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再給周泰一些時間,他定能衝破阻攔,與劉闖匯合,但偏偏這時候,越王讓他撤退的命令也下達了。
聽著手下傳達的命令,周泰再也忍不住的一陣大罵,“混蛋!混蛋,都他娘是群混蛋,該死的白眼狼。”
周泰罵的自然不是蘇康,而是不願出兵,隻求自保的藤原,如果藤原願意出兵,他二人兩麵配合,救出劉闖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但偏偏,在出兵失敗後,藤原選擇龜縮海州城,充當看客注視著劉闖的覆滅,這如何不讓周泰憤怒。
周泰也可以不聽從蘇康的命令,繼續猛攻猛打,但他知道沒了藤原的協助,即便他衝到了東湖,他手下的兵,死傷一定是過半的。
自從他改變戰術,調整部署,選擇接應劉闖,一路衝撞,手下的傷亡就很大了,別看隻剩下最後二三十裏。
就這短短的二三十裏,他得付出更大的傷亡,真與劉闖會合,手中的兵也剩不了多少了。
他的猛衝猛打,支撐他的都是藤原方麵的出兵協助,哪怕不南下支援,再不濟,繼續與蘇祁安僵持,把他擋住防線之內,周泰都願繼續出兵救援。
可最終得到的是,藤原的退縮,東湖水師的全軍覆沒,蘇祁安的替身。
這樣的結果,他無法接受。
在這種形勢下,他也明白,劉闖是真的保不住了。
周泰臉色複雜,目光遠眺,看著顧華、蘇紀、李重湘三人再度指揮軍隊上前的合圍,而後深深的看了一眼東湖方向,帶著強烈不甘道。
“撤!”
一聲令下,猛衝猛打的兵士,立刻改變方向,朝著追來的敵軍衝殺而去。
這次,是周泰的主動撤離,想要離開,就得撕開對方的陣型,撕扯出一個口子。
雙方都看的出來,周泰的玩命後撤,顧華三人也是玩命的阻擊,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要是不付出點代價,還真把三人當做廢物了。
雙方的衝撞,又一次的展開了血腥的廝殺,一時間人仰馬翻,戰事激烈。
而反觀東湖這邊,隨著徹底解決了東湖水師,現在能一戰的,隻有岸邊的劉闖等人。
隨著五人的合力出戰,即便強如劉闖此人,在兵士陣型漸漸衝垮後,體力也是力竭,落入下風,他的中軍營也被擊潰,在他身邊的隻剩下不足百十來人的護衛。
童戰五人,帶著千人衛隊將劉闖等人團團為主,兵對兵,將對將,目標明確,雙方都知道這是最後的一戰,沒有任何猶豫,在各自將領的一聲大吼下。
雙方再度的衝殺一起,劉闖直接對上五人,也就對上了十多招後,終究力竭,被童戰一刀斬於馬下。
可即便被砍下馬,劉闖依舊爆發著強烈的殺意,他渾身是血,手持卷刃的長刀,想要強行站起來,五人看著這幕,沒有出手的意思。
在五人的注視下,劉闖十分艱難的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他頭發披散,身上、臉上都是汙血,衣甲殘破,目瞪如牛,誰都看的出來,他隻剩下最後一口氣,離死不遠了。
五人站在他麵前,沒有出手,就這樣默默的注視他,而後,劉闖一聲大吼。
“為殿下死,適得其所,殺!”
“噗!”
大吼過後,一口鮮血從胸口噴出,下一刻,劉闖再也堅持不住的,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這一刻,越王的左膀右臂,越州的水師都督,劉闖,就此陣亡。
劉闖的陣亡,並沒有影響已經被擊潰的手下兵士,隨著中軍營都被擊潰,這些越州兵還能剩多少?
