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
大明:從1566開始 作者:應無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居正、申時行便親自帶路,花了整整十天,看完了紡織、鹽場、茶葉。朱墨還去了淳安一趟,果然一切都十分平順,雖然作坊還不多,可勢頭很足。
全盤看下來,跟預期相比,大概有個七七八八吧,畢竟這期間受到了許多幹擾,尤其是最近這次,差點發生了擠兌,以至前功盡棄。
成績如此,隱憂也逐漸暴露出來了,比如第一批收購之後,作坊戶收入相當可觀,那些仍在老老實實種田的,就很著急,也感到了害怕;當日傳言的那些情形也的確有,有些作坊戶,的確就是流氓出身。wΑpkanshu伍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搞作坊,實在太多了,多得不得了,官莊已經不敢放錢了。而且,照這樣推算,很快就會接近產能極限。附帶問題因之冒出,那就是:種田的人的確減少了,減少了很多。這就會造成糧食問題,朱墨想到過,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而他最擔心的還不是這些,是人心!人心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麵是百姓心氣十足,另一方麵是縉紳驚恐疑惑。也正因為如此,奴變和官學案才會引起那麽大的動靜。
查了查,狗係統也給出了評估,情況差不多——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進程預警:產業比例失衡;】
【人口比例:江南四省農業人口驟減10,其中紡織業占8,鹽業占2;預估紡織業未來1-3年還需人口200萬,鹽業1-3年所需人口60萬,四省農業人口減少至21;進入危機區間;】
【產業預警:江南四省紡織業產能現為200萬匹,未來1年飽和,未來3年進入過剩;新式鹽業現有產能1億斤,潛在產能80億斤,全國需求50億斤,達產時間約10年;鐵器、木器等資本品製造,現有產能已透支;茶葉、瓷器等工貿行業,存在製度性和技術性約束;……】
【評估:一二產業失衡,預警指數74;二產內部失衡,預警指數95;】
【後果:糧食危機在未來1年出現概率為75,未來2年出現概率為88……;手工業人口在未來1-3年逐步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1/3 過剩,爆發社會危機概率97;】
【建議:推倒重來。】
係統給出的建議,自然是胡說八道,可揭示的危機卻是真真實實的。
朱墨覺得,跟自己考察十天所見基本吻合,最大的問題,就是“失衡”二字。這就會引發一係列的後果。而最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卻是係統沒有提到的,那就是——新作坊對老作坊的衝擊,新模式對舊模式的衝擊。
他覺得,這波陽明官學風潮,背後的深層原因,就是這種新舊交替帶來的矛盾。
為此,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最後一天,他又要張居正、申時行帶著去看看老作坊。
申時行選中的這家,就在杭州郊外,規模已經不小了,也幹了十五六年,有三百多架織機,老板是九江一個珠寶商,叫做徐洋,知是欽差朱墨來,他是既歡喜又害怕,一路陪著,什麽話也不敢說,問到什麽都是唯唯諾諾,都叫管事說話。
朱墨但見偌大的廠房內,竟然沒有幾個人,織機也隻動著十來架,大部分都沒有開工,心想:這些舊模式,恐怕要完了……
而這時,管事也介紹到這裏,道:
“朱學士、張大人,老板起家的時候,織工也就是佃戶,一邊供著桑葉,一邊來做工,現如今呢,都迴去自己做了……”
徐洋本來跟在幾人身後,這時臉色忽然一變,趕緊道:“沒有、沒有!朱大學士,張大人,沒有的事!這一向農忙嘛,都迴去了,過一陣子就好,嗬嗬嗬……”
朱墨一聽就猜到:舊模式是作坊+農戶,靠的是何茂才這樣的人在壓,佃戶為了活命,隻能什麽都答應,地被強行改種桑苗了,人也被雇用了,而賬算下來卻不劃算,於是新模式一出,他們就要自己幹,這裏就蕭條了。
張居正也深知緣由,歎道:“徐老板啊,世事如棋局局新,老黃曆呢,總有不管用的那天嘛……”
“是、是、是……”
徐洋已經很是不滿,但畏懼張居正,也不敢說話。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出了門來,
朱墨問申時行道:“汝默啊,像這樣的作坊,還有多少?”
