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庶民之怒亦不可輕辱
大明:從1566開始 作者:應無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呢,先行釋放一批亂民。
這點,殷正茂阻止過,但拗不過他海瑞,那些跟風起哄,沒有衝在最前麵的,一共二百來個人,也都放迴去了,但是不能離開鄉裏,隨時等候再審。
海瑞本以為這些事做了之後,局麵一定會安靜下來,可非常出乎意料——
事態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更激化了。因為鄉民已經被徹底激怒,跟縉紳完全對立起來。無論是縣城、鄉裏,道路之上也是怒目而視。
鄉民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是有人拿他們南潯百姓往死裏作,南潯百姓都成了朱墨的替死鬼……
縉紳呢,死死咬住是亂民是受人指使要在湖州搞事的,必須彈壓,否則海瑞無論做什麽都不配合。
如此一來,
雙方勢同水火,而海瑞反倒被夾在中間了。
老百姓的確信任海瑞,深知他在淳安的所作所為全是為了保護百姓,可這件事上,南潯百姓卻不聽勸了。
他海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照理說,他海瑞是什麽人,百姓還不清楚?不可能懷疑的啊?怎麽這次不跟他海瑞站在一起了?反倒是一提起朱墨,百姓們都是毫不動搖的信任。這又是為何?
思來想去,
海瑞覺得這裏就是問題的關鍵——
南潯百姓無緣無故地被人拿去做大文章,等於成了百官縉紳反對朱墨的替死鬼,因此爆發出空前的憤恨,且已經死了六個,傷痕再也無法彌合了。百姓認為他海瑞解決不了這個事,隻有朱墨能解決,或者說,他們也意識到,他們的命運實際上是跟朱墨綁在一起了。
“唉……”
海瑞端坐正堂,長長歎了口氣,還真不知道這事最後怎麽收場?
而就在這時,
親衛突然來報——
“海老爺,不好了,幾百個書生在府衙門口鬧事,說要嚴懲殷大人……”
“什麽?”
“書生?”
“嚴懲殷正茂?”
“這……?不可能啊!”
海瑞大驚——
嚴懲殷正茂?
這誰啊?
哪來那麽大的口氣?
匆匆出門,卻見三個書生為首,身後真的跟著一百多個秀才。為首三個人裏,居中那個手裏捧著一本書——
《大明律》
而旁邊兩個各持一副對聯,寫著——
“酷吏殺民,造流言惑眾,請一準大明律,嚴懲殷正茂;
良臣變法,使四民受益,望同體天地心,洗冤朱子玄。”
而此時,
越來越的百姓也都在一旁圍觀,雖然一言不發,卻全都充滿了期望。現場透出一股濃濃的悲憤之情。
海瑞定睛打量,發現為首捧著大明律這個人,三十來歲,神采不凡,有一種超然的氣度,旁邊兩個也是眉清目秀,眼中都充滿了堅毅之色。身後的那些儒生,也不知道是什麽人,全都一言不發,人人手裏也都攥著一本《大明律》。
“大明律、大明律……”
海瑞喃喃自語,心想:你們捧著大明律,這是最好的辦法,可見這三個書生不簡單,不知又是什麽人?
須知,
海瑞一向最愛惜百姓,也最尊敬為民請命的人,當即上前,對著三人深深一躬,正色道:
“三位千裏奔波,為民請命,海瑞欽佩至極,但不知高姓大名,又有何說法?海瑞好上達省裏和內閣?”
三人知道這人就是海瑞,自然也是早已欽佩,當即深深還禮,居中一人道:“我叫何心隱,左邊這位是顏山農,右邊這位是羅汝芳,海大人是本朝清官之首,請受我等一拜。”
三人同時彎腰,再次給海瑞鞠了一躬。
海瑞一聽何心隱,也立馬想起來了。這三個人,都是王艮的門徒,但又自成一派,多年來身體力行,在江右辦了聚合堂,躬行大道,在大明官場和學界名氣很大,但跟他海瑞一樣,名氣雖大,卻不被主流接受,一直都遊離在民間。
而此時,
他見那麽學生跟著,生怕又被傳謠說造反,問道:
“何先生,這些後生是……?”