與收攏的水師殘兵相比,這些由越州境內親自帶出來的兵士,基本上十不存一,大部分都是戰死,很少有投降的。
劉闖的死,也宣告了東湖之戰基本結束了,剩下的就是追擊潰逃的殘兵。
劉闖這麽快被殺,主要還是他自己主動留下來想替手下兵士,撕開一個逃跑的口子。
否則,以他的實力,加上中軍營的護衛,就算死,也是最後一批才死,但他並沒有,反而留了下來,替那些潰兵逃離爭取了時間。
看著劉闖倒地的屍體,五人都沒有交流太多,瞬間達成了共識,將劉闖的屍體好生收斂、安葬,而後會通知越王方麵,告知安葬地點。
雖然雙方爭鬥你死我活,但同為將領,劉闖替手下兵士所做的行為,足夠配得上他的職位,也稱得上是越王的左膀右臂。
將劉闖的後事安排後,對於四散潰逃的殘兵,他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並未趕盡殺絕,隻要將他們擊潰就行,至於能否逃迴越州,就看他們的造化。
這不是他們的心慈手軟,而是事先蘇祁安在行動前,對五人的告知。
他們的腦海始終迴蕩著蘇祁安對他們的囑咐。“無論是越王還是趙皇,又或者先前死去的晉皇,這隻是屬於王與王之間的內鬥,至於下麵的基層兵士,大部分都是聽命行事,上了戰場,該付的代價也付了,沒必要把事情徹底做絕,怎麽說,都是涼人,在怎麽打,都是上麵的事,下麵的人,罪不至死。”
就是這番叮囑,讓五人牢記,他們好歹也經曆過大小戰事無數,也知道蘇祁安這麽做的眼光長遠。
說直白的,大涼內部的分裂,戰爭,是上層的你死我活,不至於牽累下麵的人,如果把事做絕,逢敵就殺,徹底斬盡殺絕,和那些倭寇畜生有什麽區別。
真要這麽做了,敢保證,日後不僅無兵可征不說,最後打到越王的老巢,想拿下越州,絕對不可能,而且還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無論是越王還是北邊的趙皇,心裏都巴不得蘇祁安每攻克一州,便大肆屠戮,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凝聚控製各州的百姓。
憑借他們的口舌,在加上蘇祁安所做的罪惡之事,別說統一大涼,恐怕打到對方老巢都很困難。
這樣的蠢事,蘇祁安可不會傻乎乎的犯。
如今東湖戰事結束,北邊的防線之戰也已結束,現在就剩下南邊不到百裏距離的顧華三人的對戰。
根據他們得知的消息,周泰距離他們最多隻有四五十裏,如果出兵,還是能夠追的上周泰,而後與顧華三人配合,合圍周泰,將他一網打盡。
五人心裏都有這個念頭,但並未這麽做,他們知道一句話,過猶不及,別把人給逼急了,真要逼急了,兔子還要咬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目前的兵力嚴重不足,經曆了東湖一戰,別看殲滅了田榮的水師,擊潰了劉闖的大軍,但他們自身的傷亡也很大。
加上童戰帶來的三萬援軍,共計六萬人,打到戰事結束,隻剩下兩萬左右,傷亡超過三分之二。
這要是繼續南下,馬不停蹄的支援,即便殲滅了周泰的大軍,那他們的人,多半也是所剩無幾了。
能夠把劉闖給擊潰,破了他的東湖之局,這已經是天大的勝利,至於在出兵追擊周泰,這事還是交給顧華三人吧。
看著周泰領兵的方向,是撤走的意思,以他們對周泰的了解,能夠以一敵三的情況下,打的遊刃有餘。
這時候在撤軍,即便是三人合力,想要留住周泰,怕是很困難,能夠讓他損兵折將,就已經是大勝利了。
現在的童戰五人,要做的就是迅速打掃戰場,而後率領軍隊撤迴防線和東州城。
經曆這一戰,這活下來的兩萬人,即便是新兵,也在層層的磨煉下,成長為老兵,這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加上一些傷亡,隻要給予時間調整修養,等恢複過來,又能發揮更強的戰力。
五人之前雖然有些莽撞,但經過蘇祁安的教導,也知道暫時的後撤,是為了日後更大的勝利。
在將戰場打掃的差不多後,五人與湖上的王九匯合,而後以最快的速度,撤迴防線和東州城。
至於東湖,誰愛要誰要。
東湖隻是一處戰場,至於派兵拿下,不好意思,需要很多的兵力,而且防線會拉長很多,後勤都是大麻煩。
在未徹底拿下整個東州前,誰占領東湖,隻會給自己增添無用的麻煩,隻要頭腦清楚,都知道怎麽做。
