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曹操當年做得太狠,幾乎盤空了整個漢中郡的百姓。”劉永感歎一聲曹操這手絕戶計玩得漂亮,話鋒一轉,轉到向北用兵的話題上。


    “眼下,漢室望圖光複唯有北伐一途,不知魏將軍對於北事有何高見。”


    魏延覷一眼劉永,暗想,今上果然資質遠勝懷帝,就這積極探尋中興光複的態度懷帝就趕不上。


    握了握配劍劍柄,魏延從衣袖深處抽出一份帛卷,然後緩緩撐開,鄭重的鋪在劉永身前的地麵上。


    “陛下請看,這是臣百餘次派出細作勘察,訪問遊士地形,耗時兩年才親手繪製成的關中地形圖。”


    “哦?”劉永心裏一奇,忙挺身望去,隻瞧一眼之下便忍不住讚歎:“魏將軍這圖作得好,隻一覽,整個關中形勝便盡收眼底了。”


    魏延所作地圖,以連綿的倒勾為山,以長長的線條為河。


    圖中西邊是祁山、隴山諸山脈分割武都、隴西、天水諸郡,一條渭水蜿蜒而下天然的成為漢魏的邊境線,將蜀西和涼州分割兩邊。隴山山脈以西,有一個鮮紅明亮的紅點,用粗墨筆寫著——街亭。


    渭水流出隴山,路過散關,流經陳倉,水流便汪汪淌進肥沃的關中平原。五丈原、郿縣、武功星羅棋布的撒落在平原上,過了關中諸縣往東,漢家故都、雄偉的長安城即赫然屹立了。


    而五丈原、郿縣、武功乃至長安一帶的南方,則是千山林立,萬仞成鋒,地勢極其險要,且綿延千裏的秦嶺山脈。秦嶺,它就像一道從大地上升起的鐵幕,將蜀地和關中完全隔絕開來。


    鐵幕雖然嚴密,但也未達到密不透風的地步,從西往東依然有幾條路口連接秦蜀大地。


    在地圖上,魏延詳細的著重描繪了四條道路,並淺析了他們的利弊。


    從西往東,分別是出大散關入關中,即陳倉道;


    從漢中褒中縣出斜口至關中,即謂褒斜道;


    再往東,亦可出箕穀到關中。


    理論上,這三條路皆可以進入關中平原西部,但路程、路途情況卻又大不盡相同。


    出散關、斜口,這是大道,路途順暢、適合大隊人馬通過,但離長安和關中腹地太遠,路程耗時最長。並且一入關中便要麵臨陳倉、五丈原這些堅城據點的阻擋。


    而東出箕穀,縱使路途縮短小半,但路窄道險,不易車馬輜重通行。


    這條路也非上上之選。


    “下辯、簫關……”劉永癡迷的瀏覽地圖,手指摩挲著一個個地名,嘴中呢喃。突然,他朝左邊端端正正跪坐的諸葛亮招招手,急道:“丞相,你快來看看。”


    諸葛亮早就瞥到了魏延、劉永的動作,他卻一聲未吭,直到劉永招手才俯身湊過來。


    “關中的山川河洛圖?”諸葛亮驚出聲,這幅圖……他並不陌生,他公房中長年懸掛的那副山川河洛圖便是一幅關中的地圖!


    見劉永和諸葛亮都聚攏來,魏延指著地圖,侃侃而談道:“褒斜道、陳倉道和箕穀,或道途寬廣路程遙遠,或路短道險,便利難以兩全。”


    “與其出兵大道、慢慢吞吞,坐失良機,不如兵行險招。秦嶺以東,從西鄉縣取道子午穀,隻需千裏路程,一出子午穀便抵達長安近郊。臣的意思是如若北伐,臣請率精兵萬人於子午穀出,直下長安,朝廷再遣大將統大軍從大道出,異道與臣會師長安。如此,則長安以西之地皆重為國家所光複!”魏延目光如炬,壓低聲音,以僅僅三人可聞的音量講道。


    來了!


