,頭發卻一絲不亂總起一根油汪汪的大辮子拖在身後。五官端正,細看時白淨的臉龐隱隱散布著幾顆很小的白麻子有些破相,雙眼眼神有些憂鬱,顧盼之間卻頗具威嚴。因有鬥笠和蓑衣遮擋,四人隻是袖口和鞋襪稍有些水漬。
那老者向對麵坐著的年青人問道:“公子爺,您看要不要喝點白酒驅驅寒?黴雨天雨中趕路隻怕傷了風。”
那公子像是心思重重,漫不經心地答道:“嗯,那讓掌櫃的上點白酒吧。天才午末,天黑前趕到開封就成了。吃完飯歇息一下,等後麵大車也到了再趕路。”
“是”,那老者答應著,轉身吩咐掌櫃的:“給我們多弄些下酒菜,一斤白酒,另切兩斤熟牛肉。”
“好嘞,我這就吩咐小二給您準備著。”
少時酒菜上齊,那四人趕路已久,自是饑餓,盡自吃喝,不再說話。除那公子拿捏些外,其餘三人並無顧忌,一時間風卷殘雲,一桌酒菜盆幹碗淨。
先前的三名大漢自顧喝著大壺茶,下首穿青衫的漢子聽著四人說的像是北京官話不禁有些狐疑,趁著那四人吃飯的功夫,拿眼打量了幾眼,碰了碰黃衣大漢,並不說話隻拿手指醮了茶水在桌上寫:“是敵是友?”,那黃衣大漢嗯了一聲,也用手寫道:“不知,見機行事。”寫完用手擦掉對那二人說:“二位兄弟,咱們先在此歇息,看來這雨不是一刻能停。小二,再給我們續壺水。”正在給那四人收拾飯桌的小二連忙答應道:“爺請稍候,這就讓人給您續。”轉頭對著裏間喊道:“小魚兒,把爐上坐的那壺水拎來給三位爺續水,再給這四位爺上壺茶。”“來啦”,稍後從裏間走出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計,一手拎著大茶壺,一手抱著一摞粗茶碗,快步走到三位大漢的桌前給桌上的茶壺續滿水。青衫漢子眼見那小夥計長得眉清目秀,水淋淋一雙大眼睛,眉宇間清靈之極。不禁誇道:“好俊俏的夥計!”,那叫小魚兒的夥計並不答話,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轉身向那四人走去。
眾人聽到那黃衣漢子讚歎,自是同時打量起這上茶的小夥計來,一看之下不禁也暗喝一聲彩。隻有那公子仍是望著窗外兀自隻管下的大雨靜靜出神。小魚兒並不躲閃眾人的目光,自顧將茶碗放在那公子麵前,公子“唔”了一聲,仿佛才從沉思中迴過神來,鼻中隱約聞到一股淡淡的女兒香,這才打量起正在替他斟茶的小魚兒,一看之下不覺呆了:“曉棠兒?”小魚兒原本大大方方,但看著那公子深邃的眼神竟有些慌亂,連忙說道:“這位爺,我是這酒店的夥計,您認錯人了吧?”“哦,哦,”那公子迴過神來,眼睛卻仍盯著小魚兒的臉龐說道:“你像極了我一位故人。”小魚兒被他的眼神弄得有些窘迫不安,竟有些忙亂地替他們斟滿茶,轉身要迴到裏間時,實在是還想看一眼那令人有很奇怪感覺的眼神,於是偷眼看了一眼那公子,見那公子的眼神中竟還充滿了令人心碎的憂鬱,不禁對他笑了一笑,轉身迴到裏間。那公子聞著漸行漸遠的女兒香,眉頭慢慢舒展開,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青衫大漢眼盯著小魚兒的背影問:“掌櫃的,你這夥計輕言細語,眉清目秀,莫不是個女兒家?”
“嗬嗬,他是小二老姐姐的幺兒,天可憐見的,說是從小身子單薄生得一副女兒相。自從小二姐姐姐夫一家頭幾天出去逃荒後,小二便領著他在我這兒幫忙。隻管飯不開工錢。”
“逃荒?河南這幾年沒遭什麽大災啊,怎麽會逃荒?”