申時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2/3 行答道:“朱學士,我們都看了,杭州的老作坊,除了織造局直屬的三家,全都垮了……”
哦?
“為何織造局的沒有垮呢?”
申時行道:“織造局的織工,大部分也是皇莊裏的農戶,有的還是世代織工,有工籍的……”
張居正也接道:“太祖英明啊,織造局-皇莊,是能連起來的,像徐老板、沈老板的作坊,就連不起來了,於是這才有了毀堤淹田嘛……朱大學士啊,這個難題也已經火燒眉毛了……”
嗯嗯,
朱墨喟然道:“是啊,吾這次著急下來,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
迴到驛館,
朱墨又把係統拿出來看,到了深夜,總算摸出來了一點路數——
這大明的產業化,是主動的、超前的,所以無經驗可參,看來隻能自己摸索,而摸索的根本原則,應該是公正。
關於農戶和土地,太祖建製留下來了兩大塊,一塊是皇莊和局所體係,這裏麵呢,什麽工種都有,農田呢,又都是皇莊的,而皇莊的農戶,除了種皇家的地,也還有自己的地,所以日子過得比一般百姓好一點。
另一邊,就是普通百姓,他們當初計口授田,得到了自己的份地,隻要不是特殊戶籍,也都可以幹點別的行當。
但弘治朝以後,皇莊土地突然暴增,不僅是皇帝和太子,藩王也開始搞起來,這些都還是少的,多的是投獻戶,而投獻戶又是批量的,是那些縉紳帶著千百畝的土地投獻,從而避稅。這些都是假皇田。
正如張居正所言,織造局沒有被新模式衝擊,是因為織工本身就是皇莊-局所係統的人,他們沒有動機,也沒有膽子自己出來幹;且織造局是皇家的,從來不拖欠工錢,工錢又比私人作坊高了不少,所以這波穩定下來了。
舊的私人作坊呢,走的是很經典的產業化模式。也就是“圈地”模式,簡單說就是既占地、又要人。這個過程自然是充滿了血腥味。嚴世蕃毀堤淹田還不是最離譜的。
朱墨自然不會選擇後者,從係統給出的數據看,大明有可能走出一種自主的產業化模式,因為貿易話語權在手,技術優勢也在手,根本沒必要搞得很恐怖,完全可以有管控的進行。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3/3
全盤看下來,跟預期相比,大概有個七七八八吧,畢竟這期間受到了許多幹擾,尤其是最近這次,差點發生了擠兌,以至前功盡棄。
成績如此,隱憂也逐漸暴露出來了,比如第一批收購之後,作坊戶收入相當可觀,那些仍在老老實實種田的,就很著急,也感到了害怕;當日傳言的那些情形也的確有,有些作坊戶,的確就是流氓出身。wΑpkanshu伍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搞作坊,實在太多了,多得不得了,官莊已經不敢放錢了。而且,照這樣推算,很快就會接近產能極限。附帶問題因之冒出,那就是:種田的人的確減少了,減少了很多。這就會造成糧食問題,朱墨想到過,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而他最擔心的還不是這些,是人心!人心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麵是百姓心氣十足,另一方麵是縉紳驚恐疑惑。也正因為如此,奴變和官學案才會引起那麽大的動靜。
查了查,狗係統也給出了評估,情況差不多——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進程預警:產業比例失衡;】
【人口比例:江南四省農業人口驟減10,其中紡織業占8,鹽業占2;預估紡織業未來1-3年還需人口200萬,鹽業1-3年所需人口60萬,四省農業人口減少至21;進入危機區間;】
【產業預警:江南四省紡織業產能現為200萬匹,未來1年飽和,未來3年進入過剩;新式鹽業現有產能1億斤,潛在產能80億斤,全國需求50億斤,達產時間約10年;鐵器、木器等資本品製造,現有產能已透支;茶葉、瓷器等工貿行業,存在製度性和技術性約束;……】
【評估:一二產業失衡,預警指數74;二產內部失衡,預警指數95;】
【後果:糧食危機在未來1年出現概率為75,未來2年出現概率為88……;手工業人口在未來1-3年逐步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1/3 過剩,爆發社會危機概率97;】