隨著童戰等人的撤離,反觀和顧華、周泰雙方,打的最激烈的戰場,終於在過了半個時辰左右,也是到了尾聲。
不得不說周泰在指揮打仗上,是一把好手,其實力比劉闖強上數倍,在又付出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後,周泰終於帶著他的兵,撕開了口子,逃出了包圍圈。
而後在兵士交替掩護下,揚長而去。
看著周泰的斷後的後衛軍隊,基本上和追擊的先鋒軍隊分開後,顧華也是很及時的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
兵士沒有任何的不滿,立刻停下了腳步,看著已經漸漸遠去逃離的敵軍。
隻有和周泰指揮的軍隊交手,才知道周泰為何會被越王如此倚重,說他是人才都有些小覷了,是完全的大才。
別的不說,就眼前這支明明同一批的水陸聯軍,在之前趙甲、於魁手裏,和最後落到周泰手中,其實力完全判若兩別,不可同日而語。
聽著手下傳達的命令,周泰再也忍不住的一陣大罵,“混蛋!混蛋,都他娘是群混蛋,該死的白眼狼。”
周泰罵的自然不是蘇康,而是不願出兵,隻求自保的藤原,如果藤原願意出兵,他二人兩麵配合,救出劉闖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但偏偏,在出兵失敗後,藤原選擇龜縮海州城,充當看客注視著劉闖的覆滅,這如何不讓周泰憤怒。
周泰也可以不聽從蘇康的命令,繼續猛攻猛打,但他知道沒了藤原的協助,即便他衝到了東湖,他手下的兵,死傷一定是過半的。
自從他改變戰術,調整部署,選擇接應劉闖,一路衝撞,手下的傷亡就很大了,別看隻剩下最後二三十裏。
就這短短的二三十裏,他得付出更大的傷亡,真與劉闖會合,手中的兵也剩不了多少了。
他的猛衝猛打,支撐他的都是藤原方麵的出兵協助,哪怕不南下支援,再不濟,繼續與蘇祁安僵持,把他擋住防線之內,周泰都願繼續出兵救援。
可最終得到的是,藤原的退縮,東湖水師的全軍覆沒,蘇祁安的替身。
這樣的結果,他無法接受。
在這種形勢下,他也明白,劉闖是真的保不住了。
周泰臉色複雜,目光遠眺,看著顧華、蘇紀、李重湘三人再度指揮軍隊上前的合圍,而後深深的看了一眼東湖方向,帶著強烈不甘道。
“撤!”
一聲令下,猛衝猛打的兵士,立刻改變方向,朝著追來的敵軍衝殺而去。
這次,是周泰的主動撤離,想要離開,就得撕開對方的陣型,撕扯出一個口子。
雙方都看的出來,周泰的玩命後撤,顧華三人也是玩命的阻擊,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要是不付出點代價,還真把三人當做廢物了。
雙方的衝撞,又一次的展開了血腥的廝殺,一時間人仰馬翻,戰事激烈。
而反觀東湖這邊,隨著徹底解決了東湖水師,現在能一戰的,隻有岸邊的劉闖等人。
隨著五人的合力出戰,即便強如劉闖此人,在兵士陣型漸漸衝垮後,體力也是力竭,落入下風,他的中軍營也被擊潰,在他身邊的隻剩下不足百十來人的護衛。
童戰五人,帶著千人衛隊將劉闖等人團團為主,兵對兵,將對將,目標明確,雙方都知道這是最後的一戰,沒有任何猶豫,在各自將領的一聲大吼下。
雙方再度的衝殺一起,劉闖直接對上五人,也就對上了十多招後,終究力竭,被童戰一刀斬於馬下。
可即便被砍下馬,劉闖依舊爆發著強烈的殺意,他渾身是血,手持卷刃的長刀,想要強行站起來,五人看著這幕,沒有出手的意思。
在五人的注視下,劉闖十分艱難的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他頭發披散,身上、臉上都是汙血,衣甲殘破,目瞪如牛,誰都看的出來,他隻剩下最後一口氣,離死不遠了。
五人站在他麵前,沒有出手,就這樣默默的注視他,而後,劉闖一聲大吼。
“為殿下死,適得其所,殺!”
“噗!”
大吼過後,一口鮮血從胸口噴出,下一刻,劉闖再也堅持不住的,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這一刻,越王的左膀右臂,越州的水師都督,劉闖,就此陣亡。
劉闖的陣亡,並沒有影響已經被擊潰的手下兵士,隨著中軍營都被擊潰,這些越州兵還能剩多少?
