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夜。


    朱墨在燈下仔細看完三份密報。


    一份是胡宗憲、譚綸署名的,勸自己立刻暫停抗倭公債和織造銀行,等待朝廷旨意,如果暫停,此二人將力保自己沒事。


    對此,


    朱墨還是有一點小感激——


    這兩個人的確都是好人!


    這個時候還能想到他朱墨的安危,在大明朝也是少見了,比起鄭必昌這些人來說,可謂是天壤之別。


    另一封卻很意外,是張居正寫來的,字裏行間充滿了欽佩之情,說恨不得立刻就能來江南幫忙籌劃雲雲,讀著竟有些肉麻——


    “子玄賢兄台鑒:


    永定一別,兄自任艱危,而愚弟每愧屍位。日對蕭蕭之水,想見子玄兄慷慨英氣如昨。兄名滿天下、謗滿天下,是非不足為庸者論也;而朝議洶洶,嚴黨攻訐,如有寢食之恨者,固子玄之遠略宏偉也。弟嚐思兄之方略,近日如夢初醒,恨不得千裏之駒以飛至,秉燭於案前,朝夕聆訓,庶幾可匡扶天下於既倒也……”


    對此,


    朱墨真的很意外,不覺迴想認識張居正的整個過程,心想:你雖然比徐階厚道一些,可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關心啊,慚愧倒是真有,別的沒看出來……


    而他卻不知——


    張居正是在朝議時看到嘉靖的態度,才忽然轉變的!


    這張神童一開始並不看好,隻是想讓朱墨下去攪局,等朱墨殺了何茂才,他才奇怪,而等親眼看到嘉靖轉背對著呂芳,這才明白:原來,朱墨是皇上要用的人!官營錢莊什麽的,是皇上支持要幹的。


    他張居正是何等人物?霸才無雙,從來不計手段,迴到家就立馬寫信拍馬屁,然後叫兵部的人用八百裏加急送來了……


    而第三封信,是來自飛玄宮的那個老道,還有李三爺。他們在信中沒說別的,隻提到江南的朋友有沒有幫忙,除此之外就是噓寒問暖,最後說盡快迴京,到時候再小聚一番雲雲……


    對此,


    朱墨感到了一絲溫暖——


    畢竟還是這兩個忘年之交最讓人掛懷……思來想去,除了普清老道師父,就是這兩個人對自己是真情實感了。


    而對眼前的事,朱墨則是充滿了信心!因為事情到現在為止,進展得比預想要快要大。


    原先,他以為明朝後期已經沒有什麽民間財富了,雖然係統提示四省閑置資本達5000萬兩,但內心還是有點將信將疑……而此時看來,民間財富仍然極其龐大!四五厘的利息,十天就籌到了一千二百萬兩,的確超出了預想。他原本以為最多五百萬兩的。


    另一方麵,大明的商業基礎也特別好,這些認購者,三分之二是商人,三分之一是縉紳,都說來認購是為了長期穩定收益。這就非常讓人鼓舞了!說明大明朝的富人們是非常理性的,這就有了銀行業的基礎。


    現在,


    事情可以進入第二階段了,那就是——


    提升紡織工業。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查,他已經摸清了底細——


    大明的紡織業其實是分散的,織造局隻有三千架織機,每年產20萬匹絲綢,但大明的出口總量,卻是50萬匹以上;而係統提示,四省作坊達到36000多戶,潛在產能是300萬匹,比起現在每年的數量,可是翻了6倍。


    如果能把這些小作坊搞大,產量還能增長,那就太了不起了。而要讓小作坊迅速成長起來,最需要的當然是銀子。


    而此刻,銀子已經在手!


    那麽接下來的事,就是借給這些小作坊。


    大明紡織業的利潤,對外貿易在200以上,對內也有50多,那麽,借錢的利息就可以放到八厘以上,比如一分。


    如此,


    則官營錢莊的一千多萬兩白銀,每年將有四五厘的息差,足以構成織造銀行的利潤,一千萬兩白銀,償還利息後,每年還能賺四五十萬兩。


    不僅如此,


    大明的其他民間作坊之多,早已超出想象,對銀子的需求那可是天文數字!一千萬兩根本不夠用,以後還可以擴大數倍,比如三四千萬兩,那麽光是銀行的利潤就有二三百萬兩。


    除此之外,還有各行各業的稅收,加起來,大明的財政收入至少每年都有一千萬兩以上!