【建議:推倒重來。】
係統給出的建議,自然是胡說八道,可揭示的危機卻是真真實實的。
朱墨覺得,跟自己考察十天所見基本吻合,最大的問題,就是“失衡”二字。這就會引發一係列的後果。而最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卻是係統沒有提到的,那就是——新作坊對老作坊的衝擊,新模式對舊模式的衝擊。
他覺得,這波陽明官學風潮,背後的深層原因,就是這種新舊交替帶來的矛盾。
為此,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最後一天,他又要張居正、申時行帶著去看看老作坊。
申時行選中的這家,就在杭州郊外,規模已經不小了,也幹了十五六年,有三百多架織機,老板是九江一個珠寶商,叫做徐洋,知是欽差朱墨來,他是既歡喜又害怕,一路陪著,什麽話也不敢說,問到什麽都是唯唯諾諾,都叫管事說話。
朱墨但見偌大的廠房內,竟然沒有幾個人,織機也隻動著十來架,大部分都沒有開工,心想:這些舊模式,恐怕要完了……
而這時,管事也介紹到這裏,道:
“朱學士、張大人,老板起家的時候,織工也就是佃戶,一邊供著桑葉,一邊來做工,現如今呢,都迴去自己做了……”
徐洋本來跟在幾人身後,這時臉色忽然一變,趕緊道:“沒有、沒有!朱大學士,張大人,沒有的事!這一向農忙嘛,都迴去了,過一陣子就好,嗬嗬嗬……”
朱墨一聽就猜到:舊模式是作坊+農戶,靠的是何茂才這樣的人在壓,佃戶為了活命,隻能什麽都答應,地被強行改種桑苗了,人也被雇用了,而賬算下來卻不劃算,於是新模式一出,他們就要自己幹,這裏就蕭條了。
張居正也深知緣由,歎道:“徐老板啊,世事如棋局局新,老黃曆呢,總有不管用的那天嘛……”
“是、是、是……”
徐洋已經很是不滿,但畏懼張居正,也不敢說話。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出了門來,
朱墨問申時行道:“汝默啊,像這樣的作坊,還有多少?”
申時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2/3 行答道:“朱學士,我們都看了,杭州的老作坊,除了織造局直屬的三家,全都垮了……”
哦?
“為何織造局的沒有垮呢?”
申時行道:“織造局的織工,大部分也是皇莊裏的農戶,有的還是世代織工,有工籍的……”
張居正也接道:“太祖英明啊,織造局-皇莊,是能連起來的,像徐老板、沈老板的作坊,就連不起來了,於是這才有了毀堤淹田嘛……朱大學士啊,這個難題也已經火燒眉毛了……”
嗯嗯,
朱墨喟然道:“是啊,吾這次著急下來,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
迴到驛館,
朱墨又把係統拿出來看,到了深夜,總算摸出來了一點路數——
這大明的產業化,是主動的、超前的,所以無經驗可參,看來隻能自己摸索,而摸索的根本原則,應該是公正。
關於農戶和土地,太祖建製留下來了兩大塊,一塊是皇莊和局所體係,這裏麵呢,什麽工種都有,農田呢,又都是皇莊的,而皇莊的農戶,除了種皇家的地,也還有自己的地,所以日子過得比一般百姓好一點。
另一邊,就是普通百姓,他們當初計口授田,得到了自己的份地,隻要不是特殊戶籍,也都可以幹點別的行當。
但弘治朝以後,皇莊土地突然暴增,不僅是皇帝和太子,藩王也開始搞起來,這些都還是少的,多的是投獻戶,而投獻戶又是批量的,是那些縉紳帶著千百畝的土地投獻,從而避稅。這些都是假皇田。
正如張居正所言,織造局沒有被新模式衝擊,是因為織工本身就是皇莊-局所係統的人,他們沒有動機,也沒有膽子自己出來幹;且織造局是皇家的,從來不拖欠工錢,工錢又比私人作坊高了不少,所以這波穩定下來了。
舊的私人作坊呢,走的是很經典的產業化模式。也就是“圈地”模式,簡單說就是既占地、又要人。這個過程自然是充滿了血腥味。嚴世蕃毀堤淹田還不是最離譜的。
朱墨自然不會選擇後者,從係統給出的數據看,大明有可能走出一種自主的產業化模式,因為貿易話語權在手,技術優勢也在手,根本沒必要搞得很恐怖,完全可以有管控的進行。
第205章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