與收攏的水師殘兵相比,這些由越州境內親自帶出來的兵士,基本上十不存一,大部分都是戰死,很少有投降的。
劉闖的死,也宣告了東湖之戰基本結束了,剩下的就是追擊潰逃的殘兵。
劉闖這麽快被殺,主要還是他自己主動留下來想替手下兵士,撕開一個逃跑的口子。
否則,以他的實力,加上中軍營的護衛,就算死,也是最後一批才死,但他並沒有,反而留了下來,替那些潰兵逃離爭取了時間。
看著劉闖倒地的屍體,五人都沒有交流太多,瞬間達成了共識,將劉闖的屍體好生收斂、安葬,而後會通知越王方麵,告知安葬地點。
雖然雙方爭鬥你死我活,但同為將領,劉闖替手下兵士所做的行為,足夠配得上他的職位,也稱得上是越王的左膀右臂。
將劉闖的後事安排後,對於四散潰逃的殘兵,他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並未趕盡殺絕,隻要將他們擊潰就行,至於能否逃迴越州,就看他們的造化。
這不是他們的心慈手軟,而是事先蘇祁安在行動前,對五人的告知。
他們的腦海始終迴蕩著蘇祁安對他們的囑咐。“無論是越王還是趙皇,又或者先前死去的晉皇,這隻是屬於王與王之間的內鬥,至於下麵的基層兵士,大部分都是聽命行事,上了戰場,該付的代價也付了,沒必要把事情徹底做絕,怎麽說,都是涼人,在怎麽打,都是上麵的事,下麵的人,罪不至死。”
就是這番叮囑,讓五人牢記,他們好歹也經曆過大小戰事無數,也知道蘇祁安這麽做的眼光長遠。
說直白的,大涼內部的分裂,戰爭,是上層的你死我活,不至於牽累下麵的人,如果把事做絕,逢敵就殺,徹底斬盡殺絕,和那些倭寇畜生有什麽區別。
真要這麽做了,敢保證,日後不僅無兵可征不說,最後打到越王的老巢,想拿下越州,絕對不可能,而且還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無論是越王還是北邊的趙皇,心裏都巴不得蘇祁安每攻克一州,便大肆屠戮,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凝聚控製各州的百姓。
憑借他們的口舌,在加上蘇祁安所做的罪惡之事,別說統一大涼,恐怕打到對方老巢都很困難。
這樣的蠢事,蘇祁安可不會傻乎乎的犯。
如今東湖戰事結束,北邊的防線之戰也已結束,現在就剩下南邊不到百裏距離的顧華三人的對戰。
根據他們得知的消息,周泰距離他們最多隻有四五十裏,如果出兵,還是能夠追的上周泰,而後與顧華三人配合,合圍周泰,將他一網打盡。
五人心裏都有這個念頭,但並未這麽做,他們知道一句話,過猶不及,別把人給逼急了,真要逼急了,兔子還要咬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目前的兵力嚴重不足,經曆了東湖一戰,別看殲滅了田榮的水師,擊潰了劉闖的大軍,但他們自身的傷亡也很大。
加上童戰帶來的三萬援軍,共計六萬人,打到戰事結束,隻剩下兩萬左右,傷亡超過三分之二。
這要是繼續南下,馬不停蹄的支援,即便殲滅了周泰的大軍,那他們的人,多半也是所剩無幾了。
能夠把劉闖給擊潰,破了他的東湖之局,這已經是天大的勝利,至於在出兵追擊周泰,這事還是交給顧華三人吧。
看著周泰領兵的方向,是撤走的意思,以他們對周泰的了解,能夠以一敵三的情況下,打的遊刃有餘。
這時候在撤軍,即便是三人合力,想要留住周泰,怕是很困難,能夠讓他損兵折將,就已經是大勝利了。
現在的童戰五人,要做的就是迅速打掃戰場,而後率領軍隊撤迴防線和東州城。
經曆這一戰,這活下來的兩萬人,即便是新兵,也在層層的磨煉下,成長為老兵,這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加上一些傷亡,隻要給予時間調整修養,等恢複過來,又能發揮更強的戰力。
五人之前雖然有些莽撞,但經過蘇祁安的教導,也知道暫時的後撤,是為了日後更大的勝利。
在將戰場打掃的差不多後,五人與湖上的王九匯合,而後以最快的速度,撤迴防線和東州城。
至於東湖,誰愛要誰要。
東湖隻是一處戰場,至於派兵拿下,不好意思,需要很多的兵力,而且防線會拉長很多,後勤都是大麻煩。
在未徹底拿下整個東州前,誰占領東湖,隻會給自己增添無用的麻煩,隻要頭腦清楚,都知道怎麽做。
隨著童戰等人的撤離,反觀和顧華、周泰雙方,打的最激烈的戰場,終於在過了半個時辰左右,也是到了尾聲。
不得不說周泰在指揮打仗上,是一把好手,其實力比劉闖強上數倍,在又付出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後,周泰終於帶著他的兵,撕開了口子,逃出了包圍圈。
而後在兵士交替掩護下,揚長而去。
看著周泰的斷後的後衛軍隊,基本上和追擊的先鋒軍隊分開後,顧華也是很及時的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
兵士沒有任何的不滿,立刻停下了腳步,看著已經漸漸遠去逃離的敵軍。
隻有和周泰指揮的軍隊交手,才知道周泰為何會被越王如此倚重,說他是人才都有些小覷了,是完全的大才。
別的不說,就眼前這支明明同一批的水陸聯軍,在之前趙甲、於魁手裏,和最後落到周泰手中,其實力完全判若兩別,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