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長兄長嫂的長女,轉眼就要議親了,有個封號身份,好尋婆家。


    長嫂遇到長兄那種怪性子也委實不易。這世上的女子,哪一個不想鳳冠霞帔,不想體麵光鮮,年輕時盼丈夫給自己掙一份榮光,兒子大了,就盼兒子出息,給自己掙個誥命。”


    莫大夫人與謝氏立在外頭,袁東珠一直說話是大嗓門,即便她壓低了聲音,但外頭還是能清楚地聽到。


    陳蘅試探似地問道:“你三個兒子兩個爵位,總不能個個都有,要不……把你的爵位給長兄的長子。”


    袁東珠心下一轉,自己有兒子,這怎麽可能。當即就道:“給闊兒,好啊!那你讓陛下封闊兒當世子,隻是……長兄能同意嗎?”


    謝氏在外頭聽到,心下又是一陣感動。


    袁東珠大大咧咧,沒有什麽心眼,與這個弟婦相處起來也簡單。


    陳蘅不解地道:“你還真同意啊?”


    袁東珠道:“為什麽不同意,你幫我解決了難題,就像你說的分不均,倒不如給闊兒。”


    開玩笑?


    就算你應了,婆母會應?


    婆母應了,陳蘊肯定不會應。


    哪有長房長子去襲嬸娘征戰沙場掙來的爵位,以陳蘊的性子,肯定覺得這是羞辱。


    這分明就是陳蘅在試探她嘛?難道她袁東珠看上去真像沒心沒肺的傻女人?


    她的沉思,落在陳蘅眼裏,就似有後懊悔。


    “好了,與你開玩笑。”陳蘅微微一笑,“長兄性子是怪了些,這幾年也苦了長嫂,陛下一早就說要封賞父親、母親,隻長兄發願不做北燕的官,不要北燕的功名,方才遲遲未提。你能想到的事,我早就想到了,隻是擔心惹來不必要的風波。


    長嫂到底是婦道人家,長嫂看似柔弱,可與你相反,是外柔內堅之人,心裏更是視夫為天,視子為天。你要真有心,就替我問問長嫂的打算,她能不能說服長兄出仕。


    長兄在永樂府閑來無事,也不指望他做什麽高官厚祿,我想讓他出任鹿鳴書院的山長,隻說沒俸祿,每月讓長嫂悄悄派去衙門領俸祿便是。”


    袁東珠驚道:“書院的山長,這是什麽官兒?”


    “從六品,副山長兩名是正七品。”


    “這有什麽好處?”


    袁東珠像不恥下問的孩子。


    陳蘅道:“你可別小瞧永樂書院,永樂府占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第一,永樂府是直隸府,知府能主持鄉試;第二,永樂府有不亞燕京的藏書樓;第三,永樂府經數年變化,雲集了天下最多的能人異士。


    現在看著不顯,隻是一個小小的山長,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長兄就能桃李滿天下。她不願入仕,就去做個山長。


    將來闊兒、閱兒入仕,遇上了難處,一打聽,這位上峰是從永樂書院出來的,那位主事是永樂書院的學子,單憑長兄這桃李滿天下的能耐,就能助他們兄弟平步青雲。”


    莫大夫人與謝氏在外頭聽到驚訝不已。


    謝氏心下一暖,陳蘅步步謀劃,連幾十年後事的都想到了。


    阿闊兄弟有這樣一個姑母,還愁什麽仕途前程。


    袁東珠道:“聽起來很不錯,隻長兄能應嗎?”


    “長嫂是長兄的枕邊人,她不比你我更了解長兄,這勸人的事兒,就應該交給長嫂。你且瞧著,以長嫂的才幹,別說一個長兄,就是五個長兄也能拿下,你隻管去與長嫂說……”


    袁東珠很是不解地道:“書院山長是個官兒,那他肯定不會去!告訴了長嫂,不是讓她為難。”


    外頭,謝氏聽得心潮澎湃上,為了兒子,她什麽事不能做,大不了拉下臉麵求陳蘊,早前他也不許陳闊入仕,還不許他下場應考,可後來還不是應了。


    謝氏道:“娘娘,有什麽事,你與我直說便是,不必請弟婦轉話。”


    袁東珠故作意外,“你聽見了?”


    莫大夫人尷尬地笑了笑。


    謝氏道:“娘娘為阿闊兄弟思慮周詳,我在這裏謝過娘娘。”


    袁東珠問:“長嫂能說服長兄。”


    謝氏微微一笑,“就像娘娘說的,女人自有女人的法子,隻要用心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端看自己有沒有這份決心。”


    陳蘅道:“長嫂若能勸服長兄,也不失為一樁為美事。”


    莫大夫人道:“這是我與表弟婦下廚煲的羹湯,請娘娘嚐嚐。”


    陳蘅接過碗,淺嚐一口,“很好喝!是我喜歡的味道。”


    莫大夫人與謝氏交換了一下眼神。


    “娘娘真要替姑母、姑父請封?”


    “原早前就封的,一直顧忌到長兄才沒下旨。”


    謝氏凝了一下,“娘娘放心,民婦會勸著阿蘊的。”


    連袁東珠都知曉的事,陳蘊不能再這樣下去。


    莫大夫人遲疑了一下,“娘娘,那太上夫人、我翁爹、婆母……”


    陳蘅思忖片刻,“陛下那裏,我去求情。”


    莫大夫人又道:“永樂府的世家名冊要定下來了吧?”


    “一等大世家有陳、莫、袁三家,現下還剩最後一家。”


    “是錢家和蘇家之一?”


    袁東珠道:“沈家也不容小窺。”


    陳蘅笑,“這件事且等等看罷。”


    謝氏道:“我今兒午後收到一封信,是阿薇寫來的,說她年節後啟程入京。她在信裏說,蘇家讓她玉成蘇家成為世家的事。”


    莫大夫人道:“聽說蘇家冬月送了十幾馬車的東西送京,是給家裏拉內務府布料供應的皇商生意,再是給蘇大爺打點仕途的事。”


    陳蘅的心微微一沉,“我心裏有數,往後表嫂與二嫂還得常來宮裏坐坐,比如此次錢武升遷的事,我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永樂府很重要,這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去哪裏做知府的。”


    “諾——”


    莫大夫人應答了一聲。


    幾個婦人現下坐在一處閑話起來,說過往的事,有陳蘅在江南的趣事,謝氏則說自己當年初嫁陳家,陳蘅年歲不大,新婚那晚跑到她屋裏,要吃她屋裏的點心,還說新人的點心是不是不一樣……


    說了一陣話,陳蘅道:“有一會兒沒瞧到昊兒,人去哪兒了?”


    白雯答道:“迴娘娘,嫡皇子與敏姑娘在珠蕊閣的繡帳裏睡著了,有元芸姑姑、小馬陪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浣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浣水月並收藏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