    如此,則大明還有什麽可愁的?朱墨實在看不出來。至於朝野的議論,隻要銀子擺在眼前,什麽流言都會立刻消失的……


    為此,


    他早已親筆草就一份告示,因為是寫給老百姓看的,省去了諸多華麗辭藻,用大白話寫道——


    《告江南綢緞作坊及桑蠶戶》:


    夫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大明官營江南錢莊今已成立,首批到位一千萬兩白銀。皇家信用、童叟無欺。有缺錢的紡織商,或是想做紡織的桑蠶戶,皆可向吾借錢,吾隻收一分利,期限可達三年。


    吾言出必行。


    大明賑災特使,布衣朱墨。手書。


    與此同時,


    他命令鄭必昌在江南全地派出衙役、更夫、乞丐,到處宣講、張貼,又在每個縣衙門單獨成立了“官營錢莊辦事處”。每縣配兩個人員,其中一人是幹過錢莊夥計的,薪資由錢莊支付,比普通衙役高出一倍。


    告示一處,整個江南地麵當然是炸了鍋!


    每個村、每個鎮,都有人三三兩兩趕到縣衙,人人是喜大普奔,每條路上,每處街頭巷尾,都是議論紛紛。可以說,凡是有水井處,朱墨的名字就成了絕對熱點,上到六十,下到三歲,人們都在熱火朝天地議論這位大明第一才子!


    ……


    這日清晨,


    朱墨帶著笑笑生,直接去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淳安。


    夏天時,淳安、建德發了大水,總共三十萬災民,其中五六萬已經無家可歸。雖然已經過去了數月,但由於朝廷沒錢,救災始終捉襟見肘。


    淳安的新任知縣海瑞,本是清流推薦的,這段時間幾乎是每天派人來省裏催促:好幾萬災民就要斷糧了。而省裏呢,又實在沒有辦法,上月還是戚繼光從營中撥出一部分送來,這才撐了一個月,而此刻,糧食又要沒了。


    朱墨對海瑞這個人,自然是十分欽佩,但也很奇怪:這個人到底是什麽人?他真的是嘉靖朝的海青天嗎?但無論如何,這個人是真是假,朱墨都讓人帶來了幾車銀子,命押運隊稍後出發,一共是三十萬兩。


    如果海瑞是個偽君子,他打算直接將其拿下。如果是個真好人,這些銀子就算是見麵禮了,以後當然還有更多。


    隻是在心裏深處,朱墨總覺得不太真實……因為他所來的現代,是不可能有這種人的,每個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在明朝生活了十幾年,也很少看到有幾個好人。


    ……


    兩人一路乘著馬車,到了淳安縣外二十多裏的一個市鎮,正要通行,卻聽一處草棚茶館裏擠滿了人,許多人都在議論紛紛——


    “那個朱公子開錢莊還真大方,才收一分利,咱們縣都是兩分呢!”


    “胡說!這些錢隻能做織造!你當借了錢去賭嗎?”


    “趕明兒我家也去借錢買一架織機!”


    “聽說朱公子說了,隻要是借了他錢買織機的,織出的絲綢他都願意收?”


    “那是!我們村裏都有七八戶借錢買織機了,杭州那邊已經在趕造了……到時候每一匹能賺十幾兩呢!”


    “這麽好的辦法,為啥以前的官兒想不到啊?”


    “你當人人都有朱公子的大才嗎?我聽京裏人說,朱公子是神仙下凡……”


    “別扯了!是神仙還不知道咱們淳安的苦嗎?別指望那個朱公子,還是指望咱們的海老爺吧!”


    “是啊……還是海老爺靠譜!”


    “人要知是非,沒有海老爺去戚將軍那裏借糧,淳安人都活不成!”


    “……”


    一提到海瑞,


    茶棚裏瞬間一片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1566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應無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應無物並收藏大明:從1566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