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代天巡視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蘅一側目,看到馮娥那激動的表情,隻片刻就釋然了。
楊瑜則以為馮娥怎麽礙了陳蘅的眼,稀微擔憂,又想道:馮娥可是皇後的心腹,就算她出再大的事,皇後也不會怪她。
她們幾個人包括袁東珠,與皇後的感情是不同的。
張萍神采奕奕,“娘娘,你說下官能著書立傳,還能留傳後世?”
陳蘅點頭,“隻要你做得好,本宮會庇護你。待我迴宮,便與陛下求情,為你爭取一下可在北燕境內四下巡視冤案,更可以徹查冤案、大案的權力,可這官名就叫……”
“叫……”
總得有一個名頭罷。
馮娥大聲道:“刑部巡查欽差,代天子巡視各地,查冤案、辦大案,還天下清明,還死者公道。”
哇——果真馮娥才是皇後的心腹,這種官名也能想出來。
巡視欽差,代表巡視,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官。
楊瑜簡直佩服不已,她還沒反應過來,馮娥就聽明白了。
陳蘅點了一下頭,“這官名有些意思。”
這不就是張萍的官職麽,正因為在各地積攢的資曆,受百姓愛戴,連男人們都不得不歎服,否則張萍也不會掙下一個世襲罔替的明鏡候。
陳蘅道:“巡查欽差,代天巡查各地要案,不錯,到時候請下一個信物帶著,見此物如見陛下!”
馮娥又道:“尚方寶劍!見此劍如陛下親臨,有先斬後奏之權,對地方惡霸可按律斬殺。”
楊瑜瞪大眼睛。
馮娥一扭頭,“阿瑜這狗頭軍師有用武之地,可以跟著阿萍去!”
她一下道破,不由鎖了眉頭。
楊瑜這一生,不是早年跟著袁東珠,後來就跟著楊瑜,與這二人都成了鐵友,三個人更是一生的朋友。
她早前居然沒想到,這才是曆史的軌跡。
楊瑜道:“對啊,我可以給阿萍當狗頭軍師!”她當即起身,重重一拜,“娘娘,下官想好了,往後就跟著楊明鏡四下巡查天下各地的冤案,他查案,我給她跑跑腿,出出主意,至少,我能讓她辦案時更為順遂。”
陳蘅想著:這也是一條路。
既然馮娥在那一驚一乍的補充,必是行得通。
“也好,你們迴家等消息!”
三人齊齊起身,感激行禮,“臣等告退!”
袁東珠見她們幾個出來,個個麵含喜色,她攔住楊瑜的去路:“你求娘娘給你一個新差事,是什麽?快告訴我?”
楊瑜揚了揚頭,“給阿萍當狗頭軍師。”
“阿萍?”袁東珠看了眼張萍,“她是提刑司郎中,需要你做軍師?”
張萍道:“楊瑜是提刑司錄事,整理卷宗,記錄口訊。”
什麽狗頭軍師,真難聽,這不是娘娘開玩笑時說的話。
既然娘娘都應了,她收下楊瑜便。
她們一早相熟,又同為女子,比外頭的人好使。
袁東珠似有不信,“阿娥,這是真的?”
馮娥笑微微地:“真的,娘娘做的見證人,阿萍很快就升官了,我們迴去等好消息。”
袁東珠看著她們的背影,愣了一下,她們都討到官了,她也要討一個,“娘娘!娘娘……”
這聲音,太嬌了,聽得陳蘅雞皮疙瘩直冒。
不遠處,謝氏、莫大夫人正領著侍女送羹湯過來。
莫大夫人說了聲“我的個天”,“陳二夫人這是在撒嬌?”
謝氏低聲道:“弟婦可不是會撒嬌的,要被二弟聽到,恐怕比你我還難受。”
袁東珠熱情地捧了點心,“娘娘,用點心!”
陳蘅睨了一眼,“袁東珠,你再陰陽怪氣不好好說話,就給我滾出去!”
袁東珠笑了一下,笑得陳蘅心裏直發毛。
“說人話!”
陳蘅抖了一下,這從哪兒學來這麽一招,原就不是會撒嬌的,一聽她撒嬌,能把人難受死。
袁東珠嘿嘿一笑,“三軍重整,邊城隻留了十二營,哪個……哪個好些將領會沒實職,娘娘開恩,給我安排個實職唄。楊瑜那樣的,都能做刑部的錄事官,我……我也能謀個官吧?”
陳蘅道:“你不是為了給你兒子掙爵位才去的戰場?”