    劉永心裏一緊,大名鼎鼎的子午穀奇謀!


    觀察劉永和諸葛亮的麵色都是猛然一變,魏延也是稍稍安慰,心中不由一歎。


    當年自己艱辛的留守漢中孤地,一直期待自己真正“亮劍”北伐大顯身手,以為實現大漢複興的夢想不遠了。


    不想結果等來的卻是一連串的噩耗,奪取漢中同年,荊州淪陷、關羽覆滅;次年,烈祖發動夷陵之戰大敗,再過一年,烈祖托孤給諸葛亮、李嚴後病故。


    這個消息對於自己來說是晴天霹靂一般,那個最信任自己的,讓自己發揮最大價值的主公走了,伯樂死,千裏馬可獨存乎?自己及部下們這三年來的焦心勞思、風餐露宿、宵衣旰食全部化為烏有。雖然保全了邊境,但卻沒有了方向。


    但他魏延並沒有因此而選擇放棄這重任,雖然先主駕崩之時自己未能再看他最後一麵,但自身肩負的重任時刻提醒自己,越是到危機時刻越不能動搖決心,當年漢中之誓猶言在耳!


    而後的時間裏,自己麵對漢室鎖於蜀中的困局,苦苦思索,探尋方略,終於想出這計子午穀奇謀。


    “魏將軍的奇謀,是建立在雍涼魏軍兵力不及漢軍的基礎上,朕想問一句,關中魏軍的兵力分布卿打探清楚了?”這個時間段關中魏軍的大致兵力,穿越者的劉永自然一清二楚。但,諸葛亮很可能還不知道呀,故而劉永拋出這句疑問。


    “這個臣早有打探。”前敵偵查魏延早已暗中進行,此刻不慌不忙敘述道:“若論魏軍兵力,須先談及魏軍的軍製。魏軍分為中央軍和州郡兵,中央軍又可分為中軍和外軍,這二者分別是衛戍京師的精銳部隊和戰略機動的兵團。”


    “據臣多次派遣的細作探查得報,魏逆根本沒有想過漢軍會發動進攻,所以雍涼地區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跟本就是各郡的地方軍守備各城鎮,而基本沒有機動的野戰部隊。”


    “不錯,荊州軍敗亡後,蜀中精銳皆覆滅東方,國力急劇衰弱。魏逆對於我軍的防患並不重視!”諸葛亮帶有深意的掃了魏延一眼,目光中隱藏著驚異、讚賞,而後佐證魏延的話。


    顯然,丞相也不是吃素的,這北邊的情報工作也沒放鬆過。


    “除開州郡兵,魏軍在雍涼的主力部隊大概有多少人?”劉永問


    “分別由張郃、郭淮等人統帥分散於各處城池、關隘,總計大概三四萬人。”魏延毫不遲緩,張口而答。“而且,鎮守長安的是偽安西將軍、假節夏侯楙。此人曹丕寵臣,無用兵謀略,番而好經營家業,軍略上是個酒囊飯袋。”


    “不得不承認,”


    “魏卿,你這個想法眼光獨到、想法新穎,情報收集也很到位,堪稱大手筆。如果漢軍傾全國之力,乘其不備,還真有可能讓你得逞。”


    “但是,”劉永搖了搖頭,遺憾道:“太冒險了,沒有退路,朕……不同意!”


    什麽!


    魏延駭然,差點從坐席上跳起來,劉永的先揚後抑讓他萬萬沒有想到。


    陛下!


    而另一邊,不止魏延,連諸葛亮也是吃驚不小。皇帝年輕氣盛,他正憂慮劉永腦子一熱,三言兩語便被魏延說動,執意去執行子午穀計劃呢。


    沒想到,皇帝竟不為所動,直接出言拒絕。


    諸葛亮疑惑,是劉永看破了魏延計劃背後的漏洞,還是這位年輕不凡的陛下有一個更完善、萬全的計劃?


    有一種直接,諸葛亮感覺是後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兔愛烏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兔愛烏騅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