須知,
何心隱乃是當今的奇人,散盡千萬家財以追求大道,自然具有極大的感染力,這些學生並不是從江右帶過來的,而是江南各縣的士子,有的貧寒、有的富裕,有的還是縉紳之家,但都服膺何心隱,一聽說何先生來江南救民,立刻聞風而動,自發聚集到了湖州府衙。
何心隱微笑道:“海大人,他們都是不滿殷正茂冤殺小民,自發來此的,都是江南各縣的普通讀書人。”
哦哦,
海瑞不禁詫異萬分——
還有這種事?
這些人看上去隻有個秀才功名,無權無勢的,這就跑來跟高胡子的門人鬥?今日若不是我海瑞在這裏坐鎮,殷正茂還不抓了你們?到時候一起打入亂黨,殺頭都是有可能的……
他一邊嘖嘖稱奇,仔細打量眾人,確實都是良家子弟,並無一個氣質不良之輩。
當下心中一慟,感慨莫名,歎道:“慚愧啊,你們如此急公好義而不惜身,海某自愧不如啊……”
他的確有感而發:自己是張居正、徐階、裕王一起舉薦的,麵對這件驚天大案,也都束手束腳,而這些書生,手無寸鐵,卻都跟著來了,可謂是完全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何心隱、顏山農、羅汝芳相視一笑,心裏都是一個念頭:從前聽聞海瑞是個直臣,今日一見,比傳聞有好許多,是個十足的百姓父母啊……
何心隱畢竟見多識廣,早料到海瑞是同道同心之人,當即直言不諱道:
“海大人,我等這次來,就是要為朱墨公子正名,為天下正學爭一爭,決不能讓偽學高居廟堂,也不能讓一心為民的朱墨蒙冤不雪!海大人,我們已經聯名上書了,要求朝廷嚴懲殺民酷吏殷正茂!我等都知你是為民做主的父母之官,這次,我等就是來支持你的!”
三人見他腰間掛著兵部尚書大印,更是喜出望外。
何心隱又道:“海大人,可否請殷正茂大人出來相見?”
三人早已想好:這次就是要造出聲勢,發出布衣之怒,最好是能當麵正告殷正茂,此等惡毒伎倆必定為天下人所不齒,為天下庶民所痛恨。
這點,殷正茂阻止過,但拗不過他海瑞,那些跟風起哄,沒有衝在最前麵的,一共二百來個人,也都放迴去了,但是不能離開鄉裏,隨時等候再審。
海瑞本以為這些事做了之後,局麵一定會安靜下來,可非常出乎意料——
事態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更激化了。因為鄉民已經被徹底激怒,跟縉紳完全對立起來。無論是縣城、鄉裏,道路之上也是怒目而視。
鄉民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是有人拿他們南潯百姓往死裏作,南潯百姓都成了朱墨的替死鬼……
縉紳呢,死死咬住是亂民是受人指使要在湖州搞事的,必須彈壓,否則海瑞無論做什麽都不配合。
如此一來,
雙方勢同水火,而海瑞反倒被夾在中間了。
老百姓的確信任海瑞,深知他在淳安的所作所為全是為了保護百姓,可這件事上,南潯百姓卻不聽勸了。
他海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照理說,他海瑞是什麽人,百姓還不清楚?不可能懷疑的啊?怎麽這次不跟他海瑞站在一起了?反倒是一提起朱墨,百姓們都是毫不動搖的信任。這又是為何?
思來想去,
海瑞覺得這裏就是問題的關鍵——
南潯百姓無緣無故地被人拿去做大文章,等於成了百官縉紳反對朱墨的替死鬼,因此爆發出空前的憤恨,且已經死了六個,傷痕再也無法彌合了。百姓認為他海瑞解決不了這個事,隻有朱墨能解決,或者說,他們也意識到,他們的命運實際上是跟朱墨綁在一起了。
“唉……”
海瑞端坐正堂,長長歎了口氣,還真不知道這事最後怎麽收場?
而就在這時,
親衛突然來報——
“海老爺,不好了,幾百個書生在府衙門口鬧事,說要嚴懲殷大人……”
“什麽?”
“書生?”
“嚴懲殷正茂?”
“這……?不可能啊!”
海瑞大驚——
嚴懲殷正茂?
這誰啊?
哪來那麽大的口氣?