“什麽呀?你看我這女將軍當慣了,能做了內宅婦,不讓我當官,我會憋死的。如果讓我迴家帶孩子,那不得煩死我,再說了,你看我這樣的,帶得了孩子?婆母不是說了,我隻管生,她幫我帶。”
天底下竟有這樣的親娘?
陳蘅心下悲切,陳闖幾個還真可憐。
“女子生來不就是帶孩子的?”
“誰說的?”袁東珠提嗓門直吼,“我哪裏不如男人了,上戰場,照樣打仗立功,怎麽就隻能帶孩子?我就想當官,不讓我當官,我會憋死的。這不三兒子,才兩個爵位,這怎麽分啊?給哪個又不給哪個?”
陳蘅一臉嫌棄地道:“你寫信問問陳琅,說不得他根本就不想要你們的爵位。”
“為什麽不想?”
她的嗓門能不能小些,吼得陳蘅耳根疼。
袁東珠渾然不覺,“我聽說,護國公的三個兒子,還有嫡次子的嫡長子,個個都想爵位,父子五人的爵位,換來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能不稀罕嗎?”
陳蘅搖了搖頭,“要不要打賭,你家陳琅還真不稀罕你的爵位,他許另有追求。”
“不會是要當道士、和尚吧?”
還真與這差不多。
醫族將陳琅帶走,不就是因為他的血脈異於常人,是稀有的青氣血脈,且是男兒身,接受了醫族的教導,長大的看法與會是醫族弟子。
他會堅守男子也自愛守身,男子也應和女子一樣的想法,甚至還會娶一位醫族聖女為妻,在醫族繁衍子嗣,養育後代,最終變成一個醫族人。
陳蘅道:“你不信,就寫信問問他,待他迴了家書,你再考慮其他的。”
袁東珠道:“娘娘,我們是姑嫂,又是摯友,你幫楊瑜、張萍,沒道理不幫我對不對?你幫我弄個官當,剿賊匪也行,別讓我與阿葳分開。”
陳蘅道:“你不與母親商議商議,再有長嫂那兒,你隨二兄走了,幾個孩子看似留給母親,長嫂也要幫著照看的。”
袁東珠坐在她身邊,“要不,你給關關賞個縣主、郡主當當,她可是長兄長嫂的長女,轉眼就要議親了,有個封號身份,好尋婆家。
楊瑜則以為馮娥怎麽礙了陳蘅的眼,稀微擔憂,又想道:馮娥可是皇後的心腹,就算她出再大的事,皇後也不會怪她。
她們幾個人包括袁東珠,與皇後的感情是不同的。
張萍神采奕奕,“娘娘,你說下官能著書立傳,還能留傳後世?”
陳蘅點頭,“隻要你做得好,本宮會庇護你。待我迴宮,便與陛下求情,為你爭取一下可在北燕境內四下巡視冤案,更可以徹查冤案、大案的權力,可這官名就叫……”
“叫……”
總得有一個名頭罷。
馮娥大聲道:“刑部巡查欽差,代天子巡視各地,查冤案、辦大案,還天下清明,還死者公道。”
哇——果真馮娥才是皇後的心腹,這種官名也能想出來。
巡視欽差,代表巡視,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官。
楊瑜簡直佩服不已,她還沒反應過來,馮娥就聽明白了。
陳蘅點了一下頭,“這官名有些意思。”
這不就是張萍的官職麽,正因為在各地積攢的資曆,受百姓愛戴,連男人們都不得不歎服,否則張萍也不會掙下一個世襲罔替的明鏡候。
陳蘅道:“巡查欽差,代天巡查各地要案,不錯,到時候請下一個信物帶著,見此物如見陛下!”
馮娥又道:“尚方寶劍!見此劍如陛下親臨,有先斬後奏之權,對地方惡霸可按律斬殺。”
楊瑜瞪大眼睛。
馮娥一扭頭,“阿瑜這狗頭軍師有用武之地,可以跟著阿萍去!”
她一下道破,不由鎖了眉頭。
楊瑜這一生,不是早年跟著袁東珠,後來就跟著楊瑜,與這二人都成了鐵友,三個人更是一生的朋友。
她早前居然沒想到,這才是曆史的軌跡。
楊瑜道:“對啊,我可以給阿萍當狗頭軍師!”她當即起身,重重一拜,“娘娘,下官想好了,往後就跟著楊明鏡四下巡查天下各地的冤案,他查案,我給她跑跑腿,出出主意,至少,我能讓她辦案時更為順遂。”
陳蘅想著:這也是一條路。
既然馮娥在那一驚一乍的補充,必是行得通。
“也好,你們迴家等消息!”
