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擁有“理想”的年齡,是“5歲以前”和“35歲以後”。而最應該擁有“理想”的20多歲的年輕人,卻往往表現得過於“看破紅塵”了。這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大悲哀。

    “理想”這個詞,現在似乎已經不太流行了。甚至說得嚴重一點,這個曾經是那麽美好的字眼現今卻具有了某種莫名的“諷刺”意味—如今這年頭,還能滿口“理想”,“自個兒騙自個兒”的人,實在是有些怪異,甚至是“變態”。

    但是,沒有“理想”的日子裏,大家真的很快樂嗎?

    失去精神支柱與人生追求的人們,你們真的過得好嗎?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理想”迅速貶值的今天,對於這兩個問題能夠給出肯定答複的人,也在迅速變少—在沒有“理想”的日子裏,大家其實過得並不快樂。

    就算我有些偏激,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人生真正“有理想”的年齡是5歲以前和35歲以後。就是說,最需要靠理想來點燃生命之火,提供拚搏動力的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恰恰是理想最為缺失的一群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5歲以前的小朋友無論說出什麽理想,哪怕他說出“將來要當美國總統”,“當愛因斯坦、愛迪生”,也不會有哪個大人狠狠地給他一個耳光,怒斥他“白日做夢”!—沒有哪個成年人不會重視和珍惜兒童的夢想,忍心刺破兒童的“夢想氣球”。這是人類的本能。同時,我發現,35歲以後的成年人由於人生的成熟(因為年屆不惑),反倒容易重拾兒時的夢想,變得充滿激情與幹勁。而且,由於這時的理想已不再有兒時的那份稚嫩與不切實際,所以往往能夠為這一年齡段的人們提供強大的動力與激情,從而造就這些人在人生的“收獲季節”最終獲取夢寐以求的,寶貴的“成功”。但是,偏偏在20多歲的年輕人當中,要是還有誰大談什麽“夢想”、“理想”之類的話題,那就無疑和“幼稚”、“天真”同義,隻能遭到同伴的嘲笑了。因此,我們會驚異地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不敢(或不屑)談“理想”這樣的字眼,似乎這樣做就意味著“怪異”,就會在同伴中抬不起頭來。所以,越是20多歲,“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就越願意擺(裝)出一副“看破紅塵”的“成熟相”與“臭架子”,似乎隻有這樣才能“合群”,才顯得夠酷,夠帥一樣。在他們的嘴裏,你很少能聽到“真棒”、“太好了”之類激動人心的字眼,你隻能聽到諸如“還行”、“湊合”、“一般吧”之類敷衍與不屑之詞,似乎這個世界上已經少有能讓他們真正怦然心動的東西了。如果你跟他們很真誠地談起某個大人物所做的善事,他們會不屑一顧地立馬給你舉出一大堆這個人做過的“見不得人”的八卦新聞;如果你跟他們說某家企業管理得很好,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十個這家企業的“幕後醜事”;如果你在他們麵前真誠地稱讚某個政府部門的效率高,他們也會瞬間發出嗤之以鼻的不屑之音,“神乎其神”地向你“揭發”這些部門背後肮髒的“潛規則”……。總之,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真正值得信仰的東西,沒有美好,隻有醜惡。似乎他們以自己區區20餘年的人生履曆,已經飽經了人間的滄桑,早就看破了紅塵一樣。

    世上萬物都存在“兩麵性”,即光明麵與陰暗麵。如果我們隻看到事物的陰暗麵而無視其光明麵,我們這個世界就會迅速變成“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所有的人類都“死光了”才算真正的“公平”;反之,如果我們凡事多看“光明麵”,我們的世界就會瞬間射入萬縷耀眼的陽光,一切都會變得那麽美好與可愛。關鍵看你看待事物的態度與角度。

    但是,很多人,尤其是20多歲的年輕人都錯讀了“成熟”的含義。他們天真地認為,對事物的“陰暗麵”知道得越多就越是“成熟”的表現,整天關注事物“光明麵”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與“幼稚”。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那些35歲以後的“成年人”怎麽會不知道人世間的“醜惡”?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飽覽”了人間的醜惡麵與陰暗麵,才更懂得主動地去發現與珍惜人世間的“美好事物”,才更願意多看、多談人世間的“美好事物”。就好像是孔雀,有的人看到的是它們美麗的羽毛—哎呀,真漂亮!而有的人卻專盯著它們沾滿糞便的屁股—哎呀,真髒!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世界觀。積極的世界觀能夠造就一個成功人士,消極的世界觀卻隻能“量產”一大批“牢騷大王”和“吃不著葡萄就隻能說葡萄酸”的“可憐蟲”。

    聽了這些“不入耳”的話,20多歲的年輕人可千萬別“氣不忿兒”。不是我給你“上大課”、“擺老資格”,你的人生閱曆真的還差得很遠—不信你就放馬過來,咱們pk一下看誰知道的“醜惡”多。我可以奉陪24小時,不說得你嘔吐出來算我沒本事。

    一定要弄明白,相信“美好事物”,相信“理想”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它們會為你的生命帶來寶貴的激情與動力,令你的生命充滿陽光,每一天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每一天都快樂無比!

    你是否已經對人生過於麻木了?提個小問題問問自己吧—你最後一次被感動,掉眼淚是什麽時候?如果你根本想不起,或者至少要費很大力氣才能記起的話,你就可以確定一件事—你“生命之舟”的動力之源已經接近幹涸,“拋錨”就在眼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勇並收藏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