那掌櫃的深黯“禍從口出”的道理,並不想沿著話題說下去:“哎,聽得出來您是外鄉人,這個可就不好說了”
“這有啥不好說的”,幹完雜活也守在門臉裏的小二接口說道:“自從去年田中丞當了河南總督,一心要開荒說是要報效皇上,便逼著老百姓丟掉熟地都去開荒。開荒的就發一點種子糧,都當口糧吃了,還哪有糧種?最後是新荒沒開成,熟地又成荒田了。河南是沒天災,那是人禍啊。”
那邊坐著的公子聽著小二的話,剛舒展的眉頭又緊鎖在一起。
“就你話多。”掌櫃的見小二口沒遮攔,出聲喝止:“你知道個啥,中丞爺自有中丞爺的道理,這可是國家大事,你一個小老百姓懂個屁?”“哎,掌櫃的,這兒又沒官府中人,就是有,老百姓議議官員的官蔑也不為罪嘛。”那公子出聲言道,又問那夥計:“那你們河南去年就有人出外逃荒了?”
那夥計倒是知無不言,看了一眼低眉坐著的掌櫃的說:“這位公子爺說得是啊,咱不偷不搶不殺人不放火,在哪朝哪代都不能算是犯法。從去年秋後無糧我們這兒就有沒飯吃的人逃荒了。其他的地兒我就不知道了。”
“哦,那今年呢?”那公子好像挺關心這事,追問夥計道。
“今年更多了,有的村整村的拖家帶口往外逃,外麵雖苦但總還有線生機啊!”
那公子聽了這話,長長地歎了口氣,兩眉緊鎖道:“可憐這些老百姓顛沛流離,隻為一口飯,一線活命的機會呀。”說完黯然神傷。
那三位大漢一直在聽著他們說話,見那公子神態,不禁大起同道之感。黃衣大漢說道:“我們弟兄三人從南京過來,兩江那邊到處都是討飯的河南人,大多是老老小小一家兒,逢上有生病要錢治病的,隻能是賣兒賣女,淒慘之極。”
那公子聽了黃衣大漢的話,衝他一拱手說道:“這位仁兄,既從南京過來,請問那邊的官府是否接濟逃荒的流民?”
“兩江總督李衛倒是在南京設有義倉,搭建粥棚舍粥。奈何下麵經手的官兒從中克扣,聽說剛開始時粥棚舍粥還能插箸不倒,後來就能當鏡兒照了。”
“哦”那公子長歎一聲:“田文...中丞可算做一酷吏了。”
那黃衣漢子對著那公子拱手作禮:“在下本地人氏,姓秦名雄,販賣藥材為生,這二位是我的生意搭夥,這位叫歲三強,這位叫崔百勝。敢問公子爺高姓大名在哪裏發財?”歲三強和崔百勝也連忙起身拱手為禮。那公子一行四人也起身抱拳:“幸會諸位,在下龍四,北京人氏,家裏世代經營古玩。此次到開封置辦一批先秦的古玩。這三位是我家的夥計,”他一指長臉短須老者:“這位是單伯叫單雄文。”又一指兩個穿青衣的漢子:“這是兩兄弟,一個叫武國治,一個叫武國平。”
那秦雄三人一聽他們自認是北京來的,倒覺是自己多疑。連忙拱手道:“幸會、幸會。”
酒店外猛的一個驚雷,眾人隻覺腳下的大地都隨著雷聲在發抖。滿天的烏雲壓得天光更暗,那雨沒頭沒腦地下得更大了。
“這鬼天氣,下得沒完了。”掌櫃的走到門口,抬眼望了望天說道:“小二,再去掌兩支燭來。”
“好大的雨啊。”門口突然出現一個中等身材、膚色白淨秀才模樣般的人,把正在門口看天的掌櫃嚇了一跳。“我的客爺,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沒聽到個動靜您就到了。小二,快招唿客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