匆匆出門,卻見三個書生為首,身後真的跟著一百多個秀才。為首三個人裏,居中那個手裏捧著一本書——
《大明律》
而旁邊兩個各持一副對聯,寫著——
“酷吏殺民,造流言惑眾,請一準大明律,嚴懲殷正茂;
良臣變法,使四民受益,望同體天地心,洗冤朱子玄。”
而此時,
越來越的百姓也都在一旁圍觀,雖然一言不發,卻全都充滿了期望。現場透出一股濃濃的悲憤之情。
海瑞定睛打量,發現為首捧著大明律這個人,三十來歲,神采不凡,有一種超然的氣度,旁邊兩個也是眉清目秀,眼中都充滿了堅毅之色。身後的那些儒生,也不知道是什麽人,全都一言不發,人人手裏也都攥著一本《大明律》。
“大明律、大明律……”
海瑞喃喃自語,心想:你們捧著大明律,這是最好的辦法,可見這三個書生不簡單,不知又是什麽人?
須知,
海瑞一向最愛惜百姓,也最尊敬為民請命的人,當即上前,對著三人深深一躬,正色道:
“三位千裏奔波,為民請命,海瑞欽佩至極,但不知高姓大名,又有何說法?海瑞好上達省裏和內閣?”
三人知道這人就是海瑞,自然也是早已欽佩,當即深深還禮,居中一人道:“我叫何心隱,左邊這位是顏山農,右邊這位是羅汝芳,海大人是本朝清官之首,請受我等一拜。”
三人同時彎腰,再次給海瑞鞠了一躬。
海瑞一聽何心隱,也立馬想起來了。這三個人,都是王艮的門徒,但又自成一派,多年來身體力行,在江右辦了聚合堂,躬行大道,在大明官場和學界名氣很大,但跟他海瑞一樣,名氣雖大,卻不被主流接受,一直都遊離在民間。
而此時,
他見那麽學生跟著,生怕又被傳謠說造反,問道:
“何先生,這些後生是……?”
須知,
何心隱乃是當今的奇人,散盡千萬家財以追求大道,自然具有極大的感染力,這些學生並不是從江右帶過來的,而是江南各縣的士子,有的貧寒、有的富裕,有的還是縉紳之家,但都服膺何心隱,一聽說何先生來江南救民,立刻聞風而動,自發聚集到了湖州府衙。
何心隱微笑道:“海大人,他們都是不滿殷正茂冤殺小民,自發來此的,都是江南各縣的普通讀書人。”
哦哦,
海瑞不禁詫異萬分——
還有這種事?
這些人看上去隻有個秀才功名,無權無勢的,這就跑來跟高胡子的門人鬥?今日若不是我海瑞在這裏坐鎮,殷正茂還不抓了你們?到時候一起打入亂黨,殺頭都是有可能的……
他一邊嘖嘖稱奇,仔細打量眾人,確實都是良家子弟,並無一個氣質不良之輩。
當下心中一慟,感慨莫名,歎道:“慚愧啊,你們如此急公好義而不惜身,海某自愧不如啊……”
他的確有感而發:自己是張居正、徐階、裕王一起舉薦的,麵對這件驚天大案,也都束手束腳,而這些書生,手無寸鐵,卻都跟著來了,可謂是完全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何心隱、顏山農、羅汝芳相視一笑,心裏都是一個念頭:從前聽聞海瑞是個直臣,今日一見,比傳聞有好許多,是個十足的百姓父母啊……
何心隱畢竟見多識廣,早料到海瑞是同道同心之人,當即直言不諱道:
“海大人,我等這次來,就是要為朱墨公子正名,為天下正學爭一爭,決不能讓偽學高居廟堂,也不能讓一心為民的朱墨蒙冤不雪!海大人,我們已經聯名上書了,要求朝廷嚴懲殺民酷吏殷正茂!我等都知你是為民做主的父母之官,這次,我等就是來支持你的!”
三人見他腰間掛著兵部尚書大印,更是喜出望外。
何心隱又道:“海大人,可否請殷正茂大人出來相見?”
三人早已想好:這次就是要造出聲勢,發出布衣之怒,最好是能當麵正告殷正茂,此等惡毒伎倆必定為天下人所不齒,為天下庶民所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