三人齊齊起身,感激行禮,“臣等告退!”
袁東珠見她們幾個出來,個個麵含喜色,她攔住楊瑜的去路:“你求娘娘給你一個新差事,是什麽?快告訴我?”
楊瑜揚了揚頭,“給阿萍當狗頭軍師。”
“阿萍?”袁東珠看了眼張萍,“她是提刑司郎中,需要你做軍師?”
張萍道:“楊瑜是提刑司錄事,整理卷宗,記錄口訊。”
什麽狗頭軍師,真難聽,這不是娘娘開玩笑時說的話。
既然娘娘都應了,她收下楊瑜便。
她們一早相熟,又同為女子,比外頭的人好使。
袁東珠似有不信,“阿娥,這是真的?”
馮娥笑微微地:“真的,娘娘做的見證人,阿萍很快就升官了,我們迴去等好消息。”
袁東珠看著她們的背影,愣了一下,她們都討到官了,她也要討一個,“娘娘!娘娘……”
這聲音,太嬌了,聽得陳蘅雞皮疙瘩直冒。
不遠處,謝氏、莫大夫人正領著侍女送羹湯過來。
莫大夫人說了聲“我的個天”,“陳二夫人這是在撒嬌?”
謝氏低聲道:“弟婦可不是會撒嬌的,要被二弟聽到,恐怕比你我還難受。”
袁東珠熱情地捧了點心,“娘娘,用點心!”
陳蘅睨了一眼,“袁東珠,你再陰陽怪氣不好好說話,就給我滾出去!”
袁東珠笑了一下,笑得陳蘅心裏直發毛。
“說人話!”
陳蘅抖了一下,這從哪兒學來這麽一招,原就不是會撒嬌的,一聽她撒嬌,能把人難受死。
袁東珠嘿嘿一笑,“三軍重整,邊城隻留了十二營,哪個……哪個好些將領會沒實職,娘娘開恩,給我安排個實職唄。楊瑜那樣的,都能做刑部的錄事官,我……我也能謀個官吧?”
陳蘅道:“你不是為了給你兒子掙爵位才去的戰場?”
“什麽呀?你看我這女將軍當慣了,能做了內宅婦,不讓我當官,我會憋死的。如果讓我迴家帶孩子,那不得煩死我,再說了,你看我這樣的,帶得了孩子?婆母不是說了,我隻管生,她幫我帶。”
天底下竟有這樣的親娘?
陳蘅心下悲切,陳闖幾個還真可憐。
“女子生來不就是帶孩子的?”
“誰說的?”袁東珠提嗓門直吼,“我哪裏不如男人了,上戰場,照樣打仗立功,怎麽就隻能帶孩子?我就想當官,不讓我當官,我會憋死的。這不三兒子,才兩個爵位,這怎麽分啊?給哪個又不給哪個?”
陳蘅一臉嫌棄地道:“你寫信問問陳琅,說不得他根本就不想要你們的爵位。”
“為什麽不想?”
她的嗓門能不能小些,吼得陳蘅耳根疼。
袁東珠渾然不覺,“我聽說,護國公的三個兒子,還有嫡次子的嫡長子,個個都想爵位,父子五人的爵位,換來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能不稀罕嗎?”
陳蘅搖了搖頭,“要不要打賭,你家陳琅還真不稀罕你的爵位,他許另有追求。”
“不會是要當道士、和尚吧?”
還真與這差不多。
醫族將陳琅帶走,不就是因為他的血脈異於常人,是稀有的青氣血脈,且是男兒身,接受了醫族的教導,長大的看法與會是醫族弟子。
他會堅守男子也自愛守身,男子也應和女子一樣的想法,甚至還會娶一位醫族聖女為妻,在醫族繁衍子嗣,養育後代,最終變成一個醫族人。
陳蘅道:“你不信,就寫信問問他,待他迴了家書,你再考慮其他的。”
袁東珠道:“娘娘,我們是姑嫂,又是摯友,你幫楊瑜、張萍,沒道理不幫我對不對?你幫我弄個官當,剿賊匪也行,別讓我與阿葳分開。”
陳蘅道:“你不與母親商議商議,再有長嫂那兒,你隨二兄走了,幾個孩子看似留給母親,長嫂也要幫著照看的。”
袁東珠坐在她身邊,“要不,你給關關賞個縣主、郡主當當,她可是長兄長嫂的長女,轉眼就要議親了,有個封號身份,好尋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